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院

藏经院

藏经院

位于宛虹坊53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重新,院门朝南,山门殿三间,内供弥勒佛、护法韦驮及哼哈二将。第二进三间,为大殿,内供千手观音菩萨。第三进是藏经楼,楼上下各三间。另在三楼殿西有僧厨、斋堂、客堂、方丈室、寮房、暗室等建筑。解放后,为宛虹桥小学所用。经不断改造,现在仅存藏经楼一座。

世遗雕版藏经院《开宝藏》《唐咸通金刚经》《龙藏地藏经》首发式

2019年12月21日,“世遗雕版藏经院”之《开宝藏》《唐咸通金刚经》《龙藏地藏经》首发式在苏州举行,项目特邀顾问、各合作单位、有关出版界、公益界同仁、特邀嘉宾等五十余人出席了首发式。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机结合,弘化社从2014年起,在“印送善书”项目中设立“世遗雕版”子项目,陆续完成了如历代名家书经系列、《思溪藏•法华经》等一批雕版珍品。2018年,首次在九九公益发起 “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以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首发式上,大家观看了“走进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纪录片(样片);听取了《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世遗雕版藏经院顾问李际宁教授作了雕版《开宝藏》等复刻、收藏价值与意义的介绍。

社会知名大学、出版社、联合发起机构等专家学者、法师大德分别就“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选题、运作模式、出版策划、活动策划及成品赠送对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世遗雕版藏经院主要项目推进情况如下:《开宝藏》,于2019年11月20日,已完成1000套刷印和500套装裱; 《世遗雕版之咸通金刚经》长卷,已完成1000套刷印,正在装裱中;《世遗雕版之龙藏地藏经》折本,已刻版并校对完成,刷版进行中,每月出书约500套。以上将在2020年,陆续展开公益赠送。

《开宝藏》精美复刻经卷重现世间:世遗雕版藏经院迎来历史性时刻

雕版刷印,

肇始于隋唐时期,

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

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珍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积淀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

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弘化社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借2018年腾讯99公益契机,经多家机构联合、合作发起,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启动“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

《开宝藏》的非凡价值

首次立项的《开宝藏》长卷(12卷/套)以书法端丽严谨,雕刻精良著称。是我国第一部用木版雕刻,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官刻本的汉文佛教大藏经,始刻于北宋开宝四年,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告成。

《开宝藏》也是宋代闽浙私刻和辽刻、金刻以及高丽所刻各版大藏共同依据的祖本。

自《开宝藏》开始,中国人首创了以“千字文”为顺序的目录体系。之后,我国数种大型类书的编目沿用之。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很重要的一笔。

时驰世移,沧海桑田。靖康之变,雕刻开宝大藏经的圣寿禅院被毁,《开宝藏》版片从此渺无踪跡。到20世纪,这部大藏已经几乎散佚殆尽,在全世界范围内,据各收藏单位统计,单卷较为完整者仅剩12件,每一件都可谓价值连城历史价值非凡。

版片雕刻启动

为使本套《开宝藏》得到最精确的复原,本项目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工艺传承人陈义时大师带领8名雕刻专业工作人员,于2018年10月20日在扬州启动雕刻。

为体现对本项目的恭敬,同时增进行持之力,并将每日刻版功德回向十方,刻版人员在每次开刻前,均会进行净手和共诵前行仪规,刻版结束时,会进行结行仪式。

三宝弟子刷印启动

雕版复刻工作,已经完成54面版片刻版,并于2019年2月20日开始,由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善书项目雕版小组,三宝弟子进行纯手工刷印。

扫二码查看版片雕刻和刷印最新动态

为达到最佳刷印复原效果,项目方选购了仿古色檀皮宣纸(扎花)进行刷印。预计1000套全部刷印完成时间为2019年11月底。

感恩参与支持及见闻随喜的各参与团体、机构及法师、莲友等的大力护持!

