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明代牌坊

石泉明代牌坊

石泉明代牌坊(含高湾高公墓牌坊、石泉吴宅牌坊、石山桥贞节牌坊)位于长兴县南太湖石泉村高湾、石泉、石山桥自然村,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1月,石泉明代牌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泉明代牌坊,石泉明代牌坊简介,石泉明代牌坊-湖州市长兴县石泉明代牌坊旅游指南

贵阳古代石牌坊的沧桑历史

贵阳地区的古代石牌坊,多数建在城内街道上,少数建在城边或近郊。位于贵阳以南约五十华里处的青岩镇的石牌坊更是吸引了无数省内外游客。从前,青岩古建筑尤以庙宇和石牌坊最为精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而今石牌坊仅幸存三座,分别是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牌坊”、定广门内的“赵伦理百岁牌坊”和定广门外的“周五氏媳刘氏节孝牌坊”。

这些古代,雕刻精美,结构壮观,令人惊叹。其中“赵伦理百岁坊”建于清道光年间,矗立在南街坡面,呈四柱三门三楼石牌坊样式。面南背北,与定广门相距三十余米,两头街面有石梯,踏阶而上,恍若天门在前。石牌坊的四柱,置有长方形桩基,南北两面皆有石雕狮子护柱,石雕狮子高1.5米,张着巨口,二目圆睁,前爪握石,后脚壁立于柱上,虽经百年风侵雨蚀,仍活灵活现,精妙无比。

石牌坊的中门上石柱,为空雕“二龙抢宝”横匾,北面正中阴刻道光皇帝钦赐“七叶衍祥”题额,题额正上方刻有“钦赐”字样。石牌坊中二柱北面楹联为:“琴鹤守家风,三万六千余日月;冈陵开国瑞,一堂五世拜丝纶。”南面楹联为:“试问寿如何,绛县名贤输廿八;欲知春几许,皇家盛典重期颐。”其笔法浑圆厚重,字体端正、苍劲。

石牌坊横匾上下两方垫石,为空雕双百果栏,仿照样式雕刻,上方有梯形垫背石磴五个,居中一个为空雕“龙鳌图”,里嵌“圣旨”立匾,南北两面皆然。石牌坊左右四个石磴,浮雕神话人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中间横匾与左、右两间垫板上、下方垫石均为空雕双百果栏。石牌坊左、右两间分别有垫背石磴三个,两面有花卉图案的浮雕。

贵阳多山产石,多数石牌坊是上好的石料,精心雕琢而成。这些石牌坊雕刻样式,外形高大,气势雄伟,石牌坊上精雕虫草花卉,飞禽走兽,图案纹饰,有的还有书法极好的楹联,美丽壮观。

在贵阳地区,除了这些精美的之外,还有工艺精湛的木牌坊。这些木牌坊是精选上好的木料搭建,木牌坊比石牌坊易于雕刻,但保存年代不长。贵阳最为著名的木牌坊有五座,均建于清朝,有抚牌坊、亚元坊、花牌坊、三牌坊、浮玉桥木牌坊。如今,这些牌坊已旧迹难觅,除了浮玉桥木牌坊于2001年由著名古建筑家黄浩设计、监造,并重新命名为“城南胜迹”的名胜坊外,其余的只有追忆留给了人们。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而转移,作为封建时代的石牌坊也是如此。明、清两代贵阳城内,有些石牌坊成为“坊市”,即以石牌坊为中心,形成交易市场,如凤宪坊市、四牌坊市等。清末民初有些石牌坊,成了街道名,如一品坊、蔡家坊、三牌坊、花牌坊、红牌坊、抚牌坊等,如今只有遗留下来的极少数城郊石牌坊,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品。

章丘古村发现完整清代石牌坊 三处摩崖石刻有200多年

保存完好的清代石牌

阴刻 “高岗” 大小半米见方

朝阳石刻

章丘市文祖办事处境内有丰富的自然、 人文景观, 中国最古老的长城—— — 齐长城, 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 位于文祖东部山区深处的郭家庄是一个具有350多年历史的古村。 日前,该村新发现三处保存完好的清代摩崖石刻, 分别是凤凰嘴的 “朝阳” , 东北岭的“高岗” 和一处 “问童子处” 石刻。

石刻位于村东山

“我们村新发现的摩崖石刻共有三块, 分别是凤凰嘴的 ‘朝阳’ ,东北岭的 ‘高岗’ 和一处 ‘问童子处’ 石刻, 距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是和我们村的郭氏家庙建设同期的。 ” 5月11日上午, 记者来到郭家庄村探访时, 该村郭氏后人郭乾坤热情地介绍说。

根据家谱和村里遗存的碑刻记载, 清嘉庆八年(1803年), 以监生郭存龙为首, 由老者郭云平, 善人郭云治、 郭曰龙、 郭海龙等21人组成的团队开始重修家庙。 当年季秋, 在族人的期盼中, 一座气派的祠堂, 大功告成。

“祖先的灵魂有了安息之地,尊祖敬宗有了活动场所, 郭氏家族的老少爷们都喜形于色, 全村一片欢腾。 ” 郭乾坤说, 为了纪念这一家族的重大事件, 接着, 由秀才王克俊撰文, 郭氏七世祖、 埠东村的郭兴宗书丹, 石匠崔佩雕刻的庙碑,在庙前竖起。

除此之外, 家族的人又在村北的山上修建了两处摩崖石刻 “朝阳” 和 “高岗” 。 石刻是由秀才郭兴宗书丹, 石匠崔佩雕刻。 至于 “问童子处” 石刻, 只听说是清代石刻, 至于为何事而刻, 并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和传说。

