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尔贡巴寺

柏尔贡巴寺

柏尔贡巴寺

 在安多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50公里的丹堆乡,佛法传到藏北草原,牧民们最早把佛法佛像安置在帐篷里,久而久之,草原上便出现了众多的帐篷寺庙。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柏尔贡巴帐篷寺庙。始建于1654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藏北保存完好具有相当规模的惟一帐篷寺庙。这座寺庙由措钦(大经堂)、拉康(佛殿)和扎厦(僧舍)等各种帐篷组成,与西藏其他地方的佛教寺庙一样。

寺庙前部有僧众-诵经的大经堂,后部是安奉佛、菩萨的佛殿堂,四周是帐篷僧舍。柏尔贡巴兴盛时期,僧人有200多名,僧舍帐篷大小有上百个,形成藏北草原上一处独特而壮丽的人文景观。

措钦是用80根木柱支撑的一个巨大的黑色帐篷,可以同时容纳200名僧人诵经。拉康帐篷里外是布质,中间夹毡,再以木棍支架支成的圆顶帐篷,类似蒙古包。

僧舍是各种各样的小帐篷,质地、大小不一,一般都是僧人从家里带来的,有的住1人,有的住2—3人。柏尔贡巴最兴盛时-多达200多人,僧舍帐篷近百个。该寺的佛像很多,主供佛为“土钦夏扎”最为珍贵。

林芝第一寺:巴尔曲德寺

初识西藏,浮现脑海的是宗教文化以及红色系的寺庙。在朗县,就有一座红白色调的寺庙,它是“林芝第一寺”,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明珠,它是雅鲁藏布江畔的巴尔曲德寺

01初识巴尔曲德寺

巴尔曲德寺位于朗县西北部朗镇堆巴村,占地20672.9平方米,主要包括经堂、佛殿、伙房、果园、僧人房等。离县城 18公里,560国道旁,海拔 3200米。依山傍水,气势雄伟,是林芝地区规模最宏大的寺庙。

该寺始建于公元1035年,由芒玉落丹、索朗申格二位活佛所创建,原寺建于朗镇巴热村前往1公里处(现可以看到废墟荣卡或荣登寺),后因历史原因搬迁到堆巴塘新村对面的半山腰上。从远处看该寺建筑形如阶梯上的一座佛塔,以形状取名为“朋仁曲德”。该寺原所尊奉为噶举派,后因教派的斗争,改奉黄教派。历史上该寺最多的时候拥有宗教教职人员500余人

因为原来该寺所在的台地,很像一叠印经书的印版,故称“巴尔曲德”(意为“一叠印经版”)。又因目前这座寺庙在山壁上高耸如塔(藏文“塔”的发音也接近于“曲德”),故也有人理解为“台阶上的白塔”,“画一般的寺庙”。

历史上该寺最多的时候拥有宗教教职人员500多余人。文革时该寺被撤毁,1985年经山南地区批准,恢复修建,现该寺除经堂等其它建筑外规模未改变,无学经班。

02 风云曲折的历史

在藏地游走,印象中寺庙规模较大的,绝大多数都是格鲁派寺庙。事实上,在格鲁派兴起之前,吐蕃王朝崩溃后,兴起了许多不同的藏传佛教教派。

当时藏地的形式甚至比内地春秋战国时期还要乱,各教派不光在佛学上开门立派,往往还与各地政治势力合而为一,成为占有大量土地、牲畜、农牧民户的领主。

而寺庙也不再只是供佛烧香之所,还逐渐演变成号令一方的“统治基地”,寺庙的规模慢慢扩大,样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有时教派纷争,也必然要殃及这些“政治据点”,战火中寺庙被摧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到明末清初,格鲁派兴起,因这一派戒律最严,僧人不得成家,必须住寺学法与修行,所以该寺庙从一开始就建得规模宏大,如一座大学城。也正因为有这种僧人众多的“大学城”作后盾,格鲁派在明末清初与噶玛噶举派的争斗中,虽屡遭打击,却挺立不倒,终于在1642年,取噶举派而代之,成为藏地统治教派。

03巴尔曲德寺藏香

巴尔曲德寺藏香以朗县特有的雅江巨柏为主料,配以藏红花、白“鳝”香、“山”香、冰片、丁香等30余种珍贵纯天然药材辅料,遵循传统秘方精制而成。其药用价值极高,具有解毒、杀菌、净化空气、滋润肌肤、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睡眠等奇效。

藏香的制作过程,是一门繁杂又带有宗教色彩的学问。每一次藏香的制作,都受到天气、药材、水质的影响,从采摘药材、晾晒、捣碎、研磨、成粉、调和、压形到最后的风干,最少要一个月时间,一根普通的巴尔曲德寺藏香才制作出来。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小心翼翼,专心致志,才能制作出完美的藏香。

