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四个市辖区之礼赞,快来围观

2020年6月份,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市撤县设区,今邢台市辖4区2市12县,其中四个市辖区为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4个区,每个区名都不同凡响,暗藏深厚的历史文化,邢台这次撤县改区,出手可谓不凡!襄都区襄子之国兮,霸王更名。石勒定鼎兮,后赵帝京。襄都区之名源自襄国,西楚霸王项羽巨鹿大战后改信都为襄国,以赵襄子采邑邢台之故。汉初为张耳之赵国国都。东晋石勒采用邢台人张宾的建议,以襄国为都,建立后赵,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襄国是后赵京都,号建平大城,有四子城拱卫,建设华丽壮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右侯张宾还在襄国城导演了一幕“奇门遁甲”的军事奇观。此后历为襄国郡、邢州、顺德府的治所。后周世宗柴荣、后蜀高祖孟知祥、元代太保刘秉忠便出生于此。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晋高祖石敬瑭、宋英宗赵曙、金宣宗完颜珣、元世祖忽必烈都曾潜藩于此。抗战时期是太行第一专区驻地,诞生了解放区第一所正规的大学——北方大学,有清风楼开元寺天宁寺、火神庙、道德经幢、园博园、百泉—狗头泉等风景名胜,邢台别称牛城,金牛驼城的传说便源于此区。信都区成侯立都兮,武灵决策,信宫檀台兮,胡服骑射。战国时期,赵成侯立邢台为信都,建有信宫和檀台,《史记·赵世家》曰: “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汉书·地理志》亦称“赵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襄国,本邢国,秦为信都,项羽更名。有檀台”。《太平寰宇记》云:赵成侯造檀台,有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信都也是赵武灵王决策胡服骑射之地,《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决定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其蕴含的改革开放精神对中国影响深远。秦末汉初信都再度成为赵歇和张耳的国都。明代时期,“檀台烟雨”仍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信都区是古代伟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里,抗战时期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的驻地,有达活泉、殷商邢墟遗址、邢国君主墓、鹿城岗、天河山峡谷群、紫金山 云梦山天梯山、张果老山、凌霄山等风景名胜。信都区是周公与桃花女、牛郎织女等民间传说的原生地。任泽区任有陆泽兮,九河同归。东湖揽胜兮,北方壬水。任泽区前身任县,毗邻的大陆泽为九河汇流之泽,别称东湖,东湖揽胜是任县古八景之一,大陆澄波也曾是顺德府十二景之一,《史记》记载:大禹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山海经》称为泰陆水。战国改名巨鹿泽。西汉时期称为广阿泽,大陆泽在明代以前是华北最大湖泊,明代中期以后逐渐分裂成大陆泽和宁晋泊两部分。大陆澄波诗曰:“汪洋千倾势何雄,九河同归一泽中。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惊飞向晚风。明月蒹葭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学说中称北方之水为壬癸之水,其中壬水便原指任县的大陆泽,任字通壬,春秋时期羽颉奔晋被封任大夫即此,汉代设任县,县境东北部隆尧县交界一带,唐初曾属东龙州,是李唐皇室的桑梓之地。这里也是北魏三游(游明根、游雅、游肇)和直隶首任总督苗澄的故里。抗战时期,是冀南风暴的起源地,和合二仙的传说便源于此区。南和区南有和城兮,泉甘水清。唐相故里兮,观音圣境。南和县别称和阳,雅号“嘉禾城”,建县于西汉初,地处邢台百泉流域,农业发达,自古有”鸳鸯交谷、北方江南“的美誉。古诗赞云:南和任县不求天,耳听渔歌看秧田;柳荫垂钓归来饮,即此便是小江南。又云:渺渺烟波入画图,白鱼黄鸟泛青浦。千家茅屋临水流,十里稻香在镜湖。《水经注》曰: 北有和城,此云其南,故名南和,《南和县志》记载: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 南和县历史上曾是和州、南和郡、北广平郡的驻地,人杰地灵,涌现出春秋乐圣师旷、后赵右侯张宾、唐代名相宋璟、元代尚书马亨、明代右副都御史朱正色、户部尚书李起元、刑部尚书侯泰、清代武状元王世清、近代著名画家白寿章等。区内的白雀庵建于南北朝时期,相传是千手观音的女性化身妙善三皇姑的出家之地,至今香火旺盛,古兴林国千手观音(三皇姑妙善)的传说便源于此区。因此有观音之乡、宋璟故里之誉,区内有北齐造像碑、澧水石桥碑、农业嘉年华等风景名胜。

来源:邢台123网站

Hash:c55dcf911211eff74bffae9f7ad57ce0f08be79d

声明:此文由 新牛城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