走出村子不远处, 郭乾坤的弟弟指着旁边的山崖说, 一处石刻就在崖壁之上。 记者登上山崖查看,果然发现, 在一处树林下的石壁上, 有阴刻的 “高岗” 二字, 每字的大小近半米见方, 十分醒目。

走下山崖, 沿着盘山路接着往东约100米处, 就看到路北山崖峭壁上的 “问童子处” 石刻。 该石刻十分古朴, 风化比较严重, 但字迹仍十分清楚。 沿山道攀爬十几米高,就看到了阴刻的 “朝阳” 二字, 字体大小、 风格和 “高岗” 二字相似。

石刻或为家庙 “四至” 位置

“这几处摩崖石刻为什么之前没有被大家发现呢? ” 郭乾坤的弟弟解释说, 在没有修盘山公路前, 此处几乎人迹罕至, 所以不广为人知, 就是他本人几十年也没有来过这里。

对于为什么要修建石刻, 郭乾坤解释说, 祖先崇拜, 是古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阳间人们家庭的房屋有四至, 祖宗灵魂的安息之地也要有四至。

以前, 在摩崖石刻山下, 有郭氏家族的祠堂, “东到朝阳, 西至高岗; 北到北崖山, 南至河崖滩” , 这就是郭氏家祠的四至。

四至确定后, 在此范围内不许任何人再开山放炮, 乱挖乱建, 砍伐树木, 以示对祖先的尊崇。

他说, 根据郭氏家谱和现存的碑刻记载, “朝阳” 和 “高岗” 两处摩崖石刻是在家庙建成的当年, 确定了家庙的四至后雕刻的, 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

一同前去考察的济南民间碑刻研究专家黄鹏说, 他以前到过该村两次进行古迹考察, 也没有发现这几处摩崖石刻, 这次看到很是高兴, 又让他多收录三块石刻。

古村还有清代石牌坊

“除了摩崖石刻, 我们村的老街上还有济南地区保存完好的清代石牌坊, 以及古井、 古桥、 古碑刻、 古石板路、 老院落等遗存。 ” 看完摩崖石刻, 郭乾坤又带记者来到村中老街的石牌坊前, 边走边给记者介绍村子里的古迹遗存。

该牌坊是清朝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郭存龙为母亲所立的 “张氏牌坊” 。 牌坊坐北朝南,用花岗石建成,高约8米,宽约3 . 5米。 牌坊顶端两边分别雕刻有一条螭龙,中间有宝葫芦形状。 下面的长方形雕花石块刻 “圣旨” 二字。 “圣旨” 下面仍为两条螭龙分列左右,中间刻有 “名标天府” 四字。 往下是一条横石,上刻有 “爵秩峥嵘” 四字。 再往下的横石刻有“ : 貤赠登仕佐郎翰林院待诏郭云修孺人张氏坊皇清道光岁在壬辰” 。 两边竖立的石条刻有一副楹联,右联为 “宠锡孝思黄麻诏” ,左联为 “恩荣家庆紫泥封” 。

“我为我们村的历史骄傲, 我们要保护好现存的古建筑和历史遗存, 造福子孙后代。 ” 带记者看完该村的古迹遗存后, 郭乾坤颇为自豪地说。

渭南市南焦村:有一座清代节孝石牌坊

渭南临渭区龙背镇南焦村西南侧,有一座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石牌坊。这里曾经归信义乡管辖,所以这座牌坊也被称为“信义石牌坊”。2008年9月16日,信义石牌坊被公布为第五批陕西文物保护单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1年6月12日上午,我和朋友开车前往南焦村,专门寻访了这座清代石牌坊。我们从渭南市区出发,穿过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着公路来到南焦村。在十字路口边,有一座观音庙,从这里向南约50米便可以看到石牌坊了!

这座石牌坊坐西朝东,在一处丁字路口旁边,背靠两家村民的房屋,面朝一条向东的村道。过去,这里应该是交通要道;后来,随着公路的修建,这里逐渐安静下来。

虽然这座石牌坊早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却一直没有在这里竖立任何文物保护单位碑和标志物。前几年,当地文物部门才修建起一圈栏杆将石牌坊保护起来。但是,周围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座牌坊显得非常突兀。

从南向北拍摄

从西向东拍摄

这座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竖立于长方形的石质台基上,占地面积约27平方米。石牌坊面三间,为四柱三楼式仿木结构,上方是歇山顶仿筒瓦屋檐,屋檐下有斗拱和额枋等建筑构建,正脊中间竖立着一座二层的小楼

整座牌坊高约9米,宽约6.5米。其中,中间的明间宽约2.6米,两侧的次间宽约1.5米。抬头仰望石牌坊,欣赏精美的浮雕,可以看到人物、山水、花卉、瑞兽等图案,下方的底座刻有“福”“寿”“万”字等纹饰。

牌坊顶部匾额,内竖刻“圣旨”二字。下边有一块横匾,刻有“凤诰荣颁”四字。再下方有一块长条形横额刻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焕卿焦公德配恭人节孝坊。”因此,这块石牌坊也称“节孝牌坊”。

在牌坊中间两侧的石柱上,正面和背面都雕刻着对称的楹联:正面刻着“冰霜自励千秋志,铁石常怀一片心”;背面刻着“圣操不让象峰古,清节遥追渭水长”。在两侧的柱子之间,有两块对称的横额,分别雕刻着“贞松不老”和“皓月长明”。

牌坊俗名“牌楼”,乃一种门洞式建筑,为旌表功绩、忠义、孝道、节操而竖立。根据清光绪《新续渭南县志》记载,南焦村的这座石牌坊是清代光绪年间为州同衔焦耀栋继妻杜氏而建。

据说,渭南地区原本有11座这样的石牌坊。但是,只有这么一座被保存下来,见证了清代旌表节妇的礼仪制度。同时,石牌坊上方的雕刻艺术和文字书法等内容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