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洞里的中国人:身在韩国,胃在东北
目前华人在韩国生活是什么待遇呢 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
文|高佳 编辑|王珊
傍晚5点,红色招牌亮起来了,烧烤师傅戴上手套,站在烤架前,等待他的是鸡架、豆皮还有生蚝。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家极其普通的东北烧烤店,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但它距离韩国首尔市中心中区只有约10公里,在这条不足200米的街道上,到处挂着“烧烤”“重庆火锅”“鸭脖”“麻辣烫”的中文招牌。餐馆的桌上摆着青岛啤酒,客人用韩语夹杂着东北口音的中国话聊天,练歌房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最新中国曲”。
这里是大林洞,首尔西南部,靠近汉江,又被韩国媒体称为“大林中国城”,生活在首尔的中国人社区之一。1992年中韩建交后,一些中国的朝鲜族怀着“韩国梦”来到大林洞定居,2016年,据《朝鲜日报》报道,大林洞内被称为繁华街道的大林二洞居住者(24461人)中,有40%(9874人)是中华圈人口。
“在这条街上,开店的大部分都是鲜族人(中国的朝鲜族)。”导游金闵说,她也是朝鲜族,但“除了聚餐,一般不上这儿来”。原因包括:“脏、乱、服务不好。每回晚上来这儿吃饭喝酒,都看见有人吃着吃着就吵起来。”
金闵已经加入韩国国籍,她代表了一些韩国人的看法。由于早期来韩国工作的中国人大多从事散工劳动和餐馆工作,大林洞曾经是首尔代表性的落后地区之一,也一度被认为是犯罪多发地。据韩国媒体报道,四个月前的一晚大林洞发生了命案,这是继去年12月后,又一起发生在大林洞中国人之间的命案。在韩国电影里,大林洞甚至成为贩卖卵子的黑社会组织聚集地。
而对于大林洞的中国人来说,这里的生活跟其他街区并没有什么不同。韩曲颖在大林洞的一家榴莲咖啡馆做服务员,她不喜欢听人说起大林洞的负面新闻,“都说大林洞不好,治安乱,有什么不好的?我觉得跟其他社区没啥两样。就是吃饭的地方多点儿,热闹。”
在大林洞,韩曲颖最喜欢吃重庆万州烤鱼。吃饭时间,赶上餐馆的电视上播放体育赛事,碰到中国队和韩国队的比赛,那肯定要给中国队加油。她称自己:“胃是中国胃,心是中国心。”
那为什么还要来韩国?
提问的话音刚落,她脱口而出:“还能因为啥,赚钱呗。”
(夜晚,大林洞道林路38街上,各式的中国饭馆招牌亮起灯。 高佳摄)
“活生生的中国城”
和韩曲颖一样,姜琳也来自哈尔滨,她们都在大林洞的一家榴莲咖啡店打工,这家咖啡店的老板是山西人。
姜琳刚满二十岁,四年前来到首尔。因为从小就读朝鲜族学校,在韩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她的韩语比中文讲得还要流利。
从2012年开始,韩国法务部扩大发放“在外同胞签证(F-4)”。根据韩国驻华大使馆以入国目的对签证进行分类的说明,包括大学毕业生,法人企业代表,大学教师,年销售额达十万美元以上的个体户等在内的11类朝鲜族群体,均可申请F-4签证。
姜琳在韩国参加了咖啡师的培训,通过咖啡师资格考试之后,获得了F-4签证,开始在韩国长期打工。
姜琳的爸爸拥有韩国国籍,家人都已从哈尔滨搬到首尔,以前读书时认识的朝鲜族朋友,大多也举家迁至韩国,亲人朋友都在身边,虽说是到了异国生活,她也不觉得孤独。“只有挣不到钱的时候想回去,感觉没脸搁这儿待着,可是家人朋友都在这儿了,回去也没几个认识的人。”
收入是让他们留下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在咖啡馆工作,一个小时7000多韩元(约合人民币40多元),工资要比国内高很多。”韩曲颖说,“我们爷爷那辈,迁到韩国可能是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到了我的父母和我们这代人,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经济上的考虑。”
之前,韩曲颖在首尔一家旅行社工作,去年3月萨德事件之后,国内旅行社陆续下架赴韩旅行团产品,中国团体游客赴韩数量大幅减少,韩曲颖所在的旅行社不得不歇业,她通过朋友打听到这家咖啡馆招店员,见老板是中国人,便十分乐意过来。
以前在会社工作时,韩曲颖碰到过韩国老板,她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事,“有很明显的上下级别的关系,对上级要毕恭毕敬。”她更喜欢现在这个中国老板:“有什么事可以和她商量。”
韩曲颖把大林洞称作鲜族待的地方,“周围的洞是韩国人的,感觉有点儿互相分隔的感觉。”
韩国媒体报道,一位住在衿川区的韩国人说,他那里生活的中国人也不少,可是到了大林洞,还是吓了一跳,这里简直就是中国,活生生的中国城。
韩曲颖喜欢这种活生生的感觉,一到晚上,红红绿绿的招牌都亮起来,饭馆里飘出烤肉的香味,穿着衬衫的男人,啤酒肚被衬衫紧紧地勒着,他们支起一张桌子,搬几个塑料凳,坐在店门口,就着烤串喝啤酒。“就是有烟火气。”韩曲颖说。
(大林洞里的中国面食店。高佳摄)
“他们个个都很想念家乡”
姜泰宏发现韩国也开始流行吃串儿是在三年前,“他们有一句话叫吃羊肉串,喝青岛啤酒。”
