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真正年轻,却已老去的广州工业时代
1
大冲口的老仓库
百余年前,荔湾、芳村地区陆地平坦开阔,水路四通八达,当近代工业在广州兴起时,这里便成为最重要的物流中心。大冲口是南方最大的煤油集散地,日本的日清仓库、美国的美孚仓库和英国的亚细亚油库、德士古油库、渣甸仓都在这一带,几乎垄断了当时整个华南地区的石油供应,如今仍有一些工业建筑保留下来,反映出清末民初广州作为一个商贸中心,物流业的发达。
1
亚细亚龙唛仓
龙唛仓沿着鹤洞新马路往前走,在一个废物站和运砂船堆起的砂石小山附近,有一个不大起眼的大院,里面隐藏着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的龙唛仓。光绪二十年(1894),壳牌煤油开始进军广州,在沙面设立香港分行的分支机构。
光绪三十二年(1906),英国壳牌石油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为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是其子公司,一度成为垄断亚洲煤油市场的销售机构。它在芳村兴建了一系列的仓库、码头,而龙唛仓就是其中之一。但也有资料说,龙唛仓是1920年代建造的。
经历了百年风雨,龙唛仓走过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时光隧道,出了隧道的那一头,才发觉西风凉,换了人世间。如今仓库四周的环境,一片荒芜,杂草丛生,败叶满地。不再听到货船泊岸时的喧嚣,不再见到各地承销商每天排着队,用大瓦缸、大铁桶、旧煤油罐来装煤油的盛况,它的时代,已成追忆。
墙上嵌着的“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 龙唛仓旧址”的铭牌,但似乎从来没人投以关注的一瞥。那些人马喧阒,货如轮转的日子,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座外观非常残旧的长形石瓦建筑,以及几株老鸡蛋花树,在晓风晚露中,花开花落,年复一年。
亚细亚花地仓
花地仓芳村大道东墩头西街,曾经是亚细亚火油公司在广州的储油仓库,人称“花地仓”。如今还有两幢办公楼、三座旧仓库、四座大型油罐和一座临江码头。办公楼坐南朝北,是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屋顶为四角攒尖顶。
它的建筑年份,已模糊不清,据说可能是民国初年;另一幢办公楼位于西面,是砖混结构的两层建筑。在三座旧仓库中,有一座是建于民国初年,另两座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原来都是桶装油料仓库;那个破旧的码头,至少已有80多年历史,原来是油船停泊和货物装卸之处。
多少个春夏秋冬,这些老建筑就这么静静地待着,仿佛它们坚信自己还会有重新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一天。然而,这一天的来临,却不知是福是祸。尽管被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但2007年花地仓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四个油罐中的两个被全部拆除,剩下的两个也惨遭煎皮拆骨,被文保专家形容为“触目惊心”,文物主体甚至“已经灭失”。而在被严重破坏的油罐旁边,一幢星级酒店大楼平地而起。这个曾一度被人们形容为“华丽变身”的改造项目,把文物的价值都变没了。
渣甸仓的部分仓库
渣甸仓又称“内五”、“港五码头”,位于珠江白鹤洞河段的岸边,是民国初年英国怡和洋行(又称为渣甸洋行)在广州开办的港口码头和仓库,原占地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当时广州地区规模最大的物资仓储库区,现存有六座仓房和一座临江码头,归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使用。
仓库建筑为红砖黑瓦(材料为铁皮),仓门开在东西向的侧面,墙体呈塔形,最高处有三角形山墙,惊鸿一瞥,似有巴洛克风格的影子,但由于是仓库,装饰十分简单。外墙批荡是用白灰、桐油和糯米粉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坚固防水、防虫,质量甚高。这种批荡技术,是岭南建筑所特有的,显然是本地“三行佬”的杰作。
仓库内部为钢架结构,空间阔大,没有一根柱子。排风口设计巧妙,可以提供流畅的排气,但阳光却无法直射进来,雨水也打不进。全部钢材是从英国进口的精钢,当时中国还生产不出如此高纯度的钢材。直到1990年代,仓库使用单位还收到这些钢材的英国制造商发来的函件,对钢材使用情况进行质量跟踪。英国人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德士古油库 位于白鹤洞南枝围,紧靠着鹤洞大桥。始建于1924年,现保留的历史建筑物有临江码头一座,是美国德士古火油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最早在广州建的仓库。
日清仓位于芳村大冲口毓灵桥东侧,是日本商人清末民初在广州开办的港口码头仓库,2008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处在广州港务局芳村港务公司的作业区内,还保留着一座建于1920年代的仓库。
美孚仓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是从同治十三年(1874)开始,通过沙面的分公司进入广州市场,推销星唛和鹰唛煤油,在两广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当年美孚在芳村设立的仓库,如今是海军的鹤洞仓库,仍在正常使用。
这些近代工业的遗构,在当时也许只是一些普通的建筑,但今天看来,却别具工业时代的粗犷、简洁风神,是时间赋予了它们生命的力量,凝重,坚实,恒久。
2
铁路曾经是工业文明的象征
黄沙火车站
黄沙火车站如果说锦纶会馆所代表的那个时代,还带有桑基鱼塘的农耕色彩,或者说,龙唛仓、美孚仓和渣甸仓这些洋名称,难免会唤起人们对历史创痛的记忆,那么,黄沙火车站的建成,则象征着现代民族工业在广州的崛起,让国人无比自豪。