本项目包括雕版的刻制、刷印、雕版体验等内容。完成的成品,最终将通过公益形式赠送给寺院机构、社会图书馆,传统文化团体等。

希望通过本项目,使古人精工细作、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得以传承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成都画院:梳理馆藏 活化经典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成为了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而经典美术作品正是承载着历史艺术记忆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及智慧,反映了民族的品格和时代的特征,印刻着艺术家追求探索的历程。大量被公立机构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如何发挥经典的作用?既要有很好的保存、梳理和研究,更需要积极、创新的活化与推广。

成都画院成立于1980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支矶石街59号,是四川省最早设立的公立画院。成都画院作为专业的艺术机构,建院伊始,典藏工作就被列为核心工作。2010年成都画院加挂“成都市美术馆”牌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更增添了公共美术展览和美育职能。如何利用好馆藏,如何通过馆藏活化让经典美术作品普惠人民群众,也成为成都市美术馆的重点工作方向。

梳理:用作品传承历史

截至目前,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共有馆藏作品1745件。其中,国画作品1470件、油画作品188件、版画作品49件、多媒体作品33件,其他类别作品5件。这些藏品类型较为丰富,年代跨度较大,阶段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对四川境内艺术大家的代表性作品的收藏,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了四川地区艺术发展的历史沿承。

2014年,成都画院就开始有计划、分批次地将馆藏的专职艺术家成体系藏品编印成画册。现已完成朱佩君、何继笃、万启仁、胡仁蕉、夏亮熹、张幼矩、沈道鸿、田旭中等艺术家馆藏作品的编印。2017年起,成都画院推出院刊《画院》,每年4期。在《画院》中专设“品画”栏目,介绍、赏析馆藏精品。

2020年,成都画院对外正式出版了《成都画院馆藏精品选辑》,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该书是一部专门介绍成都画院明清民国馆藏精品和画院第一批艺术顾问创作精品的专著,对作品中的文字、印章都进行了博物馆级的释读,并对创作背景和艺术面貌进行了简要赏析。这本书囊括了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馆藏的22件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书画精品,如明末清初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图》、清代朱琏的《花鸟图》以及近现代张大千的《拟清湘老人笔成扇》等大师名作。同时,因为成都画院建院时就广揽周抡园、张采芹、沈福文、吴一峰、李琼久、黄稚荃、孙竹篱、冯建吴、苏葆桢、赵蕴玉等活跃在四川的老艺术家作为第一批顾问,他们为成都画院留下了一大批极为精彩的艺术珍品,其中的一部分也在此书中呈现。

活化:用艺术滋养精神

随着业务的不断完善、发展,成都画院的藏品管理从单纯的藏品保管拓展为集保管、研究、保护、展览为一体的完整典藏体系,藏于“深闺”的佳作开始逐步走向公众。成都画院每年都会从馆藏作品中挑选精品举办馆藏作品展,先后举办过“丘园养素”“像心像意”“华枝泊韵”“温暖如初”“清风明月裁花语”“回溯历史:成都画院馆藏作品修复成果展”等各种主题的馆藏作品展,积极促进馆藏的活化利用。

2019年4月,成都画院申请专项经费,正式启动馆藏设备更新及部分急待修复作品的保护性修复工作。至当年11月中旬,已完成馆藏设备的更换及39幅作品的修复。这次修复过程,成都画院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以科学化的修复手段,对作品进行基础性的加固与画面修整。2019年12月,结合修复工作的完成,举办了“回溯历史:成都画院馆藏作品修复成果展”,这是首次以馆藏品保护性修复为内容的展览。通过藏品修复与展陈的紧密结合,向公众传播了书画藏品保护性修复的相关知识。这次修复成果展,是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将藏品管理工作呈献给公众的一次大胆尝试与创新。

为更好地惠及市民,今年4月19日起,成都画院的经典馆藏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微成都”上做了10次连载,并即将在年内面向青少年朋友免费发放3000册《馆窥:成都画院馆藏精品选辑(明清-民国)》。为了强化趣味性,《馆窥:成都画院馆藏精品选辑(明清-民国)》采用了部分镂空装帧设计,并特设书画科普、趣味测试等栏目,帮助青少年读者更方便、更轻松、更快捷地普及书画常识、提升艺术修养、扩展文化视野。

作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艺术历来是成都最厚重的底色。成都市将继续向着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宏伟目标不懈努力。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正是通过对馆藏的梳理与活化,通过点点滴滴的保管、研究、保护、展览工作,为弘扬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与人文亲和力,贡献着自己的能量。馆藏作品的梳理与活化,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艺术家与捐赠者的尊重,更是体现文化公平与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博物馆、美术馆面临着多重挑战,其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通过梳理与活化并举,创新活化与传播方式,让馆藏经典更广泛更充分更自然地融入市民生活,更全面、更深刻、更充分、更持久、更有效地发挥好美术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将成为成都画院不懈探索前行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