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

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宽2米、高0.35米的矩形龛,龛内有排列整齐的造像4-6层不等共160小龛,龛内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绵阳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因修建绵阳至江油高等级公路拓宽路面施工需要,将其全部从崖壁剥离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

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龛、《金刚经》石刻一方,因年代久远,造像风化严重,仅第1、4、5、16号龛和《金刚经》保存较好,寺内有唐代观音圆雕立像1尊,高5米。头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环,颈系璎珞,两眼轻合,面带微笑,神态安详,超凡脱俗;袒胸,披贴身袈裟,束腰,下著玉裙,腰间缀精美饰佩;左手持净瓶,右手施无量印。体态丰满,雍容慈祥,具有典雅的盛唐遗风。今存碧水寺正殿。

2013年5月,碧水寺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幽访古| 水口寺云霞古刹、柳家洞摩崖造像,这里神秘尽藏!

水口云霞古刹牌坊名闻遐迩,

柳家洞摩崖造像久负盛名。

近日,

笔者慕名前往内市中区伏龙镇,

寻访藏匿在山野的文物古迹。

意外收获——柳氏家族墓牌坊

踱步田间

到达伏龙镇,跋涉于山间田野。在当地青年柳从刚的带领下,穿过一片齐腰深的草丛,发现一座古朴的石牌坊,这是当地柳氏家族的祖墓牌坊。这令笔者有些意外,没想到此行还另有收获。

墓牌坊

此牌坊的高和宽大致4米和6米,六柱一门三重檐,檐和柱损毁风化较为严重,但文字和图案还比较清楚。正面匾额及下面墙体左右两边分别刻有“禅开后裔”和“源远”、“流长”等字,门柱上刻对联一副,左联中有“后裔昌”字样,这些文字无不蕴含着家族兴旺的愿景。

有意思的是,背面墙体上刻有“柳氏派衍”等族谱信息,柳从刚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字辈排行,第二十四世,于是连忙拿出手机拍了下来。除文字外,牌坊上还刻有麒麟蝙蝠、鹿等象征福寿平安、富贵吉祥的动物浮雕,活灵活现。

从牌坊背面坊额上的文字看,牌坊建于道光三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墓牌坊鹿雕

柳家祠堂遗址就在牌坊正前方的山脚下,只是早已面貌全非,建成了农家住宅,如今,这农家住宅也是人去房空,废弃有些时日了。

明代石刻——柳家洞摩崖造像

白鹭翩翩

下了山,对直通过一片平缓开阔的田地,在一排茂密的竹林后面,便是柳家洞了。当崖壁上雕刻的“柳家洞”三字出现在眼前时,笔者心情略略有些激动。放眼望去,就能看见前面有一个半月状的岩洞。走至近前,粗略估量,岩洞大致二十来米长,约3米高

洞外,面朝山洞端坐三尊佛像,其中一尊大腹便便,满面笑容,十分和善的样子;一尊背对山洞盘腿而坐,头戴五佛冠,身披红袈裟,两手仰放腹前,一副打坐禅思之状。

摩崖造像

洞内,则供奉着六尊佛像,骑狮兽坐莲台,或执如意,或托宝塔,或持净瓶。这些佛像并非原出柳家洞,从材料看,为水泥塑造;从做工看,也比较粗糙,应该是为满足更多信众求神拜佛的需要而设。真正令人赞叹的,是柳家洞石壁上的摩崖造像群。

此摩崖造像凿于明代,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目前是内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造像

站在洞外,抬头仰望,在洞口上方的岩壁上,密密麻麻雕刻着大大小小的佛像近200尊,形态各异,绝大多数整齐排列于上下五层高30厘米左右的窟龛之内,好像齐聚于此参加一场盛会,场景颇为壮观。造像大都宁静端坐,袈裟贴身,袒胸露肩,体态丰腴。虽因风化严重,面部模糊,但形体线条圆润优美。

与柳家洞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汪潭水,当地人称之为“龙凼” ,悬空的岩石沿上有水“滴答”落下,在洞穴中带着回响,使此处愈发显得寂静。据住在附近的村民讲,水多的时候,形成瀑布,好看得很!潭中卧有一巨石,传说是龙尾扇出来的,这大概就是“龙凼”名称的由来了。

