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冯遗址

紫冯遗址

东下冯遗址冶铸遗存研究

摘要:本研究对东下冯遗址出土的17 件第三期冶金遗物进行了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分析。其中1 件附渣冰铜块的检测表明该遗址的铜有独立于锡、铅料的来源。熔铜渣及铜块的分析表明第三期时已经使用锡青铜,同时还有铅青铜、铅锡青铜、砷铜等合金种类的应用。青铜合金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得到,与二里头等遗址类似。

东下冯遗址是晋南夏商时期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发掘报告将东下冯遗址分为六期,其中一至四期与二里头类型一至四期相当或稍晚,五、六期为早商文化的二里岗下层及上层遗存。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批铜器及石范、铜渣等冶金遗物,其中出土冶铸遗物的有第一、四、五发掘地点。本研究对出土冶金遗物较为集中的第五发掘地点属于三期的17 件铜块、熔铜渣等进行检测研究,以揭示其青铜冶金技术的面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样品状况及检测方法

1.样品状况 

17 个冶铸遗物取样情况及样品性状见表一及图一。

2. 检测方法

样品截取小块以酚醛树酯热镶,经打磨抛光至光镜下不见明显划痕,喷碳后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分析,抛去碳膜用于金(矿)相观察。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480LV)与能谱仪(Noran System six)进行成分和显微组织分析。每个金属样品的基体成分测量4次取其平均值,见表二,对基体及外层氧化或锈蚀层物相也作了观测。

以铜及其合金为基体的样品先后经9% 过二硫酸铵(NH4)2S2O8水溶液和添加了少量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饱和水溶液浸蚀。熔铜渣、冰铜块未浸蚀。以Nikon 公司的Epiphot 显微镜外接Nikon D300 数码相机拍摄金、矿相照片。

二、检测结果

可将17 件遗物分为冰铜块(1 件)、熔铜渣(3件)、铜块(铅青铜1 件,含铅、锡或砷的红铜12 件)三类。

1. 冰铜块

冰铜块 1 件, 编号XDXF03,带破裂面块状,表面灰黑色带绿锈。经检测为含铁量甚少的高品位冰铜,即白冰铜。表面粘附炉渣为FeO-SiO2-CaO 渣系,其中有含少量铁的铜颗粒(图二)。

2. 熔铜渣

熔铜渣 3 件。熔铜渣XDXF06,氧化亚铜基体,其中分布大量四边形或针状二氧化锡骸晶,部分中空二氧化锡骸晶中包裹纯铜(图三)。样品XDXF05,锈蚀严重,主体为锈蚀产物铜的碳酸盐,残留少量氧化亚铜,发现少量二氧化锡晶体(图四)。样品XDXF17,氧化亚铜基体和锈蚀产物铜碳酸盐、氯铜矿等(图五)。

3. 铜块

铜块 共13 件。

铅青铜块1 件,XDXF02,扁平块状,边缘圆滑,表面覆盖黄白色风化或沉积产物及少量绿锈。经检测其基体含铅10.64%,铅分布不均匀,以网状分布于晶间或球状不均匀分布,表面有铅及其氧化物的积聚,基体中发现微量富硒碲相和二氧化锡骸晶(图六)。金相为受热再结晶的等轴晶和孪晶(图七)。

其余12 件均为红铜或含少量铅、砷、锡的红铜。其中少量的铅、砷、锡既有金属形态,也以氧化物夹杂形式存在(图八、九)。

金相检测表明这12 个铜基样品中的11个样品为晶体粗大的铸造组织(图一〇~图一三),只有XDXF 15 为铸造后受热再结晶组织,可见原铸态组织的残留痕迹(图一四)。

铜块XDXF10、11、14 中的铅以颗粒形态存在,少量砷以固溶形式存在于α 相中,其中XDXF10、11 中还发现少量的γ相(图一五),样品XDXF11、14 中还发现硫化亚铜Cu2S 夹杂(图一五)。

铜块XDXF07,含铅砷锡的红铜,含砷1.39%,少量的铅、砷、锡以氧化物夹杂形式分布于金属基体中(图一二),局部为典型枝晶组织并有少量γ相Cu3As 析出,显示物相和组织的不均一(图一二)。