巴尔曲德寺的藏香制作,在制作程序和用药搭配上,经书有个记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但制作过程中,更多的是口口相传,每一代制作藏香的喇嘛们,都是师傅带出徒弟。配料的比例、泉水的调或、时间的长短、温度的感知,这些只能在无数次学习中体验理解,是秘而不宣的技艺。

寺庙完全靠以寺养寺来解决僧尼饮食,这样不仅减轻僧尼家庭负担,又能减轻信教群众的经济负担。

04巴尔耸珠节

巴尔耸珠节是巴尔曲德寺在每年藏历四月组织举行的一场宗教佛事活动,内容以跳神为主。

节日一共四天,前三天为跳神表演,第四天为活佛摸顶。跳神,藏语称“羌姆”,是寺庙所举行的特定的祭神仪式,由僧侣头戴鬼头面具,身着五彩绚烂的袍服,跳跃着进入寺庙主殿前的一种宗教舞蹈,带有浓厚的密宗色彩。

动作灵活多样,舞姿神秘热烈,沉重激烈中有轻松诙谐,华美隆重中有狰狞威严,体现了僧俗大众朝拜神佛,祈求今生福乐和来世转生的宗教文化。

参加活动的信众除来自我县外还有的来自山南地区部分县及米林等县,每日约达2000余人,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的个体工商户及当地农牧民展销农畜产品。到了晚上农牧民自发组织跳锅庄舞,歌咏比赛的活动。

这四天来说既是佛事活动,也是一项民间的物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一年中最热闹、开心的时刻。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体现。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巴尔曲德寺 画一般的寺庙

↗ 点击上方“藏地旅行”关注我们

巴尔曲德寺位于朗县朗镇的堆巴村,距离朗县县城18公里。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的一座象鼻般伸入江中的山壁上,离十三世达赖的出生地冲康庄园不远。这是林芝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因为原来该寺所在的台地,很像一叠印经书的印版,故称“巴尔曲德”(意为“一叠印经版”)。因藏文“塔”的发音也接近于“曲德”,而现在这座寺庙在山壁上高耸如塔,故也有人理解为“台阶上的白塔”。准确的含义,应是“画一般的寺庙”。

确实像是贴在山壁上的一幅画。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巴尔曲德寺的情景,晨光熹微,沿着山影中的省道306线,出朗县县城往山南方向西行。左手的路坡下面,是依稀泛着波光的雅鲁藏布江。

林芝第一寺

朗县光明之路

汽车经过朗镇所在的堆巴村,忽见江北岸一片霞光里,有一从白墙红顶的建筑群,层层叠叠,如同贴在对面的山壁之上。乍一看,仿佛是一幅亭台楼阁油画,展开在碧莹莹的江水上方。这景象,看去很是震撼。同行者告诉我:这就是林芝市规模最大的寺庙——巴尔曲德寺。

林芝最大的寺庙?仔细想想,在林芝看过不少寺庙,但规模确实都不大,像这样壮观的寺庙群,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不像在拉萨,哲蚌、色拉、甘丹,这所谓的“拉萨三大寺”,个个都像一座小城镇,又好比是北大、清华之类的大学校园,如果要认真地游览,在里面可以转上一整天。

巴尔曲德寺庙主景

在藏地游走,印象中寺庙规模较大的,绝大多数都是格鲁派寺庙。事实上,在格鲁派兴起之前,吐蕃王朝崩溃后,兴起了许多不同的藏传佛教教派。当时藏地的形式甚至比内地春秋战国时期还要乱,各教派不光在佛学上开门立派,往往还与各地政治势力合而为一,成为占有大量土地、牲畜、农牧民户的领主。而寺庙也不再只是供佛烧香之所,还逐渐演变成号令一方的“统治基地”,寺庙的规模慢慢扩大,样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有时教派纷争,也必然要殃及这些“政治据点”,战火中寺庙被摧毁的现象,屡见不鲜。到明末清初,格鲁派兴起,因这一派戒律最严,僧人不得成家,必须住寺学法与修行,所以该寺庙从一开始就建得规模宏大,如一座大学城。也正因为有这种僧人众多的“大学城”作后盾,格鲁派在明末清初与噶玛噶举派的争斗中,虽屡遭打击,却挺立不倒,终于在1642年,取噶举派而代之,成为藏地统治教。

寺庙

据寺中僧人介绍,巴尔曲德寺最初据说是一座噶举派寺庙,后因教派斗争,原寺被烧毁,迁到现址,改奉格鲁派。寺中原来有一尊观世音像,在大火中右臂被烧坏。传说就是这尊观世音像发话对寺中主管说:我要到大象鼻子上去!所谓“大象鼻子”,就是现在巴尔曲德寺所在的“温”山,山势如一座大象的头,余脉探入雅鲁藏布江,正似一条大象的鼻子。

