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只墓碑

马哈只墓碑

马哈只墓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月山郑和公园内,居坡面西,背依滇池。

据《故马公墓志铭》载,墓主马哈只,云南昆阳人,生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卒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三十九岁。马哈只生前曾朝拜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娶温氏为妻并生有二男四女,其中次子即为郑和。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在第四次出使西洋前不久回乡祭扫。这段经过,刻记在《故马公墓志铭》碑阴右上角“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0坟茔祭扫追荐,至十二月吉日回还。记耳。”但字迹漫漶,大都不可辨认。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均名“哈只”。按伊斯兰教的习俗,“哈只”是人们对朝觐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人的尊称。中文“哈只”一词,本由阿拉伯语音译过来,意为“巡礼人”,即朝圣者。由于郑和幼年离家,对父亲的真实姓名可能已淡忘,或依习俗称父亲为“马哈只”。马哈八去世时,郑和年仅十岁左右。父亲丧葬之事,皆由长兄马文铭经办料理。永乐三年,郑和已升为内官监太监,请大学士礼部尚书李至刚撰写了父亲的墓志铭,但时逢第一次下西洋的前夕,郑和只得将碑文寄回云南昆阳镌凿于石,立在父亲墓前。

马哈只墓平面呈长方形,长3.6米、宽2.52米,高出地面约0.4米马哈只墓的初葬形制,今已无从可考。此墓自从明初建置以后,年久日深,至解放前已倾陷为土丘。六十年代初期,发现墓四角有石框为界,遂以其框用条石和水泥砌筑成今状.保持了回教长方形墓的形制。石碑通高1.65米、宽0.94米、厚0.15米。碑额呈圆拱形,-小篆“故马公墓志铭”六字。龟趺碑座。石碑正文四周,阴刻着缠枝蒂莲花纹。正文楷书十四行,共284个字。字迹略有残损。

《故马公墓志铭》白明初永乐三年镌石以后,一直立于马哈只墓前。清朝后期,世居昆阳的郑和后裔参加云南回民起义,失败后逃匿玉溪县石狗头村,恐《墓志铭》遭损,遂将其埋于马哈只墓前。此后,《故马公墓志铭》荒诸乱丘,无人问津。清朝末年,回民在月山西坡筑坟时,发现此碑,并立之于原地墓前。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云南石屏袁嘉谷得知昆阳县和代村有郑和父墓碑,遂于1911年亲往查访,得拓片并作题跋(见《卧雪堂文集》)此碑遂为世人所重视。1935年,昆阳县知事杨立声饬工设立碑亭,并在此碑两侧镌立了两块石碑,一为《明史•郑和传》:一为夏光南《郑和太公墓志铭跋》。但由于碑亭过于简陋,不出十年便垣基尽圮。1944年,云南人彭嘉霖、昆阳县县长李群杰又于原址重建碑亭,并在此碑左侧新立袁嘉谷《昆阳马哈只碑跋》,右侧抄镌郑和撰福建《天妃灵应之记碑》。此二碑后也佚失。

关于郑和的家世出身,以往的文献史料盖不详实。由于《故马公墓志铭》的发现,世人方知郑和是云南昆阳人以及郑和的家世出身等情况,补充了文献史料记载的诸多不足。此碑是郑和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价值极高的实物资料。

2006年马哈只墓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国学大师章太炎登报征婚只娶“鄂女”,墓碑碑文用小篆独具风格

章太炎是民国时期著名国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涉猎领域甚广,经学、哲学、文学、音韵学、语言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在清末民初受新思潮影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十分失望,一直致力于反清的民主革命。他曾因为反清斗争而先后七次被捕、三次入狱,其革命意志始终不屈不挠。鲁迅先生曾赞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章太炎是一个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政治方面有其局限性,然而在学问上面却无愧于国学大师的称呼。他博览群书,熟读中国经史,并且擅于借鉴历史观察当代。在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下,很多人被全盘西化所冲击,章太炎却始终保持着理性的认识,坚持洋为中用,传承中国国学精粹。他培养了黄侃、钱玄同、鲁迅和周作人等优秀学生,发表了《儒术新论》、《订孔》、《文始》、《小学答问》等诸多著作,后人将这些这些主要著作编入《章太炎全集》,由于网罗繁富,涉及中国多个文化领域,被称为“中国文化百科全书”。

(章太炎与部分弟子合影)

章太炎在学问上的研究已经渗入生活当中。他的原配夫人王氏逝世多年,有人想为他介绍对象续弦,询问他择偶条件,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后来,章太炎直接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启事》,明确提出自己择偶的五项条件:(1)鄂女为限;(2)大家闺秀;(3)文理通顺;(4)不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5)有从夫之美德。

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何偏偏要“鄂女”?有人问他:“为何非要娶鄂女啊?我们湖南的妹子也很不错呀!”

章太炎回答说:“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湖北人语音之中,保存着许多古音,而本人正是研究古音的,若有鄂女应征,自当结秦晋之好。”

没想到章太炎娶媳妇还要考虑研究音韵学!其对于学问的认真劲儿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以古音古字为自己四个女儿起名,长女章㸚(音“lǐ”),二女章叕(“缀”的古字,音“zhuó)”),三女,章㠭(“展”的古字),四女,章㗊(雷的古字,音“jí”)。结果三个女儿到了年纪却没人敢来提亲,因为都不知道她们名字的读音。后来章太炎在一次宴会中故作无意间念出三个女儿的名字,才解决了女儿的终身大事。也不知道这四个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次因为父亲起的奇葩名字而苦恼?