铜块XDXF12 金属基体含砷1.45%、锡0.82%、铅0.37%,基体中锡、砷以固溶形式存在,铅以金属或氧化态的颗粒存在,更多的锡、铅、砷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表面氧化亚铜中(图一六)。

铜块XDXF13 沿晶间严重锈蚀,残留晶粒平均含砷0.79%,更多量的砷以锈蚀产物橄榄铜矿(图一七)存在。

样品XDXF01,靴状实体,表面覆盖绿锈,报告称“残铜器”,据其外形应是流铜块或浇口铜,材质为含砷的红铜,检测未见其他微量元素及夹杂物(图一〇)。

铜块XDXF04,含砷的红铜基体(图一一),表面锈蚀中裹挟木炭碎屑,在较大的检测面积中只发现1 颗呈针状的二氧化锡骸晶。表面锈层中裹挟木炭颗粒,据纤维组织特征是某种硬木——烧制木炭的好薪材。

铜块XDXF08、09、15、16,均为红铜基体,微量或少量的铅、砷以混合氧化物夹杂形式分布于基体中,XDXF08、09、16 中还有少的二氧化锡晶体分布,呈细长针状或块状(图九、一八)。

铜块XDXF13、16 基体中还发现有含铜的银颗粒(图一八)。

三、讨论

1. 检测结果综述

检测样品中有3 件为熔铜渣。其中XDXF05(图四)和XDXF17(图五)几乎完全锈蚀,外部铜的碳酸盐应是锈蚀产物,内部部分氧化亚铜可能是残留的原物相熔铜渣XDXF06,氧化亚铜基体中分布的二氧化锡骸晶中包裹纯铜(图三),说明该样品是铜锡合金熔炼过程中被氧化的产物,骸晶形态的二氧化锡是金属形态锡被氧化产生的。

熔铜过程溅洒或余留的铜块13 件,有扁平块状、不规则圆条或小块状、小珠状等形状,符合溅洒或余留铜块的特征。铅青铜块XDXF02 所含微量富硒碲相(图六)应源自共生矿物,其受热组织(图七)可能是铜块在冶铸场地受热造成的,不是有意识行为造成的。其余12 件红铜样品中所含少量的铅、砷、锡既有金属形态,也以氧化物夹杂形式存在(图八、九),显示了熔铜铸造过程中空气对铜液不同程度的氧化作用。从金相检测结果来看这12 件样品中的11 个样品为晶体粗大的铸造组织(图一〇~图一三),只有XDXF 15 为铸造后受热再结晶组织,可见原铸态组织的残留痕迹(图一四),其受热应是冶铸场所的高温操作偶然造成的。

铜块XDXF10、11 中因凝固过程中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而析出的少量γ相 以及样品XDXF11、14 中源自冶炼过程的硫化亚铜Cu2S夹杂(图一五)表明这3 个样品在熔炼过程中铜液受到较好的保护,未充分暴露于氧化气氛下,可能是熔铜过程中添加合金物料之前铜液尚未被搅动没有吸收氧而遗落的铜块。铜块XDXF07 物相和组织的不均一应是氧化作用的不均匀造成的(图一二)。铜块XDXF12 表层氧化亚铜中的锡、铅、砷比金属基体中相对更高是由于锡、铅、砷比铜更为活泼,在熔炼的氧化气氛下更容易被氧化。

个别熔铜(渣)块表面裹挟木炭颗粒表明可能存在向铜液中加入木炭保护铜液不被过多氧化的工艺。

2. 铜的来源

所检测17 件样品中,16 件为熔铜、铸造遗留的熔铜渣或铜块,与炼铜相关的遗物仅发现1 件冰铜块(XDXF03)。结合发现的石范等遗物说明东下冯遗址的冶金活动以熔铜、铸造为主。从冶铜资源(矿石、木炭等)和运输成本考虑,矿石在邻近采矿地点的遗址冶炼成红铜后再输向东下冯等地区性中心聚落更为合理。

