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大寨遗址

中牟大寨遗址

大寨遗址位于中牟县南部,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区为一突起圆形高台地,高出周围地面1~3米,文化层厚度1.6米。南面寨墙被平整土地破坏,东、西、北面寨墙保存基本完好,寨墙高出墙外地面0.8~4.8米,高出墙内地面0.2~1.5米,寨墙土层中夹杂有大量陶片、瓦、兽骨等文化遗存。在遗址区地表遗留有大量陶片及红烧土块,遗址内采集有白衣彩陶片、镂孔鼎足、沟槽鼎足,可辨器型有彩陶盆、红陶钵、砂质灰陶鼎等,均为仰韶时期的遗物;此外地表还散存有战国时期陶豆、陶壶等陶器残片。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条纹等。出土遗物有鹿骨、鹿角、古币、铜箭头等。

大寨遗址的发现对郑州东部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六盘水革命遗址: 剿匪战斗遗址——牟家大寨

剿匪战斗遗址——牟家大寨

剿匪战斗遗址--牟家大寨位于六枝特区九龙街道青龙居委会。

1950年元月初,营盘乡乡长牟超群和岩脚上官乡匪首安克庚,为执行谷正伦的“反共应变计划”,组织了“反共救国军”,军部设在营盘,继续与人民为敌。喻忠诚联络原参加郎岱三三暴动的喻忠正、王永武等,以陈国斌的武装为主力,一举捣毁了匪军部,活捉了牟超群,后在营盘大街上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并处决了牟超群。

来源:六盘水日报

杨官寨遗址!一个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

作为西安人,咱最骄傲的是啥?

当然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们生活的这个古都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说起来简直就是满满的自豪感

目前的官方资料显示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

3100多年建城史

1100多年的建都史

BUT!更重磅的来了

最近考古学家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西安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

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源头何处寻迹?西安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根脉是否还有时代更早的实物佐证?距今五六千年前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史前先民如何实现“入土为安”?随着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探究这些问题的蛛丝马迹逐一显露。

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首次发现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据杨官寨考古队领队杨利平介绍,这片墓地位于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外的东北部,西距东段环壕约530米,总面积在9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实际发掘面积约3800平方米,已发现庙底沟时期墓葬339座,墓葬分布的极为密集,初步预测总数在2000座以上,规模空前。

据介绍,本次清理的墓葬以偏洞室墓为主,兼有少量竖穴土坑墓和半洞室墓,其中的偏洞室墓葬当属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同类遗存,将偏洞室墓的出现年代提前了近400年。

聚族而葬,“国家公共墓地”初露端倪?

竖穴偏洞室墓M283

本次发现的庙底沟文化墓葬规格基本相近,都是小型墓葬,且随葬品非常少,对比早年在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西门址两侧大量出土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二者之间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因此推断这批墓葬应该是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时期普通居民的公共墓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墓地内的墓葬分布如此密集,但目前尚未发现有任何一例庙底沟时期的墓葬之间存在有打破关系,且所有墓葬均排列较为整齐,在部分墓葬开口平面的东端或西端发现有圆形的疑似柱洞遗迹,推测有可能为“幡”类墓上建筑遗存,用来标识单个墓葬的位置,证明当时的人们在营建墓葬的过程中曾经过一定的整体规划,类似于后代文献记载的“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并可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持。

西安建城立都的最新佐证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其中最早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

而通过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杨官寨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厘清了该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在该遗址范围内发现的建造有大型环壕的庙底沟文化聚落、两侧成层摆放大量陶器的西门址、环壕内部疑似堆土迹象、聚落中央的人工水利设施等,加上本次发现的东区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无疑勾勒出了一个早期城市的雏形。

下一步,考古队还要探寻西门址外可能对应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东区墓地可能对应的东门遗迹和聚落内部中央大道,如果这些推论都能得到证实,那么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时期关中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质必将展现无疑。如此一来,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庙底沟时期。

