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堡碉堡群

三民堡碉堡群

三民堡碉堡群,枝江市白洋镇四陵坡太保村、垭子山村。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三民堡碉堡群,三民堡碉堡群简介,三民堡碉堡群-宜昌市枝江市三民堡碉堡群旅游指南

青山的碉堡群

作者:巫晨

2017年11月16日,我请青山镇团结村民兵营长、54岁的丁万胜带路,前往探访民国碉堡,我驾车沿青蚕路北行,在路边停车,上山,山根处有文保碑:

仪征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镇军事碉堡群(时代:民国)

仪征市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六月二日公布

仪征市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八月十八日立

从文保碑处抬头向上看,一座碉堡赫然就在头顶之上,山崖陡峭,虽说只有七八米高,但我腿不好上不去,丁万胜先上,在上面拉我,我终于来到了碉堡旁。

【碉堡文保牌和碉堡1】

碉堡坐北朝南,面对小河口,有三个射击孔。过去没有楼房时,可以直视长江和小河口。由于时间较久,碉堡已有部分基础陷入泥中,但我站在旁边的泥地上摸着它,以我1.8米的身高,与它大致平齐。泥的厚度应在0.5米以上,因为在碉堡的旁边,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时挖的地道,这个地道的入口是用红砖砌的,据丁万胜讲当在1.5米以上,而现在看见的入口只有1米左右。我腿弯不下来,丁万胜勉强能钻进去一点点,说里面黑俅俅的,看不见。

【碉堡和防空洞】

碉堡所在的山体,不是仪征常见的土山,也不是捺山铜山那种火成岩,而是一种沉积岩,裸露出来的部分风化十分严重,以至于能用手劲掰开,丁万胜说当地人称之为礁板石,我说对头,因为青山这地方就叫礁板矶,在长江水下部分的礁板矶,坚如磐石,与对岸的三江口组成长江从南京流出后由南北改为东西的关键节点。青山,承受着奔腾江水的日夜冲击,护佑着下游数千万苍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度!

【礁板石】

山后继续北行,进入石狮洼,据说这里原来有一对石狮,因而得名。我问这里原来有庙宇祠堂吗?抑或有官署衙门?石狮现在何处?答曰皆不知晓。这回山势没刚才陡峭,但有几十米没路,全是野玫瑰、青竹、构树和藤蔓,丁万胜向老乡借把镰刀,挥刀左砍右劈,披荆斩棘,在前面趟出一条路来,我跟在后面高高低低,手胡乱抓旁边杂树,被什么刺扎了,冒出血来,没好意思吭声,因为丁万胜的手背上也被弄出了血,而且比我更多。

【丁万胜披荆斩棘】

这是今天探访的第二座碉堡,仍是朝南,三孔,露出地面约1.5米,与第一个碉堡的直线距离为238米,同样是面对长江和小河口。碉堡的后面已经基本被山泥掩埋,门都看不见了,无法进入。

【碉堡2】

下山后沿青蚕路回街道,在转角口附近停车,丁万胜指着一个有五六排房子的大院说,这里是老砂石矿的宿舍区,从前的衙门就在这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个地名:衙门口。这里属于团结村衙门组,现在团结村在大院旁边打造了一面文化墙,准备在墙上把衙门口的历史资料写上去,还没来得及弄,另外还造了个圆门,请仪征文联主席涂君题写了“衙门组”匾额。

【衙门组】

汽车在街道上西行,过团结村部后,来到青山镇西大门的丁字路口,向西是X306县道(六合的东大路),通往六合东沟,向南通往青山汽车站、六合大河口。东大路有一段在仪征青山境内,六合要借道连接大河口,路做得很不错,两车道柏油路。柏油路南侧是平整的江滩农田,北侧则是高高的山岗,连绵的东西走向,丁万胜说,山前的民房处,就叫马场,笔者深以为然,这是清代青山营的军马场。

从路口向南,经过青山汽车站,直奔六合大河口,在滁河大堤上,丁万胜带我看到了此行的第三个碉堡。

这个碉堡与前两个规制一样,三孔、向南,准确地说,是面向河口方向。由于大堤是斜坡,所以看上去碉堡也是歪的,其实不然。碉堡的门已经被新建的水泥河堤封死了,射击孔呢,倒是派上了用场,被滁河里的船用做了栓船的墩子。

【碉堡3】

据1994年版《仪征市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秋冬,国民政府某炮兵部队在县境西南沿江山地建起炮兵工事,龙山、青山、陡山、砖井山、蒋洼山、张营山、石狮洼等高处均筑炮台,山腰砌碉堡,前沿挖长壕,工事东西宽约7.5公里,南北纵深1-1.5公里。民国二十六年(1937)炮兵某部进驻,当年冬天日军进攻南京外围,该部撤走。

