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AA级旅游景区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简介

垦利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前身垦区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组”就设在现在的永安镇政府所在地。这里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和荆棘丛林成为当时垦区人民抗日杀敌的大战场,永安镇是当时渤海军区兵工厂、印钞厂、被服厂、《渤海日报》、子弟学校、抗日剧团所在地,是革命前辈马耀南、杨国夫、-战斗过的地方,是小说《海啸》的主要发生地,被美誉为清河区的“小延安”。为铭记历史,教育后人,发展红色旅游,垦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永安镇(原八大组所在地)建设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2460㎡,原军委副主席-同志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共设九个展厅,报告厅中展出了部分在垦区战斗过的老领导、老战士及各级领导的题词,其他展厅分别是垦区革命史和民俗展。

山东东营市

垦利第一|垦利区第一处革命纪念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垦利区党史史志办公室编辑出版了《历史印记——垦利县的223个第一》一书,该书共收了垦利区历史上的223个“第一”,涉及垦利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包含组织、事件、人物等十六个方面,是进一步了解垦利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垦利区第一处革命纪念馆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2006年4月28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竣工并对外开放。该馆位于垦利县永安镇政府驻地,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纪念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为主体两层、局部三层仿古建筑,馆体长37米,宽45米,高8米,表示1937年日军侵华、1945年抗战胜利和8年抗战。设有9个展厅、1个报告厅和部分红色文化设施。馆内收藏图片585幅,实物763件,总投资800万元。

展厅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史部分。主要包括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党政军民工作生活,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等方面的资料和实物;二是民俗文化部分。主要包括垦区移民传统民间手工艺、生活生产工具、民风民俗等资料和实物。

纪念馆充分展示了抗战时期垦区独特的战略功能和巨大贡献,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理想场所。该馆开馆以来,年参观人数1万人左右,成为东营市、胜利油田、周边县区和垦利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历史印记——垦利县的223个第一》一书,力求以一种新的角度,用具体事例来展示垦利人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高贵品质,以感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来。

来源:垦利区党史史志办公室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写走心留言

一起祝福垦利走向新时代

若你的留言指数高于268

送价值2680元6天5晚七彩云南

每月将有4位幸运

粉丝获得

请在下方写留言▼

一个红色基地|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

齐鲁大地,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这里的革命斗争历史波澜壮阔,功勋卓著,这里保留着极为丰富的革命遗址,这里记载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传奇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卡这些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

为传承老渤海精神,告慰先烈,激励后人,2006年4月,中共滨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兴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2007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9月,正式开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亲笔题写了馆名。

地理位置

滨州市滨城区凤凰八路东

开放时间

全天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作为褒扬革命烈士基地,自2009年9月28日开园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强化规范管理,纪念园软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已接待国家、省、市各级150余批2万余人前来参观,成为滨州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展示滨州形象的重要窗口,纪念园内渤海烈士陵园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在弘扬烈士、教育后人、推动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纪念园占地530亩,分东西两区, 园区内建有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纪念塔、模拟长城、英烈碑廊、英雄群雕、凭吊广场、管理服务中心等,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是以渤海区革命斗争历史为主题,集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园林式景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分东西两区,东区建有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多功能厅、纪念塔、模拟长城、英烈碑廊、英雄群雕、凭吊广场、管理服务中心等;西区建有民俗文化村、场景复原区、风味小吃一条街、休闲娱乐中心、演艺广场及山水景观等。园区充分显示了渤海老区的光荣历史、人杰地灵和当代滨州人的新理念、新风貌。

祭奠广场位于主展馆北部,面积3600㎡,花岗岩火烧板铺成,两侧与园区环路联通。祭奠广场主要用于组织大型祭奠革命英烈活动。广场北侧的英雄群雕集中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渤海区军民并肩战斗、奋勇杀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群雕高5米,底座680㎡,均用花岗岩雕筑。群雕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鎏金大字,背面刻有渤海区概况铭文。

