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

如果说“成都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那“安仁”就是这座城市名片上不可或缺的logo。

容纳百年历史,需要多大地方?大邑县安仁古镇幅员面积56.9平方公里,但这里却是四川文化的一个缩影,有四川人民过去的生活,有川军抗战的精神,还有“5·12”地震后的坚强。“百年安仁·馆藏中国”,在安仁古镇博物馆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安仁古镇有着自己独有的个性和文化,这里的建筑方式,百姓耕作的方式,都代表了成都平原上人们的生活状态。”文化往往会孕育出新的文化,随着安仁古镇文化的发展,历史凝聚的精华将会辐射更大的范围。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其中,四川省共有7个,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入选。

为什么安仁镇会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在安仁镇党委书记陈建刚看来,正是因为通过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即: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从而名列榜上。这对做大做强大邑旅游产业,提高大邑和安仁古镇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从特色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

作为安仁这样一个浓缩了川西近代史百年风云,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古镇,它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又是如何从特色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就让我们走进安仁去一探究竟吧!

文旅特色鲜明

产业多元融合发展

初冬的安仁古镇,蔚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让人喜出望外。“民俗风情街”树人街,一位摄影师正忙着给一对新人拍摄婚纱照。“因为爱摄影,我走过很多地方,可这儿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蔚蓝的天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刘氏庄园、古老的建筑群,还有建川博物馆,令人流连忘返。”

安仁古镇通过大力实施“文博品牌化”战略,以民清时期古建筑群为原点,通过文旅融合方式不断聚集文博资源,突出川西古镇文化、公馆文化、博物馆文化旅游特色,打造文博旅游产业链,实现古镇旅游资源的全域开发。2015年,安仁古镇被评为“中国旅游摄影创作基地”,建川博物馆被评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我们在陈建刚那里了解到,安仁依托庄园公馆和博物馆发展文化旅游,坚持“跳出古镇做古镇,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放在首位”“以文化创意推进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的理念,通过文化创意、保护古镇、恢复古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了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尤其是以建川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资源,成为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博物馆聚落,现存文物的价值、规模以及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在全国小镇中尚属唯一。

安仁通过大力开发古镇文化旅游项目,让全国的游客乃至外国朋友也争先到安仁游玩。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截止10月底,安仁共接待游客658.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2153.2万元,同比增长14.2%、23.1%。

为了加快特色产业多元融合,推动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安仁镇充分利用安韩现代农业园区和十万亩粮精产业发展基地承接观光游客的优势,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开展增值服务,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观光体验旅游相结合,让农业及其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推进农村产权股份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和集约经营水平。

近年来,镇域新增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3万余亩,新建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余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0余个,认证有机蔬菜1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标志性地理产品2个,四川著名商标1个,成都市级品牌1个;唐桥豆腐乳、天龙榨菜、鸿展食用菌、老农王等本地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安仁葡萄安仁蓝莓作为地标产品,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随着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4000余人就业,还带动广大农户走上了致富路,这也是安仁镇党委政府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的一项举措。

镇村风貌焕然

宜居魅力十足显现

沿安仁镇穿城而过,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画卷正在人们面前缓缓铺陈开来。不出镇享园林之美,居闹市乐花香之怡,绿色让安仁大地处处美景如画。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空气更清新……安仁,这座可以深呼吸的小镇,已然成为美丽大邑的缩影。

正是按照“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的发展理念,努力将安仁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特色小镇,才有了今天如此宜居的生活环境。陈建刚一说起安仁近几年的变化,他就满脸笑容。

只有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生态宜居幸福梦。近年来,安仁镇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逐步向镇郊结合部、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林盘延伸,重点推进美丽幸福新村建设,深入开展林盘整治、水环境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三美示范村”等活动,着力抓好“七乱”治理。通过努力,该镇城镇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极大改观,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下一步将坚持把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作为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让城乡环境取得新突破,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安仁镇的面貌按照陈建刚的话说是:“近几年来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村里的不文明行为日益减少,往日里村民之间司空见惯的小吵小闹小纠纷也很难看到了,并且大家都自觉地爱干净了,没人乱扔垃圾了。这儿的每个村都非常的干净整洁,健身场地、运动场地、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都一应俱全。

只要你走进他们小区,夜晚路灯闪亮,道路宽敞,你行走在这儿,倒是觉得误入了一个城市社区。

文化底蕴深厚

彰显文化特色突出

做好安仁古镇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在古镇保护中体现历史文化元素,展现古镇特色风貌,让这座古镇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只有做好历史遗迹保护文章,才能打造出“宜居、宜商、宜游、宜文”的新城镇。

安仁的古街古坊、民居民宅历经岁月沉淀,富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安仁古镇保留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公馆文化古镇。在古镇核心区域内,包括树人街、裕民街、红星街等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和刘体忠公馆、刘元琥公馆、刘元瑄公馆陈月生公馆、乐述言公馆、刘家花园、同庆茶楼、乐志伦公馆等重点保护建筑。