黏附炉渣的冰铜块是冶炼红铜的产物,保留了冶炼过程的原始信息。冰铜块表面粘附炉渣为FeO-SiO2-CaO 渣系,表明其为源自冶炼过程产品之一,并未进一步进行焙烧和还原冶炼,渣中的钙可能源自矿石或人为配料添加,渣中的铜颗粒则说明相应的冶炼过程产出了较纯的红铜。

鉴于该遗址未发现冶炼渣块、矿石等其他冶炼遗物,冰铜块可能和红铜一样是从其他存在冶炼活动的遗址输入的。冰铜可以进一步焙烧冶炼成红铜,但这种冶炼应该并不是该遗址冶金活动的主要内容,相应冶炼过程产生的炉渣数量也很少,不易被发现。附渣冰铜块的检查结果证明东下冯遗址的铜与锡、铅有独立的来源。近期在晋南开展的早期冶金考古调查在中条山北段及周边发现了多处夏商时期中小型遗址中有冶炼红铜的证据,东下冯遗址的铜可能就源于这些遗址。

铜块、熔铜渣等冶金遗物中微量银、硒、碲等杂质元素( 表二) 应源自共生矿,相关物相的发现与确认也为进一步通过微量元素研究其矿料来源与产品去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3. 铜合金技术

夏商时期重要的中心聚落遗址如:二里头遗址垣曲商城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都出土有铜器以及铜渣等铸铜遗物。对其中铜器及冶金遗物研究最多的为二里头遗址,前后有超过一百余件的铜器经过分析并发表数据,这些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里头出土铜器除少量红铜和砷铜外,其中大部分为青铜,包括铅青铜,锡青铜和铅锡青铜。梁宏刚的博士论文除了分析铜器外,还对17 件冶金遗物进行了检测分析,揭示了二里头遗址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李延祥、许宏进一步检测研究了二里头出土的16 个炉渣,发现其均为熔铜遗物,所熔炼的有红铜、砷铜、砷锡铜、砷锡铅铜、锡铜、铅铜、铅锡铜等多种合金,通过熔铜遗物中的高锡物相等判断存在一种在铜熔化后添加锡铅合金(可含砷)的合金配制技术。除二里头遗址外,垣曲商城的少量铜器和炉渣等冶金遗物也得到了检测分析。垣曲商城二里岗上层时期墓葬M1 出土的爵、鼎、斝3 件铜器均为铅锡青铜。对6 件二里岗上层时期炉渣及炉壁的检测研究显示其铜合金也有锡、铅、砷三种合金元素,而另1件含砷渣块的分析表明存在一种人工添加含砷矿物配制砷铜的合金技术。

东下冯遗址出土三至六期铜器共33 件,其中5 件铜器曾进行了湿法化学分析、光谱定性分析及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除1 件三期铜凿为红铜外,四期2 件铜镞、五期1 件铜镞及1 件残铜器(可能也是镞)均为铅锡青铜或含铅的锡青铜。从以往所检测的4 件器物来看,东下冯四期以及五期可能形成了以铅锡青铜为主的铜合金使用特征。但由于所检测铜器数量较少,器型单一,产地不明,并不能全面反映其铜合金利用情况及冶金技术。而三期的铜合金技术因为只有1 件红铜器得到分析,需要通过熔铜块和熔铜渣等其他遗物的研究来揭示。

