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斌烈士墓

吴承斌烈士墓

吴承斌烈士墓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月埔村吴厝自然村。

吴承斌(1908—1930),又名吴汝英,出生于莆田忠门镇月塘村一户比较富裕的农家。1922年考上蒲星中学,后转入哲理中学。在校期间,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爱国反帝斗争,逐渐成为莆田早期革命运动的骨干。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11月下旬,北伐军进入莆田后,与各区负责同志共同发动各界人士10万余人开展欢迎祝捷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革命运动。12月,中共莆田特区委成立,当选为委员,负责笏石区的工作。1928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忠门一带开辟武装斗争据点。一回到家乡,就从自己的家庭入手开展革命,公开声明凡欠他家的债务一律免还,并当众烧毁家里的借据、帐簿、文书等,穷苦农民无不称道,参加农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于是,先后在月埔、东坑、后张、坂尾等村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反对奸商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并在忠门地区建立农民游击队。同年12月,任中共莆田县委委员,负责-工作,派人打入国民党自卫团,开展策反工作,接受自卫团起义,编入游击队,壮大了武装队伍。1929年7月底,创办渚林盐区平民夜校,并建立起盐工同盟会。11月,沿海地区几支分散活动的游击队被统一整编为沿海游击队,任副队长,后升任队长,率队在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一带,开展武装反抗苛捐杂税的斗争,同时发动3万名盐工反对盐捐,要求加薪和改善待遇的斗争。1930年9月,被敌围捕,惨遭杀害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笏石南埔头示众,把他的遗体砍为四段,钉在木板上,投海漂流,后被鱼网挡住,得以收葬在月埔村大路旁。

吴承斌烈士墓为土灰混合结构,建于1930年,占地面积30平方米,保存较好。于1997年12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参观十二桥烈士墓,传承革命先烈精神

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18日电(通讯员 杨涣霞)6月26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红红恍恍”小队学生,前往成都市青羊区文化公园,祭奠十二桥烈士,传承革命先烈精神。此次活动通过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让大学生在铭记中缅怀我们的先烈,更在自强中传承先烈精神,砥砺自我。

图为文化公园内十二桥烈士墓大型浮雕 。 中国青年通讯社 张津 摄。

图为小队代表观看十二桥烈士的简介。 中国青年网通讯社 张津 摄。

图为十二桥烈士墓前在筹备入党宣誓。 中国青年通讯社 杨涣霞 摄。

图为文化公园内在举办建党一百年知识竞赛。 中国青年通讯社 杨涣霞 摄。

图为小对代表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丰碑处注目。 中国青年通讯社 张津 摄。

图为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的合照。中国青年通讯社 肖润思 摄。

喻家村:修缮红军烈士墓传承红色精神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10月28日,毛坝镇喻家村尖刀班组织党员、群众在修缮一新的红军烈士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冲刺脱贫攻坚

党员、群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喻家村位于毛坝镇东北部,距集镇13公里,全村7个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342人。

站在喻家村六组落善溪石桥上驻足望去,群山环抱,层峦叠嶂,绿树掩映下, “红军烈士之墓”六个红色大字闪耀着光芒。小溪潺潺流水,讲述着革命烈士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四个月前,这里荆棘遍地,杂草丛生,乱石嶙峋,唯有住在附近的老人们清晰记得光辉的红色历史

远眺落善溪

今年3月下旬,市林业局派出工作队到喻家村,与村支两委组成尖刀班,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入户摸底、精准识别,根据贫困户现状因户施策,进一步细化易迁、危改、道路、饮水等帮扶措施,将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喻家村可是有红色革命历史的,在落善溪三角田旁杂草丛里埋藏有两名革命英雄的忠骨,现在只有个土堆子了……”

6月12日,林业局负责人走访6组贫困户,笔记本里记录着村民期盼能够修缮烈士墓的愿望。

“通过易迁、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贫困农户能够住上有安全保障的家,在我们喻家村参加革命斗争中献出宝贵生命战士的“家”,我们是不是纳入“危改”一下!”

