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7窟。位于洛阳城南60公里处嵩县田湖镇铺沟村,在嵩县东北田湖镇铺沟村西边,石窟背依西岩山南岭崖壁,东望伊河,洛栾公路从窟群下穿过。南距嵩县30公里,北离洛阳市58公里。

你不可错过的河南十大石窟——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座落在嵩县东北田湖镇铺沟村西边,石窟背依西岩山南岭崖壁,东望伊河,洛栾公路从窟群下穿过。南距嵩县30公里,北离洛阳市58公里。

石碑

铺沟石窟是当代命的名,它原来的名字已不可考。它的确切创建年代,由于缺少碑刻题词和方志金石记载,今也已难考。从现存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造像配置、造像风格及装饰来看,该石窟系北魏迁都洛阳后期所开凿;同龙门造像风格一脉相承,应是龙门石窟延长,而不是另辟蹊经。

铺沟石窟地处九皋山、西岩山和陆浑岭之间,属丘陵和河谷平川地带,西高东低,窟前伊河海拔约150米,伊河从南向北流过。

伊河

石窟

石窟就开凿在西岩山南岭的山包上,山石属灰色粗砂岩。原有洞窟8个,北边因洛栾公路扩建埋设地下2个,现存6个,除南边单独一个较大外,其余5个集中北边。自北至南编号为第1窟、第2窟、第3窟、第4窟、第5窟(以上集中于北边),第6窟(又名六郎窟)。

造像风化

现存六个窟皆为壁设坛,方形平面,穹窿形顶(个别为平顶)形制,窟门方形,正壁造像的铺,门外造二力士(个别无)守护,同在胡太后时期的弥勒洞,来恩赐九洞等相似。由于长期自然灾害的侵袭,窟门大部分都损坏,多数造像已成风化石胎,面目全非。尤其四壁下部风化殆尽,惟有窟顶莲花,天宫使乐及四壁上部造像保存尚好。

水泥保护

铺沟石窟原有南边一窟较大,铺沟电站退水渠位其上,常年受流水渗透浸蚀,洞窟岩石坍塌,风化剥蚀严重,仅存一尊风化石胎像。北边原有七个窟,由于自然灾害侵袭,加上人为破坏,已是遍体鳞伤,窟门大都残破坍塌,许多造像也因石质粗糙风化得面貌皆非,衣饰和装饰剥蚀得遍体斑痕,尤其窟内四壁中下部风蚀殆尽,仅在四壁上部造像及窟顶装饰图案保存尚好。该遗址石窟部分上方凿有小方洞,可能是后人增筑檐加以保护留下的遗迹。由于该石窟地处偏僻地区,尚未维修和进行窟前地下发掘。洛栾公路车辆的震动、洞窟的渗水、石窟围岩的崩塌已是铺沟石窟丞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石窟已用砖和水泥做封闭式保护起来。

石窟局部

窟平面近方形,穹窿顶广如屋,门方形,上部凿有小方洞,原有窟檐。因石质粗糙,许多造像风化剥落,尤其四壁接近地面的部分风化殆尽,唯上部莲花藻井及壁上部的造像保存尚好。

五窟造像基本相似,正壁皆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有火焰纹背光,上绕以阴线刻飞天伎乐。东西两壁刻有弥勒小龛、千佛龛、涅变、维摩变及佛传故事等。其中二号窟最大,正中佛高一米五,南壁佛高一米,北壁整齐排列着八行佛像,每行五尊,共四十尊,呈方格形,每行之间刻有募化者和刻造者的姓名。

风蚀

铺沟石窟造像,其艺术风格与龙门造像一脉相承,本是龙门石窟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铺沟石窟现存石刻造像及装饰艺术,其雕刻之精细和成熟稍逊于龙门石窟,在研究北魏后期雕刻艺术方面,实为中小型石窟的代表。铺沟石窟为社会中下层信徒所开凿,它反映了和代表了当时民间盛行的佛教组织——佛社的造像,为研究当时洛阳地方民间佛教组织及其信仰提供了历史资料。

——END ——

河南嵩县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嵩县铺沟村南不远,嵩县城区东北约二十公里,石窟开凿在一片突出的大石上,一条公路从旁边穿过

石窟旁数百米是伊河,顺流而下约十公里是伊川吕寨石窟,下游四十公里是龙门石窟

铺沟石窟现在还可见三个洞窟,都比较小,造像风化严重,但残存下来的浮雕仍然有明显的北朝特征

【铺沟石窟】

东窟,主尊风化严重,侧壁浮雕也风化严重,但内容尚可辨识,一株大树下说法,刻的应是弥勒菩萨龙华三会,下部有伞盖,应为礼佛图

【东窟造像已严重风化】

【侧壁“龙华三会“”】

中窟,窟内造像也已风化,侧壁局部保存较好,左首上部刻两座房子,一座房子内是佛祖涅槃,另一座房子里是一人手持麈尾的说法图,应是佛祖涅槃之后弥勒菩萨龙华三会;左首上部为一株大树上挂一口钟,旁边房子里有说法图,也是龙华三会的画面

