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在运故事多

编者按

今年是八路军北上抗日80周年,也是途经运城80周年。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从8月底到10月初,八路军总部及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在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任弼时、左权和邓小平的直接指挥下,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分批东渡黄河,在万荣县庙前村渡口上岸后,途经万荣河津稷山新绛北上,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途经运城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月,但对运城党的建设、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纪念八路军北上抗日80周年,中共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人员,对八路军北上抗日的路线、事件进行了考证与调查。本报以小故事的形式集中刊出此次调研成果,试图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剧之部分细节予以呈现,敬请关注。

稷山北阳城村八路军总部路居旧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在7月底迅速占领北平和天津,接着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向华北地区扩大进攻。8月13日,日军又将战火烧到了上海,并狂言3个月灭亡中国。

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抗敌,将日寇驱逐出中国。

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在广大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1937年8月,国共双方达成将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国统区若干城市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和出版《新华日报》等协议。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关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月11日改称为十八集团军,称总司令、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改编后,八路军下辖3个师及总部直属队,共计4.6万人。其中第115师辖第343旅、344旅,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第120师辖第358旅、359旅,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第129师辖第385旅、386旅,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29日,为确保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决定,中央军委设立前方分会,朱德任书记,彭德怀任副书记。

为早日开赴抗日战场,八路军尚未改编就绪,即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相继誓师出征,到达预定地区。8月22口,南京政府公布改编命令的当天,第115师第343旅就作为先遣部队,首先由陕西三原地区出发,于31日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挺进山西运城,沿同蒲路一路北上,至9月19日直抵晋东北敌后平型关东南上寨、下关地区集结待命;8月25日,第344旅和师司令部作为第二梯队,也接着跟进,于9月23日与先遣队会合。9月3日,第120师主力由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出发。9月9日渡过黄河,从荣河庙前一路北上.

《运城地区志》(1999版)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9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师,由朱德、刘伯承、贺龙等率领,在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由荣河庙前渡口进入山西,经荣河、光华、河津县里望镇等地北上,在侯马火车开赴抗日前线。”

八路军途经运城期间,指战员们深入而广泛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针政策,极大地教育和发动了群众,特别是他们铁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和对民众的态度,更是以实际行动教育和改变着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时至今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等八路军首长和普通战士的故事仍在运城地区被广为流传。

瓷盆引发的“纠纷”

河东岸万荣县庙前村有个艄公叫乔巨保,划船经验丰富,据说他划船过黄河就如同在陆地走平道。由于蒋阎的反共宣传,乔巨保一开始并没有参加运送八路军的任务,经过八路军政工干部不断做工作,特别是亲眼看到八路军秋毫无犯的纪律,他主动献出船只,并带领几名水手,昼夜不停地运送八路军渡河。正是他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术,一次又一次应对了渡河中遇到的困难,将八路军将士安全地送到黄河对岸。

有一天,渡船刚到河中心,一个罕见的巨浪翻滚而来,经验丰富的乔巨保指挥水手们和他配合,不一会儿渡船就脱离了险境,继续平稳地向东南方前进。这时,一个战士站起来向乔巨保道歉,因为他碰坏了乔巨保船上的瓷盆,希望乔巨保可以收下他的几个铜子作赔偿。可乔巨保认为是自己没有将船掌稳,致使战士碰了瓷盆,因为责任在他,所以不能收战士的铜子。就这样,一个要赔钱,一个不收钱,眼看船就快要靠岸了,“纠纷”还难以解决。最后,那位战士的排长不得不从中调解,他一边向乔巨保解说八路军的纪律,损坏东西一定要赔偿,一边硬是将铜子塞给乔巨保。

八路军这种铁的纪律,使乔巨保十分感动,此后无论他走到哪就宣传到哪:“八路军是自古以来没见过的好军队!”

