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花园北魏石窟位于鸡鸣山脚下,窟的平面近似马蹄形,洞中雕有大佛像一尊,计高二米。石窟顶部由八个飞天围绕莲花所组成,其周围有天女舞乐像。石窟上部雕有三排小佛像,惜已风化不清。洞内左右壁均雕有造像,较完整者有十几躯,造像上身及两臂较长,肌肉丰满,身姿矫健,为北魏石窟造像中不多见的艺术资料。
作为我省唯一一处的北魏石窟,由于它紧贴京包铁路,周遍又布有多个煤栈,环境不幽雅,而且铁轨的震动及煤栈的污染,已对石窟构成了破坏性的威胁。
巩义北魏石窟自驾 洛阳到巩义石窟
1. 洛阳到巩义石窟
洛阳旅游年票没有涵盖巩义石窟寺、慈云寺、雪花洞,汝州风穴寺、怪坡等洛阳都市圈城市的景点。
2. 巩义石窟偃月古城
根据旅游法的规定,满69岁以上的老人景区免门票。
3. 巩义北魏石窟自驾路线
水泉石窟,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石窑门村万安山断崖上,为天然溶洞开龛造像,洞窟坐东朝西,面对万安山主峰,沙河溪流由窟前向东北流去,背山面水,环境优雅,北距北魏京师汉魏洛阳故城约20公里,是龙门石窟周边较为重要的佛教石窟寺之一,是河南省内除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外的第三大石窟。
水泉石窟门前广场的石牌坊。
水泉石窟,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泉石窟因坐落在北魏洛阳城南大谷关旁边的水泉村而得其名。
4. 巩义 石窟
竹林长寿山、康百万庄园、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偃月古城。
竹林长寿山是中原地区面积大、种类多、观赏周期长的红叶观赏胜地,主要包括北山公园、南山游园、龙龟山、五连池等景点,游览耗时约2小时。结束后前往风情古镇就餐,风情古镇位于竹林景区内,集民俗演艺、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遗展示、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富甲十三代,兴盛四百年”的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6万余平方米,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取“金龟探水”之势,被誉为中原古建典范。其家族独特的“留余”思想和极富远见的管理制度,至今都有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浮戏山群峰逶迤,嵯峨耸立,夏季气温18-24度,森林覆盖率达89%,拥有中原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各具特色的洞穴100多个。著名的雪花洞四季恒温14.7度,拥有173米的雪花长廊和非常罕见的石葡萄、石珊瑚、雪花石,有“天下第一雪花洞”之称。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站街镇,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景区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爱国主义诗人。
规模宏大的北宋皇陵是我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绵延占地156平方公里,其石刻造像群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青龙山慈云寺古称霍山、天陵山、其山势陡峭、峰峦高耸、悬崖比例,后寺河千回百转穿山而过,玲珑的山势和林石、泉水相映成趣,景色优美。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千年古刹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取经归来曾在此讲经说法,被称为“华夏作寺之始”,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誉。
偃月古城以巩义石窟寺为依托,以河洛文化为底蕴,建设有文化街、景观街、美食街、民俗体验街、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墙、戏曲广场、大舞台、中心广场、佛山禅湖等内容。
