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馆——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该馆严格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符合遗址保护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尽可能地与殷墟遗址景观相协调。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馆内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展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殷墟的历史价值
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地位。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深入,殷墟的范围和内涵仍在不断地扩大。尤其是近年来,殷墟考古仍不断有惊世发现,1990年的郭家庄、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1999年的洹北商城、2001年的花园庄东地等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从而更加证明殷墟的价值与潜力。根据目前殷墟发掘的情况和现有地域判断,殷墟范围内必然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这些遗存也必然会给人们以新的知识和宝藏,殷墟的范围还会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而得到扩展,而殷墟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安阳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 A级旅游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并荣获全国首批旅游景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都城殷墟宫殿遗址;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国内最早的车马坑遗迹和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世界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经过近百年的考古发掘,先后发现了众多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王陵大墓、祭祀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乙二十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正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乙七基址
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基址为商代宗庙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1)、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2)、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是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然后填土夯实。这是置础仪式;(3)、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4)、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这时的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丙组遗址一角
54号凹形遗址
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YH127甲骨窖穴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车马坑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殷墟博物苑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妇好墓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造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先后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南京博物院,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口沿宽厚,轮廓方直,立耳、方腹、四足中空,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身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致,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四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鼎身四周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纹,其上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盘龙纹细致精巧,饕餮纹生动文威武,四面交接之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纹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两虎口含人头,鼎耳侧面饰以鱼纹。鼎足之处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整个司母戊鼎的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器文化巅峰之作的典型代表。
鼎的内腹部铸有“司母戊”三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毋”,应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为之后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巨大的青铜器,需要二三百人用七八十斤重的“将军盔”(即商代炼铜用的坩锅),协同合作才能制成。所需金属原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如此精致的铸造技术和庞大的铸造规模,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妇好玉龙
龙是商代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仅妇好墓即出土9件玉龙。在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作“臣”字状,身尾多饰鳞纹、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程式化的纹样既反映了商代艺术的成熟,又是时人对于龙的诠释。
妇好玉凤
妇好墓出土了很多玉龙,而玉凤仅此一件,说明妇好对凤的极端重视。此器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凤字极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凤的形像的极佳实物。玉凤高冠勾喙,短翅长尾,作亭立回首欲飞状,飘逸洒脱,舒展的长尾自然弯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洁无纹。身前有透穿镂孔,更使凤体丰满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圆钮,应是供穿绳悬挂之处。
