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今日向您介绍板桥镇~

板桥镇距保山中心城区5公里,设31个村委会、264个村民小组,人口10.5万人,全镇总面积3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林地28.9万亩,森林覆盖率64.2%。年平均气温16°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地热资源丰富。辖区旅游资源密集,现有10个的旅游景点囊括自然与人文景观。镇内交通便利,大保高速、G320国道、大瑞铁路贯穿全境,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镇、保山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重点打造乡镇、保山市特色小镇。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11部委将板桥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2017年获国务院批准入选“西部大开发”健康疗养型特色小城镇

板桥,古属哀牢国王统辖之地,其集镇的形成与发展,与2000多年前永昌古道的开通有着直接的关系。2000多年前,起始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国际通道,即史学家所称的“蜀·身毒道”(有人称之为南方丝绸古道),是我国通住南亚、西亚及欧州的最为古老的道路,这条古道在我国境内的最西一段,穿越永昌故地,史学家又将此段古道称为永昌古道,板桥古镇是随着古道的开通而发展起来的。

板桥古镇

板镇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保山设不韦县,板桥归不韦县辖。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命前锋部队在梅花古渡口架木为桥,面铺木板,后便称为“板桥”。唐南诏时,在今保山城设永昌节度,为永昌节度辖,后改设为永昌府,为其所辖。清末,设为板桥哨。民国以后,行政设置几度变更。1988年,撤区建镇,板桥区改为板桥镇。

板桥古镇始形成于明洪武年间,清代得到很大发展,兴盛时期为民国。至民国时期,随着交通和贸易的发展,板桥集镇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的商品加工集散中心,因商而起,因商而旺,中原文化、哀牢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古镇以青龙街为核心外延,发展肌理清晰,沿街两侧100多座民居、民宅的历史风貌保存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千年古镇。店铺鳞次栉比,各行“堂”、“店”、“号”、“记”大量涌现。有所谓“万家的顶子、马家的银子、赵家的牌子、戈家的饼子、董家的包子、丁家的馆子”和“板桥米线”之说。

光尊寺

板桥镇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时永昌府颇有名气的“外八景”在板桥就有“云岩卧佛”、“梅花古渡”和“北津烟柳”等三景。板桥镇现有10个粗放型旅游景点,从东到西依次为:青龙街、光尊寺、北汉庄杨善洲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学伦生态园、北庙湖西庄寺卧佛寺、孟官温泉龙王塘,辖区景点囊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景点各具特色且蕴含的马帮文化、驿道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农耕文化种类丰富多样。同时景点分布相对密集也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板桥镇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手工艺的挖掘和保护,一大批民间手工艺得到传承,板桥糕点、沙登甄子、板桥老茶馆获得市场认可,乌铜走银传承人万光红、“甲马”版画传承人张元文先后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镇各项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卧佛寺

板桥镇近年来,已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试点打造。统筹项目资金2400余万,精心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流转坝区土地2万余亩,实现了土地流转与农业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联姻”。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全力实施2500亩土地整治项目,1.5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高产优质,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区域已基本实现基础设施贯通、产业发展成规模。10万亩核桃种植进入丰产期,茶叶、蚕桑总产值达4.3亿。甜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果蔬亩产值突破2万。生态冬桃、黄梨、魔芋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渐成规模。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庄园经济有力推进,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达108个。31个村(社区)全部实现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

茶 园

随着保山中心城市建设规模高速拓增及板桥集镇规模逐渐扩大,板桥镇作为保山北部新城的作用正逐步凸显。大保高速、G320国道、永昌路、大瑞铁路贯穿全境,推动板桥作成为保山中心城市连接滇中部地州市物流、交通和人流门户与枢纽,进一步加深了板桥在区域位置上“左右逢源”的优势,为板桥镇发展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机会,板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架构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的城镇化率呈逐年稳步提高。板桥中心城镇集聚产业、人口和辐射带动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集镇流动人口突破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56%,城镇扩容提质步入“快车道”。

蚕 桑

近年来,板桥镇紧紧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大力推广土地流转,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把腾出的土地用于发展连片高效农业和产业集聚区建设, 打造形成循环产业链条延伸。

生物示范园区

2005年按照市、区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板桥镇建设以生物产业企业为主体的园区的要求,通过规划调整园区用地602亩实施建设,2013年被批准认定为首批省级29个生物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生物示范园运行良好,带动上游10万亩核桃、3万亩高优茶园、1万亩优质丰产桑园连片种植,辐射下游城镇新增就业0.3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78万,园区集聚人口达0.6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1277元,园区企业员工人均收入23946元。产业就业支撑能力的进一步增强,让更多农民在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领域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农民变居民、产品变商品”的就地城镇化。

永子小镇

“永子小镇”规划范围控制约2070亩,东至永昌路,南至画桥街,西至梅花大道,北至板桥北路。小镇范围内总建筑面积约135.3万平方米。永子小镇以特色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本的原则,以永子文化产业为核心,以休闲旅游体验为引导,整合周边卧佛寺、龙王塘、温泉等旅游资源,将中国永子小镇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大师赛圣地,集永子文化展示、体育赛事、工艺礼品制作、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体验等产业链为一体的永子小镇。永子小镇规划结合永子文化和自然山水,形成“一环两轴五区”的整体框架。“一环”指青龙街商业文化环线,“两轴”指水乡文化轴和自然景观轴,"七区”指康养区,永子休闲文化街区、国际温泉养生酒店区、永子文化产业街区、永子主题康疗养街区、永子主题美食风情街、永子亲子教育街区、高端康养居住区。

来源:隆阳微学习

责编:杨 伟

Hash:59c1b5814606228cbd8cffc67b9fdaeaf77dd1c3

声明:此文由 保山隆阳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