《风流宛在:扬州文物保护单位图录》云:青山镇军事碉堡群位于仪征市青山镇龙山、陡山山坡、江边堤岸之上。碉堡群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民党某炮兵部队为抗击日军在青山镇境内沿江地带所筑炮兵工事体系之一。碉堡群原有碉堡数量较多,现大部分碉堡埋藏于地下或者被土掩埋。地面尚存碉堡两处,均为六边形,混凝土浇筑,半地穴构造形式,顶部呈圆台状。碉堡南北长2.8米,东西宽2.2米,碉堡内净高1.8米。碉堡之间有连通各个碉堡的地道网络,地道口均有红砖砌成的小门,高1.5米,宽0.5米。由于安全原因,地道口已封闭。

可见这些碉堡是1932年淞沪抗战(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防止事态扩大,殃及首都,而设置的江防工事。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12月13日南京沦陷前,这些碉堡的守军已经撤走。

笔者对这个有些困惑,这是哪一支部队?指挥官是谁?青山江防工事就是护卫首都的,鬼子进攻南京,咱炮台一炮未发吗?这些碉堡里面的机枪,没有开火就撤走了吗?这碉堡发挥过作用没有?这些问题挖掘一下,也许有精彩的故事呢。

「红色印记·渭南」大荔河防碉堡群

「红色印记·渭南大荔河防碉堡群

大荔河防碉堡群,2018年7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荔河防碉堡群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部河西岸崖畔边缘,南起朝邑镇紫阳村,北至安仁镇安昌村。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及其武装力量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日寇逐渐占领了黄河东岸的山西河南等地区。为防止日寇西渡黄河,国民党政府在陕西沿黄河西岸一线部署防御兵力,并筑置军事工事,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日寇西渡黄河进犯的企图。

大荔河防碉堡群遗址

大荔河防碉堡群,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碉堡均建在黄河西岸二级台塬地上,南临洛河500米,东距黄河12千米,台塬面开阔平坦,整个地形北高南低,沟崖陡峭,易守难攻。每座碉堡相距约1.5—2千米,经纬度大致相同,形状、用料、大小亦相同,科学严密。大荔河防碉堡群在抗战胜利后都不同程度遭到自然破坏,现残存11处,高2.3—1.5米,厚度同为0.5米,平面呈八边形,钢筋混凝土筑置。

大荔河防碉堡群对研究陕西抗战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大荔河防碉堡群,2018年7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大荔河防碉堡群对研究陕西抗战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碉堡群的发现,填补了大荔县文物点在抗战方面上的空白,丰富了抗战历史文化遗存。(李军 任晓彤/文 牛纲/图)

来源:渭南日报

这个南方小村,用碉堡式的民居,捍卫百年前的民国式优雅

战斗的开平碉楼

文 | 许伟明

碉楼捍卫的民国式优雅

马邦德和夫人坐着马拉的火车任县长,一路上吃着火锅、唱着小曲。

火车被几名彪悍土匪生生劫持,土匪头目张牧之进了鹅城充当县长,鹅城的恶霸黄四郎家的碉楼虽然坚固,却没能扛住土匪的进攻。

几年前,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展现了民国时代南中国地区的硝烟与动荡,其中很多镜头来自广东省开平塘口镇自力村等处的碉楼。

电影《让子弹飞》中,黄四郎的住宅就是村子里的铭石楼,它也是开平设施最豪华的碉楼之一。图源:电影剧照

石楼有六层高,从第一到第四层都是戒备森严的塔楼,第五层开始绽放出从容,前部分布着罗马式廊柱,第六层为天台,中间是一个由五根罗马柱托起的中式亭阁。

铭石楼的主人是名叫方润文的美国华侨,在1925年回乡建起了这座碉楼。摄影@这和那

这些碉楼曾经的拥有者,他们对不安全感的巨大焦虑和对显赫财富的张扬,表现得同样的淋漓尽致;他们对中国传统价值的坚守,和对西式元素的实用态度,也是一样的鲜明。

碉楼就像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中和洋、古与今、传统和现代、生活和战斗,都被融为一体了。

在整个自力村内,类似的碉楼有好几座,它们和村内一层高的、人形山墙的、院落式布局的旧式房屋有着巨大的反差。摄影@这和那

在铭石楼内,一名穿着旗袍的女游客正侧坐在老式沙发上,扭身对着手机镜头,或许她正在回味阮玲玉、周璇的民国式优雅。而我也很好奇,当年在这碉楼里生活的女子们,又有怎样的民国范儿。

