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寺摩崖造像及双石塔

双龙寺摩崖造像及双石塔

双龙寺坐落于万宝山中心腹地。大殿前台阶左置一赑屃伸颈弓背负一石碑。碑文曰:林县邑北五十里柳泉一里北,有古刹双龙禅寺……不知建自何代……屋舍残废,僧徒廖落……有伽蓝、山神两祠,东西僧舍两座,南殿三楹……十亩土地,后人不得变卖。碑尾注明时间为,明崇祯八年。

寺院中另一处碑文显示,嘉靖四十年间,曾有“善人”重修双龙寺。可推断寺院最晚建于明朝。在西厢房墙上镶一石碑,虽年代更久,但对“双龙”一词只字未提,碑上题为“创建黑水山神庙记”的文字讲述两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招抚使”大破数万贼众的故事,成碑时间为“大金兴定三载”。奇特的是,这方石碑下缘正中刻有一个十余厘米见方的图章,内容莫辨。看来“黑水山神庙”无疑创建于金朝,而其建庙缘起是金国军队与抗金义军之间的一场战斗。但“黑水山神庙”是双龙寺的前身吗,见不到确切文字,只是一个待解谜团。塔友风吹四野推测,黑水山神庙就是山脊上的山神庙,而不是双龙寺,这块创修山神庙的石碑,想必是后来从山顶搬迁到双龙寺来的。

双龙寺的前身为双女庵。在林州众多的寺庙中,被列为省文保的并不多,而双龙寺就是其中之一,足见双龙寺的珍贵。

与双龙寺隔一河道正对稍西,有一处高达百多米的陡峭石壁,石壁上部有一天然栈道,摩岩石刻就在这条栈道尽头。造像石窟面积三十多平方米,上下共十层。石刻佛像高约三十厘米,以坐姿为主,神态庄严。佛像原有百多尊,现在剩下只有六十多尊。下半部数十尊圆塑石佛或被盗或被毁,有十几尊浮雕佛像的脸部已被盗贼用专用工具挖去。

双龙寺摩崖龛像,看其风格应开凿于明代。由于偏处深山,近年来龛像盗损破坏严重,幸存完好者只十之一二。那些无知的人拿这些割裂的佛头换钱营生,而那些无良的收藏者则为得到古佛头而欣喜不已。当年那些虔诚的人,割舍家珎,于此深山开龛造像祈福,石匠一锤一凿千辛万苦的雕刻,瞬间被便被儿孙们一锤敲的支离破碎,身首异处。据当地百姓说,20世纪70年代,这些佛像大多还保存完好,可是后来陆续被盗贼光顾,因为没有人看守,百多尊佛像被毁坏成这个样子,目前仅剩30多尊,令人看后扼腕叹息。

人文黑山之历史遗存篇|蛇盘山、天龙寺、多宝塔 及摩崖造像

蛇盘山,又称芳山、荒山、它山,当地人也称其为东大山,海拔302米,位于芳山镇境内,山门“蛇盘山旅游区”六个大字,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张仃老先生为家乡所题。蛇盘山属医巫闾山的余脉,奇峰高耸,层峦叠嶂,陡峭险峻,是一处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

蛇盘山佛教寺庙天龙寺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清道光年间重新修缮时更名为“双泉寺”,解放初期被毁,本世纪初重建,沿用“天龙寺”。复建后的天龙寺有正殿5间,东西配殿6间,硬木式小木架结构,寺门有匾额书“大雄宝殿”四个金字,门柱上有对联:“有缘可达三宝地,无缘难入大乘门”。大殿之东西两侧有钟鼓二楼,画栋雕墚,金碧辉煌,尤其大殿中的壁画,山水人物,尽显其妙。

在蛇盘山的顶峰上有一处四角亭的遗址。长10米,宽6米,现在这里还能看到有四个柱洞及一些残断的砖瓦,早年还发现了一块刻有“遏云亭”三个字的匾石。

多宝塔及摩崖造像都集中在蛇盘山中部的阳坡上,多宝塔南山腰一处明显位置,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开阔;摩崖造像在塔的东侧山坡上。

多宝塔为白色花岗岩建造,为典型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宝塔,由塔座、覆钵、塔刹组成。塔基为六面束腰须弥座,每边长1.86米,高2米。座上用四级条石逐渐收拢,上接高约3米的覆钵。龛上阳刻“多宝塔”三个字,覆钵上为十三层相轮逐收砌至塔顶。塔顶上安装有三叉戟形状的铁质塔刹。塔体通高12米,现保存完好。

在多宝塔西北约20米处有一组摩崖造像及石刻,均刊造于陡直的峭壁上,刻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分别雕的是“菩提达摩”和“观世音菩萨”,两尊造像中间的石崖上有一竖联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为隶书阴刻,书法颇有功底,刻工也较为认真,所刻笔画深平有力,笔锋不阿,题款为“大清同治丁卯年六月邑庠生李标九董沐敦书、石工张自发刻”。

