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萨古镇

迤萨古镇

在哀牢山中,红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着一个在上个世纪初便以繁华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江外小香港"的古镇——迤萨,迤萨镇是红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三大侨乡之一,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州府蒙自150公里。“迤萨”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仆拉”语,意为:干旱缺水的地方,县城内现还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迤萨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历时百年艰辛,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开创了滇南边境贸易的新纪元。在这里,勤劳、智慧的人们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在这里,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镇----迤萨。马帮贸易成就了红河商人的家业,由于当时东南亚邻国属于英法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马帮人家把西方的建筑风格融入了当地的建筑中,在这样一个本身不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同样是马驮来了砖、瓦、木材在迤萨山城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城堡建筑,特色鲜明的青砖瓦四合院,迤萨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中西建筑风格的欧式古镇.不仅被称为“滇南侨乡”,他还有一个“江外建筑大观园”的美称。这两个美称的背后却有着一段辉煌而又心酸的历史。

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迤萨两年形成开采冶炼铜矿的热潮。铜矿的开采冶炼,吸引了内地汉族的迁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和商业管理经营技巧,促进了迤萨各行业的兴旺和繁荣。但由于长期砍伐木材和过度开采矿石,使迤萨变成了光山头,环境遭到破坏,干旱缺水现象更加严重。到清朝晚期,多种原因迫使铜矿纷纷倒闭,失业工人为寻找生路,相约组织起马帮队,到东南亚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经商,因为东南亚等国地势平缓,坝子越来越宽阔,所以迤萨人到这些国家做生意称为“下坝子”。而他们在国内外贩运转销鸦片烟,也称“走烟帮”。当然迤萨马帮并不是只做鸦烟,他们经营的还有黄金、白银、药材、食盐等。

越来越少的迤萨人生意越做越大,有的甚至长期侨居国外,与当地人和睦相处,相互通婚,成为侨民。有的回来建盖豪华私宅,建起了很多传统四合院和中西合璧楼房,因为越南、老挝等国当时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建筑风格也呈现出法式风格。而且还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带回了留声机、雨伞、香皂、香烟等新式物品,当时这些东西在当地都还稀奇,但在迤萨却成为日益普及的消费品。当时三百余户的小城迤萨,就拥有从国外购进的缝纫机30多台,不亚于省会昆明,对内地一些邻近县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段历史造就了独特的马帮文化和马帮精神,也可以说,迤萨是马帮驼出的山城。因为有着悠久的马帮文化,受马帮文化影响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县城安邦村的房屋建筑,自清代、民国以来,不论中式的传统民宅四合院,还是庙宇楼阁的古代建筑,或是中西合璧的古堡楼房建筑,受马帮文化的影响,在江外颇有名气。建筑是地方文化,经济的象征,是时代文明的标志,反映出地域、民族的特色,记录着历史的轨迹。现存古民居26座,其中,100年以上的有5间,50年以上的有21间,1925年始办小学,多为侨眷。安邦村古今建筑文化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①明末茅屋和土房时期;②清代的瓦房和四合院;③民国花楼大院与中西合璧楼房时期;④现代高楼时期。安邦 村的建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民居建筑群是最具侨乡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是安邦村建筑史和发展史的缩影,也是马帮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各民族与东南亚国家各民族交往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东门古建筑群位于县城东门街,于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古建筑群主要由城楼、姚初居中西合璧民居和钱二官迷宫大院三部分组成,该建筑群是目前红河县保存最完整、美观雄壮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是红河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也是红河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迤萨古镇景点 迤萨古镇景点图片