这种种信息,完全把人搞晕了。不过藏地寺庙,能够说清来龙去脉的,委实不多。即使有的寺庙留有藏文类似寺志的记载,也掺入不少神话传说,需要吹沙拂尘,才能得知大概。作为“林芝第一寺”,巴尔曲德寺的历史留存,应该算比较丰富了,但要完全还原历史真相,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火风云、历史积淀中,巴尔曲德寺的前身“荣登寺”,至今仍有一片残垣断壁,孤零零立在雅江北岸高台上。从江对岸看过去,极为醒目—这绝不是在兵荒马乱的年头、远避灾祸的好地点。如果有军队从山南方向过来,第一个发现的攻击目标,就是这座显眼的寺庙。

残寺所在的高台,远远望去,像极了一叠长条形的经书。或许这就是“巴尔曲德”一名的来历:“巴尔曲”的意思是“印经版”,“德”的意思是“群、集团”,故“巴尔曲德”可译为“经版群”或“一组印经版”。所以有人认为“巴尔曲德”的含义,就是“叠垒在一起的经书”。

很有意思的是,同样的藏文名词,“巴尔曲德”也可理解为“画一般的寺庙”。因为“巴尔”意思可以是“印版”,也可指“画”或“照片”;“曲德”合在一起则是“寺庙”的意思。由于在藏语中,藏地最常见的“塔”,发音接近于“曲德”(写法不同),所以也有人认为“巴尔曲德”是“中间的塔”或“台阶上的塔”的意思—因为巴尔曲德寺是依山式建筑,佛殿顺山势而且,层层升高,仿佛是高耸入云的塔群。最为难得的是巴尔曲德有依山傍水的优势,与如画般的秀山丽水浑然一体,恍若佛经中所描绘的西天乐土。但是谁能想到,这如西天乐土般的古刹,居然叠垒了那么多藏地的沉痛历史。

而如今,自1996年寺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来,寺庙定编数50人,现有僧人27名。重要文物有27尊佛像、38面唐卡,2007年该寺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主要传统宗教活动主要有“燃灯节”“巴尔耸筑节”。其中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巴尔耸筑节”,该活动每年藏历4月30日至5月3日举行一次,参加活动的信众除来自我县外还有的来自山南地区部分县及米林等县,每日约达2000余人,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的个体工商户及当地农牧民展销农畜产品,到了晚上农牧民自发组织跳锅庄舞,歌咏比赛的活动。这四天来说既是佛事活动,也是一项民间的物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一年中最热闹、开心的时刻。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体现。

▼2016年圆梦西藏成都+川藏线+稻城亚丁+拉萨+青藏线+兰州,组队拼车中

走进巴彦淖尔的七大寺庙

如果说巴彦淖尔岩画是一个空灵的世界

面对它,完全可以想到另外一些人

并让那些人直抵心灵进而与参观者心心相通

那么,岩画之外

巴彦淖尔这片土地同样派生出了

虔诚宗教以及不同文化演绎的美好故事

今天,请跟小编一起

走进河套大地上的寺庙

看一看巴彦淖尔的另一种风景

明、清以来,巴彦淖尔地区共修建宗教庙堂163座,其中喇嘛庙100座、天主教堂21座、基督教堂7座、清真寺18座、汉佛寺10座、道教庙堂3座、在理教堂3座,这些宗教庙堂遍布境内,历史悠久,是灿烂的河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希热庙

建于1872年,坐落在火山口的神秘寺院。在乌拉特中旗瑙干塔拉东北处,有一个看起来并不高大的山系,沿着沟口进去,到山系深处,就会看到散发着浓郁藏传佛教文化气息的希热庙。

希热蒙语意为“桌子”,根据火山口的形状而得名。希热庙初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在康熙王朝的资助下由第一代活佛呼勒庆贵禅师主持建成,为巴彦淖尔地区首座喇嘛寺庙,也是藏蒙地区重要的喇嘛教活动场所之一。

当年康熙不仅下拨黄金白银,而且用满文赐名“希热神泉”。为感谢皇恩,希热庙曾有“康造寺”之称。希热庙为东方二十一个佛教圣地之一。最兴盛时僧人三百多名,香客西至拉萨东至乌兰浩特,北至大库热(现乌兰巴托),名扬四海。

慈云寺

昔日西夏皇家寺院。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在距巴彦淖尔市首府所在地临河区39公里的省级公路旁,有一座十几层楼高的藏传佛教建筑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中国内地罕见现存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建筑。