最早中国何处寻迹

杨官寨遗址鸟瞰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大致是从距今6000年前左右开始出现明显迹象,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增加,大型聚落出现,文化高度发达等等。而距今6000至5500年的庙底沟文化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共同体,其分布范围以关中地区为核心,并向周围强势扩张,东达大海,西至甘青地区,北到长城一线,向南已越过长江

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文化时期的一处中心聚落,其规模巨大的聚落、环壕等,无疑需要动用相当多的人力才能修建完成,而这仅凭杨官寨一个聚落的人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表明当时这样一个聚落已经具备了组织周边区域和聚落的人集中到一起开展大型工程的能力。加上本次大型居民公共墓地的发现,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杨官寨遗址是一处带有都邑性质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很可能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 并为后来国家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

>>知道一下

什么是庙底沟文化

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其遗址中所出土器物的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等相一致。其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范围较大。

来源:西部

编辑:张博

剑川海门口遗址:中国最大“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

“葬身于湖畔花下,倒也风雅。”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段誉失足掉落剑湖湖畔的一处人间仙境时感概,让人充满了神秘烂漫的幻想。现实中却真有风光迷人的剑湖,它位于大理北部剑川县境内,这里发现的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伴随着遗址的四次挖掘,这神秘之地的面纱被层层揭开。

文/杨建开 图/ 杨继培 李晓明 剑川县委宣传部

传说中的“鲁鲁城”

海门口遗址距剑川县城8公里,从剑川县甸南镇海门口村往北去1公里,沿剑湖的泄水河海尾河旁有一个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河滨带,海尾河清澈见底,河边树木葱绿,两岸繁花似锦,海门口遗址就在这一片田园风光中。

剑湖的传说很多,附近村庄里的老人们口中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剑湖周围是繁华的村落,人们把那里叫做“水寨”。

然而,不知什么样的原因,水寨后来消失了。有一种说法是,可能遭受剑湖水灾的威胁,也可能是收到野兽的侵扰,人们把整个“水寨”移居到北方约7公里处了,那就是传说中很辉煌的“鲁鲁城”。

时移世易,剑湖这个美丽神秘的高原淡水湖泊的湖畔水位不稳定,早已没有人家居住,成了一片肥沃的田地。而此处曾经存在过得辉煌的“鲁鲁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剑川文史馆的工作人员回忆,1957年,剑湖洪水泛滥,几条泄洪道都是弯弯曲曲的水道,泄洪能力不强,一道雨季,附近的村庄和农田都要遭洪水淹。于是,政府组织群众挖泄洪道。

然而,人们在清理剑湖泄洪渠道时居然挖出了一些发黑的木桩,还有一些碎陶片、铜器。剑湖附近村里的一些老人回忆,当时村民还挖出了一些造型奇特的石片、锈迹斑斑的铜刀铜斧。村民们没想到,传说中的“水寨”并没有消失,大而是沉入了地下,历经3000年不朽。于是,相关部门琴考古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清理。据说,有专家推断“地下可能是一个古文明遗址!”

云南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多年后,在考古技术手段提升之后,考古人员将当年挖出的古木桩、大量青铜器和陶瓷制品、石器等经碳14测定。原来,这批东西的年代界定为距今3115年±90年。这里成了记录新石器时代云南先民生活的“海门口遗址”。

据了解,1978年,相关部门在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数百根木桩,还有大批青铜器、石器、铁器和陶瓷制品。

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铜渣、铜料和石范等,这证明了青铜器均是在本地制造的,是云南唯一发现的青铜铸造地,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出土青铜年代最早的古遗址,这标志着云南地区利用金属的开始,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也就是在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初步证实了那个传说中的“鲁鲁城”确实存在过。据说,专家们还认定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青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考古专家们对比发现,海门口遗址的青铜时代遗存与大理银梭岛遗址的时代基本同时,但其文化面貌却具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说明,滇西地区的青铜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能够帮助人们认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史前的文化交流和族群迁徙。