1. 迤萨古镇景点图片

免费,古镇其它项目收费。垍頭條萊

在哀牢山中,红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着一个在上个世纪初便以繁华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江外小香港"的古镇——迤萨,迤萨镇是红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三大侨乡之一,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州府蒙自150公里。“迤萨”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仆拉”语,意为:干旱缺水的地方,县城内现还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迤萨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历时百年艰辛,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开创了滇南边境贸易的新纪元。在这里,勤劳、智慧的人们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在这里,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镇----迤萨。马帮贸易成就了红河商人的家业,由于当时东南亚邻国属于英法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马帮人家把西方的建筑风格融入了当地的建筑中,在这样一个本身不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同样是马驮来了砖、瓦、木材在迤萨山城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城堡建筑,特色鲜明的青砖瓦四合院,迤萨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中西建筑风格的欧式古镇.不仅被称为“滇南侨乡”,他还有一个“江外建筑大观园”的美称。

2. 迤萨拉古镇

攀枝花四大古镇是田坝村、联合村、迤沙拉村和新乡村。笫一古镇,田坝回族村。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安宁河之畔,毗邻G5京昆高速,因“土地平坦、适宜田耕”而命名为“田坝”,她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村内的望月楼清真寺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古村落。村庄依山面水,被挂榜河与安宁河所环绕,周边农田平旷、屋舍俨然,村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风貌自然、绿树成荫。历经数百年交融变迁,留下了众多民间传说、古老建筑、特色技艺等。

笫二古镇,联合村。盐边县和爱彝族乡联合村被列入中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房屋层层连片,高低错落分布,至今约100多年仍然保存完整。民房均呈四合院落,房顶由青瓦覆盖,房脊梁用青筒瓦扣做,房顶四周均有扣瓦做翘头,现有90余户保存完好。村民均是红彝(彝族支系),其传统的红彝族嘀脚舞、手工缝制传统服饰等民俗文化流传至今,2015年“红彝族嘀脚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这里距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程家墓群”2公里。條萊垍頭

笫三古镇, 迤沙拉村。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在这里,家家户户红色外墙,绝美的红,为整个村落披上了惊艳的装束,隐约有红色佛国色达的感觉。在这里,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有起家大院、毛家大院、纳家大院等,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价值。迤沙拉是四川最大的“里颇”村寨。“里颇”人说彝语中的中部方言,“里颇”文字现已失传。迤沙拉人属于彝族中的“里颇”支系,始祖是阿普都木,因战乱自中原一带而迁移至此地生存繁衍,距今有600多年历史。逐步发展形成现在的603户,2193人的规模。迤沙拉村平均海拔在17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8度,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典型的自然空调气候。走在村子里,凉爽的山风徐徐吹来,吹走沉沉的酷暑、闷闷的心情,带来云卷云舒澄明洁净的天和清新的空气。红色土地上的村寨越发宁静古 村子里虽都是彝族,但却有外姓汉族人。迤沙拉村地处川西、滇西交界处,建筑物多江南水乡特 ,房屋户型一般以小四合院为主,均属土木结构,板筒瓦屋面,细部多有板壁装饰、木刻雕花,做工精细;独特的谈经古乐,600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偏僻的彝族山村里延续着对中原文化的向往和追寻。高墙小巷,深深延展,户户小院,一墙之隔。它们和屋后几百年的古树都无声无息地讲述着古老村寨的沧桑故事。垍頭條萊

笫四古镇,新山村。條萊垍頭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是一个傈僳族聚居村,村落内傈僳族原始民居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万亩杜鹃花海和千亩米易梯田自然原生态景观,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新山村村落建筑主要分布在麦地组的山堡上,顺着山脊有序排列,高低错落,颇富立体感。这里有极具傈僳民族特色的土墙房,土墙四周以民俗画作装点,房顶以墙抬梁、梁上铺篾笆、顶盖黑瓦。村落山环水抱,环村公路延伸其间,青石小路蜿蜒于房舍之间。宁静通幽的石板路上,傈僳姑娘穿行其间,古朴典雅。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约德节、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新山傈僳族织布技艺、新山傈僳族刺绣技艺和当地人自编自导的傈僳情韵表演展现米易新山村的别样魅力。

