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峪窑场遗址

合峪窑场遗址

合峪窑场遗址地址:栾川县合峪镇合峪村,合峪窑场遗址,合峪窑场遗址简介,合峪窑场遗址-洛阳市栾川县合峪窑场遗址旅游指南

十里窑场—耀州窑遗址博物馆

离开耀州窑博物馆我们来到了北面不远处的遗址博物馆,共有两组展馆,均位于漆水河北岸,紧挨着西铜公路东侧。它们是在1984—1997年对耀州窑遗址发掘的基础上修建的,当时分为七个区进行发掘,其中南北相临的第一、二区较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如今的两座博物馆。

第一区的博物馆外形呈窑炉形,左侧耸立着两根大烟囱,拾阶而上进入博物馆内,迎面是序厅,绕道其后就是宏大的耀州窑遗址了。据禚振西老师讲,当年发掘时这里从漆水河岸边一直向上,到处都是窑址,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展厅内的遗址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一座宋代的制作瓷器的作坊遗址,有堆料场、晾坯场、施釉、制瓷作坊,以及烧瓷的窑炉;再往里看到一片窑炉遗址,相互叠压打破,从唐代一直到宋代晚期,十分罕见,很有意义。

第二区的博物馆造型很不起眼,就是一座普通的长方形建筑,南北的窗口似窑洞状。从西南角的小门进入展厅,宏大的唐三彩窑址就出现在眼前,东西向排列开了,气势宏大。这里的遗址也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制作唐三彩的作坊,由东西向并列的七座窑洞组成。这些窑洞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供工匠居住的场所,有的用作原料的制备,有的用作成型,有的用于施釉,有的用作存放土坯泥料。比较系统的反映了唐代制瓷工艺的劳动分工和发展状况;其次,是西北角上的五座唐代窑炉,有横焰窑和半倒焰窑两种类型。横焰窑比较简单,装烧容量很小,可能是为某种产品进行试验或小规模生产所设的。在一些作坊的地面上有一层淤沙,已经成形的瓷器多被冲倒,作坊无疑是因为漆水河水涨淹没,被迫停产。

《同官县志》中记载:“黄堡镇故瓷厂,在县南四十里”,“地方故老相传南北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我们所参观的两座博物馆就位于黄堡镇西南面,即所谓的“十里窑场”之中,如今这里已经被公路、农田、房屋所覆盖,如果不是几座博物馆提醒,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辉煌。只有旁边的漆水河还在静静地流淌,千百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2014年6月6日中午

参考书目:陕西考古所《宋代耀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8年;陕西省考古所《唐代黄堡窑址》,文物出版社,1992年;薛东星《耀州窑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

走进河北峰峰磁州窑富田遗址任双合老师工作室

作者: 陈书君

作者陈书君

九月七日早上,我和郝东雨老师在峰峰民协副主席、书画艺委会主任宋继高老师的带领下,去往位于富田磁州窑遗址所在地、国家一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任双合老师的工作室——清心堂

初秋,暄气初消,秋光盈照,不由得让人内心荡起了绵绵温情。天空除了几缕扯碎的云絮,是一整片高旷的纯蓝。一路骑行,我们来到了磁州窑博物馆的大门口,就在此时,热情的任双合老师迎了出来。看到了久闻大名的任老师,我忐忑不安,紧张极了,可没有想到的是,身为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任老师,是一位气质温雅,笑容可掬,谈吐不凡,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的老艺术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到这时候我悬着的心才放回到原处。一番寒暄之后,我们沿着满是泥土芳香的小路,缓缓走去,一路走一路拍照,拾阶而下,清幽的绿色慢慢地染上了灰墙,台阶、青苔——时间之物,岁月痕迹。

时光不曾停止,当我看到了古人用来制做陶瓷的圆窑、作坊、古井、古耙池、碾槽等设施,我由衷地赞叹前人的聪明智慧得以薪火相传,仿佛看到了陶瓷人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身影。最直观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和中国磁州窑灿烂辉煌的岁月。

不觉间,抬眼望去,已来到了清心堂的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扇栅栏门,门的两旁种满了翠竹,真的是“四季青青不改容,身姿挺拔稳如钟”。迈步入院,一池秋水,荷叶浮萍,锦鲤畅游,别致的小院里满目葱郁,淡雅舒适,就像走进了诗情画意的梦境。

走入展厅,一幅幅浓墨淡雅的画作让我激动不已,任双合老师的柿子图,每幅作品都像是在对到来的宾朋诉说着祝福的话语“祝您事事如意”。许文龙老师画的金鱼图活灵活现,跳跃畅游,仿佛在对莘莘学子们寄语着美好的寓意“鲤鱼跳龙门”。刘福生老师的山水画峰峦叠嶂,气势磅礴,山水相间,就像置身于祖国的大好山河,身临其境,留恋忘返。

尤其是三位老师的瓷器创作,让我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那独特的白瓷彩绘技法,是把写在书上的书法、诗句、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画到了瓷器上,使瓷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从而流芳百世!即欣赏到了现代瓷韵,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其灿烂辉煌必将名播四海。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深刻的了解了陶瓷制作且遥远的历史。任双合等三位老师的书画作品精致、生动、磅礴大气,非常震撼,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知识面,真的不虚此行。我们将以此作为激励,沉下心来,勤奋努力,争取画出更好的作品,努力攀登新高峰。

编审:朱世良

惊!良渚附近意外发现南宋窑址,现场发掘出大量遗物

良渚古城遗址余杭瓶窑老集镇

一南一北

中间隔着中苕溪

图:苕溪北岸的瓶窑老集镇

每到汛期,苕溪上游洪峰过境时,瓶窑老街就会水漫金山,家家户户一楼都泡在水里

图:整治前,汛期年年受淹的老集镇

为了不受淹,不少人家被迫把房子建在老街背靠的小山头上,这座山名叫窑山。

2016年底,瓶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年年被淹的老街居民终于搬迁了。

图:窑山脚下,整治工作收尾中的瓶窑古镇

2018年初,窑山公园项目也开工建设,4月,余杭区文广新局文物执法行政执法中队的一次例行检查,却发现小山头藏着一个大“秘密”——南宋窑址在此!

