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墩土墩墓

魏家墩土墩墓

魏家墩土墩墓取名于它所在的村名,位于镇江市丹徒区魏家墩,属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土墩墓,是镇江沿江地区仅存的未发掘土墩墓。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魏家墩土墩墓直径有60米,高约6米,孤立在一片待开发的杂草丛生的空地上,为传说中的吴国王侯墓地。在魏家墩土墩墓的南面仔细观察,发现土墩墓的底盘应该远比现在看到的要大,南面被削成小小的剖面,纵向生长着大树密密长长的根须,雨水在泥土上冲刷形成的一道道水沟。从它的形制上看,应该是个规格很高的墓葬。

文物部门曾经在镇江的大港沿江一带进行过土墩墓的调查和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已经基本认为这一区域是吴国王陵区。魏家墩土墩墓作为这一区域土墩遗存,具有吴国王侯陵墓的可能性。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家门口这座山最高峰,竟是3000年前土墩墓?还有同类土墩墓从未有的发现?

自从《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一系列大IP的出现,

圈粉了无数年轻小伙伴后,

考古无疑成为了超多会玩小伙伴关注的新宠!

家门口一座山的最高峰,

竟被发现是3000年前土墩墓,

天呐,会玩的小伙伴赶紧往下看!

▲拍摄:施加农

【揭取封土后的石室墓俯视图。墓由无数块石砌成,由墓道、门框、墓室、挡土墙、护坡和盖顶石等组成。整体呈长方形,长23.1米,顶部宽7米,底部宽8.1米,高2.5米。体形十分巨大。】

2011年3月起,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山博物馆联合对湘湖境内的柴岭山、蜈蚣山商周土墩墓作为期一年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发掘工作进入后阶段时,考古人员在柴岭山海拔189米的顶峰探明了一座大型的商周时期土墩墓。墓土堆呈长圆形,直径35.5米,宽23.56米,残高3.75米。在揭取封土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大型的石室墓。十分有意思的是,在石室墓的顶部竟然是一个用混凝土浇铸成的山顶顶峰标志。只是当时人们立此标志时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处三千年前人工堆积墓葬,山峰实际高度还应减去约3米多。

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判断,该墓的年代属于西周中晚期,距今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极有意思的是,在墓室的东北面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处窑床遗址。窑床呈平面近梯形,长约4.1米,宽1至1.5米。虽然窑床内未发现遗留的陶瓷器,但基本判定此窑是专门为墓葬需要而烧制随葬品的。这种现象在同类土墩墓中从未发现过。

▲拍摄:施加农

【石室墓发掘后的正面图(西向东)。中部为墓道与墓室,长18.35米,墓室中东部底部平铺了一层厚8-12厘米的青膏泥。青膏泥的铺设是起到防潮的作用,此墓构筑之讲究,墓室营造之成熟可见一斑。而且,这种类型与规格的大墓,在浙江境内属首次发现。】

西周时期的古越之地尚未立国,一直被中原王朝称为野蛮落后的“蛮夷之地”,何来这种绝非平民百姓所能建造的贵族大墓?只可惜,因规模巨大,树大招风,此墓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几乎是洗劫一空,仅出土了一些零星的陶瓷残件。因此,墓主人是什么身份,何方人士?都成为无法揭密的悬案。但墓主人是个地位显赫的贵族,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从墓室的规模也可以从中窥视出3000多年前萧山古人的文明与富庶,绝非古文献上所言的野蛮落后之地。考古,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发现中改写了历史,这就是考古工作的意义。

▲拍摄:施加农

【墓内出土的西周青瓷豆。豆,是古代的一种餐具。用瓷器做餐具,向我们示意了当时人们已经非常讲究的品质生活。】

由于大墓位于湘湖景区内,与其它同时发现的数十土墩墓不仅是萧山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佐证,更是湘湖景区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它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隔湖相望,与跨湖桥遗址也近在咫尺。因此,提出了对大墓实施“就地保护”的意见,并希望列入湘湖景区规划。眼下,由湘湖景区管委会实施的保护和供游客参观的设施已经建成,湘湖景区又多了一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看了以后有没有亲临感受的冲动,

小伙伴们这样震撼的考古游妥妥约!