3. 迤萨古镇景点图片大全

1.和顺古镇2.金鸡古镇3.娜允古镇4.喜洲古镇5.沙溪古镇6.诺邓古镇7.叶枝古镇8.娜姑古镇9.可渡古镇10.石羊古镇 11.黑井古镇12.官渡古镇13.迤萨古镇14.郑营村15.束河古镇16.独克宗古城

4. 迤萨古镇在哪里

16个 1.和顺古镇 2.金鸡古镇 3.娜允古镇 4.喜洲古镇 5.沙溪古镇 6.诺邓古镇 7.叶枝古镇 8.娜姑古镇 9.可渡古镇 10.石羊古镇 11.黑井古镇 12.官渡古镇 13.迤萨古镇 14.郑营村 15.束河古镇 16.独克宗古城。

5. 迤萨风情小镇在哪

1.红河棕榈 頭條萊垍

2.五彩饭

3.哈尼“野味”4.红河小芒果 5.红河葛根粉 6.迤萨小黄牛干巴 7.曼木8.云南油炸蚂蚱

9.红河木耳 條萊垍頭

10.烧竹筒饭1.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2.五彩饭五彩饭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奕车青年,就要按照前辈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欢度一年一度的节日———仰阿娜。据说,早期的奕车先民们,由于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农耕劳动,极度的身心疲劳使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时常延误生产,影响收成。为了调节身心,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聪明的奕车人便自发地组织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人快乐的休闲娱乐活动,仰阿娜便是其中之一,哈尼语的意思就是:众人在农闲时欢歌游乐。3.哈尼“野味”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

4.红河小芒果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红河县迤萨镇全部,以及甲寅、乐育、大羊街、浪堤等乡镇的部分辖区处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借助自然优势,这些干热河谷地区发展芒果种植历史悠久。 红河县小芒果分为本地小芒果与鸡芒果两个品种,主要是野生种及栽培种。因果实外型美观,果肉细嫩、香甜、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條萊垍頭

5.红河葛根粉红河葛根粉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生 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殊荣,一鸣惊人。在红河县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一种不大起眼的续生藤本植物,浑身毛绒绒的对生网状复叶和长长的藤子或互相缠绕或攀沿其周边灌木,它的名字叫葛根。 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

6.迤萨小黄牛干巴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特产。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垍頭條萊

7.曼木芒果有“热带果王”的美称,红河州傣族民间称芒果为“曼木”。“曼木”是傣语译音,译成汉语是“香果”之意。   芒果在红河州金乎、河口、元阳、红河、个旧等8个市县均有分布,红河沿岸的傣乡及其他村寨是芒果的富集地。州内种植的芒果主要有:三年芒、泰国芒、留香芒、吕宋芒、象牙芒等品种。其中,有早熟的、中熟的、还有晚熟的,一年四季.有半年芒果不断。

8.云南油炸蚂蚱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

6. 迤萨古镇好玩吗

云南省内这些众多的侨乡中,实至名归为云南省第一大侨乡的,是保山市龙陵县象达乡。垍頭條萊

保山市象达乡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交通要隘,保山籍的海外华侨、华人有50.41万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居住在缅甸和泰国。

位居云南省第二的侨乡,则是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條萊垍頭

迤萨古镇被誉为“滇南侨乡”、“江外建筑大观园”,是云南第二大侨乡,现还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頭條萊垍

位居云南省第三的侨乡为大理州喜州,从南诏时代开始,喜洲就是商旅云集的城镇。一直发展到清光 绪年间,在外出文人的启迪下,人们视野开阔,工商业逐渐兴起,出现 了在滇西与鹤庆帮、腾冲帮齐名的喜洲商帮。他们总体上依靠镇上 精通儒学的人才作为幕僚,有的商人本身就是弃儒从商者,于是就逐 渐形成了一批儒商化的工商群。

到民国中期,据统计当时有1000多户的喜洲镇,就有坐商186 户、行商236户,两者合占全镇户数的1/3还多。他们的商号延伸到云南省内的昆明、下关、丽江、云县和泸州、武汉、广州、上海等地,外 出到海外经商的也不少,其中到缅甸、印度的较多。條萊垍頭