数千年前的彩陶

2008年,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考古开始了。历经两个多月的发掘,专家们被海门口遗址上的一个又一个发现彻底震惊了。

大量出土文物中,两个完整的彩陶罐让专家们很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云南的遗址发掘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彩陶罐!这意味着,在那么久远的时代,在约3000年前,云南的先民竟然已经学会制作彩色陶器。

考古人员还在挖掘中发现了一些红色的粉状黏土,这应该就是当时的人们用来给陶器染色的染料。历经数千年岁月侵蚀,那些陶器上已然可以分辨出这种漂亮的红色。

沉睡了数千年的木桩

第三次考古发掘,遗址上到处都是古老的木桩,非常壮观。在1350平方米的探方内出土了“干栏式”建筑2000多根木桩柱,横木和木构件,构成了庞大的建筑群体。这些被发掘出的木桩在地下沉睡了近3000年。

专家学者们研究认为,出土的2000多根大小不一的木桩,从分布、造型来看,当时的云南先民们住的地方应该与现在的傣族人家的竹楼很相像。这很可能是为了避开水灾和野兽,当时的人们用大量的松树做木桩,打进土里固定,而上层菜建房居住。这些木桩历经近3000年岁月的侵蚀,却千年不腐,是一个奇迹。实在让人惊讶。

考古专家们认为,目前在国际上,保存这么完好的古建筑遗址是很少见的,国内类似的“干栏式”建筑曾经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但面积规模没有剑川海门口遗址大,密集度没有海门口遗址密,因此,海门口遗址被认为是全国目前发掘的最大的“干栏式”建筑遗址。

粟之谜

在第三次海门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非常惊讶,竟然挖掘出了稻谷和粟。关于云南先民究竟从何时开始掌握水稻的种植技巧,这个时间颠覆了专家学者此前的推断。

而海门口遗址上发现的粟也颇未神秘。粟,这是被认为栽种于北方的食物,究竟为何会出现在海门口,这还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海门口遗址所出土的稻、粟、麦等多种谷物遗存,证明了来自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其南界已经延伸到滇西地区。而稻、麦的共存现象,则为认识中国古代稻麦轮作农业技术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

从发掘出土的碳化麦、双耳彩陶、铜渣、铜料和石范,以及前两次考古发掘碳14测定,专家认为海门口遗址是南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

10层空间

第三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理清了遗址的层位顺序判定。挖掘出的28个探方都划分了清晰的层位,从上到下共分九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明清年代,出土了一些清代的铜钱和明末清初的青花瓷片。第三层为元明时代,出土了陶斧、管状网坠、红陶土。第四层到第七层为铜器时代,出土了铜器、石器、陶器。第八层至第九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物为彩陶、刻纹饰陶器、角器及打磨石器。

有的探方还出现了第十层,在这些地层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可以说那个时候在海门口遗址就有人类活动,意味着海门口遗址上堆叠了近4000年的历史信息,考古专家认为,从年代层位表明剑川海门口遗址是国内历史信息保留最完整的独特遗址。

走近史前聚落

专家学者们达成共识:剑川海门口遗址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海门口遗址的第三次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荣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是西南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6年年底,第四次海门口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启动,遗址文化堆积丰富、遗迹众多,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陶片等等。

和第三次发掘相比,海门口第四次考古发掘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特征略有差异,纹饰陶发达,以夹砂陶为主。

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新的房址,大大丰富了人们对遗址聚落结构的认知。此外,还找到了墓葬,这为认知海门口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为不同时期墓葬区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数千年前,在剑湖之畔,先民们使用青铜器、铁器,制作彩陶、种植水稻、粟……这片土地上需要揭开的谜还有很多。可以说,海门口遗址的不断发掘,让人们走近史前聚落的先民,发现越来越多的珍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