岐山青化玉皇阁

文/武双喜

青化有个玉皇阁,揣着玉皇一只脚;

法门有个法门塔,离天只有丈七八;

绛帐有个天宝寺,把天磨得咯吱吱。‍

玉皇阁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提起玉皇阁青化地区及郊县的老人们掩饰不住对家乡昔日玉皇阁的那份留恋。从民间流传的顺口溜里也不难看出玉皇阁的气势恢宏!老人们都说当年青化玉皇阁名气大得厉害!西北五省客商都知道青化的玉皇阁,由于频繁往来于青化,参与玉皇阁古会的商品贸易,竟然淡忘了法门寺的存在。

▲1966年以前的青化玉皇阁(热心网友提供)

青化玉皇阁位于岐山县青化镇北门外,是当时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圣地,是青化的标志性建筑物。据《岐山县志》记载:『青化街道设立集市贸易是在明朝万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一五九零年,玉皇阁是三层阁楼式建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无量神殿宇在阁楼的第一层,最顶层为玉皇大帝阁』,由此推算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拆除,玉皇阁的存在历史应在五百五十年左右。

玉皇阁占地面积有十多亩大,坐北朝南,进入山门,青砖铺就的道路通往大门,大门两边青砖墙上镶嵌着两块竖立的青石板,光滑的青石板上篆刻着:

上联:尊尚玄穹步清虚而登九五

下联:圣称无极居太上以遍三千

进入大门院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前有五间大殿为卧佛殿,大殿内两侧墙上绘有色彩艳丽的壁画,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彩云水袖、神态各异的人物画相惟妙惟肖,整个大殿内清静庄严。后有四座大殿,大殿内道家神灵依次排列。大殿的两侧各有三间厢房,为道士歇息处。中轴线道路的两侧有钟楼鼓楼,钟楼内悬挂着铸有铭文的黑灰色大钟,重量达一百多公斤;鼓楼内的大鼓两个成年人伸臂合围也抱不住。晨钟暮鼓朝夕相伴着青化子民。玉皇阁在院子的正中间位置,三十多米高,内有雕花精致的木制楼梯,由一楼无量神殿可登上二楼,二楼为罗汉殿,三楼为玉皇大帝殿。宝相庄严的玉皇大帝神像就在三楼殿内的正中央,殿内神位两侧的柱子上篆刻着苍劲有力的金色楹联:

上联:卫列勾陈枢尊紫锣尊帝座

下联:清符太乙化司元橐统仙灵

『玉皇阁』是当年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殿宇。殿内供奉的主要是在道教神系中地位仅次于三清的玉皇大帝,他是道教世界中级别最高的神明之一。但在民间的神仙世界中,玉皇大帝却是众神之王,统领三界十方,就连人间的皇帝也由他管辖,因此他就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主宰。

青化玉皇阁的建筑风格古朴庄重,飞檐斗拱,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庄严肃穆的大殿内雕梁画栋,丹楹刻桷,精美绝伦,蔚为壮观。后院环境幽静,各类名贵花木生机盎然,苍松翠柏间有三十多块石碑,精湛细腻的书法艺术雕刻皆为精品。游到此处,你绝对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玉皇阁当年香火特别旺盛,善男信女,焚香叩拜,门庭若市。是关中地区唯一可与法门寺相媲美的道教圣地。玉皇阁的建成有段故事:相传青化镇上有一姓莫的大户人家,祖上世代经商,良田百亩,骡马成群,富甲一方,莫家三代单传,到了莫老爷这辈,眼看着年逾花甲,仍然膝下无子,失望之余反倒产生了一种超脱感。从此以后莫家乐善好施,救人赈灾,谁要是借款借物,莫老爷热情奉上,如有拖延或遗忘的乡邻,莫老爷从不伤和气,以难得糊涂看待世事,莫家的宽厚仁慈善举远近闻名。

▲ 参考图/河北蔚县玉皇阁(图源网络)

莫老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将他一生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请来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在镇子的北边建起了玉皇阁。从此当地人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前来焚香祈福,玉皇阁山门以外通往村子的路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马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山货、土特产,各种商品购销两旺,商贩们以此做为买卖的集散地。商贾云集,熙熙攘攘,一派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青化从此成了人人向往的富庶之地。

传说一

莫家在玉皇阁建成后,给镇上设立了赈灾食堂,无偿援助孤寡老人和流浪乞讨者,即是过往客人也可就餐充饥。时间一长,在青化地区有种说法~张三把李四的钱物借去,故意或者遗忘不归还者,人们就厌恶至极地说:“你把我当青化莫家(呀)呢”,时至今日青化的老人们还记得这句口头禅。由此可见,青化莫家人的宽厚善良、仁义之举感天地,泣鬼神!