7. 迤萨古镇景点图片高清

云南省的县更多垍頭條萊

贵州省共有9个县级市、52个县、11个自治县。

1.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

2.遵义市: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條萊垍頭

3.六盘水市:水城县。垍頭條萊

4.安顺市:镇宁县、普定县、关岭县、紫云县。條萊垍頭

5.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大方县。

6.铜仁市: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思 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苗族自治县。條萊垍頭

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

8.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县。

9.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

云南共有129个县级行政区(17市辖区、16县级市、67县、29自治县)

1、昆明市(呈贡区) 辖7个市辖区、3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垍頭條萊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晋宁区(昆阳街道)、安宁市(连然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街道)

2、昭通市(昭阳区) 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條萊垍頭

昭阳区(凤凰街道)、鲁甸县(文屏镇)、巧家县(白鹤滩镇)、镇雄县(乌峰街道)、彝良县(角奎镇)、威信县(扎西镇)、盐津县(盐井镇)、大关县(翠华镇)、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水富市(云富街道)、條萊垍頭

3、曲靖市(麒麟区) 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麒麟区(南宁街道)、宣威市(宛水街道)、沾益区(西平街道)、马龙县(通泉街道)、陆良县(中枢街道)、师宗县(丹凤街道)、罗平县(罗雄街道)、富源县(中安街道)、会泽县(古城街道)條萊垍頭

4、玉溪市(红塔区) 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红塔区(玉兴街道)、江川区(大街街道)、澄江县(凤麓街道)、通海县(秀山街道)、华宁县(宁州街道)、易门县(龙泉街道)、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街道)垍頭條萊

5、保山市(隆阳区) 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隆阳区(永昌街道)、腾冲市(腾越镇)、施甸县(甸阳镇)、龙陵县(龙山镇)、昌宁县(田园镇)條萊垍頭

6、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辖1个县级市、9个县頭條萊垍

楚雄市(鹿城镇)、双柏县(妥甸镇)、牟定县(共和镇)、南华县(龙川镇)、姚安县(栋川镇)、大姚县(金碧镇)、永仁县(永定镇)、元谋县(元马镇)、武定县(狮山镇)、禄丰县(金山镇)垍頭條萊

7、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辖4个县级市、6个县、3个自治县

个旧市(城区街道)、开远市(乐白道街道)、蒙自市(文澜镇)、建水县(临安镇)、石屏县(异龙镇)、弥勒市(弥阳镇)、泸西县(中枢镇)、红河县(迤萨镇)、元阳县(南沙镇)、绿春县(大兴镇)、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河口瑶族自治县(河口镇)

8、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辖1个市、7个县

文山市(卧龙街道)、砚山县(江那镇)、西畴县(西洒镇)、麻栗坡县(麻栗镇)、马关县(马白镇)、丘北县(锦屏镇)、广南县(莲城镇)、富宁县(新华镇)

9、普洱市(思茅区) 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

思茅区(思茅镇)、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 、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威远镇)、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

1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辖1个县级市、2个县頭條萊垍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勐海县(勐海镇)、勐腊县(勐腊镇)條萊垍頭

11、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

大理市(下关镇)、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祥云县(祥城镇)、宾川县(金牛镇)、弥渡县(弥城镇)、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镇)、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永平县(博南镇)、云龙县(诺邓镇)、洱源县(茈碧湖镇)、剑川县(金华镇)、鹤庆县(云鹤镇)

12、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辖2个县级市、3个县

芒市(勐焕街道)、梁河县(遮岛镇)、盈江县(平原镇)、陇川县(章凤镇) 瑞丽市(勐卯镇)、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

13、丽江市(古城区) 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

古城区(西安街道)、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永胜县(永北镇)、华坪县(中心镇)、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镇)

