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探秘中山“藏宝库”多件珍贵藏品首次亮相
新石器时代的镂孔圈足陶盘
双凤纹铜豆
黑釉剔如意花卉纹玉壶春瓶
新石器时代的中山人就已使用有装饰的盘子,唐三彩除了俑还有日常器皿,一个铜豆可见证广东从南蛮之地鬼神信仰丛生转变成尊师重教之地的历史。5月18 日起至7 月16 日,《珍藏中山——中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近日在博物馆展出,主办方中山市博物馆从上述普查中选取了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及铁器等20个类别的100 多件 (套)文物精品加以展示,其中有多件藏品是首次展出。
陶盘呈现跨越千年的历史
战国时代青玉璧、新石器时代镂孔圈足陶盘、战国时代蟠虺纹陶釜、东汉“长宜子孙”铭双鱼纹铜盘、唐三彩陶托盘茶杯、西周青釉篦点纹瓷豆、汉彩绘舞姬陶俑、北宋印花卉纹瓦当、清蒋莲设色人物图轴、元宋坑圆形三足石端砚、1912年朱卓文关于保护明孝陵及相关文物等事呈孙中山文、1911年香山四大两都旅沪同乡欢迎孙大总统合影等等,此次展出的100多件文物类别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从多元的角度反映出中山5000年的文脉。
在展览中,一件南朗龙穴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镂孔圈足陶盘,向人们证明了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代居民已知舟楫之利,从居住的海滨渡海到附近海岛上居住,进行渔捞生产活动。虽然陶盘为残缺修复品,但仍可见残存部分镂空及曲折纹的装饰,负责此次展览的博物馆馆员周剑介绍说,1990年12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市博物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发掘了龙穴遗址。遗址堆积的第三层是距今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文化层,并有着惊人的重要发现。文化层中出土了彩陶圈足盘和彩陶碗,是古代居民用来盛放食物用的器皿。盘、碗均泥质陶,用手制成形。彩陶盘形制为敛口、缽形圜底,下加矮圈足;器表用赭红彩绘上条带、点彩、水波纹及刻划水波纹、曲折纹和镂孔装饰。彩陶碗形制为敞口、斜壁、深腹、圜底,下加喇叭足。除上述彩绘花纹之外,还有圈点纹、锯齿纹、“S”纹等。此次展出的这件镂孔圈足陶盘就是龙穴遗址发现的一件藏品。众所周知,距今六千多年至四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器是最常见的生活器皿。凡是该地区这个时期的古遗址中,彩陶器残片俯首可拾。而地处岭南的广东,迄今为止,仅在粤东海滨和珠江三角洲南端海滨及岛屿有所发现。南朗龙穴遗址考古发掘所得的彩陶器实属难得,也将这片土地的历史往新石器时代推进。
铜豆书写文脉相传
为让参观者更加了解文物背后包含的历史意义,一些文物还配以图版展示。如东汉“长宜子孙”铭双鱼纹铜盘就有图版说明:“内底有阳文隶书铭文“长宜子孙”四字,其左右各有一鱼形图案,鱼嘴微张,栩栩如生,宛在水中游。双鱼纹是汉代常用的装饰图案,“长宜子孙”则是汉代器物上的常用吉祥语,也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家训,寄寓子子孙孙能长长久久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而一尊双凤纹铜豆也讲述了中山另一段历史,器身铸铭文:“嘉靖二年秋香山教谕颜阶奉提学副魏命造。”博物馆副馆长余子龙介绍说,明清时期处于珠江三角洲右翼南部的香山县,土地得以全面开发。石岐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学、书院、义学有五六所之多,佛教寺庙、庵堂和道教宫观近四十处。中山市博物馆在市内征集到的铜 、铜豆、铜爵、铜香炉、铁牛尊、铁罍、铜天王造像等文物,原都是社学、寺观里祭祀用的礼器。部分文物在城区西山出土,反映了明清时期在西山曾有过比较集中的寺庙、宫观、县学等建筑。“颜阶和魏 (校)两人在《香山县志》卷十二 “官绩”有记载:‘提学副使魏校是专管教育的地方行政官,也在社学讲学。颜阶是福建省龙溪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举人,后到香山县任教谕,负责县学的管理及课业,任期七年,以立社学,禁师巫以崇正教。’当时县学里供有孔子像,铜豆是用于祭祀先圣的礼器,是颜阶奉魏校之命铸造的。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信仰的转变,众所周知,岭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民间鬼神信仰丛生,这些铜豆就体现了官方对于重建信仰的重视,希望有更多民众尊奉孔圣人以及众多被‘官方’认可了的神灵。”余子龙也表示。
在近现代展区,一张岭南名士、光绪举人李遐龄的楷书《和谭康候珠江柳枝词三十首》也格外引人瞩目,其书法甚具帖味,章法严谨,用笔凝练沉着,提按自如,准确适度,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清健的气息。说起李遐龄,就不能不提孙中山的机要秘书、曾经的香山县县长李仙根,李遐龄为其曾祖父,从小家学深厚,耳濡目染,李仙根的书法疏朗有致,秀雅闲逸,用笔利落,毫无俗气,并形成自家面目。
来源:中山日报
Hash:e74890c21803aefb0cdc6d2401554db0c59ba7a5
声明:此文由 中山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