传说二

据镇上的高寿老人们讲,若干年后,时逢战乱,殃及青化……兵家为征粮草军饷,将莫家的金银及值钱东西被洗劫一空,将莫家老幼几近杀绝,莫家一少年在慌乱之中潜入柴草之中,逃过一劫,为感念柴草救命之恩,莫家少年改为柴姓。自此青化街道的老人们都记得柴家大院建筑古朴典雅,门窗上的木雕工艺特别精致,墙壁上的砖雕艺术精美绝伦,院内青砖铺地,完全是大户人家的气派。莫家转为柴家一脉相传,流芳百世…据传柴家在青化老街道有门面房好几处。解放前由于匪事不断,柴家家道中落,没有生意、没有长工、短工。解放后,土改时被评为下中农。

青化古镇原为周文王的后花园,在『箭括岭』以南,地处岐山、麟游县扶风三县交界。古时候这里官道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是山货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和七月二十五的古会期间,戏楼下人头攒动,热热闹闹近十天。为此青化的商品贸易十分繁荣,成为古周原的旱码头。古会从玉皇阁建起一直延续到现在。解放前夕,玉皇阁院内是国民党管辖的小学,曾有一老师公开身份是教师,实为地下党,扶眉战役时为解放军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扶眉战役后,青化解放了,玉皇阁被改为青化小学,到了1965年春季,玉皇阁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屋檐瓦片不时掉落,且校舍紧张,为防止瓦片掉落伤及无辜,乡镇府研究决定拆除玉皇阁大殿,所有木头用于校舍的建筑。拆除神像时,据说从玉皇大帝神像腔内发现有文字记载及道教古书数本,据传散落于民间。一九六六年破四旧立四新,打倒牛鬼蛇神运动中,红卫兵砸毁了寺内外的所有石雕,用白石灰腻子覆盖了墙面的壁画,鼓楼内的大鼓送到了文艺宣传队里使用;巨大的古钟大炼钢铁时在革命熔炉里化为乌有。后来新建了另一所中学,玉皇阁原址的学校改为青化一中。几年后,一中师生搬到二中后更名为青化中学。玉皇阁原址地皮倒了好几手,自此青化玉皇阁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文物。说完青化玉皇阁后,不能不说青化的玉皇阁古会,青化玉皇阁古会自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年一度的农历十月二十三古会又兴起了,由于人们的思想受风云变幻的禁锢,那时候不叫玉皇阁古会,因为玉皇阁已经不存在了,便称为物资交流大会。不管怎么叫,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交流会就是玉皇阁的古会延续下来的。那时候西北陕甘宁八方商贾提前一个礼拜带着草料赶着牲口云集于青化。据镇上的高寿老人讲,古会在繁荣鼎盛时期每天的人流量多达三万多人。远近很多商人的第一桶金都是在青化玉皇阁古会上拼搏到的。玉皇阁古会期间,新剧院演古装戏,场场爆满;老剧院白天是杂技歌舞;晚上放映电影,上树翻墙,上屋顶,电影火爆挤破门,竹竿打断好几节,人潮涌动喊号子;古会期间街道人满为患,人声鼎沸,寸步难行。东街是木头市,有盖房用的新旧圆木,各类家具,门窗梯子、风箱锅盖、凳子椅子、席子馍笼,土产杂货,应有尽有。南北大街上布匹服装,百货杂货摆满了大街两边,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特色美食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西街尽头是猪羊市,猪羊的叫声不绝于耳,买卖双方为争持价钱费尽口舌,滔滔不绝,讨价还价,口角白沫也顾不上擦。青化八队西南壕里是牲口交易区,马嘶牛哞驴打滚,大型牲口交易兴旺,外地客商穿梭其中,忙得不亦乐乎。农副产品、山货土特产,大街小巷摆满了摊点,各类叫卖声,一声高过一声。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改革开放后三十年过去了,众多年轻人都外出创业去了,镇上跟会的人大多都是妇女和老人。过去逢会街道是人山人海,人们只能慢慢挪步前行。现如今故乡青化镇逢会早已没有了大型牲口,也就没有了外地客商,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猪羊市也没有了,木头市也没有了。宽敞平坦的街道上并不拥挤,稀疏的人群慢悠闲逛,由于平时也能买到各类商品,所以就没有抢购的迹象,唯有各类特色美食小吃诱惑着络绎不绝的食客。

▲ 新修于青化玉皇阁旧址以西百米处的玉皇阁

玉皇阁自1965年拆除至今五十多年善男信女虽祭祀绵绵,但无慰藉之处,时逢盛世太平,宗教信仰自由,重修玉皇阁已成为善男信女、各界人士的强烈愿望,善举仁义之士倡议组织,善男信女纷纷踊跃捐款捐物、义务劳动,能工巧匠们顺利完成了玉皇阁的重建。 二零一七年农历七月二十五会时,在原址西一百米处重新修建的玉皇阁,开光典礼当天,善男信女蜂拥而至,祈愿玉皇大帝及各位神灵庇佑子孙学业有成、事业兴旺!祈愿老人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平安!祈愿国泰民安。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离开家乡都三十年了,一直忘不了家乡的各类美食及纯朴的民风民俗。从小就听老人们述说玉皇阁的辉煌盛况,玉皇阁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昨晚竟然梦见雄伟壮观的玉皇阁在原址恢复了原貌,也许我的心情和众多乡亲们的心情一样,盼望着玉皇阁原貌的重现。昔日辉煌的玉皇阁已慢慢从高寿老人们的记忆中褪去色彩,但玉皇阁的古会还在延续着。古会昔日的盛况早已淡去,在故乡古会到来之际,我的心依然会不由自主地飞回老家,与乡亲们一起追寻那往日的繁华……

2017年12月7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武双喜,1962年生,陕西岐山青化人,农民,现居西安。文学爱好者,曾在网络平台发表过《青化庙会》、《故乡的涝池》、《 香娟 》、《光影回放那些年的乡村露天电影》、《天佑》、姊妹篇《天赐》、《曾经走过的路子》、《从扶贫帮困所想到的》、《烧炕》等。

Hash:3f52956f212585023ef1ce9fbd4419f59ea226e3

声明:此文由 爱我岐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