凤的形像美丽、精巧,玉质晶莹润洁,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而持之难
妇好三联甗
殷墟出土的三联甗是“妇好”生前蒸饭或祭祀时使用的器物,不仅铸造精良,造型更是非常独特:甗在古代是专门用来蒸煮的一种炊器,平民用的多为陶制,而且器形较小,只有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族长和族内主要首领才能使用如此大器形的铜制甗。每件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称为“甑”,盛放待蒸的食物;其底部是“箅”,有若干通气的孔;下部分为“鬲”,用以煮水。商代的铜甗大多是甑、鬲连体,一次铸成,并且都是单体,即一甑一鬲。而这件三联甗则是由一件长方形鬲和三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甑组成。这种样式的铜甗到现在为止仅此一例。
亚址卣
卣,便是一种专以盛鬯酒的酒器,甲骨金文习见“鬯三卣”、“秬鬯一卣”。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其形态变化较大,分为矮圆卣、长圆卣、方卣、鸮形卣四种类型。
亚址卣,作为矮圆卣的一种,其时代为殷墟三、四期,延续至西周早期。1990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市郭家庄商代墓葬。因器盖内壁与器内底铭“亚址”二字,故名之。
该卣通高35.8厘米、口径13.5*15厘米,重10公斤。其截面为椭圆形,有盖,长子口,束颈,下腹外鼓,圜底,高圈足,圈足沿下
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中国青铜技术为历史上第一个顶峰时期,当然中国象牙雕刻的历史也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象牙雕刻又称牙雕,是指将象牙雕刻成各种实用器或艺术品的技术,也泛指各种象牙制品。商代的象牙器物与模仿铜器的纹饰而雕刻,而向您展示的这件商代象牙杯——“镶嵌绿松石象牙杯”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商代艺术珍品。
嵌绿松石象牙杯是当时的饮酒器,杯的主体是用象牙的根部制作成的,腹腰中空,杯的把手也是用象牙制成的,象牙杯上部敞口辱薄,杯的中部微有收敛,腹腔下部安有圆形底,底部比口部稍小,杯的一侧上下钻有两个对称的小圆孔,以此镶入榫,使杯和手连在一起,杯身通高30.5厘米,杯身通体饰满饕餮纹等花纹,饕餮纹的眉、眼、鼻均镶有绿松石,中下部雕刻有三组变形夔纹,眼用绿松石镶嵌,上部有用绿松石镶的细带纹一圈,下部有三圈,下腰部有一圈,手的两面上部雕成鸟形,钩喙短冠,眼为绿松石镶嵌,背中部雕一兽面,下有一突出的兽头,上竖双耳,用绿松石镶着兽的眼、眉、口、杯身通体饰满花纹,纹饰分为四段。
该杯是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时出土的,该墓出土象牙杯三件,其中两件镶有绿松石,此杯是其中一件,器身的纹饰雕刻结构十分巧妙,再镶嵌上绿松石更加引人注目,它显示了古代匠人的工艺才能,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光辉。
虎纹石磬
1950年,考古学家对殷墟武官村大墓进行考古发掘,一件看似并不起眼的石头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这块石头呈片状,长84厘米,宽42厘米,厚仅为2.5厘米。薄薄的石片表面雕刻有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怒目圆睁,虎尾上扬,虎口扩张,尖尖的獠牙清晰可辨,老虎的身躯呈匍匐状,做出猛虎扑食的架势。经专家辨认,这块薄薄的石片正是殷商时期所使用的重要乐器石磬。磬是一种由石头制成的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古代先民在生产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乐器。这只石磬表面雕刻的虎型纹造型优美,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专家称之为虎纹石磬。
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的不同,磬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虎纹石磬为特磬,是单个大磬,也是古代人们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在商代,祭天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在盛大的祭祀典礼中,乐舞宏大庄重,而给乐舞助阵的乐器在形式和功能上也要有相应的庄重感。正如这件虎纹石磬,表面以细双线刻画伏虎图案,瞪目张牙的虎形与长度近一米的器形浑然融为一体,让人们对古代先人敲击石磬、众人舞蹈祭祀的宏大场景浮想联翩。
中国古人对制作石磬的石料精挑细选,最终发现了最适合制作磬的石材--灵璧石。安徽省宿州市自古盛产灵璧石,因其本身密度的不同,所以灵璧石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虎纹石磬磨制细腻,纹饰清晰,音色纯美,正是殷商时期的先民用灵璧石所创造出来的石磬杰作。
牛尊
2001年1月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发掘的54号墓。是殷墟发现第三座保存完整、面积较大、出土文物丰富的高级贵族墓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牛尊。
“牛尊”,又名牺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由于出现的时间不长,数量也不多,所以非常珍贵。
这件牛尊通长40cm 带盖高22.5cm 腰围52.5cm 重7.1kg。整体呈体态健壮、形象非常逼真的水牛,牛头前伸,头顶有一对向后弯曲的扁三菱状大角,嘴微微张开,面额下凹,目字形眼,眼球上凸,两耳外展,头上有扁三棱状。牛的背部微微下凹,牛背上有一长方形盖,盖中部有一半环形小钮,盖与器身有子母口相扣合,结合的非常巧妙,牛腹丰肥,腹下有思条壮实粗短的腿,组末端显蹄瓣,足后部有突起的小趾,牛臀部呈弧线状外鼓,臀后部有一下垂的短尾,整件器物的外表碧绿,栩栩如生。
牛尊的最大特点,还是表面的纹饰。牛眼两侧各饰一小虎纹,卷云纹角,通体饰有鳞状纹,牛的下颌两侧各饰有一鱼纹,双耳下饰小鸟纹,牛颈上部饰饕餮纹,腹部两侧饰虎纹,虎头向下,对着前蹄,在牛尾的左右两侧,各有一s型的直立夔纹。与牛身扣合的盖钮顶部饰菱形纹,牛足的两端饰有饕餮纹。“牛尊”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参观的宾朋。
在殷人观念中,体格健壮,有一双弯曲而有力的大角的水牛更具灵性,所以让他充当人与神沟通的媒介,担负通天地神兽的重要角色,主要用于祭祀。同时牛尊的器身满饰动物纹,在商周时代的神话和美术中,动物或动物纹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祭祀中被视作神奇力量,扮演沟通天地的助手。
这件商晚期的“牛尊”集铸造、设计、雕刻艺术于一身。既是精美的艺术品又是生活中的实用品,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精品。
妇好铜镜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即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人类使用镜子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古代人类最初是从河池水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的,因此曾有过以水为镜的阶段。在江河池水中看像受大自然条件限制,刮风,下雨时水面不平,或是水流浑浊就看不清楚了。于是从生活经验中发展到用器皿盛水照像,这就是“水镜”.
