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前老婆打翻油灯,他说可以连中三甲! 记连珠村任氏祠堂

花都有三个行政村是任姓族群聚居点,分别是炭步镇水口村、平岭头村和赤坭镇连珠村。水口村建有任氏祖祠,平岭头和连珠村建有任氏宗祠三间祠堂一脉相承,始发水口,其中,平岭头村的任氏开基祖是水口村的十四世,而连珠村的任氏则是水口村的十八世。

连珠村任氏宗祠

■任氏太公 赖氏太婆

对于花县任氏起源,都有比较统一的说法,就是“任氏太公、赖氏太婆”的传说。元末明初,炭步、赤坭一带仍属南海县。家住清远县龙塘村三家巷的任国才去南海西樵寻父,邂逅了一个赖氏女子,因大雨涨水,任国才在赖姓女子家暂避几日。赖家有女无儿,正好缺劳力,赖老爷看见任国才模样周正,老实勤恳,便萌生招他为婿的念头。就这样,任国才成了赖氏的上门婿。这就是老人常说的“任氏太公、赖氏太婆”的来历。

公元1636年,任永泰携弟任锐兴从炭步水口村迁移到赤坭,由此建得连珠村。“连珠”之得名是缘于村旁有三座山,犹如三颗润泽的珍珠紧密相连。连珠村位于山前大道路边,地处丘陵山岗地带,北面是三坑水库,依山傍水。几百年来,乡亲们过着面朝水田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村中大多姓任,另有钟姓,大家亲如手足,和睦相处。

屋脊灰塑

连珠村任氏兄弟来连珠之前,这里已经有了朱姓、龙姓,约400年过去,目前该村朱姓全部搬离,姓龙的也只有二三十人,剩下的一千多人全都是任姓了。据说,当时连珠龙姓外出的人较多,而且会做风箱,在村里比较吃得开,而任氏主要是放鸭耕田,生活比较贫困。那时村里有种风俗,生孩子多,较困难的人家会认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做“契爷”,也就是现在说的“干爹”,当时任氏的一个兄弟就给一个龙姓人家做了“契仔”。

■任氏宗祠 文灿英彦

任氏宗祠作为连珠村任氏家族认祖归宗的标志建筑,历来为任氏族人拜祭祖先,喜庆聚会及议事的厅堂。

祠堂三间三进很气派

任氏宗祠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清光绪十四戊子科进士任文灿的祖祠。祠堂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2.3米,总进深38米。硬山顶,人字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脊上施有博古纹饰、山水松林、花草雀鸟等灰塑,精美绝伦。祠内有楹联:“乐安启宇千年望;诸子朝宗万代兴”。

祠堂头门面阔三间12.3米,进深两间7.7米共十三架,有两根石前檐柱。次间建虾公梁,石狮,异性斗拱,雀替。大门两侧嵌花岗石石门额阴刻“任氏宗祠”,上款“光绪十一仲冬谷旦”,下款“朱润芳敬书”。

祠堂内景

在祠堂内墙上的《重修任氏宗祠碑记》里有记载连珠任氏的来源。

宗祠内挂有任文灿像,两侧有一副对联,写着“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画像右侧记载任文灿事迹,石碑立于2008年8月。

■历经坎坷 勤劳谋生

连珠村人很勤劳,早年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木工活儿,该村与白坭相接,也许是这个地方的泥土好,解放前,村里有人做瓦厂,其他村民就上山砍柴草卖给瓦厂烧砖。村里还有一些小贩,从珠海挑来海味到各个墟去卖。做建筑的也有几十人。解放后,白坭砖瓦厂也比较有名。过去,村里有一些男女漂洋过海到新加坡打工,干的都是些繁重的体力活,如挑泥、砍石等等,十几年、几十年才回乡一次。

抗日战争的年代,连珠村也未能幸免,日本人向连珠村扔过炸弹。已退休回乡的任炽棠老人说起一件往事。大概是1944年,日军飞机又来村里轰炸,当时任伯的祖母背着任伯在院子里干活,这时一颗炸弹掉了下来,但没有爆炸,让他们祖孙逃过一劫。这颗炸弹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民兵挖了出来。当时村里很多人被日本人抓去做挑夫,一些人一去不返。

堂号

中国成立前,村里还有一个风俗,凡是男人娶第二个老婆统称为“来”。连珠村的“来”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名叫“十友堂”。因为她们是继室,为了嫁到夫家不受气,保护自己权益,这些有着同样命运、有共同语言的妇女走到一起,耕田、插秧相互帮助,遇到纠纷出谋划策一起解决。平日里相互关照,在村里说话颇有分量。

村里原来还有一座庙,门额上写着“连珠古庙”。每年元宵节,村民都要抬着庙里的菩萨围着村子游一圈,又放回庙里。1958年,村里响应上级号召搞大会堂,庙里的杉木被拆掉,用来建会堂了。

■秘密基地 掩护革命

建国前,任氏宗祠是连珠小学校址,抗战期间,党组织派出一批党员以教师为公开职业作掩护,在连珠的任氏祠堂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他们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给农民夜校教书,宣传抗日救亡主张,还有支持农民减租减息。作为当年地下党开展活动的根据地,任氏宗祠培养出不少骨干。曾经地下党支部动员一批青年到中山石歧参加革命,仅一天夜里,就有30多个青年投奔革命。其中有任柏松当了飞行员,后为北京飞行大队长。