一篮红枣

万荣县周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枣村,每年仅红枣的收入就占到总收入的一半。这年枣儿又是一个丰收年,村外沟内的红枣又红又大,一串一串挂满了枝头。八路军要东渡黄河北上抗日的消息早早就传到周王村,村民们一下子慌了神,因为以前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凡是军队路过的地里和家里,都像扫帚扫过一样,吃了熟的,拿了生的,偷了屋里的,抢了地里的。虽然也听说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去前线打日本侵略者的,纪律特别好,但耳闻为虚,人们在心里仍然猜测着、担心着。

9月下旬的一天,八路军队伍路过周王村,一队队一排排在沟旁的道路上行进着,满沟红艳艳的枣儿随风摆动。奇怪的是,八路军的战士们排着长队在沟旁过了两天,却没一个人伸手采摘,连刮风掉在地上的枣儿,也无人弯腰去拾。眼见为实,村民们终于见识到了八路军严明的军纪。看着满头大汗紧急奔赴前线的战士们,看护枣林的几位老乡从自己的树上摘了一篮鲜红鲜红的大枣,送给首长和战士们吃,可是送了一天也没送出去。眼看队伍就快过完了,老乡们硬是将这篮枣儿塞给了一个小战士,互相递了个眼色,一溜烟走开了。另一位战士见状,急忙追了上去,拉住老乡的手把钱硬塞进手里。望着战士们离去的背影,老乡们感动地说,第一次看到了不拿百姓东西的军队。

张续宗三送西瓜

稷山县小宁村的农民张续宗,是远近闻名的种甜瓜能手,他不仅种瓜技术好,选瓜本领更是过硬,只要是他摘的,一定是最熟最甜的瓜。他看到八路军战士日夜兼程地赶路北上抗日,便想为八路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听说八路军要路过他们村时,他早早赶到地里,精心挑选一些好的甜瓜摘下放在地头。“同志们,你们为了打日本鬼子,一路行军太辛苦了,把这些甜瓜带上吃吧!”“老乡,我们是八路军,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这样的对话在一天中重复了近百次,可张续宗的甜瓜硬是一个也没送出去。

过了几天,听说另一队八路军要在他们村经过,张续宗认为换了一支队伍,他们一定会收他的甜瓜的,就又摘了好多甜瓜准备送给八路军。“老乡,我们是八路军,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一个八路军战士又一次婉拒了张续宗。

两次送瓜未能成功,张续宗心中很是疑惑,这又不是送贿赂,让战士们吃个甜瓜好上前线打敌人,这又不犯法。

又过了一段时间,八路军要夜宿稷山县小宁村,张续宗家也安排有八路军战士。八路军战士帮他家担水做饭,和他家人拉家常很随和,可是当他拿出甜瓜要送给八路军战士时,战士依然不收。

张续宗三送甜瓜送不出去的事在稷山县十里八乡传开了,群众都说:“这样的军队真是没见过,他们为了保卫国家,舍下亲人,远离家乡,连一口甜瓜都不吃咱的,叫人心里怎么能过意得去呀。”

周恩来过风陵渡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受党中央委托前往太原,就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同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谈判。9月初,周副主席从延安到了潼关,然后坐船过黄河。当时正值汛期,河面风急浪高,波涛汹涌,木船十分颠簸,警卫人员十分担心周副主席的安全,他却镇定自若地坐在船上,并嘱咐警卫人员手把住船帮,保持身体平衡。

过了黄河就是风陵渡,阎锡山的心腹秘书梁化之用专车前来迎接。阎锡山为保住山西,也迫于全国人民抗战压力,不得不接受我党的抗日主张,装出十分殷勤的样子接待周副主席。实际上,梁化之是以接待为名,行监视之实。上了火车之后,周副主席抓紧时间学习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并亲自给随行的同志讲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要求他们深刻理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对待,促进各阶级向抗日方面转化,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周副主席及随行人员的行为,阎锡山的接待官员都看在眼里,吃惊在心头,共产党人在火车上还在学习,讨论抗日大事。

周副主席乘坐的专列上配有顶级的中餐和西餐厨师,他们按照惯例准备了各样丰盛的中餐和西餐。开饭前,官员们给周副主席呈上了两本厚厚的菜谱,请他点餐。周副主席婉言谢绝了接待人员,只要求下碗面条,放点豆芽就行。周副主席的这顿午饭,如同一颗威力巨大的重型炮弹,在阎锡山的接待人员中爆炸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因为共产党这么大的人物出来,既没有带多少随从,又不肯吃宴请,而他们的司令、将军出门,完全是另一番样子。