省级文物——云霞古刹牌坊

沿着伏龙镇至龙门镇的公路,前往第二个目的地——水口寺牌坊。

走了不到20分钟,经当地村民指点,刚进村口不远,远远就看见一座牌坊面向公路巍然屹立在山脚之下。

云霞古刹牌坊

走近一看,正面匾额上“云霞古刹”四个大字赫然在目,牌坊果然不同凡响!造型端庄,工艺精湛,内容十分丰富,让笔者惊叹不已。在牌坊右前方,立着“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碑刻。

精美雕刻

“云霞古刹”牌坊的格式为四柱三门三重檐,宽足足7米,高8米左右,高大气派,仅门柱就有六七十厘米宽,每根柱子下均安放配有石墩底座的猛兽石雕,正反两面各一个,既展现了牌坊的威仪,又作为夹杆石,增强了牌坊的风荷载,起到了稳固牌坊的作用。整个牌坊共有8个夹杆石,居中的4个为石狮,连底座有2米多高,威风凛凛;两边4个为石象,形象逼真,连底座也有一米七八。因山上曾建有水口寺寺庙,所以此牌坊从用意上讲为山门牌坊。

象雕

通往山上的石阶,长满厚厚的苔藓和长长的藤蔓,六棵香樟树耸立在山道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山藏古刹的意境。遗憾的是,古刹早已不复存在。

狮雕

虽然再也看不到曾经的庙宇,但幸运的是,云霞古刹牌坊上刻记的诗文还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古刹的风光和静谧。“一峰顿起一峰排,野寺丛林豁处开。漠漠平田将绿绕,迢迢远树送青来。”既点明了古寺的地理位置,也勾勒出了寺庙开阔的视野;“青松翠柏环其旁,乱山乱水归收藏。”既表现了寺庙苍翠郁绿的环境,又抒发了登临寺庙,四周山水尽收眼底的慨叹;“访胜寻幽到梵宫,一声清磬小桥东。云迷水口春光寂,霞染山腰落照红。”不仅抒写了寺庙钟声的悠远,更表现了古刹的幽静,同时,通过浮云雾霭、夕阳落霞,描绘出山与寺的旖旎风光。而“四面青山迎客笑,两行白鹭破烟还”的诗句则以色调和动静的比照,把游人置身其间的轻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体上看,云霞古刹牌坊气势恢弘。细细端详,在牌坊上,无论诗文楹联题字,还是人物戏剧故事;无论梅兰竹菊等植物,还是马匹龙凤等动物;无论八仙观音等各路神仙,还是姜尚关羽等文臣武将;无论达官显贵衙役士卒,还是平民百姓杂役劳工;无论官轿罗盖铠甲头冠,还是山路桥梁栏杆流水,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细节清晰。从雕刻手法来讲,无论浮雕还是镂空雕,工艺都极其精湛。从书法艺术来讲,无论行楷,皆功力到位,字体优美。慢慢欣赏,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不仅如此,云霞古刹牌坊在设计上还考虑了排水功能,在三道门的门框上明显可见出水口和排水槽,真可谓细致周到。

花映牌坊

从云霞古刹牌坊修建的时间看,是清道光二十四年,距今已有173年历史,虽历经漫长岁月,依然保存完整。

驻足牌坊前,观看良久,离开时再回首,空旷的田野上,盛开的油菜花把云霞古刹牌坊映衬得更加壮丽。

相关阅读:

赞是一种鼓励 |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下面点赞哦~

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概况

山西是石窟寺、摩崖造像保存较多的省份,共发现283处,石刻及造像碑遍及全省各地。

西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北魏,至唐代时达到极盛,宋、元、明、清历代也均有开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自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北朝时期的大型石窟多以皇家的实力兴造,小型的窟龛和造像则多为民间和地方所造,遍及当时佛教的流行区域。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晋北、太原晋中吕梁和晋东南,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州山,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附属窟龛207个,造像5.1万余尊。雕造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以来石雕艺术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云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而影响了敦煌北魏石窟,对隋唐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东魏石窟为一组形制相同的双窟,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顶雕有大莲花和飞天,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北齐时期的洞窟前均雕凿仿木结构形式的前廊,造像也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清像秀骨风格,而注重人物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此外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等地的北朝中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大多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对于研究北朝石窟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的石窟大多分布在北朝佛教信仰的区域内,在山西共发现87处,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天龙山唐代石窟共15窟,西峰第9窟为唐代诸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天龙山石窟的中心。造像神态安详,装饰华丽,尤其是菩萨娴娜多姿的造型,代表了盛唐艺术的典型特征,学界称为“天龙山样式”。

