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兴修水利碑

冯玉祥兴修水利碑

【冯玉祥兴修水利碑】民国十八见(1929年)河南大旱,冯玉祥主持豫政时,遂命河南河务局派员赴泸购买吸机三部,在今牛庄乡东回回寨村修筑机器房引黄河水灌溉土地,开创了黄河水里史的新纪元。现尚存水泥机座、墙垣残迹数节。村北大堤有该年所立《柳园口虹吸碑记》残碑。

地址:开封市龙亭区柳园口乡东回回寨村

冯玉祥墓修建轶事

昨天讲述冯玉祥墓风水,今天继续聊一下冯玉祥墓修建轶事。想了解更多闲话泰山冯玉祥墓,请关注(知泰安)公众号阅读其他文章。

(冯玉祥在美国的彩照留影)

四、冯玉祥墓修建轶事

1、当头棒喝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故民间有起誓、骂誓的行为,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我的姓氏倒着写!”,如果在姓氏上画个“×”,则表示枪毙或死掉,因此,国人自古就看重自己的姓氏。冯玉祥的墓址选定后,李德全便委托当时的文教委主任郭沫若同志题写墓名。

郭沫若,是现代除康生之外的著名书法家,1938年3月作为发起人,和冯玉祥等人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从此二人稔熟,对冯有“盛名传妇孺,雄略震非欧”的赞誉。但是作为文协故友,没有见识过冯的骄人战绩,因而他尊称冯为“先生”,而不像朱、毛那样称之为“将军”。郭在泰山有11处题词,容以后别文再叙。

应李氏请托之后,郭老按照传统的书法习惯和格式,从右至左大书“冯玉祥先生之墓”7个大字,尔后竖行落款“郭沫若”,接着另起一行坠上时间“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书毕。工程行将竣工之时,郭氏题词也到了泰安,经李氏同意,陵名位置确定,离地4.5米的地方,刻写高0.7米、长4米的郭氏题词,用七块花岗岩分块镌刻,再并排拼成整体。但在处理最后一块时,遇到了点麻烦,即最后一个“墓”字,后面还有两行落款,字数明显太多,两行小字专门再刻一块不合适,“墓”字刻得太小和前面的字也不协调,如何是好?于是有人建言,“墓”字后面只刻“郭沫若”三个小字,“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挪到第一个字“冯”的刻石上,中间5个字每个宽0.53米,首尾两个字加宽至0.66米,这样左右对称,也很美观,得到了李德全的首肯。于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石匠便在他们的口授下开了工。

七块石刻很快完成,按照设计方案镶嵌在正面的墓壁上,工人们很高兴,但是李夫人看了却不高兴,墓名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插在了“冯”和“玉”之间,没法通读,必须重刻,把时间放在“冯”的前面,才能和最后的“郭沫若”三字对应。于是立即命人把第一块石刻取下,连夜赶工重做。可是石刻之间严丝合缝,怎生好取,不得已,便用锤头砭砸“冯”字,每捶一下,冯夫人的心便心紧一次,锤锤泣血,敲打在李氏心上,丈夫姓氏受辱,心痛可知。下图为伤痕累累的石刻,已淹没在荒臻野草之中。

2、瑕不掩瑜之瑕

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偶然之中含有必然。

1949年9月1日,中共在北京举行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毛主席送了挽联:“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谨致悼意”。周恩来总理致悼词时称:“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何为“瑕”?就是他朝秦暮楚的思想、反复无常的个性,贯穿其始终,生前已有“倒戈将军”的名号,著名的倒戈就有四次。

冯玉祥强大的西北军为何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很大程度上都是他自身原因造成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俗话说得好,什么样的婆婆带什么样的媳妇,他麾下的将领,脾气性格一脉相承,朝三暮四,有奶认娘,如:高树勋、孙良诚、孙连仲、马鸿逵、张自忠、韩复榘、石友三、刘汝明、吉鸿昌、孙殿英、吴化文等等,他们大都经历了叛冯、投蒋、当汉奸、又投蒋,尔后在解放战争中投共,即教科书上所谓的“投诚”,命大的也没逃过文革一劫。这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除了丰富现代史的多姿多彩之外,大都成了反面教材。他们和过零丁洋的文天祥、勇跳南海的陆秀夫、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不食嗟来之食的朱自清、誓死不提笔的方孝孺、不争投来骨的苏东坡……形成鲜明对照,后者均以个人的铮铮铁骨、浩然节气而名垂青史,后人景仰。

孔子有言:“泰山不如林放乎!”意思是接受什么样的礼节、接受谁人的祭祀,何人对我有所动作,不用人说,泰山神灵胸中自明,心中自知,定有所显示。

但是冯玉祥在泰山做了不少好事,正如胡建学一样,切切实实的改善了泰城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群众依然怀念。冯的事迹主要是修龙潭路,架大众桥,建科学馆,找大众、朝阳二泉,建核桃苹果二园,修葺三阳观,兴建水渠,植树造林,赈济灾民等,对这段历史,泰安的蒋铁生教授稔熟。最重要的一大善举是建了15所武训小学,现仅存一所,即环山路北的“冯玉祥小学”。正因如此,当地民众念念不忘,文革期间,泰山南麓的白龙祠、普照寺、红门宫王母池,甚至总理奉安纪念碑都被红卫兵破坏,只有冯玉祥墓得到了保护,完好如初,当年“冯”字重安的痕迹也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冯”、“玉”二字之间的拼接努力宛然仍在。见下图:

为建冯玉祥墓,李德全夫人呕心沥血,也没有争得一席之地,1972年4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邓颖超致悼词,葬在了八宝山公墓。2006年9月1日,泰山管委会把辛亥滦州起义烈士祠改为冯玉祥纪念馆,在院落的西侧,安放了冯玉祥和李德全的雕塑像青松绿竹掩映下,二人相依常伴。见下图:

对冯玉祥历史早有定论,本文只是穿凿附会,不当之处还望各位看官见谅,有礼了。

泰山,巍峨的泰山,伟岸地矗立,吐纳着正气,矫枉过正,怀纳着一切!

泰安老故事之闲话泰山冯玉祥墓:明天聊《泰安为啥有条奈河》。

想了解更多精彩的泰安老故事,请关注(知泰安)公众号。

闲话泰山冯玉祥墓取自凉如萤老师的作品,再次感谢凉如萤老师。

如果你有泰安的老故事,欢迎投稿,一旦录用,提供丰厚稿费。

投稿邮箱:toutiaotaian@126.com,欢迎加小编微信号:zhitaian,拉入知泰安粉丝群。

冯玉祥将军的誓词碑,您见过吗?

这是制作于1927年至1929年之间的石刻,散落在全国多地,它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被称为冯玉祥将军誓词碑(或称“宣政碑”)。这誓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说: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我们誓为人民建设极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我们要使人民均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武装…这是90多年前冯玉祥将军的誓词,至今看,仍能令人眼前一亮并竖起大拇指来!这碑刻被发现于全国许多地方,如河南新安县山东曹县陕西耀县药王山碑林凤翔县陇县合阳县,以及陕西周至县终南镇火神庙等。这不仅是文物,文从沈梦认为,更是那个时代冯玉祥将军政治追求的实证!

“品三国 游汉中”之武侯冯玉祥题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