直到今天,周副主席的“这顿午饭”依然在河东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依然是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秀教材。

朱德在运城

朱德同志率八路军总部从庙前渡口过河开赴抗日前线

9月5日,朱德总司令统领的三军(除去陕甘宁边区部分留守人员)共32000人,浩浩荡荡从陕西的三原县云阳镇出发,于9月15日到达陕西韩城的芝川镇。芝川镇对面就是山西荣河的庙前渡,也就是汾阴渡。八路军的主力集中在此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抗日战场,阻止日军南下。

要过河必然需要船只,况且是3万多人的大部队,没有大批的船只,过河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当时平津沦陷,日军全面进攻华北,蒋介石的10余万中央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不战而退,全面南撤。荣河县的庙前和宝井镇渡口成为他们的必经之路,而这些溃军、逃军一路丢盔弃甲,残害百姓,到渡口抢夺船只,伤害船工,沿河一带百姓的门板甚至都被抢去当船用。阎锡山的河防军利用职权便利,扣押黄河沿岸的船只和船工,并大肆散布反共谣言。当地百姓不明真相,有的逃往他乡,有的躲进深沟,有的将船只藏了起来。从陕西潼关到山西禹门口的整个河湾,原来的3600多条船剩下百余条,不可能满足3万多人渡河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八路军总部提前派出工作队,深入船工家中、田间,一边帮他们干活,一边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讲解八路军为什么要北上抗日,揭穿蒋阎政府和军队在群众中散布的反共谣言,同时还强调在渡河中,部队一要保证船工们的安全,二要听从船工们的指挥,三要关心船工们的生活,每天向每位船工发5斤大米,保证让他们吃好、休息好。经过宣传队耐心细致的工作,许多船工都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了对共产党和八路军的认识,他们积极主动地检修船只,并向工作队表示:“八路军才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你们上前线,我们保证准备好船只,白天黑夜不停,也要让首长和同志们安全地渡过黄河。你们能为抗日流血,我们怎能不为抗日出力流汗!”

9月15日,雨后初晴,朱德率八路军总部人员渡河。朱德、左权、任弼时和邓小平等首长听从船工安排,相跟走上了同一条船。这艘船相对较大,中间用厚厚的木板格成许多长方形的格子,里边空荡荡的、湿漉漉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座位。朱总指挥随便坐在一道木板格子上,左权、任弼时和邓小平等首长也紧靠朱总指挥坐下。渡船开动后,八路军将领们一会一起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会一起研究国内外形势,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还不忘向船工们了解民情,听取船工们对八路军的意见。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很快就到,他们在庙前渡口上岸,夜宿宝井镇金鼎村,朱德总指挥住在农民潘家玺家,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翌日,朱德率八路军总部人员路过荣河县城,为鼓舞士气,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队伍特意举行了庄重的入城仪式。数十名战士身着灰军装,手握红旗,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最前面,接着是威武的骑兵营,可爱的儿童团,还有长长的大部队。战士们精神抖擞,队列整齐,边走边唱抗日歌曲。荣河县战动总会、牺盟会、自卫队及各界群众在城门口悬挂巨幅欢迎标语,沿路摆放茶水、瓜果蔬菜,千余名群众和学生摇曳着手中的彩旗,喊着口号,欢迎八路军入城。旧县政府的代表特意买了两担麻花和黄梨,专等朱德等首长路过,几个人跑前跑后,左寻右找,一直等到天黑部队就要过完了,也没见到朱德总指挥。经过询问后才得知,早晨儿童团中那位头戴斗笠,打着裹脚,脚穿麻鞋的长者就是朱德。