来源:《萧山日报》

文字:施加农

编辑:evakittychic

先秦时期江南独特的墓葬——土墩墓

土墩墓,它只在吴越地区被发现。到了商代,它才现身,秦代之后,它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中。

大约在商到战国的一段时间内,在长江下游流行的一种奇特的墓葬形式—— 土墩墓——中国的土葬,就算坟头上没有高耸的封土,地下也有个或大或小的地宫,土墩墓是个特例——该墓葬中不向底下挖穴,而是将死者埋葬在 地面上人工筑起的巨大土墩中。

历年来通过航空遥感和地面调查发现的土墩墓数量达数千座,经过发掘的也有几十座,但都是零星的处理。且直到50年代末,在安徽屯溪挖掘的铜器墓两座中,里面墓葬形式保存比较完好,才使大家清楚的认识到了“不挖墓穴、底铺石床、封土掩埋”的墓葬形式。

在此后的70年代、90年代依旧有对土墩墓的发现、研究,可惜过于零星、且各地发现的土墩结构异常复杂,发掘者们几乎都陷入了“盲人摸象”的困惑,争议不断,迷雾重重。土墩墓成为长期以来困扰考古学家的谜。直到为了开通高速公路,公路选址通过了江苏句容金坛的密集土墩墓墓葬区,为了必要的工程建设进行抢救性挖掘,才给人们一个难得一探这奇怪墓葬的机遇。

句容、金坛的周代土墩墓葬群

江苏句容、金坛的土墩墓葬群的考古史土墩墓葬考古中颇具规模的一次,震动了考古界,被誉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一墩一或多墓

在此次考古中共挖掘土墩40座、墓葬233座。在挖掘中发现并确定了一个土墩配一座墓的现象和一墩多墓的现象。其中,一墩多墓的现象更为普遍,最多的一例中一个土墩中有44座墓。

墓葬形式四种

1

挖坑埋葬, 墓坑多为长方形或者长梯形,直壁,长约3米,宽约1米。有些还在墓地上用石头铺成规整的石床。

2

用土堆砌成墓坑, 在此类墓葬方式中,句容天王东边山里有一座墓主人采用了此方式,此外还带着墓道,最重要的是墓主人使用了一具2米多长的船型木棺,周边摆放了豆、坛、壶等随葬品达41件。

3

将死者直接放在平面上,在身上直接覆盖泥土。

4

既挖一个浅坑又在上面封土。

土墩墓中的神秘现象

土墩墓中神秘现象则是“一墩多墓”中墓葬形式中的向心结构——在土墩最底层最中间会埋葬一位死者,而该墩中其它墓葬都会恭顺的朝着中心墓葬的方向,将墓主人的头冲着中间的死者。

虽然后来的墓葬属于不同的层位,不同的时期,排列密集的墓穴之间有打破的现象,但是有一点依旧相同,就是会恭顺地朝中心墓葬的方向,并与中心墓葬保持适当的距离——考古学家将此划分为“向心结构式”。这种情况似可表明周围墓葬的墓主对于中心墓葬的墓主存在某种从属关系,但周围各墓底层的墓主之间的关系却不明显。

有人认为这该是某一类家族墓地,中心墓葬属于家族长者,周围不同层位的墓葬分属家族内部两至三代的后人,如果有先于长者逝去的,通常只能临时埋葬,待长者逝去后再迁葬此墩 。有人认为墓底的死者可能是部落首领或者祭司,死后村民头朝其下葬,向其致敬。无论哪类推论,向心结构式的墓似乎就是墓主权威的“一墩多墓”。

向心结构式

土墩墓族群的探讨

渊源

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土墩墓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便是属于精美玉器而名扬天下的良渚文化。据研究,在良渚文化中也出现过不像下挖穴而向上堆土埋葬的现象,也出现过在高土台上埋葬死者的现象。