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
5. 巩义市北魏石窟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 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6. 巩义到石窟寺
不免门票,需要30元。
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区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说景明年间(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称“十方净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出家之地。
北魏名窟石拱寺
雕琢精美的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沉积闻名于西北。它位于平凉市南部83公里的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石窟凿在坐北向南的半山崖上,隔汧水支流上关河与中国道教名山龙门洞遥遥相望。窟群雕凿在距地表5米~10米的黄砂岩石崖上,现存14个窟龛。其中2号、6两个大窟空间约10米,存留部分造像残迹和石窟南壁门窗两侧的数十尊供养人及金刚、力士遣像。1号大窟造像惜于早年山崖崩塌时被毁,其余11个均为0.5米~2.5米的中、小型窟龛尚完整,从雕凿艺术角度看,尤以11号窟雕像最为精美。它位于整个窟雕的中心部位,顶部有四组八尊飞天,形象飘逸飞动,似仙女从天而降,南壁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特别是7、8两窟雕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雕像与佛传故事,造型尤为动人,其艺术造诣可与南北朝时期雕凿的我国最大的雕凿艺术宝库山西云冈石窟相媲美。
据有关史料记载,佛教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发达,到隋唐时产生了天台、华严、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众多佛教宗派。佛教文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民间风俗及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那些年代,佛教在我国的宗教文化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帝王将相到庶民百姓,都把雕凿石窟寺、石造像作为公德事业而倾力为之,朝廷把佛教作为中国的国教来尊崇。民众也雕凿石窟、石佛、石造像、制造像砖等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门和顺、子孙兴旺发达。石拱寺石窟正是在佛教兴盛的北魏晚期雕凿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石拱寺石窟虽历经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但现存的圆雕和浮雕造像,也很精美,写实中有夸张,静态中有灵动,细节极为传神。它是我国西北地区北魏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窟群之一,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因为拥有特殊的文化含义,石拱寺石窟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它距宝鸡市北部、陇县西北的融宗教与森林公园为一体的名山龙门洞2公里,距风景秀丽的景福山不足5公里。陇上公路从石窟门前穿过,关山支脉清凉山横亘东南,东邻安口古瓷窑遗址35公里,南接宝鸡北部重镇陇县30公里,西邻海龙洞20公里,北距县城33公里,且境内群山环抱,气候温和,山、水、林、田、路、村密布,人文与 自然景观辐辏,交通便利,是人们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
来源:华亭文旅
供奉在石窟寺中的石造像塔(北魏-宋)
图1安塞云岩寺石窟外景