在多宝塔稍南坡下20米一处崖壁上,人工开凿了一个高1.55米,东西宽3米的壁面,其上阳刻有“灵兮泰岱”四个楷书大字,每字高0.8米,宽0.4米。提款为“大清道光二十二年贾兆和施工刊造”。

多宝塔及摩崖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发展黑山旅游产业提供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景观。2008年6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史济坤 朗读|乔 玲

编辑|王大志

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概况

山西是石窟寺、摩崖造像保存较多的省份,共发现283处,石刻及造像碑遍及全省各地。

西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北魏,至唐代时达到极盛,宋、元、明、清历代也均有开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自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北朝时期的大型石窟多以皇家的实力兴造,小型的窟龛和造像则多为民间和地方所造,遍及当时佛教的流行区域。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晋北、太原晋中吕梁和晋东南,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州山,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附属窟龛207个,造像5.1万余尊。雕造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以来石雕艺术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云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而影响了敦煌北魏石窟,对隋唐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东魏石窟为一组形制相同的双窟,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顶雕有大莲花和飞天,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北齐时期的洞窟前均雕凿仿木结构形式的前廊,造像也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清像秀骨风格,而注重人物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此外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等地的北朝中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大多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对于研究北朝石窟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的石窟大多分布在北朝佛教信仰的区域内,在山西共发现87处,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天龙山唐代石窟共15窟,西峰第9窟为唐代诸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天龙山石窟的中心。造像神态安详,装饰华丽,尤其是菩萨娴娜多姿的造型,代表了盛唐艺术的典型特征,学界称为“天龙山样式”。

宋元时期山西保存的石窟有30多处,规模一般较小。较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太原龙山石窟、交口千佛洞石窟及清徐香岩寺交城石佛窟龛。太原龙山石窟,为国内稀有的道教石窟,开凿于金元之际,由道教全真派道人宋德方主持开凿,现共存9窟,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等石雕造像65尊,技法较多继承了传统雕造艺术,具有庄重浑厚的风格。

明清时期,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全国已很少,但山西仍在继续,为石窟艺术写下了精彩的尾声。明清石窟和造像主要分布在临汾和晋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顺金灯寺石窟平定冠山明代夫子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开凿于明嘉靖、隆庆及万历年间,共存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为水陆殿,窟内四壁雕刻连续的水陆道场浮雕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冠山的夫子洞是一座罕见的儒教石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共3窟。主窟内雕有孔子及弟子颜回、曾子像及石案1方,雕像神情凝重,手法朴素洗练。

山西境内保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刻也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门峡栈道题刻、中条山东汉铜矿题刻、和顺蚕儿崖造像、孟县千佛崖造像、祁县石佛崖造像、霍州千佛崖造像及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等,佛教造像风格与同期的石窟寺造像相似。

境内发现的造像碑及石雕像以北魏、北齐及隋唐最多,分布于全省各地。造像碑以雕刻石像为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多为造像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宗教史的重要史料。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高平博物馆馆藏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等。北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大兴佛法,修建寺庙,许多优秀的石雕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保存于后代的寺院中。北魏早期的石雕像,装饰朴素,手法洗练,造型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的石雕像逐渐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地道的中国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石雕更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具有盛唐艺术的风范。

(原载: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标题为网编所加)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图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第88、89页)

补记:我们对“二普”、“三普”数据以及相关调查简报、报告等进行了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已经记录或报道的石窟和摩崖造像不少于425处,其中石窟239处,摩崖造像186处。根据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掌握的情况,还有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未被记录和报道,面临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破坏风险,进行全省范围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普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分布图

(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地图集: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朝考古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文物》 2004年11期 崔利民 刘林 宋文强

山西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长治东部,其东南与河北河南交界。平顺境内古代建筑众多,数量居长治地区之首。荐福寺遗址位于平顺县西南30公里的北社乡东禅村。

荐福寺遗址出土的11件石造像,包括佛头像、单体佛坐像和背屏式佛坐像。5件底部有题记,其中包括4件纪年题记。除1件为细砂石质外,其余均为青石质。现分述如下。

细砂石佛头像(PGS:56)佛头高27厘米(图1)。磨光高肉髻,佛面清秀,双耳垂肩。

石佛头像(PGS:53)佛头高17厘米(图2)。头光大部残缺,像磨光高肉髻,丰丰圆,眉间凸起圆点状白毫。双目低垂,鼻翼略宽。辱线轮廓清晰,面容端庄恬静。

青石佛像(PGS:54)残高32厘米(图3)。佛像腰下残缺。磨光高肉髻,大耳垂肩。面略丰圆,面含微笑。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臂上曲于胸。

青石佛坐像佛连座残高32.3厘米(图4)。佛颈以上残缺。外着袒右肩袈裟,结跚跌坐于长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右手扶膝,左手置于胸前。袈裟下摆覆盖佛座。须弥座束腰四角有力士侧首蹲踞扛座。

