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景点及故事(全国旅游景点及故事英语)
导读:全国旅游景点及故事(全国旅游景点及故事英语)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国各地旅游景点的故事都有哪些? 关于旅游景点背后的传说故事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有:
1、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2、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3、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占地68.2万平方米。
4、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京城55公里,为七层溶洞,上下高差150米。现一、二层全部和三层、四层部分已对外开放,游览长度达2500米。
5、天坛: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中国各地旅游景点的故事都有哪些?
1、西湖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2、断桥: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断桥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 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了,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了。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关于旅游景点背后的传说故事
大家出去旅游的时候,一定会去当地的景点看看,那你们了解过有关于你去的那个景点的 传说 故事 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景点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景点的传说故事一、女观贞石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巫山城北门坡上住着一对才结婚的夫妻,丈夫叫石桥,妻子叫高炯。夫妻俩恩恩爱爱,形影不离。
好景不长,他俩结婚还不到一年,就遇到了一场大祸。一天半夜时候,外面突然闯进来五个大汉,不问青红皂白就把石桥五花大绑,拉起就走了。走的时候,两人抱头大哭,石桥对妻子说"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回来的,你要好好保住身体,不要挂欠我。"妻子也哭哭啼啼地对丈夫说:"就是巫山变了平田,长江断了流,我也不会变心,也要等你回来。"说完石桥就被带走了。
自从桥就被带走了以后,高炯整天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眼流水没有断过线。她还天天爬到阳台山的山顶上去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丈夫早点回来。不管天晴下雨、刮风下雪都一样,她一直望了十几年,还是没有看到丈夫回来的影子。高炯人老了,头发白了,眼泪流干了,她还是天天爬到天上去。天长日久,她站的那块石头踩出了两只脚窝,泪水滴穿了石头,变成了两股泉水。
一天晚上,高炯正站在阳台上求神拜佛陡然乌云黑地,狂风大作,下起瓢泼大雨来。没得好一会儿,山洪爆发把阳台冲垮了,高炯脚卡在石头中间,第二天变成了一个石头人,站在半山腰上。这就是巫山八景之一的"女观贞石头"。后来,人们又把这个石头叫做"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和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景点的传说故事二、楚阳台(阳云台)
战国后期,楚襄王偕文学家宋玉游览梦泽,远远望见高唐观上云雾缭绕,须臾之间,变化无穷。楚襄王禁不住大发好奇之心,问道:"这是什么元气?"宋玉回答:"这就是所谓的'朝云'呀!"楚襄王更摸不着头脑,又问道:"什么叫'朝云'呢!"于是宋玉给他讲了一个奇情横生的浪漫故事:从前,楚怀王曾来巫山游览高唐,美丽的峡江风光令他心旷神怡。他感到有些疲倦,便睡了一个午觉,梦见一名风姿绰约的女子对他说:"我是巫山神女,听说大王游览高唐,特来自荐枕席。"这热烈的"凤求凰"姻缘使楚怀王沉醉、痴迷,演绎了一段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女子临去时告诉楚怀王:"我住在巫山南麓、高丘山最险峻处,早晨变为朝云,傍晚化为行雨,不论朝朝暮暮,都住在阳台之下。"第二天清晨,楚怀王起个大早,亲往察看,果然与梦中女子所言一点不差,于是专门为她立了一座庙宇,称为"朝云"。这个浪漫的 爱情故事 留下了几个 典故 ,后世因此把"巫山之梦"(或作"高唐之梦")、 "朝云行雨"作为 女欢合的代名词,"巫山云雨"也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 文化 意蕴。于是乎,"阳台"一词便成了男女欢合处的隐语。
景点的传说故事三、授书台(神女坛)
最先对神女形象进行脱胎换骨改造的人是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他在所著的《墉(城墙)城集仙录》中称巫山神女为"云华夫人",名叫瑶姬,身份是西王母第二十三女,曾受回风混合万景炼神飞化之道,翩翩然有仙风道骨之姿。
