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耀宅院

王炳耀宅院

王炳耀宅院类别:古建筑时代:清地址:伊滨区庞村镇彭店寨村,王炳耀宅院,王炳耀宅院简介,王炳耀宅院-洛阳市洛龙区王炳耀宅院旅游指南

四合院里的阜阳:程文炳宅院

颍东区袁寨镇街口向南走300米,再向东一拐,就看到一片古建筑,这就是清代水师提督、爱国将领程文炳的宅院,此建筑原址距今已有120多年,是阜阳市乃至淮北地区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晚清时期最大的一处官吏私宅古建筑群。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砖黛瓦,古朴而庄重,虽历经沧桑,仍十分壮观。

爱国将领程文炳

据阜阳县志记载,程文炳(1834-1910年)为清末爱国将领,颍州柳沟屯(今颍东枣庄镇童庄村后海子村)人。从军60多年,因战功卓著,官累至九江镇总兵、湖北提督、福建提督、长江水师提督。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程文炳奉命率军队,全力赴闽,支援前线。光绪20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程文炳丁忧守孝在家,在李鸿章、刘坤一、裕禄等朝廷重臣的力荐下,再次统兵驻守张家湾,拱卫京畿。光绪27年(1901年)程文炳任长江水师提督,整顿军备,增饷银益师,军威始震。因其治军严明,爱兵如子,曾被曾国藩誉为“有古仁将之风”。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称赞程文炳“决胜千里,克赞家声;其人通敏,不类武人。”

程文炳为官清正,多次慷慨解囊,放赈救灾。临终有“遣折”专奏,论陆海军应行事宜,提出严拒“赔款”,重建教育与军事,远见卓识,为朝野钦敬。

古朴庄重程府宅

据了解,程文炳宅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历经12年完工。整个宅院占地67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院进落,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正门为跑马楼,为程宅的正门,此门高大,骑马可以通过。

门框采用青石整体雕刻而成,木雕以八仙故事和莲花为主,显示门楼的高贵。大门楼正中央,悬挂着由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写的“程文炳宅院”的镀金牌匾,字体古朴苍劲。前厅为主人会客的地方,等级较高,该厅建筑风格仿照长江水师衙门大厅所建。

正厅后面为暖阁,是与重要客人谈话的地方。据记载,光绪4年,袁世凯来颍,程文炳与袁曾在此处相谈。

院内的照壁将前后院隔断,增添了一份幽雅清静的感觉。照壁上的砖雕,是两头小鹿在松树下嬉戏,小鹿雕刻得生动形象,活泼可爱。

堂楼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楼房左右厢房,过厅贯穿一体,三进院落,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特征。楼房主体建筑的门窗上透雕着兰草、荷花牡丹、宝瓶等平安祈福物品,工艺精湛,构思巧妙。让我想到在杭州参观胡雪岩故居时,其楼房装饰的艺术风格与程宅十分相似。程宅的门东侧为跑马场,场内现有假山、亭台、小桥。

楼房左右厢房,过厅贯穿一体,三进院落,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特征。楼房主体建筑的门窗上透雕着兰草、荷花、牡丹、宝瓶等平安祈福物品,工艺精湛,构思巧妙。

文化传承修古宅

解放后,程家大宅院曾经作为区公所所在地,后改建为粮库和区公所家属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建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古迹的维护、修理和传承,颍东区委区政府组织文物部门论证程宅建筑结构上的特点,雕刻风格,综合当地居民的回忆,投资350万元,经过三期整体维修工作,修旧如旧,最大程度还原了宅院的历史风貌,成为阜阳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

200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程文炳宅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文炳宅院自2010年12月28日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有3万余人参观。

从程文炳宅院出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人们称赞阜阳人杰地灵,这话一点不假,春秋时有管子,三国时有吕蒙,清朝末年,战乱频仍,阜阳一个偏僻小村却走出了程文炳这样一位大将军

看完程宅的前庭后院,略感不足的是,对程文炳的生平介绍偏少,要是能为程文炳做一个雕塑,将他的故事编印成册,将皇帝、大臣对他的评价让书法家书写出来,再把《程文炳文集》《程恩培(程文炳之子)文集》《东瀛官兵纪事》(程恩培著)与程文炳三子程尧章集案并译述的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法律法规和典章制度的专著《日本变法次第类考》,四子程恩普等五兄弟(被誉为“安徽辛亥英杰”)追随孙中山、效力同盟会、发动皖北(阜阳)首义的事迹等资料以及其家风、子孙的业绩等布置一个展厅,让游客在参观程宅时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熏陶和程文炳的爱国精神,增加程宅的文化张力,岂不美哉!

