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博物馆

考古学博物馆

介 绍 考古学博物馆内展示有石器、陶器及壁画,还有波尔多地区的古迹及古老农具等,更为有趣的是,这里还展示葡萄酒桶的制造过程,以及专人解说古老酿制葡萄酒的方法。

法国波尔多

河北大学中国史、科学技术史、考古学考研2019报录比,文物与博物馆最简单!

本文作者:杜阿妹

河北大学中国史、科学技术史、考古学考研16-19年分析,文物博物馆最简单!

河北大学中国史专业:专业属于低门槛的专业,国家线一般是315-325分,一般上录取总分低的专业,招生人数偏多的专业,也是很多考生的首选。但是考这个专业要注意以下问题

(1)跨专业考生容易选择,因为学习起来简单,但是录取分数线低不一定好考,因为这个专业属于河北大学自主命题的专业课,判卷出题存在很多风险。所以有时候分数下来了感觉有失公平。建议跨专业考生优先选择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2)报考人数相对来讲在130-200区间,录取人数还是挺多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专业2020年国家线不会再涨预计是325分,专业课300考240+属于高分,英语45.政治55,此专业研究生稳上!

(3)相对来讲历史学院与宋史中心的判卷标准是不一样的,是两个部门不同的人士判卷,所以历史学院的专业比宋史中心的中国史容易考。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4星

河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此专业每年需要调剂,全国来讲也是冷门专业,不是出题难判卷严,是报考的人数太少了,所以也是历史专业的首选。但是就业难上加难的专业。过国家线就可以被录取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2星

河北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2019年第一年招生,生源不足,2020可能是热门专业,2020报考人数预计20-30人。2019年宋史中心科技史专业总招生计划7人,无推免计划。进入复试9人(含调剂5人—),最终录取人数7人,录取名单中初试最高分352,最低分325.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2星

河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019年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总招生计划8人,无推免计划。报名人数11+,进入复试10人(含调剂5人),最终录取人数9人 (一批补录1人)。 录取名单中初试最高分416,最低分330.

考研建议:难度系数1星

1

2

3

蓝颜

功。

4

4

官方网站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怎么样

一、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怎么样

本来看介绍说门票5元,到了却发现不收费,出示证件就可以。没想到一个学校的博物馆这么大,内有好几个展览。看来北大的确是个不错的大学:)看展的人很少,倒正应了冬天冷清的气氛。

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需要预约吗+开放时间

预约信息 开放时间 博物馆一直是古代文明象征的聚集地,而这个博物馆比较独特的一点是,她馆内陈设的文物都是从各处搜集,或是受到捐献的,但是就是这些文物成为他们的重要研究的资料,也为学习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提供研究标本。

预约信息 1、个人参观校园需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由东侧门(地铁四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A口向西)经人脸识别、证件核对后入校。其他校门不对预约观众开放。请留意,东侧门是唯一预约入口。

2、提前7天开放预约名额,每日准许预约入校的时段为:上午8:30至11:00和下午2:00至4:30。

3、预约名额转让无效,请携带好身份证件(儿童需出示户口本)。

团体进校预约

1、根据《北京大学团体参观校园预约管理办法》,团体进校预约工作以电子邮件方式实施。

2、通过北京大学保卫部网页()下载专区下载《北京大学团体参观校园预约申请表》,提前三个工作日按要求预约。

3、随团负责人须持已获批准、内容相符的《北京大学团体参观校园预约申请表》(随团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和本人有效证件按预约时间到东侧门办理进校手续,按预约人数、时间一次性步行入校。如遇校园内有重要活动,暂停开放参观,已准许的预约将失效。

官网: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进场),除夕至初六闭馆。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于1986年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本馆的藏品大致有四个来源:一、北京大学在1952年设置考古专业之前的收藏;二、前燕京大学史前历史博物馆的藏品;三、考古专业建立后从田野考古发掘现场带回来的教学标本;四、博物馆筹备期间各地文物、考古机构赠送或调拨的展品。

