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泊所遗址

河泊所遗址

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河泊所遗址是昆明古滇文化的“最老代言人”。已探明的河泊所遗址分布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核心范围约100万平方米,其主要年代为战国至汉代。

中文名:河泊所遗址

地理位置: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

所处时代:战国至汉

编号:8-0132-1-132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现一块泥巴,为何它是重要文物,只因三个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泥巴随处可见,它可以说是最普通的东西,还是最原始的建筑材料。2018年,考古人员在清理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时,曾出土一块泥巴,看似普通的泥巴,却因三个理由,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级文物,这块泥巴究竟有很神奇之处,才能被文物专家如此重视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17年,云南的考古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准备去石寨山大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在工作的过程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作人员发现河伯所村至金砂村的地下,竟分布着众多有一定规律的台地和下水系统。

2018年,专家为弄清楚台地的功能,以及下水系统的走向,他们决定进行考古发掘。一共发掘出了22块田块,24条道路,228座火坑、19座房屋等。在进一步清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大量的器物,如铁片、瓷片、玉石制品。因为在河伯所村发现遗址,专家们将该遗址命名为“晋宁河泊所遗址”。

可是“晋宁河泊所遗址”属于哪朝哪代的遗物呢?专家通过翻阅《史记•西南夷列传》等古代文献,最后确定它应该是古滇国的遗存。

而“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物品,完全符合古滇国器物的特征。历史上对古滇国的记载并不多,因为当时该地比较落后,被称为“不毛之地”因为历史记载的缺乏,故此大家对古滇国的了解少之又少。

在清理废弃的41号水道时,一位年轻的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一块泥巴,一开始,他并未在意,只是将其直接装进文物保护箱,带回文物研究所,但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泥块表面的土被清理干净后,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这块泥块竟是一个“封泥”。

“封泥”不是印章,它是出于保密的需要,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也是古人使用印章的见证者,封泥较为坚硬,所以容易被保存下来。经过研究,专家确定“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封泥,上面的印章是“滇国相印”。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印章,为何“滇国相印”会得到专家的重视,甚至成为国家级文物呢?道理简单不复杂,因为这件文物的身上,藏有三个谜团:

一、古滇国国相印的模样

在我国古代,印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而不同朝代的印,风格也都不同。“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不仅证明古滇国的存在,还让我们看到古滇国国相印章的模样,也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古滇国设置了“滇相”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而滇王得知消息,因兵力较弱,无法进行抵抗,只能立即投降,请置吏入朝。汉武帝获得胜利后,在下诏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时,并设立了“滇相”,这枚封泥也就代表着,古滇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执政体系,“滇国相印”封泥就是古滇国设立滇相的“实锤”。

三、古滇国是一个成熟的国家

根据资料显示,公元278年,楚国的将领曾率兵去滇池地区,想要征服滇人归顺楚国,却因秦国出手以失败告终,而前去的士兵就留在滇池地区,促进当地的发展。

“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证明古滇国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各项制度比较完善,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正因如此,“滇国相印”封泥才会成为国家级文物。

“滇国相印”封泥不仅弥补历史文献关于古滇国记载的缺失,更让我们了解到了该国的历史文化。希望在后续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专家们还可以出土更多的珍贵文物,为我们揭开深藏的古滇国的秘密,还是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黄河古道上有座遗址号称小“楼兰”,它之所以消亡,竟是这原因

河南新乡延津县,一直是全国并不起眼的一座县城,可在一次偶然的考古发现中,它才彻底被全国熟知。在延津县的古迹遗址中,不但出土了众多精美瓷器,专家们居然还破解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谜团。这个历史谜团究竟是什么?古迹遗址中又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3年时,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准备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按照正常程序来说,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从其他地方取土垫基,而河南省历来是文物丰盛之地,故此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前期的考古探查。可是这一查不要紧,考古专家们还真的在预取土地发现了一处古代城址。

当地文物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于是派出专业的考古队前来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初次发掘中,考古人员们对遗址挖掘了2000平方米,第二次则挖掘了1500平方米。从挖掘结果来看,这座古城遗址应该就是古书中记载的吴起城,其城址规模大约有60多万平方米,形状约为北窄南宽的梯形结构。

在吴起城遗址中,专家们发现了众多的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石器等,其中瓷器种类最为丰富,也是让专家们眼前一亮的大发现。据专家称,吴起城遗址中的瓷器,基本涵盖了历朝历代北方瓷器的所有品类,也间接证明了吴起城当年作为黄河渡口的繁华。

对于吴起城遗址的发现,众多考古专家们都觉得异常兴奋,因为它的出土,为历史上诸多谜团带来了极为明确的答案。在历史记载中,吴起城是十分繁华之地,据传言,当年魏国军事家吴起曾派兵于此渡口驻扎故此得名。在此之后,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均在史书中记载了吴起城渡口当年的兴盛。可是到了清代康雍两朝时,《延津县志》中的吴起城却变成了“尽为沙蠊,四野多属不毛”的荒凉沙漠了。