英雄碑廊坐落于祭奠广场东北侧,呈弧形,为东南、西北走向,全长162m,高7.9m;碑廊顶部为五个山峰状造型,寓意为:革命先烈献身精神重于泰山,气贯长虹。廊道由花岗岩砌成,廊内矗立四块巨幅石碑,每块长25m,高2.8m,双面镌刻着渤海区共55308名烈士的英名,且附有烈士籍贯、性别、出生年月、牺牲时职务、牺牲时间及牺牲地点。

位于东区东北侧山坡上,南靠英烈碑廊,西临长城烽火台,占地面积3200㎡的是烈士墓地,297位英烈安眠于此。墓碑为1953年至1954年间所立,上加长城造型护墙,一墓一碑,碑碑相连,弧形排列,气势如宏。模拟长城:仿慕田峪长城,蜿蜒横亘于东区北端人造山地,西与宝塔相接。全长200m,墙体高7m,净宽3.6m,筑有烽火台三座,最高16.05m。沿长城轴线设有地下通道

渤海革命纪念塔坐落于东区西北侧,仿延安宝塔,正八边形。意为:渤海区在党中央领导之下,在宝塔山的光辉照耀之下,不断发展壮大。此塔又代称滨州古八景之一的“渤海望潮塔”。塔身框架结构,混凝土整体浇筑,填充仿古青砖。地上九层,总高39.9m,内有盘旋式扶梯直通塔顶。地下两层封闭式砼结构墙体作为基座,基座下并排灌浇33根直径60公分、深达22m混凝土桩基。纪念塔北邻秦台水库,互为借景,相得益彰。登临塔顶,可鸟瞰园区全貌,又可远眺秦皇台和秦台水库,苍茫大地,尽收眼底,古今情韵,一览无余,烟波浩淼,心旷神怡。

讲述背后的红色故事

渤海区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抗日根据地和解放战争后期山东三大战略区之一(另为胶东区、鲁中南区)。其东至胶莱河,西抵津浦线,南跨胶济路,北止天津南,东北濒临渤海,版图面积最大时达5.4万平方公里,人口1114万,下辖6个地委(专署、军分区),中心地域在现滨州市。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今惠民县城及惠民县何坊乡。1950年5月因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渤海区奉命撤消,所辖区域调整划分,涉及现在的滨州、济南淄博潍坊东营德州河北沧州7个市共47个县。

渤海革命老区具有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传统,是我党我军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建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大革命时期,王尽美、邓恩铭等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即来到这一地区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开展革命斗争,在渤海区的张店一带建立了以产业工人为核心的党的基层支部和工会组织;在寿光广饶一带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地区曾爆发了著名的博兴“八四”农民武装暴动、益都“郑母暴动”和庆云县马颊河河工暴动。

抗日战争时期,渤海区的前身——清河区、冀鲁边区的抗日军民坚持冀鲁平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开创了以黄河海口为中心的垦区抗日根据地。1944年初,根据形势的发展,为便于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互相依托、互相配合、统一指挥、有利作战,经中央北方局批准,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景晓村任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兼渤海军区政委,杨国夫任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后为袁也烈),刘其人任渤海区行署主任(后为李人凤)。渤海军区于1944年相继发起夏、秋、冬三季战略攻势,全部恢复被“蚕食”的益 (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根据地,先后攻克鲁北重镇利津等4座县城。1945年4月,渤海军区发起讨伐顽军张景月部的战役;同年6月,发起蒲(台)滨(县)战役,先后解放蒲台、滨县城及道旭、北镇等日伪据点;同时,各军分区部队先后解放吴桥南皮、德平、庆云沾化、高苑等县城。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渤海军区遵照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命令,组成山东第四前线指挥部和山东野战军第七师(老七师),兵分三路展开大反攻。至9月底,渤海区部队共歼敌2.6万人,解放县城25座,人口575 万。除津浦、胶济两铁路线上部分城镇尚为日伪控制外,渤海区内敌伪已被我军全部肃清。

打卡红色基地 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01| 一部红色影片 ┃ 烽火少年

02| 我省各地少先队组织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少先队员们的回信”高潮

03| 红领巾心向党——泰安东平县少先队举行“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六一主题队日活动

04| 山东省少先队组织、教育界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

05| 一个党史人物 ┃ 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一艘船竟是14岁小姑娘开的!