回到村里,林业局负责人在尖刀班碰头会上提出讨论。

“危改、易迁项目资金只能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墓立碑的资金没有啊。”

“喻家村无集体经济,没有其它资金来源。”

“当前正在危房改造、硬化道路、修建饮水池,抽不出人手啊。”

尖刀班碰头会上,集体一致同意进行修缮。但因资金短缺和当前紧要工作,修缮烈士墓没能立即启动。

尖刀班碰头会

尖刀班顶着六月的烈日,一边紧张有序地稳步推进全村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工作,一边查阅历史资料,走访市史志办、老促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喻家村的红色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红色革命历史简介

1935年2月22日,鄂川边红军独立团团长刘汉卿率特科大队三中队来到毛坝夹壁,在夹壁分队副队长陈大纯的引领下,从夹壁启程,游击到善泥坝栗子坪宿营(现善泥坝村)。

2月23日下午,国民党利川县保安团得到消息后,纠集数百人从善泥坝兵分四路攻打鄂川边红军独立团驻地,红军独立团见敌人多势强,为避其锋芒,奋力突围应战,边打边退,打死两名保安团士兵和两名土豪劣绅,后经落善溪到达岩豆坪北侧苏家屋基(现喻家村6组)退入旁边的山坡上,与后面追赶来的国民党保安团在落善溪老房子开展隔溪交战。

激战中独立团在撤退时,两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苏家屋基旁)。撤退后,两名烈士遗体被当地老百姓葬于落善溪东侧三角田旁边。1969年夏天,落善溪遭遇一场洪水,将溪边的烈士坟墓冲毁。

走访市老促会会长范远福

查阅历史资料

红色历史和村民的期盼印在全体尖刀班成员心中,大家表示一定想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为革命烈士墓地修缮立碑,缅怀两名革命烈士。

“公司主要就是生产、销售石材,我们有专业的墓地设计师,喻家村修建烈士墓的事就交由公司来设计、并免费提供墓碑石材吧。”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6月26日,湖北福恩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圣文主动找到尖刀班,提出全力支持烈士墓碑修缮的想法。

随后,市林业局、军人事务管理局相继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解决墓地基础建设。

7月10日,修缮革命烈士墓动工。墓地设计、新修道路、牵线打点、平整场地、下基础、造型、墓碑安装,短短70天,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革命烈士墓地修缮工作全面完成。

廖圣文(左一)带着设计师同尖刀班一起在现场规划设计

尖刀班查看修通到烈士墓的公路和清除杂草的墓地情况

站在六组公路上看到的墓地

工人们正在修建基础

即将修缮完工的烈士墓

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之墓

修缮一新的烈士墓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掩映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前来瞻仰红军烈士墓的村民郭翠桃老人深情地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自己的一双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不能老是国家的负担。”

喻家村把红军烈士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常念爱国之情,常怀报国之志,常练兴国之能,激励青少年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向善,让烈士精神千秋永存。

END

编辑:赵峰 审核:李伯福 审签:余国卿

传承先烈遗志,争当强军先锋!军校学员为北伐阵亡烈士扫墓

学院官兵向英烈献花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5日讯5日上午,位于湖北武汉武昌山南麓的北伐战争独立团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队列齐整,喊声震天,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英烈子女班”学员一大队全体官兵隆重集会,举行清明祭先烈活动。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现场官兵依次在“传承先烈遗志,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打仗”的横幅上签下名字。

学院官兵向英烈默哀一分钟

回到营区,该大队举行了“弘扬英烈爱国奋斗精神、争做习主席的好战士”事迹报告交流会,“最美退役军人”王贵武为学员们做先进事迹报告,激励官兵向前辈看齐,争当强军先锋。报告会上,王贵武被聘为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英烈子女学员校外导师。

大队政委表示,在清明节这天举行系列活动,就是要让全体官兵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化追思为责任、化崇敬为使命,当好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奋进者、搏击者。(通讯员 赵镜然、杨雪 记者 汤华明 )

作者:赵镜然 杨雪 汤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