最早的用陶盆盛水来看自己的形象,我国西安的半坡村出土的原始社会的文物中,就有盛水的陶器。后来有了铜盆,又用铜盆盛水,利用“水镜”只能俯看形象,不能抬头到了青铜时代,由于铜面反光,人们便用铜镜照像。
中国的青铜镜最早出现在大约四千年前的乔家文化遗址。
3300前的安阳殷墟遗址中,同样也出土的一面非常精美的商代铜镜,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内出土了一个直径11.8厘米,边厚0.2厘米的圆形铜镜,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铸有叶脉纹,弓形纽,镜背饰凸玄纹三周。一周素面,二周四出双平行线分为四区,每区有片树叶纹相对两区纹饰相同。外侧整齐排列乳钉纹一周。此镜是我国中原地区最早的铜镜之一。
到了战国时制作轻薄精巧的花纹,多做几何图形或动物形图案。东汉中期到魏晋时,出现浮雕的神兽和画像镜很精美。唐代多于人物,花草,清代以后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镜子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的工业进步,同样也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提高。
偶方彝
偶方彝是一件青铜酒器,它高60厘米,长8.82厘米,重71公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说起青铜,它是人们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将铜、锡、铅科学混合非常贵重。所以最初只有武器及祭礼用具才能使用青铜。方彝一般为青铜所铸,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礼器,一般只有身份显赫的贵族才有权力拥有,而且件件精美,造型独特。它一般腹部为方形,或者微鼓、方足、周身都有花纹,方口、顶有一方盖,它与其它青铜器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这顶部的方盖。方盖的形状很像是当时四面斜坡的屋顶,非常独特。但是所饰饕餮纹都是反着的,是错误吗?其实当商人想要取出方彝中的酒,将盖子打开放在桌上,花纹不就是正的。这使我们看出商人心思的细腻和巧妙。
目前所发现的方彝多为单个,国宝偶方彝更为独特,看上去就像两件方彝联成一体,结合而成,郭沫若老先生见到它时非常高兴,将它命名为“偶方彝”。这件偶方彝的口呈长方形,稍内敛,体腔中空,长方形的底部同其它方彝一样也是长方形圆足,并且有一处独特设计:在它两侧边缘的口沿各有7个槽,而且这些槽是专为放置盛酒的斗而设立的,可谓独具匠心。偶方彝的纹饰也十分独特精美,在偶方彝两侧的附耳上铸有象头,象头大耳长鼻。在偶方彝口下中部铸有立体兽头,两侧饰有鸟纹,腹部饰有一饕餮纹。饕餮纹是商代的一种青铜纹饰,古代传说是贪吃的龙,而且怪异狰狞。添以夔龙纹,圈足饰夔龙两组。而状似屋顶的盖子左右两侧各有一方形立柱,盖面中部有一突起的鸮面,两侧饰有鸟纹,整个偶方彝给人以庄严华丽的感觉,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我们从这件偶方彝上也可以看到商朝青铜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那么这件造型罕见,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的主人是谁呢?
1976年,一个考古发现震惊全国。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一座竖井型墓葬,面积虽然不大,但保存完整,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青铜器、玉器、骨器、宝石器等1928件,其中出土青铜器468件,以武器和造型别致的礼器为主。偶方彝就是其中一件。在上面清楚的铸有它主人的名字“妇好”,她就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第二十三位国王武丁的妻子,并且是我国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曾参与祭祀,立有战功,能文能武。在她去世后,偶方彝作为重要的礼器被放在了墓葬的最底层。现在存放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正向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先人的智慧。
妇好鴞尊
尊,是一种形体高而大的古代盛酒器,早期的酒尊为陶制,到了商代,青铜质地的酒尊开始出现,并流行于世。作为容酒器的尊,从形状上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三类。鸟兽尊因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身兼实用、美观两职,故备受人们青睐。
仿照鸮鸟的形象所制成的青铜酒尊在商代晚期极为盛行。鸮,俗称“猫头鹰”。鸮鸟,以其特殊的外表及独有的生活习性在商代人眼中充满了神秘感,久而久之将这种神秘感转化成一种神圣的宗教情感,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之一。
