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一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中秋时节,走进禾甸镇大营社区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充满了果实的浓香,充满了人们欢乐的笑声。

“小时候,村里很多都是泥房和茅草房,路是又窄又烂的土路,出去赶一趟禾甸街,要走几个小时。”一直生活在村里有着40年党龄的80岁老党员罗灿,是大营社区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禾甸镇大营社区,位于禾甸镇东边,与东山接壤,距离县城40余公里。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山乡穷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民族团结幸福的新村。

说起以前村里面的情况,罗灿还记忆犹新,每次走在村里的村间石头铺就的小道上,他总能想起旧时村庄的模样,由于村子地处深山,山高路远,出行不便,所以外面的物资进不来,村里的山货也销不出去,老百姓连生活都很艰难,更别提改善村子的住房、道路等生产生活条件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营社区也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村庄道路、住房等都在政策支持下悄悄变化着。特别是2008年以后,哑巴节、大营土陶先后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七宣村被列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营村被列为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每年举办的大营汉族传统保护区彝族哑巴节、正月赶灯会苗族开山节、彝族开秋门等民俗节庆活动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这里游览观光,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保护区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等做了广泛的宣传,为推进村落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营社区通过实施农宅统规集中安置点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使全村居住条件得到大改善。同时,社区通过特色产业扶持和文化旅游推动,有效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7800元。

如今,走进山村,房屋与村间巷道、古树林木、石板路构成了如画的山乡风景,过去的山乡穷村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村民罗天明说:“现在村里面基础设施完善了,人居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哑巴节的时候人越来越多,每年都是四五万人来到这里,就算平常不是哑巴节的时候,也有游客来这里玩。生活在这个小山村,我觉得很幸福。”

大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发先说:“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社区通过兴修水利、提升改造进村道路和村间巷道,改善人居环境等各项措施,使群众的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党建+扶贫,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工作模式,让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大改观。”

图文作者 记者李 娟

责任编辑 李 娟

图文审核 胡林果

Hash:7d7a74ca71f45de74c16bd412b5e23e3a16d460b

声明:此文由 祥云时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