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铃 ‖ 荣县军政府旧址: 见证全国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诞生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荣县军政府旧址:见证全国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诞生吴晓 铃

自贡荣县荣州广场,每天晚上,附近居民总会在此散步、跳坝坝舞,岁月静好。偶尔有人会在耸立的“辛亥革命首义纪念碑”下驻足。在纪念碑一侧,是与周遭高楼大厦格格不入的一片低矮的老建筑。它,就是荣县军政府旧址。1911年,荣县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王天杰、龙鸣剑等人在荣县宣布武装起义,并在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随之成立荣县军政府,就此,荣县率先脱离满清封建统治。

自贡荣县军政府旧址(黄平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2019年底,军政府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低矮的清代三合院,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的百年见证者。

国保档案

荣县军政府旧址位于荣县县城荣州广场内,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是全国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统治建立的县级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的办公地址。历经百年风雨,这处清代三合院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并在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荣县军政府宣布独立比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早半个月,因此在辛亥革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享有重要历史地位。军政府旧址如今将正厅及部分正房、厢房开辟为陈列室,共六个展室,分三部分展示辛亥革命时期的形势和荣县同盟会活动情况,免费向公众开放。

低矮院落见证革命风云

站在荣县军政府旧址外,抬眼便能看到大门上“辛亥革命首义荣县军政府旧址”的匾额。院落内外几株300年树龄的黄葛树浓荫蔽日。步入其中,院落在闹市隔出一方清幽。

荣县文管所所长曾德介绍,荣县军政府旧址所在地,在唐宋时为荣州官署,元末因战乱焚毁。明代洪武七年修复后,明末再因兵火焚毁殆尽。旧址现有的格局,为清朝重建并历代维修扩建后沿袭。

这座三合院布局是典型川西民居风格建筑,单檐悬山式屋顶、砖木结构、穿斗梁架,木质的方式窗户和廊道栏杆。房间内,还按历史布置着书案桌椅。看似平淡无奇的古老院落背后,是一百年前的烽火硝烟。

自贡荣县军政府旧址(黄平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1911年,在全川大规模暴发的那场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在荣县演变成了反清武装起义,直接催生了军政府的成立。”蒋永红,原荣县党史办主任,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正厅里,辛亥革命荣县同盟会革命活动展上泛黄的人物照片,在他的讲述中变得渐渐生动。

20世纪初,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四川留日学生首倡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公司”,以集股的方式自办川汉铁路。1905年至1911年,售股达到了一千七百余万两。然而,当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并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消息传到四川,惹来众怒,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此背景下成立。

蒋永红说,保路同志会的成立除了“破约保路”,革命党人在运动兴起之时,就主张“外以保路为名,内行革命之实”。他们一边四处宣传保路,赴京请愿,同时鼓动民气藉此起义。一时各地闻风响应,会员达到数十万。

四川保路运动,荣县籍同盟会会员龙鸣剑是主要力量之一。

自贡荣县军政府旧址(黄平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1911年6月,龙鸣剑与其他几位同盟会党人相聚成都四圣祠法政学堂,确定了同盟会在四川革命运动会以及保路运动中的总方针。“龙鸣剑与四川哥老会首领,同时也是同盟会会员的秦载赓商定,以秦的名义向各地传鸡毛信,召集哥老会当年8月在资中罗泉开‘攒堂大会’,决定保路同志会改为保路同志军,并适时发动起义。”蒋永红说,不久之后,荣县籍同盟会员朱国琛起草了《川人自保商榷书》,进一步启迪民智,揭露清政府的卖国行径,为起义制造舆论。在此情形之下,时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奉旨诱捕保路同志会的首要人物蒲殿俊、罗纶等人。成都数万民众奔赴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人员,结果赵总督下令枪杀了30多位请愿群众。当晚,龙鸣剑趁大雨将至、守城兵士不备时出城,在锦江河畔赶制了木板数百块、上书“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投入锦江,发出了著名的“水电报”。此后,龙鸣剑又赶回荣县,组织义军。一场以保路之名的起义即将在荣县大地上星火燎原。

