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仁:潜心创作传播淮海精神传承非遗弘扬文化瑰宝

今年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淮北作家张学仁耗时5年创作了一部长篇淮北大鼓《淮海硝烟》,以淮北大鼓书的说唱形式,全面反映淮海战役。经淮北大鼓艺人的传唱,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 临涣老茶馆内,低桌矮凳,土灶粗陶,泡上一壶清茶,茶客们品茶闲坐,一如往常。不同的是,今天老艺人表演的淮北大鼓,为茶馆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此时唱的正是《淮海硝烟》选段,在声声大鼓中,茶客们一边品味古老的民俗艺术,一边追忆着70年前的战火岁月。

张学仁是《淮海硝烟》的作者,之所以选择用淮北大鼓的形式来讲述淮海战役这一重大军事题材,源于他对淮北大鼓的钟爱。

《淮海硝烟》全书共50回,约30万字,以淮北大鼓书的说唱形式,全面反映淮海大战,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独特的故事情节,较完整地描述了战役的全貌。

在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之际,这部长篇淮北大鼓《淮海硝烟》一经发行,便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它也将通过淮北大鼓艺人们的传唱,向人们讲述那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淮海硝烟》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那么这部耗时5年完成的心血力作,是如何创作而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张学仁,走进他的《淮海硝烟》。

张学仁今年62岁,曾任淮北市青少年宫主任20余年,为青少年儿童教育及普及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喜欢读书,爱好文学,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常在报纸和文学杂志上发表。张学仁说,创作一部关于淮海战役的文学作品是他几十年来的梦想。

从那以后,一有空他便和友人一起走访淮海战役战斗的重点村庄,采访亲历者,参观纪念馆,收集了很多创作素材和资料。由于对淮北大鼓特别钟爱,张学仁决定以淮北大鼓书的形式创作一部长篇曲艺作品,定名为《淮海硝烟》。但由于工作繁忙,他一直没有时间,直到2014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才开始潜心创作。

张学仁重新构思布局,带领淮北大鼓艺人曹廷虎、周鼎裕等人深入淮海战役主战场实地采风,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总前委旧址等地。在创作《淮海硝烟》过程中,张学仁对大鼓词精益求精。多次征求淮北大鼓艺人的意见,边唱边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张学仁的主要创作阵地是在家里,电脑旁他一坐就是一天,灵感来了有时还会创作到深夜。他常常缺席家庭聚会,疏于陪伴家人,心心念念的全都是作品。这些妻子臧梅都看在眼里。

历经5个寒暑的潜心伏案,《淮海硝烟》这部有50回,约30万字的大鼓书终于完稿,并于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作品不仅记述了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的全过程,全面反映了人民群众支援前线,为淮海战役胜利做出的贡献,而且填补了我国反映淮海战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现代长篇曲艺作品的空白。

如今,张学仁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领导下,正在进行淮北红色文化挖掘、研究、传播工作。

Hash:826525861f645887059bdb4b2541b8a11ff2ec01

声明:此文由 淮北公共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