屏风

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布列风(布耀康)、高其等在连珠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他们教唱进步歌曲,宣传革命形势。当地乡贤为了家乡地下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辞劳苦,甘于奉献。曾在广州沙河派出所工作的任文秀就曾在赤坭镇从事地下工作;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任沃荣出钱出力办立连珠学校,并聘请地下党员布唐等到校任教,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3月,许平等在连珠小学开展地下活动。当年8月,中共连珠村党支部在任氏宗祠成立,任氏宗祠成了党支部成员经常聚集的地方,此期间还成立了地下农会、妇女会、少年先锋队等组织,为迎接花县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

■任氏名人 光宗耀祖

任氏迁入花县600多年,涌现出不少名人才子,他们勤奋好学,而且富有正义感,大都在民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任文灿,出生1863年,卒期不详。水口红门楼人,后迁居连珠村。任文灿是连珠村十九世孙。光绪十四年(1888),甲午科顺天乡试第四十一名,两广总督张之洞授以“文魁”牌匾。光绪十五年(1889)第210名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该科由光绪亲政恩科,共取进士326名,任文灿殿试为二甲第十四名(二甲取二十名)。该科殿试任文灿成绩排第十七名。任文灿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管理全国户籍和税收之职。同年,文灿赠给恩师“湛恩庞洪”牌匾(现存放在连珠村西头植源钟公祠)。

大堂悬挂的任文灿画像

任氏宗祠外的广场上立有彰显任文灿功绩的旗杆夹石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任文灿考科举的故事。他起程上京赶考前夕,老婆不小心把油灯打翻在地上,油流了一地。老婆怕任文灿生气,自责不迭。谁知任文灿反而高兴地说,“好意头,好意头!我定会连中三甲!”老婆不解,任文灿解释:油灯打翻,油字倒转,岂不是三甲吗?

文魁匾牌

任文灿家贫,上京赴考的盘缠,都是向任氏乡亲借的,他在京城任职之后,十分清廉,曾资助过任文灿的水口籍乡亲,从上海去北平探望任文灿。任文灿恳切地对乡亲说,我是清官,我管的这个部门,没有油水。任文灿回广东省亲,有关部门大张旗鼓迎接他,而任文灿却在广州搞印刷的乡亲处借住了一晚。任文灿坐船回水口村祭祖,乡亲们在任氏祖祠到赖屋社巴江码头的路都用木板铺好,以示对任文灿的欢迎。

南海市(今佛山南海区)南村、花都水口村、连珠村,均立有彰显文灿功绩的围杆甲石碑。他为官清廉,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受皇帝信任,先后被封为“奉政大夫”“中憲大夫”,食禄终身。他的事迹为后人所敬仰。

任霞飞,原名任焕辉,自幼爱好书画,有良好的艺术基础。民国二十六年(1937)往越南西贡,受雇于照相馆,步入摄影界。后来他在西贡开设包装设计店,兼写招牌。当时埠内的花县老乡富商林一屏将原来的冰室扩建成一间颇具规模的酒店,名“冰家大酒店”,登报招写招牌,应招者众。后选中任霞飞所写的行书大字,但有人不服,认为有代作之疑。林一屏只好设席请任霞飞当众挥毫,以示清白。任霞飞欣然赴约,那苍劲古朴的行书大字使在场的人为之倾倒,因而使他所开的包装设计店的业务兴隆,经济收入渐丰。从此他便利用业余时间,登山涉水,游览名山大川,拍下不少珍贵的照片,摄影艺术日益进步。1955-1959年间,先后多次参加世界性的“沙龙摄影比赛”,均获好评。1958年,他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摄影展览,荣获第6名,被评为世界摄影家十杰之一,并被吸收为美国摄影学会永久名誉会员。1959年,他在越南堤岸发动成立精武摄影学会,深受当地华侨支持。1982年冬,他移居澳洲,继续进行摄影创作。1986年以后曾多次回乡观光,以遂其将家乡山水为摄影艺术创作内容的心愿。

青云巷

任炳洪,在湖南某部队从事核材料研究,四十几岁就英年早逝。因所做工作涉及机密不为外人所知,但他的名字村里人至今还记得。

一代名医任灼华、任焕棠、任超玲。任焕棠、任灼华同时毕业于广东中医学校。毕业后回村就医。灼华性格活泼开朗,养了一匹马,还种上槐花树、梧桐树为马栖身,解放后在赤坭医院工作。

任焕棠性格沉稳,在白坭墟设点行医,主治儿科、妇科,深受附近清远花都三水的民众信任。

任超玲,出生于越南,后跟爷爷回村生活,就读连珠小学,当时小学的课程安排是上午语文、算术,九时放学,爷爷为求生计,只能让超玲放弃下午的学习,回来帮忙务农。但他聪明过人,记忆力强,考到中山医科大学,大学期间品学兼优,留校任教病理解剖,博士学位,后定居美国。

任炳炎,1920年出生,其妻周君同是东江游击队队员,两人在香港从事地下工作,后转回广州,在广州市委组织部工作,夫妻俩是离休干部。

任炽威,清华大学毕业,毕业后在国务院一机部工作,从事金属质量研究。

任焕平,为了革命,他参加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后在广州某派出所离休。

任细祥,建立广州市三祥轩公司,从事建筑业、电子业、他关心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多次资助家乡的公益事业。

任伟初,建立伟达公司,以皮革行业为主,发家不忘关心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任氏后人在宗祠击鼓嬉戏

----------------------

编辑:小狼 摄影:关振伦

Hash:20f9dfe4b2595b428b306b03852fc6f0c5804ff3

声明:此文由 花都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