大部分学者认为, 土墩墓的出现时良渚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但是也有学者质疑,这么漫长的时间跨度,良渚文化的传统可以得到延续嘛?于是部分学者着眼于——更贴近的时间——商代土墩墓早期修建的时候,认为马桥肩头文化弄类才是土墩墓产生最早的来源。

族群

学者们对土墩墓的族属有着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 三类:

一类认为土墩墓是吴国的墓葬,与文献中的“句吴”族和两周时期江南地区的吴国相关。

一类认为土墩墓是东夷族的墓葬。东夷是先秦时期活跃在东部的重要族群。

还有一类认为土墩墓是吴人、越人共同使用的墓葬。吴、越二族是先秦时期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居民,《越绝书》中记载“吴越二邦,同气通俗。”这或可以解释土墩墓中大同小异的状况。

随州旅游景点擂鼓墩古墓群 - 随州擂鼓墩国家遗址景区规划

1. 随州擂鼓墩国家遗址景区规划

随州市博物馆不要门票,随州市博物馆曾列着随州市历史悠久的文物,如擂鼓墩曾候乙扁钟,叶家山,安居羊子山等等出土的文物,都充分显示了随州市悠久的历史。显示了祖先伯的聪明才智,象擂鼓墩古幕用方木,十几米长,八十公分宽,八十公分厚,古代沒有机械,是怎么从遥远地方运来的?确实令人惊讶!

2. 随州庙台子遗址

松滋历史文化起源,历代典籍(如后述部分参考书籍、清同治版、民国版、共和国1986年版《松滋县志》等)均有或详或略的记载,当代亦有不少文人学者著书立说。本文拟从文博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的标本,以及数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等,来追考松滋的血脉,发掘我们共有的记忆,维护全民族的精神支撑,保护好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文物见证松滋沿革

笔者赞成柏杨大师的观点,把中国人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代: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为了理清历史文化脉络,不妨简述部分与松滋相关联的历史、考古学概念。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千年——1.8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250万年以前;更新世,距今约11550年——180万年以前;大溪文化,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屈家岭文化,是湘鄂豫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5年发现于京山屈家岭而得名;石家河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年,因发现于天门石家河而得名。

1、神话时代

松滋的老学究们、说书艺人们开口必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教科书告诉我们,地球形成于几十亿年以前,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以前,人类起源于700万年以前。那么盘古开天于何时?大约在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0万年以前。三皇五帝又是哪几位神圣呢?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和神农氏。松滋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王家桥龙王井村出土了距今150万年旧石器时代的鱼化石。1997年,荆州、松滋博物馆在新江口德胜垸发掘出土的中更新世后期距今约50万年的象牙化石,长3、26米,中部直径0.24米,被国家古脊椎动物化石专家鉴定为国家珍贵一级文物,并获得基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之最”证书。河南的简称是豫,豫的古文字是一个人挥着鞭子驱赶大象,说明河南古时有很多大象。但是河南没有出土象牙文物。松滋出土象牙化石并获世界之最,说明了古时松滋地域自然气候条件极好,说明长江中游古松滋地域有很多猛犸象。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刘家场仙楼香、卸甲坪天星堰均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些重大发现,说明了在神话时代,松滋西部为汪洋大海,而东部则为莽莽草原沼泽之地。

2、传说时代

公元前2700年——前2300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中国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时代,史学家称为“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其实为九代世系,传说中最有名的五帝为:第一代黄帝姬轩辕、第二代……?第三代玄帝姬颛顼、第四代帝喾、第五代尧帝伊祁放勋……?第九代舜帝姚重华。

松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纸厂河桂花树古文化遗址,上世纪70年代就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标本,是湖北省研究传说时代——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海何家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文物,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传承研究提供了重 的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洈水花园洲唐家岗遗址,发现采集的文物标本有鼎、杯、鋀、石斧等。陶片饰纹篮纹、绳纹、戳印纹精彩纷呈。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家姚家祠遗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的鼎、罐、盆、擂钵等文物标本,除篮纹、绳纹外,另外发现了方格纹。虽已严重损坏,但为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城的西门河遗址、黑山庙遗址、庙湾遗址,杨林市的荷花堰遗址、庙山脚遗址、龟角山遗址;纸厂河的大卯岗遗址,卸甲坪的两河口遗址,洈水的官士丘、万家台、福塔山遗址,街河市的高家坟、五丰垱遗址,陈店的猪草堰遗址等,均大量发现了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形象地说明了早在五千年以前,松滋地域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