楼内存放着的老式家具,还能让人们想象过去碉楼内的生活。摄影@这和那

铭石楼的主人是名叫方润文的美国华侨,楼内至今挂着他和三位太太的大照片。

他戴着眼镜,穿西装,打上领带,那是已经远去的儒雅风流了。

绝大多数的资料只是这么粗略地记载,他的祖父和父母早早地到美国谋生,后来他也跟随父辈出洋到美国芝加哥,先在餐馆、洗衣馆打过工,后来靠经营杂货铺发家致富,在1925年回乡建起了这座碉楼。

铭石楼内竹编旅行箱子,记录了碉楼主人那段漂泊的历史。摄影@这和那

而他的三位太太的照片,也透露着一种今天罕有的优雅从容。

可惜的是,关于碉楼的记录很多,而碉楼内的生活记录却非常有限。

我更好奇了,当外界风雨飘摇、土匪横行时,在这个碉楼内生活的女人们又该如何保持从容呢。

一台旧式的夕阳小电扇,在炎热的南方夏天,这样的精致的小物件足以让碉楼的女人从容优雅吗?摄影@这和那

在铭石楼内,意大利的地板砖,东洋风格的天花,来自西洋的电话、打字机、黑胶唱片机,葡萄酒箱上还有英文的芝加哥,旅行用的皮箱子,乡间常见的藤编篮子,那时侯还很罕见的彩色玻璃,墙壁上的壁炉,老式的衣柜,新式的沙发,木头雕刻中出现的梅兰竹菊,中文的买地契约,西文的黑白报纸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生活场景,然后又被牢牢地锁在了一个看似坚硬的外壳之内。

来自西洋的时钟,罕见的彩色玻璃,中式的字画,共同组成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生活场景。摄影@这和那

抛在故乡的船锚

在方润文前去美国芝加哥打拼时,他的江门老乡们已在美国奋斗了大半世纪了。

1854年,开平红巾军起义失败,一部分参与者逃往港澳,漂到南洋、北美等地做劳工。

令人吃惊的一个历史事实是,在旧金山的淘金热潮中,就已有了江门人的身影。而19世纪下半叶北美修铁路的大量华工,有很大比例来自开平。

早在16世纪中叶就有开平人乘着木帆船出海到南洋谋生,这个走出去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清末之后,战乱频仍,土匪猖獗,很多人在当地难以生存。加上当地经济相较广府落后不少,当地人于是更大规模地到海外谋生。

就这样,开平的农村,一个被法国布罗代尔所说的“世界时间”远远甩在后面的地方,和世界的前沿接上了轨道,并且还是以被当成“猪仔”远洋贩卖的残酷方式开始的。

开平是著名的侨乡,屋内留存的西洋物件,见证了那一段漂泊的历史。图为赤坎古镇房屋内部。摄影@这和那

彼时美国正上演着大国崛起的历史剧,繁荣与发展主导着美国,而开平的华人华侨们似乎也了学会了美式的实用主义与乐观主义。

他们也似乎更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给远在中国的家人寻求安全的保障,他们中有很多人还通过资助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间接地参与了彼时中国社会的变革。

那些最终能够在故乡开平建起碉楼的华人华侨,大多属于幸运者。

他们的祖辈没有在前去北美的船中死去,并在异国他乡的谋生中艰难地站稳了脚跟,通过小本生意一点一点地累积财富,并将这些财富带回故乡,变成了一栋栋建在开平、恩平台山乡间的碉楼。

一座座碉楼看似大量重复,其实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摄影@这和那

因而这些坚固的、堡垒式的碉楼,并不是住宅那么简单,更是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奋斗者在故乡抛下的一个船锚,深深地扎进了开平大地的深处。

他们或许试图依靠建筑的坚固和耐用,获得当下和未来的安稳。

到如今,开平已成为中国著名的侨乡。

旅居海外和港、澳、台的同胞总计约有75万人,分布于68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旅居北美的为最多。全市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二为侨眷及港、澳、台同胞亲属。

开平的华侨建筑展现出一种中西结合后的新型态。摄影@这和那

有趣的是,广东很多地方都是侨乡,地处粤东的梅州、潮汕都是有名的侨乡,那些地方的华侨奋斗故事几乎也是一个个翻版的方润文,但碉楼和其它侨乡的房子完全不同。

梅州、潮汕的华侨建筑也讲究中西合璧,但还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格局与特征,而开平碉楼则是一种中西结合后的全新建筑形态。

