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转型!郧西安家乡长岗岭村走出了一条特殊兴起之路!
来源//游郧西 如有侵权请联系
远离中心集镇、缺少青壮劳力、科学技术匮乏、增收渠道单一……20多年前,郧西县安家乡长岗岭村与很多乡村一样面临发展难题。20多年来,长岗岭村穷则思变、破而后立,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沟域经济”发展新路子。2017年,长岗岭村人均收入超过4500元,在全乡率先实现脱贫出列目标。
金秋十月,走在长岗岭村,放眼望去,山清水秀,瓜熟果香,美丽乡村俨然一幅多彩的画卷。
力排众议:调结构找富路助增收
郧西县所拥有的“中国黄姜之乡”称号,曾经给长岗岭村贫穷的农民带来致富希望。
1996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德均,为了村里能够快速改变贫困面貌,带头调结构、种黄姜。
“要种你们种,我的地就种庄稼!”村干部把黄姜种子、肥料送上了门,但村民翟一舟坚持种粮。
一时间,村里出现不少反对声。
长岗岭村先后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小组会,村干部反复到村民家中做工作。村民潘外平看到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种黄姜,便尝试种了几亩。第二年,长岗岭村出产的黄姜皂素含量高,卖出了好价钱,潘外平收入不菲。
看到有人尝到甜头,没多久,全村家家户户自发种起黄姜,最高峰时全村种植黄姜达3000亩,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没几年,很多村民便在县城买了楼房。长岗岭村在当时号称“全国第一黄姜村”。
“黄姜加工有污染,虽然赚钱,但不可持续。”几年后,毛德均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动工,2006年,郧西县关停黄姜加工厂,黄姜产业跌入谷底。正当村民们不知所措时,毛德均等几名村干部得知,沿海地区正在实施一项“东桑西移”战略。
村干部商议后,决定集资8万元,用牛把地里的黄姜犁掉,带头种桑树、建蚕房。有了之前种黄姜的成功经验,再加上种桑、养蚕有40%的资金扶持,这一次村民的积极性很高。
村民计长生一开始不愿意种,村里发动党员帮他种桑树、盖蚕房。第二年,他养蚕收入一万多元。“没想到养蚕有这么大收成,我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有保障了。”计长生欣喜地说。
随后,全村有70多户开始大规模种桑、养蚕,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起扶贫车间。其间,长岗岭村村民发挥聪明才智,把桑树枝粉碎,变废为宝,作为代料香菇的原料。
2016年,长岗岭村集资190万元,筹建食用菌标准生产线。当年,建成粉碎、消毒、装袋、培菌、冷藏、烘干全套生产线一条,年加工能力100万棒。首批试种食用菌6万棒,合作社集中管护与农户分散种植结合,干菇收购价每公斤56元。到次年5月,全村收入达60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2017年春季,村里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至10万棒,秋季试种夏菇3万棒,年底实现收入100多万元。经评估,长岗岭村提前一年整村脱贫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
势头正劲:试水羊肚菌再获成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长岗岭村也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一次次的交流讨论中,村两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形成一致的发展思路。
2017年,省科技厅推荐毛德均参加华中农业大学培训班,毛德均首次了解到羊肚菌产业。2018年,他外出考察学习,逐步掌握羊肚菌育种技术。当年,在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支持下,长岗岭村新建大棚8000平方米,试种羊肚菌等精品菌类,并配套发展龙虾、鲜鱼、果蔬等特色产业。到第二年,最初试种的5亩羊肚菌产量达200公斤/亩,除去种子、人工、运费、大棚设施等成本,每亩净利润达到1.2万元。
如今的长岗岭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农忙时,大家在合作社一起劳作;闲暇时,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农业技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串串
Hash:58c93ae9ab287b74af8fda082184a30515c8c94d
声明:此文由 郧西跑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