三、首都博物馆参观指南

首都博物馆参观指南

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中国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首都博物馆参观指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品陈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2000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启动之时,展陈大纲的编写工作马上开始;展览大纲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多位学术权威的指导,力求体现已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最新成果。展览设计力求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枯燥的展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展陈技术和手法,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给观众以体验式的参观经历,具备形式上的亲和力、趣味性、互动性,做到雅俗共赏。

数十年来 首都博物馆广泛征集各类文物,馆藏文物已达二十五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民间工艺品等,藏品中还不乏享誉海内外的孤品与珍品。首都博物馆馆藏的各类文物总计 8.3万余件,其中一级品305件。藏品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地区出土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商周以至辽、金、元、明、清各代。馆藏珍品如京郊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铜器“堇鼎”,通高62厘米,重41.5千克,内壁有铭文4行26字,对研究北京古代历史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伯矩鬲”,“碧玉版十三行”等。

首都博物馆内设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

一.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二.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

以上展览共展出馆藏文物5622件。

三.临时展览是研究与观赏北京文化与其它地区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关系的舞台。

设计理念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是当代简述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其设计源自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无疑在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青铜、木材、砖石等传统的材料代表北京悠久的历史。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表现新北京的现代。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

建筑风格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 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青铜、木材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一种历史的久远。北广场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产于自古以来为营造北京城供应石材的房山地区;方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椭圆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青铜材料,并饰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等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建筑结构

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选出的。博物馆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一致称赞。新馆建筑用地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如: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宽阔的广场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在建筑材质上,青铜、木质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现一种历史的久远;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又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更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首都博物馆新馆充分吸纳和采用了当今世界博物馆建设的先进技术,在展厅安装智能化控制温湿度的空调系统,保证展厅内观众活动的空间是舒适的温湿度,而展柜内保持利于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在文物库房则是根据不同材质的文物库区提供不同的温湿度。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新馆展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展览由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构成,共展出馆藏文物5622件。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不断更新的临时展览是研究与观赏北京文化与其它地区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关系的舞台。

佛像展厅 佛像展厅共展出佛像262尊,分为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艺术。看过这个展厅,各 各样的艺术造型让观众了解到佛像艺术在我国汉族、藏族地区的发展、演变。展厅中一尊“铜镀金大成就者毗瓦巴”,是明代宫廷造像,通高18.5厘米,如此大型的佛像非常罕见。佛像造像十分生动,双目圆鼓,面露喜色。右腿横盘,左腿支起,左手上举,食指伸出作上指状。这种造型表现的是毗瓦巴与卖酒女打赌而定住太阳时的姿势。

玉器展厅

在玉器展厅共展出文物181组件,将玉器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给参观者。展品中有大量王公贵族墓出土的以及带有皇帝年款、刻有御制诗文的玉器。一部分小件玉器前均配有放大镜,使观众更好感受我国古代玉雕的高超工艺。展厅中备受关注的是一方乾隆御玺。据了解,这方玉玺是2004年首都博物馆以250多万港元从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购得的。这方“白玉镂雕龙纽方形玺”是清乾隆皇帝禅位给嘉庆帝而自居太上皇前不久所刻的印玺,从“八徵耄念之宝”的印文可知,是乾隆80寿辰(1791年)所治印玺之一,属乾隆私印。乾隆皇帝曾在很多着名书画上用过它,因此也可作为鉴别书画真伪的依据之一。

瓷器展厅

瓷器展厅中展出了北京作为都城历史时期出土和传世的瓷器170组件,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在2000年就已价值1000万元。另外宋辽金时期的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元大都出土的青花凤首扁壶、乾隆松石绿地粉彩蕃莲纹多穆壶等名贵瓷器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精品。展厅中还列有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这对葡萄纹杯与鸡缸杯为同时期作品,都是明代官窑的代表作,而鸡缸杯只有一只,葡萄纹杯是一对,这对杯子是在清初重臣索尼7岁孙女的墓中出土的。

书房展厅

书房展厅共展出文物149组件,其中有乾隆款御墨、御制淳化轩刻花纸、四大名砚、明代竹雕张希黄款山水楼阁笔筒等珍贵文物。磨砖对缝的月亮门、精致的花窗、画案、书柜、绣墩……走进这间展厅,就像走进明清时期文人的书房。由于这里展出的多是笔、墨、纸、砚等比较娇贵易干裂的文物,展柜和展厅中特别增设了多台加湿器来保证文物安全。