几百年来,后世专家一直对此进行着深入的探究,最终却没有寻找到真正的答案。直至此次吴起城遗址的出土,专家们才在遗址下方发现诸多年代断层,这才破解了其中的秘密。在遗址下方断层中,既有1.5米深的金元时期城址,又有深埋于3米以下的北宋时期遗址,甚至在7米以下,居然还能找到战国以及西汉时期的遗迹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吴起城下“城摞城”的背后,隐藏着黄河肆虐的重要证据。众所周知,黄河水中带有大量泥沙,而在千百年的流淌中,不少泥沙都沉入河底,它们越堆越高,最终导致黄河决口泛滥,并数次淹没两岸。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在华夏5000年的岁月中,黄河的泛滥次数居然高达1500多次,平均算下来,几乎每3年多就要泛滥一次。正是在黄河的多次爆发洪灾之下,大量泥沙开始逐渐掩埋了吴起城旧城址,让它在茫茫黄沙之下永远沉睡。

不过以上原因并不是致命的,因为对于吴起城的百姓而言,黄河的洪水终将会褪去,家园也会在人们的辛勤劳作下重新屹立起来。可是在明成化14年时,吴起城算是彻底改变了命运,因为这一年黄河爆发了一次极其特殊的洪灾。

这场洪灾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其巨大的破坏力,而是洪水消散过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为至此之后,黄河开始改道,当年流域经过延津县的部分,居然向南迁移数里至今日所在河道。

吴起城渡口因黄河而兴,也必然会因黄河而没,在黄河远离之后,该渡口也只能成为了一个摆设,渐渐渡口淘汰废弃不用,而吴起城的商业链也就随之彻底崩塌,不复往日繁华之风采。不仅如此,随着洪水撤走之后,黄河留下来的泥沙开始肆虐,让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最终变成了渺无人烟的沙漠之城,清朝的时候,居民百姓们也只能被迫搬离此地,吴起城成了第二个“楼兰”。

考古的意义重大,它让我们找到了了解历史真相的金钥匙。如果没有考古,吴起城的秘密可能一直会被埋在滚滚黄沙之下,因为考古,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它为何“荒废”的答案,这不仅是文化之幸,亦是历史之幸。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河南这所小学 藏中国唯一楚王行宫遗址 千年古柏屡冒青烟实属罕见

河南南阳南召县云阳镇,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作为河南著名的历史古镇、人口大镇、交通要镇和经济重镇,云阳境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著名的宛北名镇和中州重镇。来到云阳,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楚王行宫遗址。

春秋时期,云阳是豫西沟通南北的唯一关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春秋左传》记载,公元前68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攻占申国后,楚文王在武城(今云阳)修建楚王行宫以便视察边防和督修长城,同时在四周设关庄寨、太子山寨、九里山寨、罗圈寨等关城,与周边各国开展一系列的“武城会盟”活动。

云阳楚王行宫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楚王行宫遗址。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张珙将其改建成“南召文庙”,此后的几百年间,文庙历经多次重修,规模日益扩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文庙内成立了南召县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官立两等(初等、高等)模范小学堂”。

中国成立以后,学校的校名被变更为“南召县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简称“云阳一小”,而楚王行宫遗址和文庙古建筑都保存于校园内。在校园操场上的两棵参天古树旁,有一块明朝时期所立的“南召县庙学记”碑,上面隐约刻有“楚襄王行宫”字样,它也印证了楚王行宫的存在。

旧时的文庙,用横向的墙垣,把庙宇分成四进院落,大门至棂星门为第一进,棂星门至戟门为二进,戟门到大成殿为三进,大成殿到明伦堂为四进,各院内建筑群高低错落、古柏苍翠、风景宜人,其中位于学校最里边的明伦堂,系明朝成化年间的南召县知县张珙创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二道拱门进去,充满历史文化的庭院内掩藏着泮池、大成殿,明伦堂等几处古色古香的古建筑,让人产生一种进入古庙之感。特别是守卫在棂星门两侧的一对明代石狮,以及“南召庙学碑”和“文武官员军民至此下马下轿碑”等六通明代石碑,堪称文庙历史的见证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的这两棵柏树相传是楚文王与他的爱妃亲手种植,至今已有2711年的树龄。这两棵古柏相距不远,相对而立,仿佛相依相伴的夫妻,因此民间又称它们为“夫妻树”、“爱情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棵千年古柏的树梢经常会出现一缕青烟袅袅而上的奇景,为古庙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有专家分析古树之所以会冒烟,是茎枝末端的小孢子叶球成熟后散发出的花粉所致,也有专家分析可能是光合作用,但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千百年来,古镇周围的许多树木被当地居民砍伐盖房,而这两棵千年古柏正因为云阳文庙才得以完好保护下来,堪称“深山藏古寺,古庙存古树”。

如今,“云阳一小”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校园面积达到344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学校的各种功能教室和教学设施十分齐全,图书、仪器、电教、体、音、美等各种器材配备均达省定二类标准以上,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办学效益明显,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