作者:闫振田 视频:万熠影视

编辑:阜小布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静升镇。是由静升王氏家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以其雄浑磅礴的规模气势,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并赢得了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大院格局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院落特色

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有人说过,在王家大院,“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高家崖建筑群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红门堡建筑群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

华夏民居第一宅 : 山西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是晋商大院的代表。说起晋商大院,我们耳熟能详的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在这些大院中,可能乔家大院的名气更大一点,那是因为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在那里拍摄的缘故。

而王家大院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共有院落54幢,房屋1052间,相当于乔家大院的4倍,砖雕石雕木雕的“三雕”艺术更是无与伦比,是晋商大院名副其实的代表,有“王家归来不看院”之说。

王家大院座落于介休。在这里也想说说介休这座城市,介休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但绵山应该听说过,绵山是介休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没听说过绵山的,那应该知道介子推,绵山则是因介子推在此隐居而闻名的。如果连介子推也听说过的话,那清明节不会不知道吧,清明节就是因为介子推不想出来为官,而抱树被焚而死,后人为纪念介子推才有了清明这个节日。

说了这么多,只不过想说明一点:介休这座城市还是有点来头的。而座落在介休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来头也是不小,100多年前谁不晓得静升王家啊?100多年后,王家大院更是有了“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等响当当的名头。

现在的王家大院主要分为红门堡、崇宁堡、高家崖、王家祠堂、文庙5个部分,红门堡和崇宁堡都有高大的城墙包围着。当站在王家大院跟前,你绝对会被眼前这座规模宏大的晋商大院所震撼。想想,当1052间古色古香的明清房屋呈现在你面前时,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

王家大院不仅有恢宏精美的各式建筑,就是里面各种各样“三雕”故事,什么莲生贵子、一路连科、吴牛喘月、麒麟送子、飞马流云,就让你听得神魂颠倒。王家大院是王家17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才建立起来的。王家原来以务农为生,后来卖豆腐发家,然后由商而仕,是广大晋商发迹历程的一个缩影。

说起晋商,那是比王家大院更为著名的一个名词,山西现在著名的大院就是当年显赫的晋商的宅院。而晋商则是山西的代表。

晋商,那是山西人在中国历史上划下的最耀眼的一笔。晋商自宋朝开始已是商业经济的中坚力量,清朝时期更是撑起中国商业的半壁江山。说来也奇怪,山西从来就是一个干旱、贫穷的地方,为什么会诞生这支影响巨大的商人队伍呢?原因就是因为穷!

地贫民多,当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时候,山西人只能出蒙古,走西北。《走西口》这首民歌唱的就是最初的山西贫民,山西商人就是通过“走西口”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比如在显赫的晋商家族中,乔家的祖先,是在蒙古草原给别人拉骆驼;曹家的祖先,是推着独轮车卖沙锅的;常家的祖先,是在张家口摆摊卖布。“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等谚语,更是说明了走西口的晋商与西部重镇的关系。

发展起来的晋商以经营茶、盐、票号、粮食、牲口为主,足迹遍及海内外,盘活了整个中国经济。举几个例子来一瞥晋商的强大:清兵刚入关,顺治的龙椅还没坐热,就立马召见了当时最著名的八位晋商,“宴便殿、赐服饰”,大加拉拢;雍正平定青海叛乱,军粮供应困难,朝廷一筹莫展,这时一位叫范毓宾的山西商人站出来说:这事就交给我办吧;清朝后期,山西票号是朝廷办理军饷、赔款及部分省财政金库的地方。

晋商在清朝达到鼎盛,但由于外国资本的入侵及自身的保守,晋商也随着清朝的垮台而褪去了主角的服饰。

晋商远去了,但他们的宅院留了下来,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还有平遥古城。当我们被这座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所震撼时,被告知,王家只不过是当时繁若星辰的晋商中并不非常突出的一家而已。还有平遥古城,这座由6.2公里长的城墙围起来的古城,里面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代的民居、官衙、票号、镖局、庙宇、街道。从晋商大院和古城那一座座恢宏、精美的古老建筑上,你可以看出当时的晋商是何等的财雄势大。

山西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地上地下宝物众多,名胜举之不尽,名人数不胜数,更诞生过娘子关雁门关平型关、大寨等神奇典故。然而仔细算来,唯有晋商才可代表山西辉煌的过去,也可能唯有晋商才可发展山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