为了尽快奔赴抗日前线,朱德总指挥和总部首长们马不停蹄,经过光华、薛吉,傍晚到达通化镇西畅村,借宿在农民畅印庆家。晚上虽仅有短暂的交谈,畅印庆父亲就觉得八路军这位老者谈吐不凡,又十分和气。临别时朱德留下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四川仪陇。”畅印庆家人得知老者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后,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让全村人都来看朱总指挥留下的这张名片。朱德忠厚、睿智的长者风范给畅印庆家人和西畅村百姓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9月18日,朱德一行到达里望村。在里望村短暂休整之后,主力部队继续前进,一小部分驻扎在里望及附近的西张、长乐等村,战士们在各村巷道墙壁上,书写张贴抗日标语,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战斗剧团还进行抗日公演,演出的剧目有《小白龙》《松花江上的暴行》《誓死不做亡国奴》等,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附近各村的村民纷纷前来观看。在演出前,八路军宣传战士们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宣讲中国共产党全民抗战路线和政策,宣示八路军将士抗战的决心,呼吁广大民众积极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拯救国家和民族,保卫家乡。八路军的演讲振奋人心,博得群众的一阵阵掌声,不少人当即表示要节衣缩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抗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演出结束后,八路军还组织召开青年座谈会,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参战。

朱总指挥率八路军总部要经过稷山县清河镇的消息传来,三区牺盟会负责人吕光辰、赵子梁等人研究了欢迎的有关事项,确定由骆真、冯育贤两位同志具体负责。他们拟定了欢迎标语、口号,安排了接待的人员、茶水站、住房等。但是由于部队军务紧急,不能进村。人群立刻涌向村外的路旁,急切等待朱总指挥。朱总指挥的爱人康克清向热情的群众表示感谢,并做了简短发言。 骆真、冯育贤两位同志继续跟着队伍打听朱总指挥,终于见到了穿着灰色粗布军装的朱总指挥,要不是经人介绍,他们不会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八路军的最高指挥官。朱总司令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对牺盟会所作的抗日救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他们一方面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另一方面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破坏。朱总指挥的嘱托成为牺盟会干部工作的积极动力。

贺龙送贺礼

贺龙路居地旧址

1937年9月9日,第120师师长贺龙率部渡黄河,由于军务紧急,师部给每位首长都配备了两匹战马,配给贺龙的是匹枣儿红战马。按说作为师长,配备战马使用是必要的,但贺龙坚持不搞特殊待遇,坚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行军,将那两匹马安排驮运伤员,驮送重物。师长徒步行军,一方面加强了和战士们的沟通交流,战士们有什么事,师长都会关心,战士们也愿意和师长讲真话、实话,120师上下一心,亲如一家;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八路军在百姓中的形象。由于蒋介石、阎锡山的虚假宣传,百姓都将共产党看成了洪水猛兽,然而实际上,百姓却看到了一支没有等级、官兵一致的军队。一到荣河县庙前渡口,贺龙和战士们一起步行20多里到荣河县周王村宿营。当晚,贺龙接待了县牺盟会特派员关复东、民先队负责人景秦珍以及荣河县一高校长谢贻芳、女高校长卫凤彩等人,听取了荣河县牺盟会、民先队、自卫队的情况汇报。第二天,贺龙同志早早到达自卫队的驻地荣河武庙。自卫队员们也全副武装,高唱救亡歌曲欢迎贺龙同志。贺龙同志一面和自卫会员们握手,一面解答自卫队员的各种问题。在谈到抗日形势时,贺龙说:“目前的抗战形势是敌强我弱,我们必须坚持持久战。我们要学会打持久战和游击战。”在谈到战争胜负问题时,贺龙说:“丢几个城市不要泄气,得几个城市不要高兴,要反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在谈到枪支缺乏,弹药不足问题时,贺龙联系红军实际说:“红军打游击时,三个人一条枪就是一支好的游击队,打了胜仗,有人背武器、弹药;在不利的情况下,有人背伤员,有人作掩护。你们自卫队,不到三个人就有一把枪,这不是一支装备极好的的部队吗?”他还鼓励队员们要增强训练,争当优秀,“你们要争当神枪手,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为我们造,没有武器弹药,我们就向敌人要”。贺龙富有哲理、风趣幽默的讲话让自卫队员们茅塞顿开,大家情不自禁地高呼:“向八路军学习”“向贺师长致敬”。