云岩寺石窟,位于安塞县镰刀湾乡楊石寺村北二十米处寺湾山麓的延河东岸(图1)。坐北面南,共有七窟。彩绘楼阁式石造像塔位于5号窟内。该窟平面略呈方形,面阔2.8米,进深2.9米,高2.3米,穹隆形窟顶。石窟正中央有一接地连顶的中心柱式方形三层楼阁式石造像塔,该塔是在石窟内就地取材雕刻而成。塔身平面呈方形,每边长0.83米,通高2.3米,塔身四面均雕刻石造像。正面塔身底层、二层和三层的角柱下端均饰刻方形柱础,角柱上端饰刻方形阑额和补间铺作两朵,斗栱形式为单栱。塔檐刻出方形椽子和筒瓦、瓦垄。塔身底层正中雕刻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的结跏趺坐释迦牟尼佛和二菩萨造像。释迦牟尼佛面庞清秀、身材修长,穿红色袈裟,衣裙曳地,身后饰桃形背光,背光用红色绘有火焰纹和八朵团云状图案;二菩萨赤足站立在红色圆形仰莲瓣台上,双手合十,头背后有圆形背光。塔身二层雕刻交脚弥勒和二胁侍菩萨造像。交脚弥勒著红色绿边袈裟,双手作禅定印,身后有桃形绿色火焰纹背光;胁侍菩萨双手合十,立于红色圆形仰莲台上,身后有圆形背光。三层雕刻舒足观音及二胁侍菩萨。塔身右侧底层雕刻一佛二菩萨,二层雕刻释迦牟尼湼槃像,三层雕刻一佛二菩萨造像。塔身左侧三层的每层佛龛内,均刻一佛二菩萨。
图2释迦牟尼鹿野苑说法造像
塔身背面底层雕刻一佛二菩萨,二层雕刻释迦牟尼鹿野苑说法造像(图2),中间有法轮,释迦牟尼膝前有两只鹿相对。整座造像塔的塔檐、铺作、阑额以及佛与菩萨造像,分别用红、石绿、白色等矿物质颜料彩绘,庄重浑厚。部分颜色已经脱落。
云岩寺北魏彩绘楼阁式石造像塔的发现,是陕西境内目前所发现的唯一在石窟内以中心塔柱为礼佛集会的场所。它保留了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后,佛教徒、信士和居士礼佛活动的原始场景,是硏究佛塔与寺庙始合后分、逐步发展演变的重要实例、孤例,填补了陕西古塔硏究领域的这一空白。
吕川石窟石造像塔——宋代
图3吕川石窟石造像塔
吕川石窟,亦名石空寺石窟,位于志丹县杏河镇吕川村东,凿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石窟坐北面南,北依山,南临杏子河。由西向东,依次共有12个洞窟和两个造像龛(图3)。其中10至12号洞窟已经被王窑水库的淤泥淹埋。1989年10月30日,笔者和志丹县文管所袁继峰先生考察该石窟时,在一号窟万佛洞东壁发现一个石造像塔,造型端庄秀丽。该塔为仿木结构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塔,通高197厘米。塔身底层较高,正中辟一龛,龛内浮雕一佛二弟子。佛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佛头不存;二弟子为阿难、迦叶,亦残损。各层塔檐密接,檐角翘起。刹座为方形须弥座,其上雕刻仰月和宝葫芦形塔刹。在塔身两侧的石壁上,雕刻众多纤小的结跏趺坐佛、弟子和菩萨等造像。
万安禅院石窟石造像塔——宋代
图4-1 万安禅院石窟石造像塔之药师佛
万安禅院石窟,俗称双龙千佛洞石窟,亦名石空寺石窟,位于黄陵县双龙乡峪村村西半山石崖间,开凿于北宋绍圣二年(1093),竣工于政和五年(1115)。石窟坐西面东,山下沮水环绕。主窟平面呈方形,面阔9.2米,进深8.4米,高5.3米。窟中央石基坛雕刻彩绘三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内前壁甬道口上方,雕刻彩绘浮雕千手千眼观音像;北壁东侧雕刻一尊彩绘药师佛(图4-1),左手持钵,右手施“疗病印”。
图4-2万安禅院石窟石造像塔
在药师佛左侧下方,浮雕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造像塔(图4-2),通高70厘米,形制规整,收分柔和。塔基为矮方台,台下饰两朵浮雕祥云。塔身底层辟一尖拱龛,内有浮雕结跏趺坐佛一尊。层间出檐平直,檐楞稍大于塔身。塔刹为宝葫芦形。塔体下方雕刻两个比丘尼造像,作昂首仰望状。该石造像塔的刻制年代应在绍圣二年至政和五年之间(1093~1115)。
清凉山石窟石造像塔(4座)——宋代
清凉山石窟,亦名万佛洞石窟,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半山腰,山高百余米,方圆4公里,依傍延河。北宋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范仲淹曾登临吟咏:“金明阻西岭,清凉寺其东,延水正中出,一郡两城雄”。清凉山寺肇创于隋唐时期,宋代臻盛,共有四个洞窟。窟内造像题记最早为宋元丰元年(1078),亦有金章宗泰和年间、元成宗大德年间、明宪宗成化年间等造像题记。其中的主窟面积较大,面阔16.1~17.6米,进深12.9米,高6.7米;中央有佛坛,长11米,宽5米,高1.43米。坛四角各有屏柱1根,上承窟顶。在主窟四壁和屏柱上雕满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及浮雕造像塔4座。
