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城隍庙的沧桑故事

只知道城隍庙肉火烧非常出名,但你们知道城隍庙在哪吗?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老潍县的城隍庙在城隍庙街区,具体位置在城隍庙街以北、北门大街以东,仓巷子以西,大概就是现在的东风西街以北、向阳路以西的位置。

要论在潍坊人心目中影响力最大的老潍县古街,城隍庙街一定能够入榜。这条街位于老潍县西门大街(今东风西街)以北、东起县治前街(今向阳路),西至北门大街,长240米,宽约8米,跟胡家牌坊街相邻。

“城隍”即为护城河,但是民间把它演绎成是保佑州、县城池安危的神,设城隍庙以供世人祭祀

潍坊城隍庙的雕像最神,在后殿城隍爷的雕像里设了机关,只要一拍他的膝盖,城隍爷就会站起来。

城隍庙旧址在北门大街以东、仓巷子以西,郑板桥曾重修,刻有《重修城隍庙碑记》,被人誉为珍品,曾有演剧楼一所,演剧楼上挂郑板桥书“神之听之”匾额一块,题对联“仪凤箫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

明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州、府、县祭祀城隍神,因此,潍县在洪武年间也在此地建起了城隍庙。庙占地约530平方米。临街有屋三间,中间是庙门,左右两间均有塑马。门前左右有中军亭,跨街东西各有木牌坊,上悬横匾,东书“福绥黎庶”,西书“保障金汤”。进入庙门,中间是甬道,东西廊坊内有多尊塑像。甬道向后经过厅,到正殿大院。正殿有城隍泥塑像。后殿中有木雕像。

明成化二年(1466年),县丞张杰重修过城隍庙之后,清乾隆十七年知县郑板桥在倡捐大修时,于庙对面广场上,增建了一座戏楼。砖砌瓦顶卷棚式,雕梁画栋,有前后台。正面悬有“神之听之”的横匾、两端四根石柱,各有楹联:一副是“仪凤萧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另一副为“切齿漫嫌前半本,平清只在局终头”。

正月庆新春、五月初一至初五举办庙会老百姓为求雨、祈福、消灾,到此处祭祀。尤其是五月初一,是城隍爷出巡的日子,当天的仪式极为隆重浩大。出巡那天,城隍爷的木雕像乘坐八抬大轿,仪仗队浩浩荡荡。县官乘坐小轿,带领三班六役随后。出巡所用仪仗等物品由各行各业制备、供奉。据说有七十二行之多。

2012年6月,山东潍坊城区最大的平房区城隍庙平房区大规模拆迁正式开始,城隍庙是城隍庙平房区内唯一保留的古建筑,周围全是需要拆迁的平房。

2013年9月,城隍庙街区,旧城改造拆迁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在这片区里最具代表意义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将进行进一步的修复工作。

注:故事皆来自老辈言传,无真实依据,请娱乐看待,请勿较真。图片源于网络

Hash:01919cc8a335a4eda5e87c935d3492f24acbbf88

声明:此文由 潍坊小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