14、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 辖1个县级市、1个县、2个自治县

泸水市(六库镇)、福贡县(上帕镇)、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頭條萊垍

15、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辖1个县级市、1个县、1个自治县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

16、临沧市(临翔区) 辖1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临翔区(凤翔街道)、云 县(爱华镇)、 凤庆县(凤山镇)、永德县(德党镇)、镇康县(南伞镇)、耿马傣族佤族治县(耿马镇)、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垍頭條萊

从建水县到迤萨镇,既是茶马古道也是党的地下联络点

红河县城迤萨在云南边疆近代史上曾声名遐迩,但后来因一度放慢了发展脚步而被人遗忘。人们习惯把红河县城迤萨镇老城区称为马帮古城,走进马帮古城,就可以通过古城老建筑的风貌,一睹当年侨乡辉煌的历史痕迹。

迤萨马帮古城主要由东门城楼、姚初居中西合璧民居和钱二官迷宫大院三部分组成,均建于民国初年,完整、美观、雄壮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有"江外建筑大观园"之美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马帮历史文化的缩影。

站在古城,眺望远方的道路。火客研究了滇南官马古道,认为不能以昆洛公路线茶马古道,应该按石屏人分布和做生意的路径,清朝滇南官马古道应该是: 西双版纳——普洱——红河(红河县迤萨古城、石屏、建水)——玉溪——昆明。这是一条被历史遗忘的茶马古道。

青山翠绿、群山连绵,脚下奔腾咆哮的红河和迎面吹来的河风,会让你心旷神怡,更会让你会惊叹于先民的睿智和韧劲,感慨茶马古道的深厚和长远。

同时它们也是党的地下联络点,1948年2月,中共滇南党选择在迤萨镇莲花塘村郭海臣(郭辅)家建立了党的地下联络点。由此打通了建水—官厅—底丕—莲花塘—迤萨—安品—大羊街一线,即从建水到元江思茅地区的这条十分重要的党的地下联络线。为云南人民自卫军主力部队筹集和购买2000余银元的军需物品等工作。9月底,因联络站暴露,经组织决定辙销。浪堤地下联络站从建立到撤销虽然仅五个月的时间,但为地下党组织在浪堤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些老旧的建筑历经风雨却依然矗立在哀牢山腹地红河南岸的这道红土山梁上,见证这一段段传奇的历史!

红河县迤萨镇景点 红河县迤萨风情小镇

1. 红河县迤萨风情小镇

10月初,祖籍云南红河的戴家三代13人,分别从云南、重庆、广州和新西兰出发,远赴老挝与从未谋面的舅舅的后人会亲。在失散半个世纪后,这个哈尼族大家庭终于团聚在一起。

  16日,刚从老挝返昆的戴维仁、戴国秋和戴志贤三兄妹,坐在酒店里依然难掩激动,“同根情是时间和空间阻隔都难以磨灭的。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家,语言不通,但大家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鲜为人知的迤萨商帮传奇

  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越洋寻亲故事,得从戴家兄妹的父亲戴永福说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本是云南红河州迤萨镇教书先生的他为生计所迫,跟随本地商帮远赴老挝经商。后因战乱等原因,一家人失散。

  戴永福所属的迤萨商帮是云南颇负盛名的商帮之一。早在清朝咸丰年间,迤萨人就以马帮的形式,赴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商,缔造了蜚声南滇的马帮文化。

  “父亲走的时候我才2岁。在那个年代,迤萨镇远赴东南亚一带经商的约有1万多人,几乎家家都有人跑商帮。”78岁的戴国秋回忆,每有外出经商的人回来,母亲都会带她去打听父亲的情况。据他们讲述,由迤萨向南到老挝得走47天,凶险的热带丛林、瘴烟疫病、盗匪猛兽及陌生的国度,使他们必须联合在一起才能应对外部的困难。

  “原本父亲都是当年去当年回,但1940年后他再也没有回来。”戴国秋说,1949年,其三舅后祖尧也远赴老挝帮父亲经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她和在老挝的亲人还屡有书信往来,但1960年后大家彻底失去联系。