民间有“路通财通”的说法。广州的现代工业,是从修建铁路起步的。粤汉铁路最早由英国提出修筑方案,鄂、湘、粤三省官绅集资兴建,后来因为筹款困难,经官府提议,以三省名义,联合举借外债,由三省分摊偿还。但广东商人不甘路权被洋人控制,自筹资金,发起赎路运动。在他们的争取下,粤汉铁路的广东段,最终完全实现商办,既不借外债,也不要官府的资本。后来导致大清倒台的铁路风潮,席卷全国,广州人发起的赎路运动,实有打响第一炮之功。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东全省铁路真正通车的,仅有一条49公里长的广三(水)铁路,这是粤汉铁路的支线,总站就设在今属荔湾区的石围塘。粤汉铁路南起广州,北抵武昌,横跨三省,全长1000多公里,被视为贯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它的最南端出发站,就设在荔湾区的黄沙,也即今天的黄沙大道南,西濒珠江,东接市区,背靠新风港码头。广州人后来习惯称它为“南站”。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南站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901)。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粤路公司,郑观应、黄景棠出任总办和副办。黄景棠就是小画舫斋的主人。第二年粤汉铁路广韶段的黄沙、西村、小坪、大朗、江村各站,都已开通,每天有三班火车来往。到第三年,通车至源潭。
宣统二年(1910),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出任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1912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返广州后,曾视察粤汉铁路,詹天佑以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的身份,率领公司成员隆重欢迎孙中山,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辛亥革命后,黄沙火车站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站房,是一幢西式风格的两层带拱门、券窗的建筑,坡面屋顶,两边的硬山顶有浮雕装饰。在站房楼顶正中,有一座类似老虎窗的小楼,顶有西式山花,下面嵌着“黄沙车站”和“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招牌。楼前就是月台。1916年粤汉铁路通车至韶关后,孙中山曾多次从黄沙车站乘车北上督师和劳军。
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著名的“人字形”铁轨
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车站有旅客站台两座,长廊雨棚140米,还有一座钢筋混凝土柱货棚。抗日战争期间,这些建筑大部分被日军的空袭摧毁。1947年黄沙车站改名为广州南站,主要办理货运。1953年,广州南站进行了扩建,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现存的建筑,大部分是那时兴建的。2001年,在詹天佑诞辰140年纪念日,由著名艺术家潘鹤制作的詹天佑雕像,在南站落成。
这个百年老站在2005年终于关闭了,记载着中国铁路历史的一页,就这样静静地翻过去了。旧址被改造成为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的“南站冷冻食品交易区”。2014年,广州市出台了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全市近700家专业市场面临或关闭或搬迁的局面,黄沙水产市场也开始择地搬迁。
据说,原址将规划为一个标志性的铁路主题公园,包括铁路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等,总占地面积约7.3万平方米。
3
咱们工人有力量!真有力量?
协同和机器厂
协同和机器厂这间位于芳村大涌口的机器厂,是辛亥革命的那一年,由陈拔廷、陈沛霖和何渭文三人,筹集三万银元创办而成。是广州早期的民族工业之一,以开办米机起家,当时只有一台17英寸60匹马力的煤气机,辗米用的扑磨与横磨一套。经第一代创始人的奋力拼搏,协同和全盛时期(1936年前后),连香港分厂职工共700多人,生产的柴油机从最初的火胆机至纸煤机,从二冲程至四冲程,在国内市场上,均极负盛名。
抗日战争时期,协同和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很快恢复了元气,1949年国民党逃离广州时,协同和是一家有302名职工的大厂,生产柴油机、碾米机、水泵、油泵、榨油设备、压缩机、煤气机等,是华南最大的机器制造厂之一。1966年,工厂更名为广州柴油机厂,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柴油机专业制造厂。
协同和机器厂旧址在2005年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包括厂房一座、仓库一座和一幢陈拔廷的别墅。厂房建于1922年,使用时间已逾90年。使用德国钢筋搭建,屋顶是木梁砖瓦,有三角形山花。车间长34米,宽33.6米,高约10米;正门口呈圆拱形,上方刻有“协同和机器厂”字样。
2009年,柴油机厂联合深圳的企业,共同合作对靠近江边的老厂区约三万平方米地块进行改造,协同和机器厂厂房主体,将改造为“柴油机博物馆”。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划,可惜,博物馆还没建起来,陈拔廷别墅已被租用单位非法拆除。虽然有关部门对该租用单位作出了罚款人民币50万元,责令恢复文物原貌的行政处罚,但复建的别墅,既不在原地,建筑材料、工艺也全是新的,甚至连外形也与原来不符,已没有什么文物意义了。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Hash:fee9423349651b29113c0b0f8b31f1728c24a21a
声明:此文由 历史现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