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安仁把川西农耕文化、林盘文化与收藏、民宿等文化有机结合,以“接地气”的传统文化魂魄统领古镇整体面貌,最大程度上满足中外游客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凸显自身特色。不仅改变了很多古镇存在的破坏性开发、文化断层、商业气息浓厚等问题,还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谈到传统文化,安仁古镇也具有它的独特之处。通过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引导人们更加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并主动去承担、传承、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成立安仁镇民间艺术联合会、全民健身联合会、投资者协会、餐饮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同时,积极支持民间团体深挖川西特色文化,组建中式婚庆服务公司和演艺公司,将现代婚礼搬进了民国公馆,传统中式婚庆中媒婆说亲、聘礼上门、花轿迎亲等婚庆文化演艺活动频繁在古镇上演。

还有集镇每年举办的会期,例如,唐场春分会、元兴鸽花会等展现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乡情的集会更是受到了时尚年轻男女的追捧,唤醒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美好记忆,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乡愁

完善配套设施

以服务民生为根本

走进安仁,只见一条条水泥小路连接家家户户、一盏盏路灯照亮安仁的每一个角落,宛如一条条长龙,格外的耀眼;一幢幢民居点缀古镇的文化色彩、一家家乡村客栈迎接四方来客。

过去的一年,安仁镇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多个惠民工程建成并发挥作用,让辖区群众感受到可以触摸的幸福。

先后投入资金3.6亿元改造安仁城镇基础设施,着力完善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完成了9个农民集中安置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了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唐场、元兴集镇改造,修建村组道路120公里;全镇道路体系健全、布局合理,街巷硬化,路面完好平整率达100%,城镇道路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3.3平方米。

“现在的公路修得不错,道路宽,很平整,开车、骑车都很方便!”当地的居民就城镇的道路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居民出行也非常便捷,现在开通了11路、13路、15路、17路等公交线路,辐射全镇28个村(社区),公共停车场和公交客运站点按规划设置率达100%;镇域范围内通讯、光纤等设施完善,通讯线缆下地埋设率达100%;光纤到户率和宽带入户率均达到78.3%以上;城乡居民主要以天然气、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为主。

另外,安仁镇配有一座天然气调压站,日供气能力5万方,天然气入户数达到7260户,液化气销售网点13处,用户3400户,清洁能源的使用率达到66%,实现了镇域居民“服务更完善、设施更俱全、生活更便捷”。

体制机制健全

营造良好和谐氛围

主动适应新常态,安仁镇通过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转变工作方法方式,着力打造美丽、和谐、出新、争先的新型乡镇,有力保障和服务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鼓励扶持建立各类社会组织;引进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集中居住区,实行公共服务外包;引进法律服务组织,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产权交易机制,促进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民主法治机制、“大调解机制”,促进法治社会建设。据悉,安仁镇的相关做法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肯定,有关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先后被《四川日报》《四川法制报》等媒体刊载。

在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中,安仁镇在全县乡镇中率先实施“天网”工程建设,全镇布局监控点位258处,建成监控平台28个,构建起了安仁联勤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近几年来,该镇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全镇未发生重大治安、刑事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了治安大局平稳、可控。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省级法治示范乡镇”“四川省安全社区”“成都市三星级平安乡镇”。

随着“大调解”机制不断完善,安仁镇在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同时,构建了安仁应急处理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大调解中心“一平台、二分流、三联动”作用,成功处理“9·22”三名学生溺水事件、“7·9”洪灾、“6·19”医患纠纷等突发事件6起,化解了原安仁长福机砖厂信访积案等20余件。

四川省“大调解”办公室副主任黄晓峰到该镇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大调解”机制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称为“安仁模式”,相关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先后被《四川日报》《四川法制报》和县委《政策与研究》刊载。

安仁在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路径上,始终坚持“文态个性化、形态特色化、业态多样化、生态优美化”多元融合理念,在保留自己独有特征,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时,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有效拉动了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进步,最终实现了以文化旅游带动实现新型城镇化,并同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绿色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为一种新举措,特色小镇打造的价值,需要人们用长远的眼光去认识,功在今朝,利在长远。

如今,在安仁,“旅游+文化+城镇化”俨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词汇,安仁镇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朝着既定目标奋发作为。未来,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安仁旅游业将由景点建设向景观布局转变,一个深度挖掘乡村资源,构建观光采摘、风味餐饮、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全域旅游的新格局,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安仁将完美呈现。

安仁很美,您去过吗?

高扬 张弛 文/图

链接

百年安仁 馆藏中国

安仁镇文化底蕴深厚,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前620年),其名出自《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安仁拥有全国闻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刘氏庄园;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川博物馆聚落。

镇域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分布最集中、规模体量最大的民国公馆群落,拥有刘文彩公馆、刘文辉公馆、刘湘公馆等现存完好的27个公馆群,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反映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集中展现了近代中国建筑的顶级水平和传统中国乡绅精致的生活。以建川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群落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建成有各类主题博物馆(含展示馆)32座,有文保单位16处、藏品8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166件),为安仁镇集中了中国近代史的典型场景和焦点物证,现存文物的价值、规模以及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在全国小镇中尚处唯一。

2005年以来,安仁镇先后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小镇”“国家园林城镇”“全国重点镇”“中国旅游摄影创作基地”等称号,2016年获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Hash:40e72a91b5899549ad80680e2cca29ed04f0445a

声明:此文由 西南商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