来源|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等

排版|李 暖

校审|葛 华 李 暖

纪念日 | 今天,我们这样认识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纪念馆,广东/

每年公历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是为了纪念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而设立的节日,也以此纪念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民国时期(包括今台湾地区)又称“双十节”是中华民国的诞生日。

自古至今,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一项社会变革

如此全方面影响中国人之文化与人心。

辛亥革命带来了哪些变化

头发,在满清始终是个重大政治问题。

辛亥之后,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革命党人以剪辫子激发民众的反清意识。武昌起义后,剪辫运动席卷全国,革命军政府专门成立宣讲团与“剪辫队”,沿街盘查甚至“服务上门”。

那时候,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不用缠足:女人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1912年3月13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劝禁缠足文"指出:“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从此,女子缠足恶俗逐渐废绝。放足成为妇女从封建桎桔下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换新衣服:中山装代替了小马褂儿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总感到西服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又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他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上衣把立领改成直翻领,前身开四个口,装上四个兜,每个兜上加一个“倒山形”的兜盖;裤子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有一个大暗兜。这套新式服装就叫“中山装”。中山装很快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后来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改称谓:不再叫“老爷”请叫“先生”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保持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反对封建制度一切形式上的不平等。因此民国官民之间、上下级间、人民之间,如何称谓,孙中山也非常重视,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再卑躬屈膝

跪拜之礼,是一种提倡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反映了人格上的极不平等。中国在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为之一新,鞠躬、握手代替了原有的跪拜礼节,中国的习俗开始真正的融入世界文明。现在的握手不仅是现代社交场合的重要礼节,而且往往成为化解危机、增进友好的一种象征。

男女无别:可以一起坐车还能牵手逛街

旧时达官贵人、士绅商贾多以轿子“肩舆”代步,男女不同乘。辛亥革命之后,坐新交通工具成为时髦,男女同车而行亦为时髦,最终解构了轿子所形成的隐性社会等级秩序。

公元纪年: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很快提出改用阳历案。最后,多数代表赞成孙中山的意见,通过了改用阳历的提案。辛亥革命后,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改良新剧:女伶也可以参加公演

辛亥革命期间,新剧是资产阶级民主派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民国初年,孙中山挥毫书写了“改良新剧”四个大字,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那时北京剧坛很保守,旦角一律由男的扮演,根本不许女人登台演戏。

1912年,著名京剧演员俞振庭借改良新剧的东风,邀请天津女伶赴京献艺,开女伶在北京剧坛公演的先例。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女伶进军京城,给北京剧坛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禁除鸦片:再也不做“东亚病夫”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坚决的禁烟派。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临时颁布了 《大总统令禁烟文》, 通令全国严厉禁止鸦片。

孙中山在禁烟文中列举了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还特别指出鸦片之害甚于“敌国外患”,新政权的建立也正是革除旧习最好的时机。

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起来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宗法,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革。主张自由的婚姻,批判封建的包办婚姻,并且将一夫一妻制度推广开来。三妻四妾不再受法律保护,爱情至上成为年轻人的追求。

一夫一妻和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婚礼从形式到内容也明显接受了新式风习,人们把这种新婚俗称作"文明结婚",并最终形成现代婚礼仪式的雏形。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中部金洲大道东以南,是为了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而建的一座专题纪念馆。

黄埔长洲岛既是革命传承之地,也是风云变幻之乡,还留下了众多革命史迹,岛上重要革命遗迹资源成线,长洲岛是黄埔军校的所在地,拥有万山海战纪念碑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长洲炮台、金花古庙等人文、历史遗迹和幽静葱郁的自然景观

长洲岛一共有26处中国近代革命遗址,这里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最佳选址点。纪念馆完工后将和长洲岛、黄花岗烈士陵园、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等形成一个展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历程的建筑群。

纪念馆征地面积为7.73万平方米,项目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陈列区1.32万平方米,藏品库区1000平方米,技术及业务用房1800平方米,观众服务及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635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19亿元。

纪念馆设有“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专题展览,选择了56位历史人物,集中展示他们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