慈云寺每年在农历二月十九、五月初十和九月十九都举行各类佛事活动。法会期间上师都会带领寺院常住师父们为众生诵经祈福,佛事仪轨谨严,法号锣鼓激越。

当年,拔绒噶举派的创始人达玛旺秋的弟子热巴在西夏传教时,来到当时的巴彦淖尔一带,被慈云寺所在地的风水吸引,连声赞叹这里是修习密宗的绝好胜地,也是修建寺院的好地方。西夏皇帝听说后,便下令在这里修建皇家寺院。寺院建成开光的那天,晴朗的天空中突然飘过七彩祥云,带人前往这里参加开光盛典的西夏仁孝皇帝见此,赐名“慈云寺”。

巴音善岱庙

蒙地藏传佛教的奇观。地处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儿镇境内的巴音善岱庙,是一座典型的噶举派寺院。

“我们庙的喇嘛,希望达到一千。我们圣的佛灯,在院中永远灿烂……”这是一首近乎失传在乌拉特草原上的民歌,叫《巴音善岱》,在蒙古语里,巴音是美好富足的地方,这首民歌赞颂的即是巴音善岱古庙

巴音善岱庙的创始人陶格木德在乌拉草原上就是一段传奇。他的教名是若哈巴多格木德,幼年皈依佛门,去五台山上拜师学习,后去拉萨大昭寺深造17年,获“拉仁巴”(佛教哲学博士)学位。回到家乡后授徒传教,广结善缘。公元1778年,他来到这里,发现这块气象祥瑞、山泉潺潺的地方是建寺的风水宝地,便萌发了建寺之意。

阿贵庙

阿贵为蒙古语,意为“山洞”。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保护区内,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红教寺庙,是印度僧莲花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年所建。

阿贵庙的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祭敖包活动,同时举行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十五日举办庙节,也叫庙会。庙会时佛事活动非常隆重,远近牧民群众扶老携幼,驱车乘马踊跃而来,热闹非凡。

在主殿周围的悬崖峭壁上,有5座奇特的天然岩洞:莲花生洞、上乐金刚洞、护法神洞、仙女洞洪羊洞,每座岩洞都流传着神奇动人的传说。这其中,莲花生洞供主神莲花生塑像,喇嘛们设坛、供奉、诵咒灌顶就在这里举行。洞门右侧有一巨大的钟乳石柱,堪称镇洞之宝。洞门外的一块巨石上留有一枚脚印,传说是莲花生驱魔降妖时留下的。

宝莲寺

位于杭锦后旗城东北方向20公里处的蛮会镇,始建于1938年,原名“净光寺”,现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等大小殿堂20多座,及牌楼、文化长廊露天观音组成的一万多平方米的佛教文化广场,规模宏大,是西部闻名的禅宗道场。

宝莲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傍。寺院内外杨柳轻扬,松柏滴翠,花草相衬,玫瑰与寿菊争艳,槐花与榆荚同飞。每当晨钟暮鼓,余音悦耳,烦恼消除,智慧顿开。

寺庙牌楼正上方“河套圣地”的题词与鲜艳的彩绘,和蓝天白云融为一体;露天观音位居寺院喷泉中央,东西两侧佛文化长廊全长约210多米,上面绘有各种壁画和彩画,精彩地亮相于宝莲寺的佛教文化公园广场。亭檐梁柱上均绘画了“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及各种壁画和彩画,十分壮丽宏伟书画并茂、 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展现出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点布斯格庙

位于乌拉特前旗巴音花镇沙石沟里,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1698年,是乌拉特前旗境内藏传佛教唯一保留完好的一座喇嘛寺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少有用蒙语念经的寺庙,曾有过驻留七八百喇嘛的辉煌。现此庙仍然有喇嘛。

历史上曾有多名上层喇嘛在庙中定居。此庙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定期召开庙会,跳查麻舞,聚会的喇嘛及各族群众甚多。

在此庙西5公里处有7棵古柳,倚山坡而出。古树形状奇特,树身卧地而生,躯干粗壮,弯弯曲曲,起伏隐现,犹如巨龙卧地,当地牧民称之为“龙树”。树下有泉水,浸湿润泽,无论洪旱,古树均枝繁叶茂,令人赞叹。

四大股普济寺

位于五原县城南5公里处,又名诸神庙。

四大股普济寺正殿前廊东壁下立一石碑,是王同春在1902年重修庙时由众地商和乡民所立,碑高6尺、宽4尺,碑名曰:“重修诸神庙并开渠筑堤埤”。碑文由学者商隐、王建勋(云峰)二人撰写,记述了王同春开渠建庙的事迹和河套的垦务史,很有史料价值。

公元1872年,五原县著名的地方乡绅万太公、万德原、郭大义和王同春四个人,合成四股重新修建短鞭子渠(后改称老郭渠),此渠竣工后修建了此庙,当地百姓便称呼为“四大股普济寺”。其中的王同春,就是有着“河套水利之父”之称的河套功臣!

来源:巴彦淖尔旅游

编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