章太炎不仅在古音、古字的研究上造诣极深,在书法上也造诣非凡。与时下人们喜爱行书、楷书不同,章太炎擅长篆书。这种先秦文字,变体繁琐,想要保证每个汉字写好写对需要极深的古字造诣和书法造诣。章太炎却能够将篆书写出朴茂古雅之意,让人赞叹不已。

在1936年章太炎病逝后,按照其遗愿安葬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张苍水墓旁。墓地四周松柏坏绕,墓碑上以篆书刻写了“章太炎之墓”几个大字,是章太炎生前所自篆,字体朴茂古雅,别具一格,体现出独特的书法艺术魅力,也彰显出章太炎深厚的国学底蕴。

日本有一片“中国烈士墓”,百年来无人祭拜,只因墓碑上所刻2字

说起日本这个国家,大多数人都会有所复杂的情绪。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可是日本这个邻居百年来就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实际上日本很多本土文化都是从中国引渡过去的,公元630年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者来到长安,此后便源源不断派遣学者来我国古代唐朝学习先进文化和制度,有时一次甚至多达五百人。

如果是来学习和交流的,那么我们自然欢迎。可是后来在日本强大了之后,却翻脸向我国发起了侵略战争,中日之间最初的战争是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也日渐的强盛。

1888年,日本的产业革命发展大了高峰期,但是日本是一个岛国,本身便资源匮乏,同时市场狭小。所以日本的统治集团,便开始有了在对外扩展中寻求出路的打算。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这个策略的前几步是征服中国,最后一步是称霸世界。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早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开始,乾隆便下达了一道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清朝的发展力水平一直停留在了数百年以前。一直到1888年,才正式建立了一只全部以洋枪洋炮为战斗武器海军舰队。

然而在1894年7月25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后。这只号称清军最强战力的北洋水师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打的全军覆没了。清廷战败,并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沦为了俘虏被带回了日本。

这些被带回日本的战士不愿意向日本人低头,丝毫的没有为自己的国家丢脸。于是日本人最终便将其全都残忍的杀害了,这些战士牺牲之后,日本人将他们葬于一处。并在他们的墓碑前刻下了两个醒目的大字——俘虏。

这两个字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侮辱。而这些为国所捐躯的战士们是俘虏吗?不是!他们宁死也不愿向敌人低头,怎么能算是俘虏?虽然在二战后,日本法便将墓碑上刻的“俘虏”两字都铲除了。可是却并不能掩盖当年对烈士所作的事迹。

这几位烈士墓地的位置,分别在日本大阪广岛。在大阪的真田山陆军墓地一共有6个中国军人墓地,分别是刘汉中、杨永宽、西方诊、吕文凤、李金福、刘起得。刘汉中是客死在日本的官员中军衔最高的,是清朝的五品马队统带,但是他在牺牲时却年仅23岁。

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这些烈士的墓碑却一直没有是什么人去祭拜过。一直到2003年,一位叫杨海嘉的留学生无意之间发现了这块被荒弃的墓地,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才最终浮出了水面。

无论怎么说,他们是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士兵。现在虽然他们还没能回到家。可是却不应该被人所遗忘。如果有去日本旅游的国人,不妨抽点时间去祭拜一下这些烈士,告诉他们一句,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很强大,没有任何国家敢再来侵犯,让他们可以安息。

齐齐哈尔一村屯为23位无名烈士守墓73载,只希望......

73年前

泰来县汤池镇新立堡屯一带

一场战斗从黎明打响

到中午结束

由于敌众我寡

弹尽无援

23位无名英雄在战斗中牺牲

一代代新立堡屯人

默默守护着无名烈士墓.....

资料片

在新立堡屯西200米处,有一片绿树掩映的墓地,许多榆树簇拥着一个二米高花岗岩墓碑。墓碑正面中间刻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两旁是“青山埋忠骨 碧血励后人”。墓碑背面简要叙述了这场战斗的经过。

汤池镇乌诺村干部张久占说,新立堡这处坟墓是个无名烈士墓,据当地老人讲,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23名烈士牺牲在这里,泰来县志上也能查到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包括新立堡屯的屯长王正方和新立堡的几位老人这些年来,也始终都在守墓,并且王正方和叔叔还花了5000多元立了纪念碑。现在最好能通过相关部门找到无名烈士的姓名,这是当地的村民最为期盼的。

《泰来县志》新立堡遭遇战中记载: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收复齐齐哈尔时,原国民党嫩江省主席彭济群部下200余人,在齐齐哈尔被打散之后,逃窜至泰来县汤池新立堡屯一带,与驻昂昂溪的嫩江军分区独立二团五连遭遇交火。嫩江军分区干部、战士在战斗中牺牲23人。

据村民讲,新立堡屯这处埋葬着23名烈士的无名英雄墓,始终由他们一代代人看守着,这已成为村里的传统。

我市特聘党史研究员王国作老先生,也对村民的义举深为感动,向记者道出他内心的感言: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知有多少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成了烈士,由于时代、战争的复杂与特殊性,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籍贯与亲人在哪里!守墓人守护的是生命的宁静,是我们民族的魂和根。

期待早日找到烈士们的名字

齐齐哈尔: 下大力气解决回迁和棚改难题

鹤城车主看过来! 交通违法扣分或将这样减免

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韩艳华

编辑:潘从军

责编: 高山

审核:娄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