【中窟造像也已风化】

【左首涅槃和“龙华三会”】

【左首下部】

【右首“龙华三会”和树上悬挂的钟】

【右首下部】

【背光延伸到窟顶】

两个洞窟里的说法图主尊都是菩萨装,虽然风化严重,刚好保存下来三幅画面结构不同的“龙华三会”,实属难得

西窟同样是风化严重,还能看到壁上曾刻有千佛

【西龛主尊也风化掉了】

【侧壁造像和千佛】

【侧壁造像和千佛】

没有在现场发现与开凿有关的题记,从造像形式看均属北朝风格

【挖墓的广告打到了省保碑上】

2019.05.16,嵩县铺沟石窟

河南嵩县铺沟石窟【平洛古道访石窟】>>>

李均宏 | 探秘凤翔前关里村摩崖石刻与寺沟石窟文化

凤翔前关里村摩崖石刻

寺沟石窟文化考察记

文&图 李均宏

2017年8月5日上午,我和高中同学李强应屈红卫之邀驱车到了糜杆桥镇北水沟村,在屈红卫父亲和他的老朋友韩师傅的陪同下,由仵师傅开车,去北山前关里村考察摩崖石刻佛像凤翔县糜杆桥镇前关里村山环水抱,位于谷底阳坡,村民房屋都背东北,面西南,村西北河边有一片岩石峭壁,直立千仞,上有石刻佛像,村中还有布尔山羊养殖基地。

在前关里村关老师傅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七人披荆斩棘,穿过草丛来到石崖对面的荒田中,石崖下的河沟已经断流,由于河水下切,崖下河谷幽深。石壁东部有一浮雕石龛,刻有三尊佛像,为交臂交足状,旁有二侍者。宝鸡文理学院魏宏利博士观看石刻佛像照片后认为该石刻佛像近于北朝时代石刻风格。西部崖石上有一大一小两石洞,小洞在上,遥望已无佛像,大洞在下,遥望有一石刻透雕佛像,如真人大小。据屈红卫父亲回忆,他在二十多年前,曾上去看过,小洞佛像还在,现在则可能已经被盗。佛洞距离河谷直线距离大约五十多米。由于天气炎热,攀爬不便,只能远距离观察拍照。

前关里村空谷幽兰,世外桃源,是避暑纳凉的清静之地。可惜年轻人大多移居城市,现在只有老年人口二十六人,很多田地已抛荒,无人耕种。石崖怪石嶙峋,远看如同天然石雕,柱石动物,塔柱神怪,无所不有。

下午,我们一行又驱车前往凤翔县寺沟石窟考察,从姚家沟镇原红旗化工厂职工之家东边上山,途经姚家沟水库,一路青山绿水,野花飘香,风清云白,野果解馋,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凤翔县寺沟石窟本为兰若寺,有明代嘉靖年间石碑《兰若寺记》为证,不知为何今人称为难舍寺。 兰若(若,音rě),是“阿兰若”的省称,源自梵语aranya之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也指一般的佛寺,《俱舍论》云:一牛鸣地,可置兰若,取离喧故也。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则称:“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凤翔县志》记载:“寺沟石窟,位于城东北20公里五曲湾乡寺沟村。有明代石刻造佛像,线刻佛像,舍利塔三座,佛像碑两座,字碑七座。流水潺潺,翠柏浓郁,山景宜人。”又有地方文献记载:“寺沟石窟始建于唐代,现存石刻为明清时代遗物,……寺沟石窟对于了解明清时代凤翔地区佛教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寺沟石窟地处凤翔县北部山区,四面群山环绕,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因远离公路,人烟稀少,交通极为不便,因石窟规模较小,保存状况较差,缺乏安全保障,该石窟未列入级别保护。”寺沟石窟石刻佛像现在已被彩绘装饰一新,并有玻璃橱窗保护。该地佛教道教庙宇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有佛殿和菩萨殿,也有三皇殿和三清殿。道教庙宇坐东朝西殿后崖壁洞中有玉皇大帝雕像及其两个侍者,洞壁门旁有佛塔石雕,塔内有佛像,佛殿坐北朝南,殿后崖壁洞中有石雕佛像及二菩萨,佛像石洞上面还有石洞供奉药王孙思邈。《华商报》记者曾发现明代成化年间题记,推测其建于明代中期。寺沟石窟西侧有一块高约十米的立石,在清水泉旁菜地背山,倚山而立,从寺门口远处看,头部身子脚部已出现,若加以人工,可雕刻成阿弥陀佛接引佛像,比人工建筑庙宇塑像更能吸引游客。寺沟石窟庙宇的古旧门扇木雕花纹工艺精湛,可惜已被拆旧换新。

中午我们还路过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凤翔水沟遗址,该遗址曾出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石器如石斧,石镰和陶鬲等生活用品,现存商周时代城墙,该城东边近邻干水河,西边为封家河,地势高敞,坡缓平坦,背山朝阳,两侧鹅卵石堆积深厚,可能是上古时代雍州文化中心。同行中的长者屈红卫的父亲又给我们讲了他亲眼见过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初期改改卖水的场景,改改生来弱智,不能参加正常农业劳动,只好在路旁给过往卡车司机和打柴人供应白开水,由于不识字,也不会算帐,只好用二分钱样币收费,一分、五分硬币或一角纸币都不收,成为没文化、头脑简单者代表,并被传为饭后谈资笑料。山区村妇改改的外表形象当然不好,头发散乱扎成两个小辫,面貌丑陋,衣服肮脏,那个时代的残疾人还没有得到社会关心和照顾。真是: 改改本是残疾人,苦难岁月有伤痕。卖水只要二分币,马头坡边遗迹寻。我建议在凤翔县凤灵公路旁马头坡适当地点当年改改卖水处设立卖水故事雕塑,记载历史故事,怀念苦难岁月,促进五曲湾村旅游产业发展。

晚上,凤翔文艺爱好者在天香楼聚会,我县琵琶演奏教育工作者王海芳老师即席演奏古今名曲助兴,屈红卫也用竹笛伴奏,其乐融融!

作者简介

李均宏,1972年生,陕西凤翔人,长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文稿审核 | 李 强

本期组稿 | 杜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