2013年,姜泰宏从吉林蛟河来到韩国,刚开始在韩国人创办的会社里做职员,考虑到以后想自己开店做点小生意,便转行到餐饮业,在韩国人开的饭馆里做了一段时间帮厨。等到今年,他打算开家烧烤店的时候,大林洞的房租已经很高了。
根据《朝鲜日报》2016年报道,大林站一带地段好的商铺月租,过去3年之间上涨了2倍以上。近日,有人在网站上发布房屋转租信息,大林洞邮局附近的10坪(约33平方米)店铺,保证金1000万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月租为102万元(约合人民币7120元)。
“很多中国人来开店,房租一下就涨起来了,现在这儿(房租)也就是比明洞差点,比其他街区高很多。”导游金闵说。
但姜泰宏还是坚持把店选在了这个地方:“全首尔的华人,星期六星期日基本上全都聚在这儿。相比其他的华人街区,这里的人流量更大。”
除了华人之外,大林洞在韩国人眼中也是吃中国菜的好地方。“比如说四川火锅,是韩国人认为比较好吃的中国食物。有的韩国人因为去过中国出差,吃到过好吃的东西,回到韩国之后,会到大林洞来找,有的人看了美食节目的介绍,也会跑来尝尝看。”
这也改变了一些韩国人对大林洞的刻板印象。一位韩国网民说:“以前留言板上常有传言,说大林的中国人身上随时都带着刀,我去过大林洞,根本没有那回事!”他还留言:“我一点也没觉得那里的中国人凶狠,我倒看出来了,他们个个都很想念家乡。”
姜泰宏的店刚开满一个月,来的客人基本上都是老乡,有客人告诉他,牛小串的味道很亲切,这让他备受鼓舞。“如果在外面生活的人能吃到我们小时候熟悉的味道,我就觉得挺满足的。”
刚来韩国时,姜泰宏感到孤独。他也是朝鲜族人,但只有妈妈和他两个人来到首尔打拼。身边也有朋友在韩国打工一段时间之后,又回中国。刚开始,姜泰宏和朋友的想法一样,但住的时间久了,慢慢也就淡了,“好不容易适应这儿了,冷不丁地回去,又得重新开始。”
姜泰宏每年回一次中国,每次回去,都觉得不适应。“别人滴滴打车,我们就招手拦车,别人都微信支付,我们就给现金。”
在姜泰宏的老家吉林蛟河,朝鲜族人讲朝鲜语的语调和韩国釜山地区讲韩语的语调类似。以前在会社工作时,他的韩国同事常说:“你就是韩国人嘛。”他都回应:“不是,我是中国人。”在首尔生活将近五年,申请了韩国绿卡,拥有韩国永久居住权,姜泰宏仍然觉得自己是外地人,不能完全融入韩国人的圈子。
他不关心韩国时事,没太关注去年的韩国总统大选。“我没有选举权,就算我有,我那一票能产生什么效果呢?”导游金闵和他有类似的想法:“我有选举权,但是我觉得工作比选举重要,我就放弃了,没选。”
在其他街区住过一段时间后,姜泰宏又搬回大林洞,生意和生活全在这里,和老乡常常见面,也能在闲暇的时候,坐下喝喝酒,唠唠嗑。
“来都来了,不能空着手回去”
在大林洞的烧烤圈里,张晶程和丈夫算是异类。他们是道林路38街上,为数不多的汉族老板。
张晶程是四川人,2007年就随母亲来首尔打工。刚来的时候,她不会讲韩语,只能在饭馆里做洗碗工。后来陆续找到会社和韩国餐厅里的工作,攒了些钱后,开始筹备开餐饮店。
2009年,张晶程搬到大林洞居住,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也到其他街区住过一段时间。“我在其他地方住不习惯,所以又搬了回来,可能是因为更适应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
对于张晶程来说,大林洞是带给她最多亲切感的地方,看到新闻上有关于大林洞的负面信息,她不置可否。“其实大林洞挺安全的,有钱人也多。你看这儿,房租也贵,吃饭也贵。”
上个月,张晶程家的烧烤店开了分店,“光这个分店,房租就210万(约合人民币1.26万元左右),这一个月我必须得卖到800万(约合人民币4.8万元),才能把房租和店员的工资给挣出来。”
(张晶程的丈夫在自家烧烤店门前支起烤架,生蚝上浇好了调制的酱汁。高佳摄)
秦丽丽上个月来到张晶程的烧烤店做服务生,来韩国之前,她喜欢看韩国综艺和韩国电视剧,对首尔充满憧憬。
但自从去过东大门之后,这份憧憬就破灭了。她面对一盆切成丁的牛肉,正准备把它们串成串儿,说起当时的经历,皱起眉头:“我那天到东大门儿一看,怎么这么简陋的一个建筑,太失望了。”
来到韩国后,秦丽丽再也没看过韩剧,韩剧里精致、时尚的生活和她接触到的完全不一样,她有点后悔,“但来都来了,总不能这么空着手回去,只能凑活过着。”
来韩国之前,秦丽丽听说韩国的水果价格贵,连续吃了半个月的西瓜。在韩国时间长了,还是想吃点水果、海鲜,有一回老公花了两万七千韩元(约合人民币162元)买了三只螃蟹,被她埋怨了很久。
相比之下,张晶程已经在韩国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拿到了韩国国籍,两个孩子也都在韩国的学校接受教育。对她来说,在异乡打拼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成为过去。
夜色深了,烧烤店、火锅店和各式各样的中餐馆里,食物冒着的热气慢慢消散。大林洞安静下来,只剩霓虹招牌闪烁,走出“朝鲜族中国城”,拐进旁边的大林地铁站,走过100米的距离,又回到首尔。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Hash:c04a5938cc57da9df4fdc2bbaa3e6f2dff7c3e76
声明:此文由 鉴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