虽然所分析的东下冯遗址三期16 件熔铜渣及铜块在熔铜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作用,金属基体中的合金元素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或其他变化,但仍可以根据这些熔铜遗物的成分和物相推测所熔炼的合金种类。这些熔铜遗物对应的熔炼金属及合金可能包括了红铜、砷铜、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从数量上看红铜以及各种铜基合金都占有一定比例。单纯从目前各样品的成分和微观物相特征还不能判断锡、铅、砷是以何种方式引入铜中的。所检测16 个熔铜铸造遗物中的13 个铜块和1 个熔铜渣都含有砷,含量0.4-1.45%,普遍不高,结合个别样品中含量较高的锡、铅的情况,说明该批青铜合金中锡、铅为主要合金元素,砷为次要合金元素。砷不是作为主要合金元素添加的,可能是随其他金属原料进入青铜中的。而所发现和分析的附渣冰铜块揭示该遗址所输入的铜料为不含锡、铅、砷的红铜以及可以冶炼成红铜的白冰铜,可以推测铜合金中的砷可能主要是随锡、铅物料引入的。冰铜块附渣中的红铜颗粒含有少量的铁,说明其直接源于冶炼过程而未经熔炼或合金化。熔铜渣及铜块样品中个别含合金元素较高的样品,如铅青铜块XDXF02 和锡青铜熔渣XDXF06 能确认为有意添加锡、铅物料进行合金化的直接产物,另外更多的含少量锡、铅、砷的红铜可能是合金熔炼过程中合金元素的氧化损失造成的,或者是红铜在熔炼过程中由多次使用的炉具引入炉壁上残留的少量合金元素造成的。东下冯三期应存在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配制青铜的技术。

东下冯、二里头及垣曲商城3 遗址都以锡青铜、铅青铜和铅锡青铜的使用为主,同时还有一定量的红铜和含砷铜合金的利用,锡、铅、砷等合金元素与铜有着独立来源,青铜的配制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达到,显示其铜合金技术基本相同的面貌。推测东下冯三期青铜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很可能与二里头遗址类似,是以可能含砷的金属锡、铅或锡铅合金加入铜中。

4. 冶铸地点及冶铸遗存

从发表的资料看,东下冯遗址至少有两个铸铜地点。

第一个铸铜地点位于中区的第五发掘地点。东下冯三期时在此处开挖了里外两圈沟槽,沟槽内有一当时的大土坑,各类遗迹沿沟槽及土坑边缘密集分布,其中可能与冶金相关的遗迹有H501 和H504。灰坑H501 出土斧范4 件(H501:1),以及本研究所分析的铅青铜块1件(H501:4a:1 ,实验号XDXF02)。灰坑H501是该遗址唯一集中出土石范的遗迹单位,所出土石范已破碎成小块,可缀合成较大两块斧范,另有两块较小的斧刃部范,都基本完整,应是使用损毁后就地废弃的。推测灰坑H501 曾被作为器物铸造或相关物资存放场所使用。灰坑H504 出土冰铜块(H504:3,实验号XDXF03)1件,其用火痕迹可能与冰铜的进一步冶炼处理或其他冶铸活动有关。第五发掘地点四期地层中出土凿范1 件(T5501:3D:18)及少量铜渣,说明该铸铜地点可能沿用至四期。五期时,沟槽更外围修筑了城墙,第五地点发掘范围分布一群排列整齐划一的圆形建筑基址,不应有冶金活动,该地点五期地层中出土有多用范(T5512:3C:1)1 件应属于三期或四期遗物。从冶铸遗物分布看,熔铜渣及铜块主要出土于大土坑北侧的T5524 等探方地层,石范主要出土于相距约十米的大土坑南侧的灰坑H501,另有零星遗物出土于其他单位中。虽然出土冶铸遗物数量有限,但结合遗物分布范围和冶铸活动专用设施H501 的情况看,该地点的冶铸活动有一定规模,应属于由该遗址贵族阶层控制的手工业作坊。

第二个铸铜地点位于东区,包括第一发掘地点和第四发掘地点在内的范围内出土铜渣、石范等冶铸遗物,这些遗物相对第一个铸铜地点较少且分散。冶铸活动可能也早至第三期,延续至第五期。

由于第二个铸铜地点冶铸遗物较少,使用年代不够明晰,这两处冶铸地点可能有共时关系,也可能是不同时期冶金活动地点的迁移造成的,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冶铸作坊或地点的存在。第五地点三期的冶铸作坊位于同期沟槽西角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铜冶铸作为重要工业生产部门的地位。四、五期的冶铸遗存与聚落其他功能区及五期城墙的布局与关系则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和研究。