《墉城集仙录》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瑶姬驾祥去游东海,归途中经过长江上空,见巫山"峰岩挺拔,林壑幽丽",特别是一块峭立的巨石,俨然就是一个天生的神坛,不觉流连忘返。当时大禹治水,正难难行进在巫山下,狂风暴雨,山崩地裂,仅凭人力难以制伏,于是拜求瑶姬帮助。瑶姬当即命令待女,授给大禹一部《策召鬼神之书》。又派她管辖下的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神女将帮助大禹披荆斩棘、疏波导流,将滔滔江水引向东方。大禹满情感激之情,登上巫山顶巅拜谢瑶姬。然而他看到的却是神女已化为一块亭亭玉立的巨石,有时倏(原义为犬速行,引申为快速,忽然)然飞腾,分散为轻忽缥缈的云彩;有时嘎然停止,聚集为霏(雨雪盛密)霏飘洒的暮雨;有时化作矫健的苍龙在云海中遨游,有时又骅作轻灵的仙鹤在群山上翱翔。千变万化,让人无法捉摸;千态万状,更使人不可亲近。大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以为瑶姬狡猾怪诞,并不是真正的神仙,便悄悄地询问童律。童律回答说:"上圣曾拜三元道君为师,受上清宝经,为云华上宫夫人,乃王母仙宫少阴真气凝炼而成,与道合体,当然不能以人间的肉形凡胎视之。隐见变化,不过是上圣的常事。"为了解除大禹的疑惑,瑶姬特地召见大禹,让他坐下,轻启仙唇,庄重肃穆地说:"你要完成疏导百谷、浚通万川的宏图大志,任重而道远!上天怜悯你的赤诚,将授给你《灵宝真文》,在陆地可以驱策虎豹,在水中则可以制服蛟龙,斩除千邪,驾驭群凶,促成你功德圆满。我先前授给你的宝书,也可以出火入水,口匕口宅 幽冥,收束虎豹,呼召六丁(道教火神),隐沦八地,颠倒五星,有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的功用,你不可等闲视之!"于是命令侍女陵容华拿出《丹玉之笈(书箱,代指书籍)》,又打开《上清宝文》授给大禹。大禹虔诚地拜受而去,又得到庚辰、虞余等神将的帮助,于是才有了导波决川的神异功能,最终成就了治理洪水的丰功伟业。
大禹治水的传说是远古先民们与洪水搏斗、顽强生存的历史的神话化表现,然而大禹的成功却是得力于巫山神女的帮助。人们在缅怀大禹丰功伟绩的同时,对瑶姬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明代范守道《神女考》指出,"说者谓禹功在万世,则夫人之功不在禹下",理所当然应享受立庙祭祀的待遇;晚清候选县学训导杨学启《神女辨》也认为:"禹之功即神女之力也。"因此历代相传,飞凤山簏神女庙后的一块平台,就是当年瑶姬向大禹传授宝笈的地方,世称"授书台"。
早在杜光庭改造神女故事的时候,《墉城集仙录》就留下了"神女坛"其名。陆游《入蜀记》也说神女庙后半山腰 ,"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受符书于此。"这里也是欣赏巫山十二峰景致的绝佳处所,陆游声称:"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墉城集仙录》还说神女坛旁翠竹婆娑(舞姿),低垂如(hui)(扫帚),凡有枯叶飞物飘落坛上,翠竹便迎风起舞,将神坛打扫得干干净净,始终不被污染,因此楚国人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祭祀神女。这些逸闻更增添了授书台的神秘性,成为巫山历史上著名的"三台"之一。
景点的传说故事四、龙门峡
传说,在古时候,天宫每年要向人间撒下二十四颗夜明珠。哪个捡到了这些夜明珠哒就要发大财,哪个把这夜明珠吞了就要变成蛟龙。
大宁河下游要到巫山一带,有一座山叫雒山。这雒山的西山上有一个樵夫,一年到头靠砍柴卖勉强维持生活,经常是家无隔夜之粮。一天,他突然在一个石缝缝里捡到了一颗夜明珠,他把这颗夜明珠拿去放在装米的坛子里。说来也真奇怪,第二天早晨他正愁没得早饭米下锅,揭开坛子盖一看,只见白先生的大米装了满满一坛。从此,樵夫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不巧这事着东山上的一个财主晓得哒,就起了奸心。一天晚上,他趁樵夫上街卖柴还没回来,带着一帮家丁抄了樵夫的家,挑走了大米,抢走了那颗夜明珠,财主怕夜明珠着别人知道了,就把它藏到嘴里,殊不知一说话夜明珠就"咕噜"一下滑进肚子里去了。
夜明珠一吞进肚里,财主心里就象一团火,口干舌燥,直想喝水。他把缸里的水喝完了都没喝够,就跑到溪边去喝,他刚一跑到河里,忽然天上雷公火闪,狂风大作,瓢泼大雨直往下倒。财主着一个炸雷打倒在水中,变成一条头上长角满身鳞片的蛟龙。这蛟龙口吐一股洪水直朝大宁河下游的冯家坝冲去。
正在这时,巡视三峡水患的二郎神,看见大宁河口乌烟瘴气,洪水滔天,就在大宁河下游的雒山上按落云头,手执降龙鞭,向蛟龙打去。蛟龙见了二郎神,连忙跪在一块青石板上求二郎神饶命,二郎神就将降龙鞭指向溪对岸的那座悬崖峭壁的雒山。蛟龙心领神会,就扑向悬崖,把小溪这边山上穿了一个洞,这就是"龙洞";尾巴两摆,山上拖了两条深槽,这就是现在的"龙洞槽"。
龙洞直穿大宁河底,蛟龙就顺着河流的方向,朝南向长江奔去,把一脉雒山掀为两段,中间一条峡口,就象一道门,人们就把这儿取名为"雒门",把这峡取名"雒门峡"。后来,人们把雒门峡又喊为"龙门峡"。
猜你喜欢:
1. 和风景名胜有关的神话传说
2. 中国的名山大川的传说故事
3. 关于山的传说故事
4. 名胜古迹神话传说
5. 大明湖的传说故事
6. 有关故宫的传说故事
Hash:df612d8dd151c013af3ebcbac6386dd0966643b7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