宋元时期山西保存的石窟有30多处,规模一般较小。较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太原龙山石窟、交口千佛洞石窟及清徐香岩寺交城石佛窟龛。太原龙山石窟,为国内稀有的道教石窟,开凿于金元之际,由道教全真派道人宋德方主持开凿,现共存9窟,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等石雕造像65尊,技法较多继承了传统雕造艺术,具有庄重浑厚的风格。

明清时期,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全国已很少,但山西仍在继续,为石窟艺术写下了精彩的尾声。明清石窟和造像主要分布在临汾和晋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顺金灯寺石窟平定冠山明代夫子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开凿于明嘉靖、隆庆及万历年间,共存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为水陆殿,窟内四壁雕刻连续的水陆道场浮雕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冠山的夫子洞是一座罕见的儒教石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共3窟。主窟内雕有孔子及弟子颜回、曾子像及石案1方,雕像神情凝重,手法朴素洗练。

山西境内保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刻也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门峡栈道题刻、中条山东汉铜矿题刻、和顺蚕儿崖造像、孟县千佛崖造像、祁县石佛崖造像、霍州千佛崖造像及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等,佛教造像风格与同期的石窟寺造像相似。

境内发现的造像碑及石雕像以北魏、北齐及隋唐最多,分布于全省各地。造像碑以雕刻石像为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多为造像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宗教史的重要史料。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高平博物馆馆藏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等。北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大兴佛法,修建寺庙,许多优秀的石雕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保存于后代的寺院中。北魏早期的石雕像,装饰朴素,手法洗练,造型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的石雕像逐渐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地道的中国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石雕更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具有盛唐艺术的风范。

(原载: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标题为网编所加)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图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第88、89页)

补记:我们对“二普”、“三普”数据以及相关调查简报、报告等进行了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已经记录或报道的石窟和摩崖造像不少于425处,其中石窟239处,摩崖造像186处。根据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掌握的情况,还有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未被记录和报道,面临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破坏风险,进行全省范围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普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分布图

(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地图集: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朝考古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昔阳北魏石马寺——小形摩崖造像

山西昔阳西南石马村,有座石马寺,是一座石刻造像与庙堂建筑相结合的佛教寺宇。

石马寺原称石佛寺,后因寺前雕刻石马一对,改称今名。附近群峰环抱,清泉绕流,自然环境优美。

石刻造像雕在一块高17米、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的巨石四周和附近30多米高的石崖上,属于摩崖石刻

据题记和碑文所载,石马寺始建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隋、唐时期继续镌造。宋代在石崖四周随其广狭兴建殿阁,形成寺院,佛殿、楼阁、廊庑、禅堂齐备。现存石刻造像千尊左右,大者5米高,小者5厘米,高在1米以上者六十六尊。其中魏、齐造像约占百分之七十,余为隋、唐作品。

魏、齐造像主要是佛像、力士、菩萨、胁侍及供养人等。肉髻磨光,面相削瘦,宽衣缚带,肩胛狭窄。隋、唐造像主要是弥陀观音、十六尊者等,佛像面形丰满,肩披袈裟,菩萨头戴高冠,腰束裙带,披帛垂肩。其中观音菩萨侧身坐像比例适度,姿态自如,雕工最佳。

窟前木构建筑有大佛殿,是元代建筑,观音阁建于明代,子孙殿、东南窟廊、钟鼓楼、伽蓝殿、山亭等均为清代以后建筑。形制或六角攒尖,各因其地形与造像需要而设置。

在小形摩崖造像中依崖建寺宇者,石马寺是稀有之例。

来源:作家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