5. 石范铸造与铜器的生产及流通

东下冯遗址一、二期遗存很少,未见文化层,也未见铜器和冶铸遗物,三期遗存数量激增,铜器和冶铸遗物也于三期时同时出现。三至六期出土铜器计有爵1,刀6,凿2,镞21,残铜器3,共33 件。出土10 件石范中,除2 件不明器物范外,有斧范6 件,镞、凿、斧多用范1件及凿范1 件。从有限的铸范来看,其中斧为该遗址铸铜作坊的主要产品,而遗址出土器物中却没有斧。斧有可能因为器型稍大在完成使用寿命之后作为珍贵物资被全部回收,或者其中的大部分作为产品输向其他遗址。铜器中镞为大宗,特别是五期的铜镞10 件,占到各期出土铜镞总量近一半,暗示夏商交替之际及初期,军事力量在该遗址的影响。较少的镞范和相对较多的铜镞对比说明该遗址出土的相当一部分铜镞可能是随军事力量带入的。

该遗址唯一1 件铜礼器爵出土于六期(二里岗上层期)规格最大的墓葬M4,除陶器外同出还有1 件带齿玉器,其墓主当为贵族。礼(容)器和乐器作为权力象征物被使用是二里头文化时期形成的青铜时代中原文化传统。东下冯六期墓葬的铜爵与其他五、六期遗存都强烈表明二里岗时期商王朝与该遗址的紧密关系。另1 件出土于四期地层被怀疑为爵流残片的残铜器表明该遗址礼(容)器的使用传统可能早至二里头时期。相应的,该遗址冶铸遗物中却没有爵等其他容器范,甚至没有陶范,而石范也不适于铸造青铜容器。由于该遗址六期没有发现任何与冶金直接相关的遗物,有冶铸活动的三至四期的铸范又都为石范,因此不能排除该遗址所出土铜爵由其他遗址输入的可能性。

四、结论

基于对东下冯遗址有限的冶金相关遗存的考察与研究可以勾勒出东下冯遗址青铜冶金业的大致面貌。东下冯遗址从三期开始就掌握了青铜合金技术,有铜器的使用和铸铜活动的发生,经历夏商文化的交替,冶金业延续并在技术上有所发展。铸铜手工业作坊利用从其他遗址输入的红铜及锡、铅料等铸造以工具和武器为主的铜器。东下冯遗址三期的铜合金技术就与二里头遗址相近,而石范表明其铸造器类与二里头遗址有一定的差别。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韩汝玢教授和孙淑云教授的诸多指导,金矿相实验结果曾与洛杉矶加州大学的David A. Scott 教授讨论,从中受益匪浅。在此致以衷心感谢!

(作者:李建西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李延祥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田建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8年第1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漫谈紫竹院|双林寺塔遗址

紫竹院公园是一座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是在明清时期紫竹院古庙、行宫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今天小V带大家看看紫竹院公园的双林寺塔遗址。

双林寺

双林寺是明代万历初年太监冯保修建的家庙,用冯保的号“双林”命名。又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万历四年(1576),西竺僧人足克戬古尔到北京弘法,到此地松下趺坐,后被皇帝赐居于此地,赐寺名“西域双林寺”。

冯保像(大运河·紫竹院历史文化展)

万历五年(1577),冯保督建万寿寺(紫竹禅院成为万寿寺下院)时,扩建双林寺。后来冯保获罪被放逐到南京,双林寺收归皇室所有。

双林寺塔遗址内石雕

清康熙十六年至十七年,纳兰性德曾将亡妻卢氏暂厝于双林寺,并写下多首悼亡词:

望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

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寻芳草·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瑠璃火。

双林寺塔遗址上方承台

双林寺塔

双林寺塔遗址位于紫竹院南门内。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西域双林寺)寺后一土山,山前一塔,傍皆朱樱。”所谓“山前一塔”应当就是双林寺塔。

双林寺塔模型图(大运河·紫竹院历史文化展)

双林寺塔原为一座密檐式实心砖塔,坐北朝南,塔身八面七层,南门上额题“藏经塔”,旁注“万历四年造”。

西域双林寺碑记拓片图局部

(大运河·紫竹院历史文化展)

双林寺塔在清代曾破败,后又得到修复。清末双林寺颓废,到1949年尚存砖塔一座。后来塔顶开裂,为保证游人安全,于1975年拆除。

双林寺塔遗址内地面

2011年紫竹院公园管理处委托市文物研究所对塔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方形基座、八角台基、方形地宫结构界限清晰。

现为保护并展示塔基遗址,在遗址周边和上方建钢筋混凝土墙壁和承台,平台外填土,侧面开窗洞,可从外面参观遗址。

永靖文物之冯家坷坨烽火台遗址在哪儿,其背后有什么故事?

