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山土墩墓群

城山土墩墓群

城山土墩墓群位于武康镇城西的城山山麓上,时代为商周,类别为古墓葬。

2010年4月,城山土墩墓群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绍兴』胜利山石室土墩墓群

胜利山石室土墩墓群

年代:春秋、战国

保护等级:浙江文物保护单位

拍摄时间:2020年9月

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群发掘报告(全两册)

编著: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 常州博物馆 句容市博物馆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2005年4月~9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对江苏句容市天王镇境内的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些土墩墓位于茅山以西、浮山以北的丘陵地带,分别属于浮山果园、东边山、谷城土墩墓群。本次发掘共发现墓葬80座、器物群23处、房址2座、界墙1处,出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晚期各类器物1176件。其中浮山果园D29是迄今已发掘的单个土墩中遗迹最为丰富的土墩墓,共发现45座墓葬。

目录

上册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发掘历史

第三节 发掘概况

第二章 浮山果园土墩墓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浮山果园土墩墓D19

第三节 浮山果园土墩墓D27

第四节 浮山果园土墩墓D29

第五节 浮山果园土墩墓D33

第三章 东边山土墩墓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东边山土墩墓D1

第三节 东边山土墩墓D2

第四节 东边山土墩墓D4

第四章 谷城土墩墓D1

一 概况

二 地层堆积

三 遗迹遗物

四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出土器物型式分析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一 分期

二 年代

第三节 几点发掘认识

墓地的选择

二 一墩多墓的葬制

三 墓葬及器物群区分

四 墓葬建筑

五 墓地界域

六 一组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遗物

附表

附表一 浮山果园D19登记表

附表二 浮山果园D27出土登记表

附表三 浮山果园D29登记表

附表四 浮山果园D33登记表

附表五 东边山D1登记表

附表六 东边山D2登记表

附表七 东边山D4登记表

附表八 谷城D1登记表 (311)

彩版(下册)

责编:荼荼

家门口这座山最高峰,竟是3000年前土墩墓?还有同类土墩墓从未有的发现?

自从《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一系列大IP的出现,

圈粉了无数年轻小伙伴后,

考古无疑成为了超多会玩小伙伴关注的新宠!

家门口一座山的最高峰,

竟被发现是3000年前土墩墓,

天呐,会玩的小伙伴赶紧往下看!

▲拍摄:施加农

【揭取封土后的石室墓俯视图。墓由无数块石砌成,由墓道、门框、墓室、挡土墙、护坡和盖顶石等组成。整体呈长方形,长23.1米,顶部宽7米,底部宽8.1米,高2.5米。体形十分巨大。】

2011年3月起,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山博物馆联合对湘湖境内的柴岭山、蜈蚣山商周土墩墓作为期一年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发掘工作进入后阶段时,考古人员在柴岭山海拔189米的顶峰探明了一座大型的商周时期土墩墓。墓土堆呈长圆形,直径35.5米,宽23.56米,残高3.75米。在揭取封土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大型的石室墓。十分有意思的是,在石室墓的顶部竟然是一个用混凝土浇铸成的山顶顶峰标志。只是当时人们立此标志时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处三千年前人工堆积墓葬,山峰实际高度还应减去约3米多。

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判断,该墓的年代属于西周中晚期,距今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极有意思的是,在墓室的东北面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处窑床遗址。窑床呈平面近梯形,长约4.1米,宽1至1.5米。虽然窑床内未发现遗留的陶瓷器,但基本判定此窑是专门为墓葬需要而烧制随葬品的。这种现象在同类土墩墓中从未发现过。

▲拍摄:施加农

【石室墓发掘后的正面图(西向东)。中部为墓道与墓室,长18.35米,墓室中东部底部平铺了一层厚8-12厘米的青膏泥。青膏泥的铺设是起到防潮的作用,此墓构筑之讲究,墓室营造之成熟可见一斑。而且,这种类型与规格的大墓,在浙江境内属首次发现。】

西周时期的古越之地尚未立国,一直被中原王朝称为野蛮落后的“蛮夷之地”,何来这种绝非平民百姓所能建造的贵族大墓?只可惜,因规模巨大,树大招风,此墓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几乎是洗劫一空,仅出土了一些零星的陶瓷残件。因此,墓主人是什么身份,何方人士?都成为无法揭密的悬案。但墓主人是个地位显赫的贵族,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从墓室的规模也可以从中窥视出3000多年前萧山古人的文明与富庶,绝非古文献上所言的野蛮落后之地。考古,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发现中改写了历史,这就是考古工作的意义。

▲拍摄:施加农

【墓内出土的西周青瓷豆。豆,是古代的一种餐具。用瓷器做餐具,向我们示意了当时人们已经非常讲究的品质生活。】

由于大墓位于湘湖景区内,与其它同时发现的数十土墩墓不仅是萧山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佐证,更是湘湖景区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它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隔湖相望,与跨湖桥遗址也近在咫尺。因此,提出了对大墓实施“就地保护”的意见,并希望列入湘湖景区规划。眼下,由湘湖景区管委会实施的保护和供游客参观的设施已经建成,湘湖景区又多了一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看了以后有没有亲临感受的冲动,

小伙伴们这样震撼的考古游妥妥约!

来源:《萧山日报》

文字:施加农

编辑:evakittyc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