谈话结束后,贺师长立即率部启程,当晚宿营河津县里望村。师部话剧团在村中舞台上演出《流亡三部曲》《战斗舞剧》等节目,演员们表演投入,群众掌声热烈,舞台上下充满了欢乐与谐。演出期间,贺龙上台作了简短讲话,动员全体民众携起手来,保卫家园,赶走侵略者,为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斗争。

9月中旬的一天,贺龙率120师夜宿新绛万安村。由于部队人多,住房由先遣队请村公所人员统一安排,因人手短缺,工作量大,没有考虑村民的实际情况,将本村第二天就要结婚的马士林的婚房也安排给战士们居住。这可急坏了马士林的父亲马炎荣,为了儿子的婚事,马老汉不得不带着儿子去找八路军的师长。当他们见到贺龙师长之后,心中的顾虑立即被打消了。贺龙师长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当听说他们的事情之后,当即向他们表示了祝贺和歉意,并表示要部队立即腾出房子。第二天,贺龙率120师继续前进,特意安排警卫员给马士林送去了三件礼物。一件是贺龙师长的一张名片,一件是一截六尺长的红绸幛子,还有一副红对联。上联是“碧岸雨收莺语柳”,下联是“蓝田日暖玉生香”,上款题“马老先生令郎结婚之禧”,落款为“贺龙庆贺”。接到贺师长的珍贵礼物,马炎荣一家和亲朋邻里都喜出望外,争相观看。马士林把贺龙师长送的三件礼物视为珍宝,一直精心保存。1950年,他将这副对联捐给新绛县文化馆珍藏。

刘伯承讲话威力大

1937年10月上旬,刘伯承同志率领的129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在荣河庙前登岸后继续北上。当部队行至荣河县周王村时,村民们自发聚在道路两旁欢迎八路军,大家有的振臂高呼抗日口号,有的端茶送水,鼓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看到群众这么热情,刘伯承师长健步走入人群,不断和群众招手示意,并向群众解说当前中国的局势,号召同胞们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能够团结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抗日本侵略,才能过上安稳太平的生活。刘师长边走边说,群众也不断地频频点头。面对群众的热情,部队在周王村稍息片刻,刘师长和战士们一起和百姓聊家常、话国事,在谈话中,刘师长不让百姓称他为“老总”,而是“同志”,拉近了群众与八路军的心。刘伯承率领的129师在周王村虽然只是短暂停留,但是刘师长的讲话,群众听到了心里,八路军严明的军纪、为百姓着想的作风彻底打破了蒋阎的谣言,人民群众也看到了民族独立、生活幸福的希望。为了保卫家园,英勇的运城儿女也积极投身革命,北上抗日。在稷山县翟店镇就有这样的青年,刘伯承率领的129师途经稷山县翟店镇时,群众也早早到村外热情迎接。刘伯承师长特别愿意做群众工作,他主动地走入人群,对群众的欢迎表示感谢,向群众说明我们的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期,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打败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在人群中有稷山县翟店镇晋太机器铁工厂的工人申文勋,他看到刘伯承师长艰苦朴素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深受教育,就决心参加八路军。当天,申文勋立即联系同伴,追赶部队,追至新绛县万安村参加了115师,在陈赓支队晋南游击队第一大队三中队当兵。

对申文勋来说,正是刘师长的这次讲话,彻底改变了他和同伴的命运。1982年,刘伯承同志诞辰90周年时,他还在《鞍山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师长一席话,召我去参军》的文章纪念刘伯承师长。当然,在运城,像申文勋这样在八路军北上抗日途经运城时参加了八路军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是八路军北上抗日80周年,也是途经运城80周年。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从8月底到10月初,八路军总部及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在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任弼时、左权和邓小平的直接指挥下,由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分批东渡黄河,在万荣县庙前村渡口上岸后,途经万荣、河津、稷山、新绛北上,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途经运城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月,但对运城党的建设、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纪念八路军北上抗日80周年,中共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人员,对八路军北上抗日的路线、事件进行了考证与调查。本报以小故事的形式集中刊出此次调研成果,试图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剧之部分细节予以呈现,敬请关注。

近期热点

▍ 本期责编:毛文琦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ash:6350b59ebbdfc35d247145dad9c84ebe15750352

声明:此文由 运城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