窑山修公园

无意发现数量惊人的瓷片

根据公园设计方案,窑山东入口是以后公园的正门。但在工程场地表层清理的建筑垃圾过程中,却发现存在若干破损陶片。

4月14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现场再次进行勘察后,认为此处可能存在6条窑带且保留相对完好,有一定考古挖掘价值,需要进行考古挖掘。

4月底,省考古所进驻现场,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考古挖掘工作。

这次考古发掘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共布设10*10米探方10个,取得了重要收获。

图:考古发掘的三条龙窑窑炉

根据浙江省考古所调查,窑山共有12处窑址,此次发掘区揭露出龙窑窑炉3条、砖砌挡墙1道和大量窑业废品。

有人会问,良渚古城遗址在瓶窑,为什么它不叫瓶窑文化,而是良渚文化呢?

其实,上世纪30年代,余杭良渚人施昕更在良渚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并出版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遗址初步报告》成为良渚遗址的第一个发现者,良渚因此而得名。

那么瓶窑这个地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图:探方剖面

这次考古发掘的发现,恰巧说明了瓶窑的来历,正是烧制韩瓶等瓷器的窑炉所在地之意。

考古发现

山南宋时期烧窑史长达1000年

3条龙窑窑炉结构相似,保持情况均比较好。

以其中一条依山而建的Y2龙窑为例,其窑壁以窑砖砌成,现仅存窑床部位;残留的窑炉炉体斜长12.66米,水平长越12.2米;窑床中间剖面可以看出五个时期的炉窑修整过程。

图:Y2龙窑窑炉中部剖面

可能是当时空间所限的缘故,这种在炉窑废品之上直接建新窑,采用加高而不清理窑床废品的堆积方式,是在别处没有见到过的,也这次发掘过程中,省考古所认为特殊的地方。

另一个比较惊人的发现是窑业废品堆积较厚,最厚的地方可以达到2米。

图:出土遗物

现场发掘出土包括瓷片和窑具在内的大量遗物,瓷器的品种类型丰富,器类以韩瓶为主,另外还有四系罐、执壶、虎子、漏斗、碗、盏、盘、擂钵、灯盏、瓶等。胎质粗糙,釉色以青褐色为主,多施半釉。

韩瓶是一种流行于南宋和元朝时期的瓷瓶,之所以通称为“韩瓶”,相传这种陶罐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攻打金兵时,军队里的士兵用的汲水器。

发掘过程中,考古所在原生地层堆积中出土了若干南宋早期龙泉青瓷福建地区青白瓷残片,大致判断窑业堆积的年代为南宋早期,烧窑的历史大致延续了1000年。

图:窑山采集到的器物标本

在以往研究中,韩瓶类产品多归为酒器类。鉴于南宋期间实行榷酒制度,酒类产品为官府专卖,韩瓶作为酒器,可以归于广义的“官窑”范畴。

此外,关于韩瓶类粗瓷产品,学界一般将其产地限定为一新窑,瓶窑窑山遗址的发掘,也突破了学界以往的认识。

居民口述18窑历史

6月窑山遗址公园开门

“听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窑山上有18口窑,18座井和18条弄堂,烧窑的历史兴于唐朝,南宋时期鼎盛,到了清代几乎消亡。”

今年60岁的胡兴国,是瓶窑文化站的老站长,他对钱报记者说,这些只是民间传说,年代久远了,山下年年有水患,山上搬来不少人家居住,很多窑口、水井、弄堂都已经找不到踪迹。

在他的记忆里,大概几十年前,老集镇上的居民偶尔会在水井里打到一些瓷片,因为东西实在太粗糙又支离破碎,没人觉得这是什么文物,大家也都没当回事。

不过随着窑山遗址的发掘,小镇居民沸腾了,大家细细想来,原来老一辈口口相传的东西是真的!

老集镇南面的苕溪直通京杭大运河,过去运输多走水路,窑山的交通条件确实很方便。

烧窑需要水来冷却,山上废弃的古井可能是烧窑人打出来的,这也能支持窑山曾经窑业发达的说法。

不过,胡兴国分析,过去的瓷器都是手工拉胚的,窑山出土的韩瓶等器皿很粗糙,可能是跟当时部队物资要得比较急,工匠们赶工有关系。

图:瓶窑窑山遗址公园,今年6月开门迎客

为了保护和传承窑山文化,余杭苕溪城市建设有效公司调整了原有的窑山公园设计方案,参考了一些古窑遗址保护地的做法,为考古挖掘的1000平方米遗址区域增设廊架加以保护,今年6月遗址公园建成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在窑山脚下的瓶窑非遗博物馆,瓶窑镇政府特别设立了近1000平方米的展馆,恢复展示瓶窑古窑文化,届时大家可以欣赏到各种有南宋遗风的粗瓷制品。

图:瓶窑当地工匠仿制的南宋瓷器

本文由余杭旅游整理编辑

来源:浙里杭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