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庄陀罗尼经幢

前南庄陀罗尼经幢

前南庄陀罗尼经幢准,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前南庄村,现移至廊坊市博物馆的碑碣苑保存。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于1990年5月被发现,缺刹。基座下有两层青砖铺砌的方台,幢座下部为八边形盘状石雕,四面浮雕奔驰状瑞兽,四面浮雕花卉,各面交错排列,顶面雕祥云图案;幢座上部为圆形盘状仰莲石雕,莲瓣重叠向上作盛开状。幢身由大八面柱体、八角形托盘、小八面柱体组成。大八面柱体阴刻楷体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立幢人家世、立幢经过、立幢时间等内容,八角形托盘雕饰兽面衔环、幔帐等图案,小八面柱体四宽面雕佛龛,龛内雕四方佛像,四窄面刻佛名及真言。幢顶为八角攒尖式屋盖,上刻瓦垄,檐下刻斗拱。经幢通高0一四米。

该幢为大辽大康七年(1081)十月(其姓失考)在其家族墓地为亡故父所立。幢上另有“皇统九年(1149)二重建”等字,书法拙劣。雕刻较粗糙,系金代其家族后重新所刻。

唐代中期以后,境内受佛教真言宗的影响日益扩大,经幢建造在寺院和民间流行,且种类、形式、质地多样,其中石幢最为常见,幢上多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至宋金时代,各地建陀罗尼经幢之风盛行。佛教信徒于墓地所造经幢,称言纹幢或墓铭幢。该幢即为此类,为河北省目前发现唯一墓幢。

为更好的保护文物,此幢现已移至廊坊市博物馆碑碣苑,立于院中。可惜的是小八面柱体石雕已不见,代替的是光面是八面柱,原构件已被盗失。

1993年7月15日公布为河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什么是陀罗尼经幢_陀罗尼经幢在哪

陀罗尼经幢在哪

陀罗尼经幢是唐代寺院雕刻,立于河北赵县开元寺旧址,后寺废而经幢仍存。这座经幢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观造型酷似塔,所以当地俗称“石塔”。该经幢是唐代的珍贵艺术品。

什么是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用青石雕刻,通高约4.10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幢座下部为圆覆莲基座,上部为八角形座面,每角雕一兽头,口衔圆环,环垂丝绸结扎的长帛,每角之间用璎赂相连,其上有覆莲两层,下为帷幔。幢身为八棱形,高1.43米,楷书阴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有“大唐开元十有八年”纪年,表明了雕刻年代。纪年后用阴线雕刻六尊佛像。幢顶形似塔刹,分七层,分别雕刻释迦牟尼、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伎乐飞天、莲花等,其中七幅会乐飞天雕刻精美,姿态各异,形像逼真,神采飞动。

陀罗尼经幢坐北朝南,由基座、幢体和幢顶宝珠几部分组成,为八棱多层形式,共七级。最下面是一层边长6.1米的方形束腰式台基,束腰刻有莲花石柱和形象健美的金刚力士和“妇人掩门”雕像,姿态生动自然。台基上是平面八角形须弥座,分为两层,第一层束腰部每面雕三尊坐莲菩萨,第二层束腰部雕刻形似庙宇殿堂的房屋,还有仙山、宝塔、长廊、佛像等。第二层须弥座上面刻盘龙,上面峭立八座须弥山峰,峰峦中雕有庙宇、宝塔、人物、禽兽等。

  须弥山之上,为陀罗尼经幢主体幢身,分为六节,均为八棱形。第一节正面篆刻“奉为大地水陆苍生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十八个大字,其他七面和二、三节幢身上刻楷书经文,行笔遒劲,结构严整,是一部优秀的书法作品。四、五节幢身上满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等。第六节幢身上面为一八角亭,其上安置的桃形铜制火焰宝珠塔刹,直指碧空。幢身各节之间均置有八棱形华盖或幢檐,层层相托,形制则各有特色,雕有缨络垂幔、神兽和佛教故事等,为经幢石雕艺术最精华所在。

陀罗尼经幢是幢体印有陀罗尼经文的建筑。我们知道,自唐代以来佛教兴盛,陀罗尼经幢就是在那时出现的,是建立在寺庙里的一种建筑,又因在幢体上刻得经文不同,造型不一而分为很多种类。

  经幢中的经,当然是指经文了,那么,幢又是指什么呢?幢,是指古代的仪仗中经幡,在竿子上加丝织的绢布以羽毛为饰品所做成的,所以又叫做幢幡。在唐代,由于佛教密宗的传入和盛行,为了使经文长久的保存不会毁坏,故而将其经文或佛像书写在丝帛制成的幢幡上,后来,又改成将经文或佛像刻在石柱上,因为刻得主要是经文,所以又称之为经幢。

