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李村:重现古建风貌保护文化遗存

每个建筑的修建初始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就炎帝庙而言,顾名思义是为炎帝而修建的庙宇。炎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相传炎帝神农氏在上党地区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功绩,在很多地方修建了炎帝祠神农庙祭祀炎帝,三甲镇北李村炎帝庙就是其中之一。

炎帝庙创建年代不详,历代均有修葺。庙内现存题记一处,在山门花梁下,题记“在中华民国十八年岁次己巳桂月望日□时上梁自彻底改修之后万年永固……”;上世纪50年代,大队集资对山门、山门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屋面进行维修,改为仰瓦屋面;1960至1970年,炎帝庙作大队粮库,期间,正殿前檐檐柱间后人砌筑前墙;1980至1997年,炎帝庙东西厢房作供销社代销点;2013年,被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晋城市文物保护单位,设立市级文物单位标志石碑,位于山门前檐压沿石;2017年,北李村村委委托张家口鼎信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勘测,制定修缮设计方案;2019年7月开工至今年9月底大体完工,概貌初现。

修缮中

修缮后

村民反映,“虽然之前炎帝庙毁损严重,但村民逢年过节都在门口烧香祈愿,炎帝庙不仅承载着先民感恩图报、祈盼丰收的民俗文化,也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修缮本就是一个现代人尽力追求古貌的过程,做不到完全恢复,但尽心考证、完善已经体现了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北李村炎帝庙能重现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发挥她独特的公共职能。”

文化的记载存在两条并行的主线:一条是文字历史,一条是从古至今的建筑。文字是抽象的载体,建筑则是形象的展现。炎帝庙所展现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信息,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载体,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线索,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重现古建风貌,保护文化遗存"不仅守护了古往今来人们岁月深处的精神家园,更是保留文化根脉、延续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字:张家口鼎信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王越、王思甜

编辑:王 越

审核:朱 琳

Hash:b2a41dedd97ba56b64594a155220261472e721f9

声明:此文由 舒心三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