图5-1清凉山石窟石造像塔局部
(1)石造像塔之一(图5-1)位于主窟左侧屏壁外侧石壁上。如图所示,是一组下刻佛涅盘图、两侧站立持剑天王,上部刻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的供奉场景。塔为八角十三层,髙约210厘米。塔身每层辟有佛龛,龛内浮雕一尊结跏趺坐佛;层间檐角起翘;塔刹为宝葫芦形。塔身两侧壁面为众多小型的浮雕结跏趺坐佛。从该塔的造型风格判断,应与周围的佛造像属于同一时期作品,当系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所刻。
图5-2清凉山石窟石造像塔局部
(2)石造像塔之二(图5-2)位于主窟基坛左侧屏壁外侧偏南上方。造型为仿木结构六角四层楼阁式塔,通高81厘米。塔基为四方形。塔身底层为圆形,绕一周刻满坐佛;二层六角形,每面刻一佛二菩萨;三、四层亦六角形,有平座腰檐,每面刻一佛二菩萨。二、三、四层塔檐角翘起,但无风铃装饰。塔刹为宝葫芦形。该塔应系北宋元丰年间所刻。
图5-3清凉山石窟石造像塔局部
(3)石造像塔之三(图5-3)位于主窟东壁中间,在众多的结跏趺坐佛和千手千眼观音造像中,刻有两座基本相同的石造像塔。其中一座在偏下正中位置,为仿木结构方形六层楼阁式塔,通高64厘米。塔座为钵形,塔身底层有副阶周匝,四面各辟一壸门,内雕坐佛一尊;二层有平座腰檐,每面辟一壸门龛,内雕坐佛一尊;三层有平座腰檐,每面辟方形佛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尊;四、五、六层相同,无腰檐,每面均辟方形佛龛,内雕坐佛一尊。塔刹为宝葫芦形。
图5-4清凉山石窟石造像塔局部
(4)石造像塔之四(图5-4)居主窟东壁中间偏上位置,为仿木结构方形五层楼阁式塔,通高60厘米。塔座为钵形,塔身一、二、三层每面辟方形佛龛,内雕坐佛一尊;四、五层矮浅,无佛龛。塔刹为宝葫芦形。
上述主窟东壁上的两座石造像塔,应系北宋元丰年间所刻。
凤凰山千佛洞石窟石造像塔——宋代
凤凰山位于延安城中心,因“叶生吹箫引凤”的传说而得名,延安旧城沿山而建。清《延安府志》载:“城跨其上,雉堞巍然,为郡山首,上有镇西楼,宋范仲淹建,残碑犹存”。千佛洞石窟位于凤凰山脚,开凿于北宋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曾作为中共领导人的居所和防空洞使用。现存洞窟若干,暂未开放。
图6凤凰山千佛洞石窟造像塔
其中一窟保存尚可,该窟基坛前排方形石柱南起第二根石柱的西侧下部,雕有一座石造像塔(图6),通高243厘米,为方形十三层楼阁式塔。塔基为一方形台,塔身底层面宽67厘米,由下向上逐层收分。塔身每层三间,当心间各辟一个方形佛龛,内雕一尊结跏趺坐佛。由于风化严重,各层龛内的佛造像已经不存。目前,塔身底层龛内的结跏趺坐佛依稀可辨。塔身出檐平直,较短,无翘角。塔刹为宝葫芦形。塔身两侧均浮雕結跏趺坐佛。
凤凰山千佛洞石窟的浮雕结跏趺坐佛和浮雕石造像塔的风格,与淸凉山万佛洞石窟造像风格极为相似,可以判断为宋代石窟。
樊庄石窟石造像塔——宋代
樊庄石窟位于安塞县王窑乡樊庄村。共有四窟,皆坐北面南,由西向东依次编号。1号和4号窟内无造像,应是僧侣居室。3号窟顶刻有八卦莲花纹藻井,一尊主佛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右两侧基坛上各有五尊菩萨像,窟内这些造像仅仅残留躯体。2号窟为主窟,窟口左右两侧各有一尊护法天王造像,窟内中央佛坛四角各有一个石柱与窟顶相接。佛坛中央为三世佛:阿弥陀佛(接引佛)、释迦牟尼(现在佛)与弥勒佛(未来佛)造像。窟内四壁及四石柱上雕刻佛传故事说法图、湼槃图、礼佛图及众多的小型佛造像。
图7,樊庄石窟石造像塔
在石窟的西壁上,还雕刻有拜塔礼佛图。石造像塔为方形七层楼阁式塔,通高130厘米(图7)。基座为方形束腰仰覆莲瓣形。塔身底层左右两侧各雕刻一个沙弥,手抚塔檐,作低头痛泣状。每层塔檐均为三层叠涩出檐,塔身逐层收分。三至七层塔身正面各有一个券门。塔顶四角攒尖,塔刹为宝珠形。塔身通体以朱红和石绿色彩绘。据石窟后壁右上方一处造像题记记载,该窟凿建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西夏进扰鄜延,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再修竣工,可证石造像塔凿刻于1093年~1113年间。(汉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