2. 红河迤萨古镇

1.和顺古镇2.金鸡古镇3.娜允古镇4.喜洲古镇5.沙溪古镇6.诺邓古镇7.叶枝古镇8.娜姑古镇9.可渡古镇10.石羊古镇 11.黑井古镇12.官渡古镇13.迤萨古镇14.郑营村15.束河古镇16.独克宗古城

3. 红河迤萨镇简介

1.红河棕榈 2.五彩饭 3.哈尼“野味”4.红河小芒果 5.红河葛根粉 6.迤萨小黄牛干巴 7.曼木8.云南油炸蚂蚱 9.红河木耳 10.烧竹筒饭

1.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2.五彩饭

五彩饭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奕车青年,就要按照前辈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欢度一年一度的节日———仰阿娜。据说,早期的奕车先民们,由于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农耕劳动,极度的身心疲劳使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时常延误生产,影响收成。为了调节身心,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聪明的奕车人便自发地组织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人快乐的休闲娱乐活动,仰阿娜便是其中之一,哈尼语的意思就是:众人在农闲时欢歌游乐。

3.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

4.红河小芒果

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红河县迤萨镇全部,以及甲寅、乐育、大羊街、浪堤等乡镇的部分辖区处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借助自然优势,这些干热河谷地区发展芒果种植历史悠久。 红河县小芒果分为本地小芒果与鸡芒果两个品种,主要是野生种及栽培种。因果实外型美观,果肉细嫩、香甜、风味独特, 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5.红河葛根粉

红河葛根粉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殊荣,一鸣惊人。在红河县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一种不大起眼的续生藤本植物,浑身毛绒绒的对生网状复叶和长长的藤子或互相缠绕或攀沿其周边灌木,它的名字叫葛根。 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

6.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特产。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

7.曼木

芒果有“热带果王”的美称,红河州傣族民间称芒果为“曼木”。“曼木”是傣语译音,译成汉语是“香果”之意。   芒果在红河州金乎、河口、元阳、红河、个旧等8个市县均有分布,红河沿岸的傣乡及其他村寨是芒果的富集地。州内种植的芒果主要有:三年芒、泰国芒、留香芒、吕宋芒、象牙芒等品种。其中,有早熟的、中熟的、还有晚熟的,一年四季.有半年芒果不断。

8.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了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

9、红河木耳

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

10.烧竹筒饭

哈尼族有名的“烧竹筒饭”。先选一根嫩竹子,锯成数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竹筒,然后把红米、腊肉、花生、草果等拌好放进去, 点水塞住开口处,放到火上烧,等到竹焦黄欲裂时,里面的饭食也就熟透了。这竹筒饭,妙就妙在透进了青竹那特有的异香,吃起来,满口清香。

参考资料

博雅特产网

.博雅特产网[引用时间2017-12-22]

4. 红河县地图 迤萨

红河是云南的地级城市,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云南红河的特产有:

1、玛玉茶,玛玉茶是红河的特色名茶,产自红河玛玉茶场。

2、梯田红米,梯田红米产自元阳哈尼梯田,元阳哈尼梯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地理环境优越,空气质量好,水源无污染土壤肥沃。

3、元阳牛干巴,元阳牛肉干巴是选用元阳当地的小黄牛为主要原料国。

4、蒙自年糕,采用优质糯米为原料,在配以红糖,猪油等辅料,食用方法多样。

5、泸西东山火腿,6、红河葛根粉,7、建水紫陶,8、蒙自石榴,9、石屏豆腐,10、泸西除虫菊

5. 红河州迤萨镇

1、蒙自市,州政府所在地。市政府所在地:文澜镇

2、个旧市,原州政府所在地,也叫锡都。市政府所在地:城区街道

3、开远市,中国最早通火车的城市。市政府所在地:灵泉街道

4、弥勒市,弥勒大佛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和葡萄产业非常繁荣。市政府所在地:弥阳镇