妇好鸮尊通高46厘米,重16.7公斤。内壁铸有“妇好”二字的铭文。整体造型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以鸮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盖子的前端站立着一只小的鸮鸟,小鸮鸟后面还跟随着一只小的夔龙。在鸮尊的颈部还出现了一只弯曲变形的鸮鸟,巧妙地构成了把手,使整件器物集完美艺术和实用为一身,浑然天成。鸮尊的噱部和胸部的纹饰为蝉纹,颈部两侧装饰了夔龙纹,在两边的翅膀上对称装饰了盘绕的蛇纹,在尾部还出现了一只展翅欲飞的鸮鸟纹样,整个铜尊的花纹布局可以说是平面线条和立体纹饰的精妙结合。在通高仅有46厘米的鸮尊之上,布满了饕餮纹,云雷纹,羽纹,蛇纹,蝉纹,夔龙纹等八种纹样,每一种纹饰既可以独立表现,也可以相互勾连缠绕,将这个神秘的夜的使者装扮的更加肃穆凝重,同时也透露出几分稚气可掬,天真活泼的艺术气息。
古人在制作鸮尊的时候,不是为了实用,也不是追求“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把鸮作为崇拜的对象,是意志和精神的寄托。从妇好鸮尊那毫不掩饰的威慑和怪异夸张的立体造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类童年时期纯真而高尚的审美观念。它体现了商代青铜艺术特有的庄严狞厉的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妇好跪坐玉人
高7厘米,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这件圆雕玉人,是妇好墓中所有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玉料为和田玉,呈表色,通体有黄褐色的浸痕。玉人双手抚膝跪坐,头梳长辫盘于顶,头上戴箍形束发器,接连前额上方卷筒状装饰,像一个平顶冠。
人的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肃穆,身穿交领长袍,下缘长至足踝,衣袖窄长至腕,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膝”,两肩饰臣字形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背后有一卷云状分叉装饰物,气度雍容。
跪坐玉人是殷商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它以丰富的想像和细腻的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状貌,玉人身体、衣饰、发型的雕琢一丝不苟,近乎写实,是了解当时衣饰的最珍贵的资料,当为玉器中的绝品。
亚址铜方尊
现藏于殷墟博物馆的“亚址”铜方尊,1990年出土于安阳殷墟郭家庄M160墓中,器型庄重大方,为殷商晚期大口折肩尊之经典之作。器物高43.9cm,重21.4kg,内底中部铸有“亚址”二字,其方口外侈,束颈,斜肩,平底,高圈足外撇。器体共有八组扉棱,口沿处扉棱伸出口沿外近3厘米,气势颇为壮观。口下饰一对倒夔蕉叶纹。腹及圈足四面为分解式的大饕餮纹。饕餮眼呈圆角方形,有长条形瞳孔,目上有眉,大张其口,云状大耳以扉楞作鼻梁。肩部及腹部、圈足的饕餮纹之上有一夔纹带。方尊肩部四角及四边中部,各有四个圆钉头,其上分别套有象头和鹿头形饰件。象头长鼻圆眼,象牙高挺;鹿头生有大角,似手掌,五指张开。这八个兽头皆为单独铸造出来,被安放在钉头上,兽头是活动的,可以随时取下,这种利用榫卯结构铸造的方法在商代铜器中极为罕见。
此件方尊,与传世的清宫旧藏——“亚酗”方尊、“亚醜”方尊和“亚醜者(女司)”方尊的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相同,特别是与后者,连重量都完全相同。成组的“亚醜”器多出土在山东青州益都苏埠屯大型商墓中,青州在商代原属东夷薄姑氏所统,可以想见殷墟M160墓的墓主与当时的东夷薄姑氏族之间存有某种特殊关系,亦是商文化在当时分布于山东半岛的又一例证。
其他铜器
其他玉器
石器
陶器欣赏
其他
此博物馆建议有条件的朋友一定前往,对于了解商周器物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北方物件地域特征有非常丰富的物件参考和学习信息。
〔交通指引〕: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殷墟路北端,距安阳市中心5公里,游客可通过二种方式到达。
〔汽车〕:自驾车沿京珠高速公路安阳北出口站下道(全程约180公里),沿人民大道至第五人民医院右转即到。(车程约8公里20分钟)。
〔公交〕:1、6、15、18、39、41路,殷墟站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火车〕:安阳站下,在文化宫乘1路公交车殷墟站下,右转步行5分钟即到。
票 价:90元/人
讲解费:80-120元
开放时间:8:00——18:30(4月—9月)
8:00——17:30(10月—3月)
电 话:0372—3932171/3161009
传 真:0372—3161009
网 址:www.ayyx.com
地 址:安阳市殷墟路北段
Hash:dafc5ba789b1a5073ae9284a4cf2aba0d0069555
声明:此文由 中国古美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