唐垂拱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9)连座残高57厘米(图5)。佛像颈上及左肩残缺,左手残。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手抚膝,左臂曲肘于胸,跣足倚坐于束腰座上。袈裟轻薄贴体,衣纹清晰。底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0行,计50字。铭为:“夫金人入梦救苍生于菩提宝镜长悬俱登正觉垂拱二年二月二日牛君干为七生父母敬造弥勒像并二菩萨闻者皆得成果。”铭侧线刻一人,头戴樸头,穿圆领束带袍跪坐于地,于捧一枝莲蕾(图6)。垂拱二年为公元686年。

青石佛倚坐像(PGS;1)连座残高56厘米(图7)。头光大部残缺,圆形双重,上饰卷云纹。佛面丰圆重颐,高螺髻,大耳垂肩。长眉弯曲,眉间有圆点状白毫。唇线轮廓清晰,面相端庄。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贴体,左肩有花形带勾。左手抚膝,右臂上曲于胸。双腿下垂,跣足坐于长方形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须弥座四角有圆柱支撑,三面有兽头。正面兽头嘴中伸出二枝莲蓬,弯曲向上以承佛足。兽侧二人作跪拜状。

唐调露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3)连座残高52.4厘米(图8)。头光大部残缺,高螺髻。佛面丰圆重颐,双耳垂肩,弯眉垂目,眉间圆点状白毫。嘴角内四,唇线清晰。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轻薄贴体。左手置膝,右手置于胸前,跣足倚坐。座束腰四角长柱支撑,座前一朵卷叶莲花,卷叶两侧伸出莲蓬以承佛足。长方形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9行,计55字。铭为:“惟大唐调露二年四月廿六日佛弟子牛师褒清信女牛匡儿姐妹五人等上为天皇天后及七代先亡复为阿孃(娘)敬造弥勒像一区合家供养”(图9)。该像雕刻风格与PGS:1相同。调露二年为公元679年。

乾封二年青石佛坐像(PGS:5)通高42厘米(图10)。圆形头光,磨光低肉髻。佛面长圆,双唇微合,面带笑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腰中结带,结珈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抚膝,右手置于胸前,五指微伸。造像雕刻较粗糙。底座正面及侧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29字。铭为:“乾封二年十二月廿三日弟子广口敬造像一口上皇帝下及□廿成佛口”(图12)。

靳皈国造青石佛坐像(PGS:6)通高38.7厘米(图11)。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相长圆,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膝,右手置胸前,结跚吠坐于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2行,计26字。铭为:“佛弟子勒皈国及姐为法界普及沧生又为亡父每敬造石像一区”。字迹似与PGS:5相同(图13)

咸亨4年青石彩绘佛坐像(PGS:2)通高50厘米(图15)。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带微笑。颈部较粗,线刻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背光用蓝红二色彩绘缠枝莲花,佛体涂红黄色,彩绘现已部分脱落。长方形台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64字。铭为:“惟大唐咸亨四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清信女罗绫并现在男师褒李宜为亡男师度师则师合等敬造像一区愿亡者早得生天现在者与法界同归此果俱升正觉”(图14)。咸亨4年为公元673年。

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青石造像(PGS:4)残高40.5厘米。背光尖部残。右胁侍菩萨腿残。舟形背光,顶部二侧有勾云纹。主尊磨光高肉髻,颈部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盖佛座。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左右胁侍菩萨束高发髻,戴臂钏。颈饰联珠纹项圈,肩部帔帛下垂。腰束带,下着薄裙,串珠状嘤珞由肩部斜挂至膝。跣足立圆形台上。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东北65公里的石城镇源头村北。该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齐、历代皆有修缮。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建于五代的三间配殿,遗存时代最早的造像是3件唐青石菩萨头像。1977年收藏于县博物馆内,现一并介绍如下。

青石菩萨头像(PGS:58)头高38.2厘米(图16)。束高发髻,额部束带,正中雕宝相花。

青石菩萨头像(PGS:56)头高38.5厘米(图17)。束高发髻。额与顶部束带中心各雕宝相花一朵。

青石菩萨头像(PGS:60)头高5。厘米(图18)。面形长圆,脸颊丰满,额心有圆圈状白毫。高髻。束带以上仅雕半朵宝相花,其余尚为毛石,似未雕完。

荐福寺始建年代不详。这次出土的11件石造像,从题记看大多为唐代作品。一件细砂石佛头像,似为较早的北朝作品,其造型与山东临胸明道寺北魏王延造像主尊像(SLF:68)相似。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PGS;4)与山西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麟德元年像相似。4件有纪年题记的均为唐代之作,依次为乾封二年(667年)、咸亨四年(673年)、调露二年(679年)、垂拱二年(686年)。其余未刻纪年题记的造像,从造型和雕刻风格看应属同期遗物。

龙门寺菩萨头像作为同一地舅唐代作品,可与荐福寺造像相互参照对比。

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皆有残损,被毁原因或与唐武宗会昌灭佛有关,长治地区唐代佛教造像以往发现极少,尤其是出土的造像,见诸报道的仅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一批,雕刻风格与这批佛像有许多相似之,处。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为进一步研究当地唐代佛教及造像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