它凸显了房主的个性,它们放弃了老式房子的低矮和被动挨打,用高大和主动出击来宣扬战斗的精神。

林立的碉楼就像是随时准备战斗的士兵,保护着这里的人们。摄影@这和那

在开平的乡村,人们看到的是大量重复而又各不相同的碉楼或碉楼群。

它们有的独立护卫着村落,有的像自力村、马降龙村那样三五成群,有的像立园那样融入到一个奢华的园林当中,或者像赤坎古镇那样成为小镇骑楼街巷中的最高建筑。

这种重复中的变化,就像梁思成曾写到的:“翻开一部世界史,凡事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建造的私家园林,集传统园林、岭南水乡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摄影@这和那

正值七月下旬,开平乡间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成,田间只留下点点的稻茬,却仍然散发着一股刚收割的稻香味。农耕的节奏在某种程度上还在主导着开平乡村的四季。

而在稻田中的碉楼,像一种陌生神奇的存在,这种充满内在反差的乡村图景,想必在整个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稻田与碉楼产生了奇妙的反差。摄影@这和那

随时准备战斗

电影终归只是故事,《让子弹飞》既有大量的虚构,也道出了很多的事实。事实上,开平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其精彩程度不逊于电影。

明朝之后,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

明末崇祯十七年,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一个叫井头里村的地方兴建了一座瑞云楼

这座楼非常坚固,砖木结构,高3层,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侵扰,本村和邻村村民就到瑞云楼躲避。

最初,碉楼的建造就是为了防灾避患,保护家眷。

瑞云楼今天已无处可寻,它却是早期碉楼的雏形,但它并没有很快带来一番跟风潮,时间切换到清代后,顺治在开平设县,取名“开平”,便是希望从此开始太平

建县之后,管制加强了,劫匪逐渐收敛,果然迎来了太平,因而清朝期间建的碉楼并不多。

真正大规模建起碉楼的阶段是民国阶段。

自清末民初起,开平重归动荡,匪患再次兴起。由于开平一带华侨众多,侨眷、归侨生活较优裕,更是引来土匪集结。他们四处劫掠,制造惨案无数。

开平碉楼用青砖、石块、混凝土等建成,坚硬稳固,防御性强。摄影@这和那

在1912年,开平就有了真正用于抗击匪徒的碉楼。赤坎镇腾蛟村姓司徒的人们在当年为防盗贼建了“南楼”。

这座有7层、高19米,每层设有机枪和探照灯,但占地面积却只有39平方米,更像是一座瘦高的堡垒。

同年,塘口镇以敬村建了一座“中山楼”,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取的名字。

碉楼坚固,加设机枪之后,变得可攻可守了。

而且在平原地区,站在五六层高的碉楼上就可以望得很远,因而碉楼还具有了瞭望敌情的价值。

但一开始效仿南楼、中山楼的做法并不多,碉楼在开平的大规模兴建,和一次特别的胜利有关系。

碉楼比一般的平房高的多,可以起到瞭望敌情的作用。摄影@这和那

那是1922年12月,开平中学的校长和师生共17人被一众土匪劫走。土匪途经赤坎地区时,在英村碉楼“宏裔楼”探照灯掩射配合下,周边乡团及时截击,救回被劫师生。

《开平县志》这么记载:“乡团堵截擒谭钦及匪徒十一人,置于法,人心大快。”

经此一战,碉楼在防匪击匪上的功能被充分验证,经过海外报纸报道后,海外华侨也深受鼓舞,认为终于有了一条守卫侨眷的靠谱办法。

因此,他们纷纷在海外节衣缩食,再请人设计好图纸,并带回家乡建造。

高大的碉楼也可以帮助村民们抵抗洪涝灾害。摄影@这和那

另一个促进碉楼兴起的因素是水患。

开平地处潭江流域,两岸多属平原,地势较低,是许多条支流的汇合地带,集雨面太大了,再加上河道弯曲、河床淤浅,每遇暴雨,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原本土木结构的房子很容易在水灾中被浸垮,后来兴起的石碉楼、混凝土碉楼等,则能够保证在水患中屹立不倒。

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多屋被淹,但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而全部活下来。

如此一来,开平碉楼的建设既有了来自社会和自然的紧迫性,又有了海外的资金支持,一时间,多少碉楼就在开平的乡村大地上生长起来。

开平碉楼最多时达 3000 多座,据统计,2007 年开平有 1833 座碉楼。当年,开平碉楼与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这些碉楼往往成群出现,组成防守的矩阵,一副随时准备迎战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