作者:常志梅

(刘伯温)

我是一个不懂历史,但又迷恋历史的人,尤其对于民间传说的兴趣,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我认为,不是所有的传说都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所有正史都是历史的真实。

辩证地看待,民间传说是对真实历史的演绎、杜撰,虽然加工、想象的成分较多,但往往基于真实的历史基础,有些是口口相传的“原始记忆”。比如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的《五帝本纪》中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传说不是文明的根本要素,却有可能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中国历史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对历史的神往永久炽热!

今天,我要说一个来自永靖民间的传说:明代刘伯温在永靖斩龙脉的故事,这个故事总有几百年的岁数了。

(以下为一组永靖烽火台地理图片)

一、刘伯温寻龙脉

先来聊聊传说的主人公——牛人刘伯温,刘伯温原名刘基,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闻名于世,尤精谶纬之学,当世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够牛吧)!

话说明洪武年间,种种不利迹象时有发生,让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小心脏狂乱不已,他觉得眼前总有一条金龙张牙舞爪(估计这龙是活得不耐烦了),让他日夜不得安宁

于是,朱元璋忙派人找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大师,大师掐指算着,眼珠白多黑少,而后有力地晃着脑袋说:“龙者,天之骄子也,金龙扑殿,意寓草龙觊觎圣上江山。金者,庚辛之属,当指西方,意指真龙降生之地应在西方,并且,从卦象来看,此龙刚兴,必须马上斩之,否则龙飞九五,后患无穷,后患无穷呀!”

朱元璋一听,脸色黑中带青,血压骤升,顿时软在龙椅上:“不得了了,我的大明江山危矣,危矣!”随即用颤抖的双手攥了攥刘伯温的肩膀,仿佛揪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僵硬的舌尖下挤出三个字“靠你了!”刘伯温大师像中了魔咒,茶饭不思,日夜马不停蹄直赴西北,寻访龙脉。

(冯家坷坨烽火台

那么,什么是龙脉呢?

最早提出龙脉这个概念的,是《史记》,不过当时的说法并不是“龙脉”,而是“地脉”。这里所说的地脉,与后世的龙脉理论有所接近。《阴阳二宅全书》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地理大成·山法全书》又云:“龙者何,山之脉也”。

龙脉说白了其实就是山脉。

传说龙脉所在地会诞生新统治者,所以古代很多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往往会把当时天底下其他的龙脉斩断(不斩的话心里踏实不了,因为大家都这样做嘛)。

我们的刘伯温大师认为,中华有三条龙脉,即三大主干山脉,皆发源于昆仑山。分北龙、中龙、南龙。

北龙是指自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燕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一线。

中龙是指昆仑山连巴颜喀拉山、岷山、大巴山巫山秦岭大别山一线。

南龙是指昆仑山连唐古拉山、宁静山横断山、云贵高原的大娄山、武夷山一线。

而刘大师在这里所说的西北龙脉,恰恰是秦岭一线,属于中龙。

(永靖墩豁豁烽火台遗址)

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那我们的刘伯温大师是如何利用他的风水绝技,实施斩龙计划的呢?