3、半信史时代

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公元前八世纪,夏、商、周时,松滋地方属古荆州域。这一时期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有:街河市镇小麦岗商代文化遗址、南海镇徐家咀商代遗址、洈水镇汪家咀商代遗址;陈店镇团山村崩陡坎、土地台子两个东周遗址,洈水镇石牌村冉家河、庙山地、潘家底三个东周遗址,洈水镇火连坪村铜鼓台东周遗址、王马堰村白鹤岭东周——汉遗址,纸厂河镇陈家场村毛家岗西周遗址、大湖村晏家台东周遗址、裴家河村赵家河遗址,新江口镇狮子咀村屋场子丘东周遗址、南海镇夹巷村徐家咀商周遗址、牛食坡村石桥子东周遗址、严兴场村屏墙湾东周遗址、南海闸村牯牛滩东周遗址,街河市镇博宇山、大麦岗、绵羊岗、松林岗四个东周遗址,以及洈水镇南闸村大岩咀东周古墓群。从这些古文化遗址、古墓群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标本,为松滋地域夏商周时期研究提供了决定性的实物支持。

4、信史时代

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姬胡亦即周厉王当政以后,因语言文字记载得到妥善保存,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信史时代,松滋史实开始有案可查。

春秋战国时,松滋地方属楚。这一时期松滋地域的古墓葬星罗棋布,如新江口镇柘树垸村的大坟园战国墓、街河市镇高峰村的风古堆战国古墓群、王家桥镇店子岭村、关洲村、双河村的峰包岭战国墓群、刘家场官渡坪村的长冲战国墓群、杨林市镇向丰岭村的张家湾战国墓群、南海镇断山口村的断山口、毛家山坡、七星赶月、剑峰村的剑峰丹鼎、三垸村的泰山庙、史家冲村的脐鼓、脐鼓尾、傅家林子、右笔架山战国墓群等。尤其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断山口古墓群,笔者2004年4月至6月有幸全程参与了该古墓群的抢救发掘活动,共发现战国土坑墓8座,出土了玉璧、铜剑、戈、矛、箭镞、陶鼎、罐、壶等。出土的棺椁为金丝楠木,整板无缝长一丈,宽两尺,厚达九寸,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不腐。七星赶月为七座将军墓,出土的金戈斧钺等兵器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古战场!

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松滋这块地方隶属南郡。

西汉时始设县,名高成,仍属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刺史部,南郡属荆州刺史,领县十八,高成居十八(《荆州府志》卷一、《楚汉诸侯疆域志》)。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6年),高成县曾被封为长沙倾王子梁侯国,传三世而免,复为高成县(《松滋县志》民国版卷一)。这个时期发现的有:南海镇史家冲冀家屋场汉墓群、宋家场汉墓群、斯家场镇万年桥村李家屋场汉墓群、纸厂河蔡家桥 庙台子汉墓群等。特别是2009年寒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在一脚踏两省的杨林市镇黄石岗村八组与湖南澧县盐井交界地新发现的过脉堰汉墓群,北纬29°57′27.0″,东经111°47′37.7″,海拔88米,东西绵延十华里,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俨然一座恢弘的地下城堡!出土的汉砖数不胜数,纹饰极为华丽,巧夺天工,令人顿发思古之幽情!这一重大发现,为我域始建县高成县县城地望的研究,找到了崭新的线索!