镇馆之宝

乾隆御制碑分为碑身、碑帽、碑座三个部分,帽和座各有两个,一共五件。全碑总高6.7米,重40多吨,汉白玉石材,保存非常完好,碑身上全部是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皇都篇》、《帝都篇》,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这两首诗篇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乾隆皇帝“在德不在险”和“居安思危”的治国思想。

这两篇文章也是这个巨型石碑最大的文物价值,是研究和展示北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文献。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刻有卷草花纹,精美异常。

该碑1935年前后曾立于北京天桥十字路口西北方的“斗姆宫”内;1915至1919年间被移至先农坛;1949年育才学校进驻先农坛时,尚立于内坛东北角;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该碑被人为推倒,散放地表;之后由于“文革”期间的种种工程,碑的各个部件被陆续埋入地下。依据这些线索,2003年,寻碑工作开始启动。工作人员先是动用探测仪进行现场探测,但结果令人失望。后来,根据一位老人的回忆,初步确定了御碑的方位。2004年春节前,在先农坛内坛,北京方便食品厂院内的一间办公室地下,发现了碑身一角,此后又找到了碑帽和底座。

目前乾隆御制碑保存非常完好,但因为年代久远,碑体上出现了一些裂纹,不过并没有通透裂缝。为了保证碑体不受损坏,在立碑前已经对石碑进行了修复。较大的裂缝用钢筋加固,并进行了灌胶处理。为避免风雨和阳光对石碑的侵袭,今后整座石碑将用特制 璃封罩。玻璃罩上下留有通气孔以便空气流通。据介绍,选用的玻璃不仅强度大,用锤子都砸不碎,而且还能防紫外线。

建筑指标及功能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首都博物馆新馆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礼仪与公众活动:举行礼仪活动时,仪式前大厅多媒体投影屏幕会放映相关的标语和背景信息。仪式中大厅各处具有均匀清晰的音响。大厅具备新闻摄影电源和发稿信息终端,能够根据会议、礼仪的进程自动地联合控制相关的灯光、窗帘、音响、投影等设备。室外广场的大屏幕可同时转播仪式实况,并自行进行实况拍摄和录音。仪式结束后半小时内立即可提供相应的多媒体光盘。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

首都博物馆新馆内部

中央礼仪大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高度34米,其装饰中国文化特征突出、现代气息浓郁,是举行礼仪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文物库房――面积充足、分隔合理;安防消防设施先进、完备;拥有10吨液压电梯,文物运输车可从地面运到地下二层库房,目前为中外博物馆所独有。

多功能会议厅――具有多语种同声传译、数字电影播放、会议表决系统、会议厅专用网站等国内最选进的设施。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编辑本段先进技术

收藏、展示、研究是博物馆三大主要任务,首博新馆充分吸纳和采用了当今世界博物馆建设的先进技术,在这三方面达到了 内一流的水准。

智能化

智能化工程――展厅安装智能化控制温湿度的空调系统,保证展厅内观众活动的空间是舒适的温湿度,而展柜内保持利于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在文物库房则是根据不同材质的文物库区提供不同的温湿度。馆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含停车库管理和灯光照明控制)、消防监控与自动灭火系统(含应急广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音响灯光联动控制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其中自动灭火还针对文物易损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设计。

数字化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首博数字化建设项目是全国文博界的创新工程:

(1)博物馆信息资源建设实现完整框架的数字化技术方式;藏品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

(2)展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展览必要位置设置多幕投影、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影像、数字影片等多种多媒体展示项目,以强化展览效果;打破了以往展陈教科书式的乏味与单调;

(3)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于博物馆各专业子系统基础之上的服务于全馆各部门及观众(包含在馆外观众)的综合信息平台。

首都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子系统包括: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展示后台管理系统、首都博物馆网站等11项。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在展陈中,广泛使用多媒体展示手段,如多幕投影(在国际博物馆领域首次使用)、幻影成像、数字电影,强化展陈效果,深化实物展品信息的传达,完全打破了以往历史文物类展陈教科书式的乏味与单调。