5、建水县,燕子洞旅游景区非常出名。县政府所在地:临安镇

6、石屏县,石屏豆腐非常出名哦。县政府所在地:异龙镇7、绿春县。县政府所在地:大兴镇 8、泸西县。县政府所在地:中枢镇 9、元阳县。县政府所在地:南沙镇10、红河县。县政府所在地:迤萨镇 11、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县政府所在地:金河镇 12、河口瑶族自治县。县政府所在地:河口镇 13、屏边苗族自治县。县政府所在地:玉屏镇

6. 红河县迤萨风情小镇简介

县名——红河县

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红河中游南岸。东接元阳县,南连绿春县,西与元江县、墨江县接壤,北与石屏县隔红河相望,地处三地州六县接合部。全县土地面积2019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迤萨镇。境内居住着哈尼、彝、汉、瑶等27万各族人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占全国哈尼族人口的15.5%。

河流名——红河

也称“滔江”。越南北部最大河流。发源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在中国境内也称元江,进入红河州后。呈西北—东南流向,在中国河口瑶族自治县以南进入越南,称红河。东南流经首都河内,分支注入北部湾。因河流大部分流经热带红土区,水中混有红土颗粒,略呈红色,故名红河。

卷烟厂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素称红河州“北大门”的弥勒县城;北距省会昆明143公里,南至州府蒙自140公里;通往东南亚的326国道经弥勒县城纵贯全州南北抵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红河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烤烟生产自然条件,有“烤烟之乡”的美誉,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

7. 红河县迤萨风情小镇在哪里

1.红河棕榈

2.五彩饭

3.哈尼“野味”4.红河小芒果 5.红河葛根粉 6.迤萨小黄牛干巴 7.曼木8.云南油炸蚂蚱

9.红河木耳

10.烧竹筒饭 1.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2.五彩饭 五彩饭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奕车青年,就要按照前辈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欢度一 一度的节日———仰阿娜。据说,早期的奕车先民们,由于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农耕劳动,极度的身心疲劳使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以至时常延误生产,影响收成。为了调节身心,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聪明的奕车人便自发地组织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人快乐的休闲娱乐活动,仰阿娜便是其中之一,哈尼语的意思就是:众人在农闲时欢歌游乐。 3.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

4.红河小芒果 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红河县迤萨镇全部,以及甲寅、乐育、大羊街、浪堤等乡镇的部分辖区处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借助自然优势,这些干热河谷地区发展芒果种植历史悠久。 红河县小芒果分为本地小芒果与鸡芒果两个品种,主要是野生种及栽培种。因果实外型美观,果肉细嫩、香甜、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5.红河葛根粉 红河葛根粉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殊荣,一鸣惊人。在红河县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一种不大起眼的续生藤本植物,浑身毛绒绒的对生网状复叶和长长的藤子或互相缠绕或攀沿其周边灌木,它的名字叫葛根。 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

6.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特产。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

7.曼木 芒果有“热带果王”的美称,红河州傣族民间称芒果为“曼木”。“曼木”是傣语译音,译成汉语是“香果”之意。   芒果在红河州金乎、河口、元阳、红河、个旧等8个市县均有分布,红河沿岸的傣乡及其他村寨是芒果的富集地。州内种植的芒果主要有:三年芒、泰国芒、留香芒、吕宋芒、象牙芒等品种。其中,有早熟的、中熟的、还有晚熟的,一年四季.有半年芒果不断。

8.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 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 9、红河木耳 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 10.烧竹筒饭 哈尼族有名的“烧竹筒饭”。先选一根嫩竹子,锯成数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竹筒,然后把红米、腊肉、花生、草果等拌好放进去,加点水塞住开口处,放到火上烧,等到竹焦黄欲裂时,里面的饭食也就熟透了。这竹筒饭,妙就妙在透进了青竹那特有的异香,吃起来,满口清香。 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引用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