西汉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刘衎),被其岳父兼大司马王莽毒死。公元009年,王莽被“禅让”当上了皇帝。王莽是个儒家学派的巨子,也是一位经济思想家,但不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聪明十倍,崇尚繁文缛节,迷信改革万能,不厌其烦地修改官名、地名,凡是现代的一律作废重新命名。据说有些官员第二天上朝不知道自己的官名叫什么,上班的地方叫什么。他随心所欲的创举之一,就是把本来十分严肃的一两百年叫得好好的高成改成了言程。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光武帝刘秀因当时“官多役杂”,即下令省减吏员,合并郡县,于是裁减邑道侯国四百余,很快被恢复原名的高成县被并入孱(chán)陵(今公安县),属武陵郡(《通鉴地理通释》卷三、《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从王家桥镇中水桥的雨坛包东汉——南北朝墓群、话儿岭东汉墓群、麻水社区的朝阳观东汉——南北朝墓群发现的文物,予以佐证。

三国时代,县境仍属孱陵,隶属南郡,初属蜀,后属吴(《晋书、地理志》)。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公元250年),拜施绩为平魏大将军、乐乡督,驻守乐乡(今涴市丙码头附近,见《中国历史地图集》1980年版)。吴孙皓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即西晋泰始六年)以镇军大将军陆抗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筑乐乡城,与羊祜相拒。后来有人将乐乡城误为乐乡县,其实,晋时乐乡县即今宜城县的一部分,为春秋若国之地,汉为若县,五代时并入宜城(《历代地理沿革表》、民国《松滋县志》)。

3. 随州擂鼓墩古墓群

曾侯乙博物馆不要门票。

曾侯乙博物馆不要门票,若要请讲解员和看编钟表演的话则要支付相应费用。

曾侯乙墓遗址遗址博物馆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大道,是擂鼓墩古墓群一处重要的古墓葬遗址,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此墓椁室由171根巨型长条方木垒成,使用成材木料达378.63立方米。共出土包括堪称世界奇迹的曾侯乙编钟在内的珍贵文物15404件,其中9件(套)国宝级文物和143件套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4. 随州擂鼓墩青铜古镇

你好!欢迎到随州来游玩。

随州是著名的编钟之乡,随州1977年在南郊擂鼓墩出土了世所罕见的青铜编钟。随州有号称“楚北第一峰”、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大洪山,(就是绿林山)史称绿林军的王匡、王凤就是在这个地方起兵造反的。

随州现在是全国“专用汽车之都”,有厉山炎帝神农故里、封江水库、徐家河水库、七尖峰和三潭风景区。

小吃有水搭片(儿),安居羊杂,安居豆皮,平林鸡汤等等,土特产有蜜枣、板栗、拐枣、三里岗香菇木耳。

具体可参见“随州网”。

5. 随州市擂鼓墩大道改造及延伸

葫芦丝

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4]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 曲调

6. 随州擂鼓墩遗址公园

20年前,在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这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是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在过去的十个春秋里,曾侯乙编钟那古朴、粗犷的千古绝响荡乇寰宇。1997年7月,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庆典音乐会上,“国之重器”编钟奏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强音。风雨沧桑,二十年,当年参与发掘的人们已是白发苍苍,忆起当年,他们无不为之振奋,那是他们生命中闪亮的时刻,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八十厘米千钧一发 国宝编钟险些被炸.

说起20年前的往事,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时任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的谭维四教授白发颤动,仍激动不已;那真是“一波三折、千钧一发”。

1979年9月,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驻军,原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雷达修理所扩建营房。在东团坡山岗上开山平地时,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径庭的“褐土”。该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并迅即向随县县委汇报。

县里派一位搞文化的同志去看现场,因缺乏考古意识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至1978年2月,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解所长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县委汇报。此次县里派出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懂考古学的王副馆长初步判定是座古墓,遂向原襄阳地区文化馆报告。是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率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

当勘探小组发现这片“褐土”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时,谭老断定:“褐土”之下必有奇珍的古墓难逃灭顶之灾。

水中摸出中华瑰宝 一根木柱暗藏机关.

“开棺了,擂鼓墩要出大宝贝啦!”