历史时刻吴玉章宣布荣县独立

龙鸣剑星夜回荣,目标非常明确,找同为同盟会成员的王天杰一起策划起兵参加围攻成都的战斗。

展厅老照片里的王天杰,一袭绸衫,身材魁梧,眼神刚毅。他出生在荣县的富绅豪门,1906年加入同盟会,立志推翻清王朝,和龙鸣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保路运动兴起后,他们深知武装起义极可能即将到来,加快了荣县民军的组织训练。为解决缺枪少粮的问题,他说服豪门岳父资助枪支弹药。当龙鸣剑回到荣县,找到王天杰一起策划起兵参加围攻成都的战斗后,王天杰短短三天,便组织了义军数千人。三天后,又率部进军成都。

自贡荣县军政府旧址(黄平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这支非正规军随即在多地与清军展开二十余次激战,由于装备悬殊、缺乏训练、补给匮乏,战事不断失利。

在龙鸣剑和王天杰率部出征成都时,他们碰到了匆匆赶回荣县的吴玉章。

吴玉章,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最高权力机关评议部评议员。1911年4月,他就和荣县籍的同盟会会员但懋辛以及黄兴、喻培伦等一起,发动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蒋永红说,在四川暴发大规模保路运动后,吴玉章受同盟会委派,回川主持四川同盟会工作。在王天杰、龙鸣剑奔赴攻打省城的前线时,他在荣县承担起了巩固后方的责任,召集富商乡绅商议筹饷、筹办军事训练班训练新兵、整补各城镇的民团武装建制、在城南三里外的铙钹顶上开设军工厂……快速推进革命的步伐。

9月,当王天杰准备率民军回荣县,当地知县和豪绅之流闻风而逃时,吴玉章认为时机成熟,提出立即宣布独立。9月25日,吴玉章在荣县学衙门发表演说,宣布荣县独立,建立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

荣县独立,清政府极为恐慌,派兵会剿。此时,已回到荣县的王天杰在吴玉章安排下主动出击,击溃了清军,政权得以巩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荣县独立以后,王天杰又率领义军向外发展。11月1日攻下威远县城,成立军政府;11月19日攻下南溪,宣布独立。此后,四川眉州、青神井研夹江等相继起义或宣布独立。

开创先河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当年宣布荣县独立的学衙门,就在今天荣县中学西北侧。”站在荣县军政府旧址门外,曾德遥指着远处,“可惜后来只有军政府旧址保存下来了。”这,还得益于此处近百年来一直作为当地政府的办公场所。在荣县宣布独立以及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这里成了荣县政府驻地。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筑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为其穿越百年风雨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一直作为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地。

“荣县军政府的成立,开创了辛亥革命全国独立之先河,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荣县人民率先脱离清朝封建统治的历史见证。”曾德说,从时间上看,荣县起义比武昌起义还要早15天。独立后的荣县“不只成为川东南各路同志军的总枢纽,也是全川甚至是全国最早树起独立大旗的新政权基地。”在荣县独立的前后,彭山、眉州、青神、井研、名山洪雅、夹江等十数州县也曾举义成功,但都旋得旋失,没有得到巩固。只有荣县建立了革命政权,并坚持了下去。正是因为荣县军政府成立重要的历史意义,军政府旧址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中,得以顺利当选。

孙中山眼里,百年前四川的保路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的。”曾德说,荣县起义是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保路运动发展的巅峰,开创了保路运动的新局面,加速了全川辛亥革命的进程,为邻省的革命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正是因为清廷在镇压四川革命运动过程中将武汉新军悉数调往四川,造成武汉防务非常空虚,给武昌革命党人起义创造宝贵时机,使武昌起义一举成功。

荣县军政府旧址内布置的展厅里,还展示着当时在白布上写成的孙中山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老旧的家具、泛黄的照片,成为这段历史的最忠实的记录者。曾德说,尽管荣县独立和武昌起义在历史发展的时间上有先有后,影响力、震撼力和作用力有大有小,但它们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历史作用都是不可磨灭的,都应得到高度赞誉。

自贡荣县军政府旧址(黄平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如今,荣县军政府旧址在原展厅的基础上重新布展,以丰富图文以及实物展示了那段风云岁月,这片旧址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 《四川日报》(2020年12月1日)

作者:吴晓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摄影:黄 平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Hash:4ec6bdde5ac403a94756e563f6a1c0e2eb9b7599

声明:此文由 方志四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