刘大师先是沿着秦岭主脉,一路寻寻觅觅,跋山涉水到达西北,当他赶到天水时,已累掉了半条命,这西北的山山水水,对他而言确实不是“善茬”,居然让大师有种招架不住的感觉。

他细查慎阅龙脉走向,谨慎闻着每一寸土地的气味,怕一不留神就让“龙”逃掉。最后,刘大师寻迹觅踪追查到了永靖,之所以说是最后,是因为他仰观天象,俯察黄河后发现,永靖这个地方山环水汇,群山眉聚之处,皆有龙脉博动的迹象,他预感到这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了。

(永靖焦河东湾烽火台遗址)

二、刘伯温斩永靖龙脉

之后,刘大师沿黄河顺流而下,晨曦中,黄河水在阳光下闪着点点金光,每一串水波都跃动着迷人的舞姿,但刘大师觉得这些美景不是一般的刺眼,他眯缝着的眼如两把锋利无比的镰刀,恨不得把永靖所有山顶都都割平了。

“等等!”(这是他一路走来最响亮的一句话)他用沙哑的声音吼道。所有随行的人仿佛被施了定身术,呆立在原地。“这奔腾的黄河侧面,群峰蜿蜒,如蟠龙飞舞,此乃龙脉之气呀!”他激动地说着,并四下扫视着,而后贼笑着(这一笑,因用力过猛,至少能多压出脸上原本三分之二的褶皱)用滚烫的双目锁紧永靖的王家大山,浑身哆嗦着说:“哎呀妈呀,原来你在这里……”

这王家大山如一条东西蜿蜒的巨龙,而刘家峡水库北岸的山顶,正是龙气汇聚处,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于是,刘大师命千名勇士,一溜烟地爬向山顶。到了山顶,他们高举特制大砍刀,使尽吃奶的力气,一起向刘大师所指的“龙气汇聚处”猛砍。

霎时,山崩地裂,电光雷石,几声如牛似虎般惨烈的吼叫震耳欲聋,黄河两岸所有人畜听到这吼声后,不禁仰头张望,或掩耳奔逃,伴随一股青烟的腾空而起,吼声隐隐走远,一切貌似又恢复了平静。

(永靖小岭烽火台遗址)

但是,刘伯温大师揪住的眉宇还是没有完全舒展开来,他根据风水地势,又在龙脉前后修建了烽火台,用于镇压(龙脉),以免它起死回生,说干就干。

刘大师所建的这些烽火台中最大的就是冯家坷坨烽火台,它的四周有梯形城墙,长38.5米,宽25.5米,高8米,城墙宽2.7米。城墙中央筑有墩台,为圆锥体,与城墙浑然一体。墩台长10米,宽8.5米,残高17米,台顶呈圆形,直径5米。城台全为黄土所筑,每一夯层厚20厘米。此烽火台依山傍水,屹立在黄河岸边,面朝莲花古渡,是县内23座烽火台中最雄伟,现存最完整的一座。

据专家考证,这些烽火台皆是明代所建,然而明时信息传递方式已很多了,所以烽火台作为古代的信息高速路已失去它原有的作用,因此它们用于镇压龙脉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做完这些,刘伯温理了理油亮的乱发,扯长脖子仰天大笑,而后叫道:“大明江山啊,你可万年延续了!”

当然,这只是刘大师或部分人的错觉,因为大明并没有因此千秋万代,毕竟历史的发展有它的必然性、科学性……而不是一个所谓的龙脉就能决定的。

不过据说,从那以后永靖所有的山上再也看不到灌木丛了,更别说花草树木,几乎成了秃山。有人说,这是因为风水走了的缘故。

永靖县城,你若抬头向西南方向仰望,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被砍的山垭豁口子和烽火台,传说那就是当年刘伯温斩龙脉时留下的,或许就是所谓的龙气汇聚处。它们如叱如吼,如歌如哭,如吟如叹,依稀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假如当时刘伯温没有砍断永靖龙脉,那么,后来的永靖是否又将是另一个帝王出处,历史是不是也要重新改写呢?然而,历史终归是历史,传说终归是传说,我们可以去走近、探究传说,但不能去改写历史。

当然,无论(这个)传说的可信度多高,我想也没必要去争论,在我看来,中华民族崇龙,华夏文明之所以在经历了岁月的捶打之后还能如此崭新完好,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传说的陪伴!

风割不断联想的翅膀,思绪渐渐凝结成文字,望着那断裂的山顶,起伏的山峦不肯说话,脑海里萦回着脚下这块土地的沧桑,它尘封着多少曾经的真实,我感受到中华玄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根须绵延,生生不息。

(永靖黄河三峡景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