考古发掘队完成现场清理工作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

围观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有的群众甚至带上干粮和被单,睡在部队营房门口,等逢开棺后亲睹祖宗留下的“稀罕”物。据负责考古现场保卫、物资后勤供应的原随县文教局副局长周永清老人回忆,当年县城只有4、5万人,可涌上墓区围观的群众就有两万之众。公安、民兵和解放军组成的人墙屡屡群众冲垮,直到空军派出直升机航拍墓区全景时,才说服部分群众暂时离开现场以便拍照。

起吊墓室椁盖板的难度主考古队员始料不及。47块椁盖板均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约4吨。部队支援的解放5吨吊在这些大家伙面前束手无策。情急之下,临时开来的黄河10吨大吊车上场应战,几经周折才得以成功。椁盖板揭开后,出现有人们眼前的并不是满是宝藏的地宫,而是一幅惨景——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3米深的浑水里,一些棺木横七竖八的浮在水面上。

当工作人员清理出这些浮棺并往外抽水时,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浑浊的水面下看不清是何物。这时,西半球青年发掘队员自告奋勇地爬上跳板,趴在水面上方顺着横梁往下摸。

“是编钟!我摸到一排编钟啦!”在小伙子兴奋地喊叫声中,人们惊喜万分。在场的考古专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们知道,在这么高的位置出现成组编钟,再往下走肯定还有“大家伙”。狂喜之余,人们谁也没有想到,在横梁旁轻轻晃动的那根柱子,竟让此次发掘留下了一个千古遗憾。

木柱折断千古遗憾 秦汉盗墓望水兴叹.

在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中,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为之争论的疑团,也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因之惋惜的遗憾。

7. 随州擂鼓墩国家遗址公园

湖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中华始祖炎帝就诞生在湖北。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鲜明,影响很大。仅江陵县就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

宗教文化在湖北发育充分,明朱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形成了武当山九宫九观,堪称我国道教文化的宝库。

三国历史烟云陈迹,在湖北有140多处,以荆州古城、赤壁、当阳、隆中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是湖北旅游文化的又一特色。

辛亥革命始于鄂而播及全国,使得湖北具有深厚的近代文化底蕴。全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江陵、武汉、襄阳、随州、钟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鄂州、黄州、荆门、恩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365处。

发掘于枣阳市的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遗址将中国文明上溯了1000年。

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堪称古代世界青铜冶炼技术顶峰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盘龙城就出土于荆楚大地;工艺精湛的战国漆绘、木雕制品和古代丝绸大都出土于荆州江陵;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的毕升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钟祥明显陵是中南唯一的也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帝王陵,是世界文化遗产。

8. 随州擂鼓墩大道西端规划

随州车管所在擂鼓墩大道上,就在博物馆前面,市劳动就业中心斜对面,车管所前面就是随州一中,你可以在市区坐10路公汽,在车管所下,1元钱一个人!

9. 随州擂鼓墩古墓规划

大家好,我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随州博物馆。历史文化名城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1978年10月,因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成立随县博物馆。随州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侧的厥水河畔,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邻,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占地100亩,馆舍由展厅、文物库房和辅助用房三部分构成,建筑面积9636平方米,其中:陈列楼7000平方米,文物库房2000平方米,编钟演奏厅300平方米,其他建筑33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8%。

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文物展览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目前馆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68件,三级文物95件。著名的有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吴家坞墓地出土的菱形勾连云纹铜敦、三里岗毛家冲出土的凤鸟扉棱铜搏、安居羊子山出土的鄂国铜器群,以东郊义地岗、安居徐家嘴、均川刘家崖、均川熊家老、西郊擂鼓墩等墓地出土的曾国铜器群,还有北郊孔家坡出土的汉代简牍等等,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堪称镇馆之宝。 下面就请大家参观随州博物馆。

10. 随州文物保护遗址有哪些

1、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 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2、司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名单。

3、清明上河图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国之瑰宝。

5、越王勾践剑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就算是两千多年后的现在都无法制作出这么精美的剑,中国古人的智慧超出常人想象。

6、曾侯乙编钟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7、马踏飞燕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 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8、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以上全部列入禁止出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