  古代寺院石雕中的石经幢是什么样子?经幢又名石幢,其质地大部分为石头,是由幢顶、幢身、基座三部分组成,主要的部分是幢身。幢身一般为六角或者八角形,也有少数为圆形,八角形的石幢为大多数。其主要的结构构成为:幢顶上面雕刻有花卉、云纹、佛像、菩萨像;幢身在基坛(即基座)之上,以莲花座,天盖等隔开,分为上层柱和下层柱两部分,上层柱主要是镌刻题额或者愿文;下层柱则是雕刻上经文;而用来分隔上层柱和下层柱的莲花座和天盖则分别有天人、狮子、罗汉等雕刻;在基座部分是和幢顶一样,雕刻有花卉、云纹、以及佛像、菩萨像。

陀罗尼经幢是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自唐宋时期开始,建幢就很是盛行,有为功德而建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得道高僧而建立的墓幢以此纪念。其一般放在大道、寺院等地方,也有的会安置在墓道、墓中、墓旁。

  看过这些,我们都知道寺院经幢就是在幢身上镌刻有经文,而经文又分为很多种,比如说《金刚经》、《弥勒上生经》、《般若心经》、《父母恩重经》等,而在这些经文中,被运用的最多最主要的则是陀罗尼经,因此,我们所见的有一大部分的是陀罗尼经幢。

  佛教石经撞-寺院雕刻石塔佛塔雕饰,陀罗尼经幢上所刻的经文为陀罗尼经,陀罗尼,在佛法中是指一切法的总纲,持一切法。陀罗尼分很多种,有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等,故而陀罗尼经也不尽相同,在陀罗尼经幢上应用最多的莫过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而后是《白伞陀罗尼经》、《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大悲心陀罗尼》以及《大吉祥大兴一切顺陀罗尼》。这些经文,即为这些咒语,在人们看来能够消除罪孽,超度亡魂,免受其扰,因而运用广泛。

  与其他的经幢相比,陀罗尼经幢的造型是所有经幢中最为高大的,其造型复杂逼真,华丽美观;其雕刻水平很高,工艺精湛,刻画细致入微,经幢上的花卉云纹,佛像菩萨都栩栩如生,堪称经典。

  在修行者的眼中,陀罗尼经幢是一种象征、信仰,有着佛性,能够为人们消除罪孽,时时警醒着世人;能够供养、超度亡魂;能够消除业障,往生极乐。而对于历史来讲,陀罗尼经幢,不仅仅是历史的的代名词,亦是一件精美的、华丽的、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以上是关于陀罗尼经幢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石雕产品的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龙航雕塑,龙航雕塑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原文链接:http://www.longhangds.com/news/1017819.html

遗留在石家庄矿区的一块佛教瑰宝——天护陀罗尼经幢

天护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石家庄矿区天户村,始建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1996年,天护陀罗尼经幢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幢高5.25米,用十三块青石雕刻累积而成。经幢最下层为正八边形石座,由上、下枋和束腰三部分组成,座高0.48米,石座上为八边形莲座。幢身为八角八面石柱,高1.38米,每面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首面(南面)上部印刻“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十二字,末面经文后刻“大唐国镇州井陉县天户城东禅内有......开元十五年岁次丁卯十一月己亥朔八日建”。

幢身上面雕刻六层幢顶,自下而上第一层为八边形华板,每面浮雕垂幔、飘带、花绳,其上为覆莲式座,座上层雕狮象,下层为仰莲瓣, 上为八角石,每面浮雕狮首、垂幔、飘带,再上为圆形双层仰莲,幢顶之上为八边形石柱,每面龛内浮雕立佛像一躯,柱顶构件已不存。

幢,梵语叫“驮缚若”,意译为幢。幢的本意就是旌幡,原本是我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叫做经幢,为了保持耐久,又将经刻于石柱上叫石幢,后来亦称为经幢。我国石柱刻经始于六朝,而石柱刻陀罗尼经则始于唐初。当时佛教密宗盛行,众信徒认为咒语——陀罗尼包含深奥的的经义,倘若有人书写或反复诵念便会解脱他的罪孽,得到极乐。

天护陀罗尼经幢保存比较完整,具有完善的幢座、幢身、幢顶,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幢实物,对研究经幢的发展历史及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石家庄矿区旅游

【保德名胜】毗卢殿陀罗尼经幢

保德名胜》是政协所编文史资料第七辑,共八章,358页,102处遗迹,它将保德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全面盘点一番,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记载下来,为以后研究保德的历史文化积累一些资料。

因为版权和技术的缘故,保德新青年公众号以截图的方式分篇放送保德县政协编写的《保德名胜》。

来源:保德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