环保节能

环保、节能――采用蒙皮式非晶体柔性太阳能发电板,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太阳能电源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馆内还采用节能灯具、胶体电池EPS应急电源;馆内装饰材料和展柜等展览用品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环保产品。

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引进成套先进的文物保护和修复设备,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护与修复水平,使首都博物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

优质服务

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

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

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

中央礼仪大厅大屏幕――采用目前国际上最高分辨率的全彩色大屏幕,播放介绍首博展陈、临时展览和北京历史名胜的数字影片;采用双基色大屏幕以文字方式播放展陈与服务信息。

教育与互动式服务――馆内常年举办专题讲座、少儿主题活动、动手体验项目、互动多媒体项目等。

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首都博物馆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博物馆,必将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首都北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地铁:乘坐1号线木樨地站向东500米。

公交线路:26、45、8 0、114、308、840、843、844、937、特19路白云路站下车,向北100米;

乘坐1、52、99路工会大楼站下车,向西200米。

;

四、北京大学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 人民艺术剧院(看次大剧场的戏,不用吃饭都行)

2. 涵芬楼、韬奋书店、中国美术馆一线(悦宾饭店必须吃一次)

3. 三里屯、工体一线(tree 披萨吃点喝点)

4. 后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棉花胡同)一线(不要在那吃饭,不要在那吃饭……)

5. 世贸天阶,侨福大厦一线(不要在那吃饭,去朝阳医院来一碗羊汤)

6. 东交民巷当台基厂(夏天或者秋天,走一趟,马克西姆吃一次)

7. 圆明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门烤翅吃一次)

8. 天坛公园,买通票(南门涮肉吃一次,国营豆汁儿喝一碗,来俩焦圈)

9. 八宝山(不要在那吃饭不要在那吃饭……)

10. 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一线(不要在那吃饭不要在那吃饭……)

1、北京大学

推荐理由: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2、未名湖

3、北京大学西门

4、博雅塔

5、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6、北大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7、燕南园

8、朗润园

9、六郎庄烈士碑

10、北京大学校史馆

还有161条相关问答,更多北京大学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五、请问北大的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可供游人参观吗?

地 址:北京大学西校区。

乘车路线:乘332、718、732、808路,运通106、114路,320支路、332支路、355支路等公交车到北大西门站下车步行5分钟。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

能参观,平时白天都是开放的。

上课时间都可以参观,但是前提是你能进得了校园。目前门卫控制较严,没有校内证件的话就只能请你在校内的朋友带你进去了。

致敬守护 |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

【搜狐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在展柜中解封历史的场所,还是我们记录当下、探索未来的一种方式。在这里,空间在重组,生活在调色,年龄、身份不再被界定……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搜狐文化特别策划了“致敬守护”系列,选取九家各有特色的博物馆,讲述馆与人的相遇,致敬他们的坚守。愿你推开那扇门,凝视,聆听,由此了解过去,观映未来。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大学博物馆,为北京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大学提供文化支撑,在学校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北京大学学生的艺术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是展现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风采的展示窗口与文化交流平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奉行“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始终为校内师生与校外公众提供活跃思想的展览活动,体现深度人文关怀,关注前沿学术课题。建馆近30年来,陆续举办多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力的考古学特展,如“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特展”、“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特展”等;同时每年还推出“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遴选国际范围内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互鉴;馆藏西方版画成就中国最为完整的西方艺术典藏系列之一。在这里,古今融汇、文明交流,考古与艺术并举,为校内外观众提供高水平的文化盛宴。

“动人心漩——马家窑彩陶纹样的当代性探索展”展厅,拟蛙蚊彩陶与当代艺术装置对望

千山共色——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特展”展厅,汇集新疆地区出土70件组珍贵文物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展厅复原展示反山20号墓及随葬品

“十九世纪的吟游诗人——馆藏德拉克洛瓦版画展”展厅,将西方大师版画与同题材中国古代文物对比

延伸阅读:荐展 | 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