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村

白族村

白族人口约180万人,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村占地62.5亩。村内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园茶社”、“戏台”、“本主庙”及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布局,使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业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沿街设有民俗馆和蝴蝶展馆。

民居建筑:

住房坝区多为院落式土木或石木结构的瓦房。边远山区多为竹蔑笆房和垛木房。

宗教信仰:

主要信仰佛教和本民族特有的本主神,也有信道教和原始宗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元明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礼仪习俗: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家里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

语言: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

婚俗:

当白族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敬拜,然后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人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服饰:

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文化: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医学、史学、文学、戏曲、绘画、雕刻、历法、水利名扬古今中外。大理崇圣寺三塔、《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张胜温《大理画卷》、剑川石窟石雕等闻名中外。

饮食:

坝区以大米、小麦为主粮,副食主要是各种蔬菜和鱼、肉、禽、蛋;山区主食玉米、荞子、马铃薯等杂粮,喜好酸、冷、辣口味。白族待客热情周到,请客通常招待“八大碗”。白族传统“三道茶”堪称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常用于接待尊贵的宾客。

歌舞:

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

节日:

传统大小节日有三月街、绕山林、火把节、石宝山歌会等70余个。

云南民族村怒族寨满族院苗族村拉祜族寨景颇族寨壮族村僳 族寨哈尼族寨回族村布朗族寨佤族寨独龙族寨基诺族寨阿昌族寨蒙古族村布依族寨德昂族寨


白族村游玩攻略 白族村游玩攻略路线

1. 白族村游玩攻略路线

1、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

2、服饰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3、语言

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中国民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20世纪50年代白语方言调查以后,将白语分为大理(南部)、剑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4、文字

白族有两种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白文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拼音文字。

2. 白族村游玩攻略路线推荐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高兴村

  六盘水市水城县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乡天门村

  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妥乐村

  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大中村

  六盘水市盘县保基苗族彝族乡陆家寨村

  遵义市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

  遵义市遵义县毛石镇毛石村

  遵义市凤冈县琊川镇杨家寨

  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黑溪古寨

  遵义市凤冈县新建乡长碛古寨

  遵义市湄潭县西河镇官寨

  遵义市湄潭县洗马镇石笋沟

  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小呈堡村

  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猴场村

  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雷屯村

  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

  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秀水村

  安顺市西秀区新场布依族苗族乡花庆村石头组

  安顺市西秀区新场布依族苗族乡勇江村勇克组

  安顺市西秀区东屯乡高官居委会高官组

  安顺市西秀区东屯乡金山村山旗组

  安顺市平坝县白云镇肖家村

  安顺市平坝县白云镇平元村元河组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打磨村虾儿井组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二官村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合旺村岩上组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兴旺村双硐组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

  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陈旗堡村

  安顺市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猛舟村

  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镇竹王村(原猛正村)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下瓜组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大三新村大洋溪组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募龙村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石头寨村偏坡组

  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油寨村山岔组

3. 白族村游玩攻略路线图

白族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

白族是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他们的居住建筑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白族

外文名

The Bai People

分布

云南、湖南、贵州、四川等

名称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 布等60多种。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僳语称之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1]

习俗

传统节日

火把节抢升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剑川骡马会

本主节

蝴蝶会

火把节

茈碧湖歌会

海西海歌会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4. 白城村旅游景点

1、统万城遗址统万城遗址位于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则村的红柳河北岸。城址包括外廓城、东城、西城三部分。城的四角均筑有方形墩台,城址内发现有夯筑台基等遗迹。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长城遗址古长城遗址主要有宥洲城遗址、黄花城遗址、龙洲堡遗址、镇靖堡遗址、清坪堡遗址、镇罗堡遗址、宁寨营堡遗址、新城遗址、李家城遗址、西门台城遗址、芦子关遗址和烟墩山烽火台遗址,保存较好的长城遗址有307国道五台段长城和镇靖明长城。

3、红沙峁红沙峁经过几亿年的风沙洗礼,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红砂岩下绝崖峭壁,悬崖望下面是一条混浊的小河。

4、镇靖古城镇靖古城是靖边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旅游胜地。山城之上,原来除有七佛殿、贞观寺外,上下还有南北走向的排排窑洞、行行房屋,一层层排列如同楼房。下端有寨门,如同城中套城一样。

5、天赐湾天赐湾村坐落在高梁山山腰,地势险要,村庄四周耸立着几座陡峭的山崖,位于县城49千米处。天赐湾革命旧址是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民族村白族

  云南民族村村寨表演时间:

  开村仪式:8:50-9:00

  傣寨歌舞表演:9:30-9:50、13:30—13:50、15:30-15:50、 16:00-16:30

  水族、布依族:织布展示、手工情景展示(全天)

  佤寨、布朗寨:10:00—10:20 、11:00-11:20 、14:00-14:20、 16:00-16:20

  基诺、拉祜寨:10:30—10:50、13:30—13:50、15:30—15:50、 16:30—16:50

  苗族:9:40-10:00、14:30-14:50、 16:00-16:20

  白族:10:50-11:10、14:30-14:50、15:50-16:10、 16:50-17:10

  蒙古族:风情展示(全天)

  壮族:对歌、抛绣球(全天)

  纳西族东巴文化展示、讲解:全天

  德昂族风情演出:浇花浴佛、手工 布展示(全天)

  摩梭人家: 10:30—10:45、 13:30—13:45 、15:30—15:45、 16:50—17:10

  彝族歌舞表演:11:00-11:20 、13:30—13:50、 15:30—15:50、 16:50—17:10

  普米族、傈僳族、怒族 、独龙族歌舞表演:10:30—10:50、 13:00—13:20、15:40—16:00、 17:00—17:20

  哈尼族歌舞表演:11:30—11:50、 13:30—13:50、 14:30—14:50、 16:30—16:50

  景颇族歌舞表演:10:00—10:20、 13:00—13:20、 15:00—15:20、 16:00—16:20

  藏族歌舞表演:10:30—10:50 14:00—14:20 15:30—15:50 17:10—17:30

  亚洲群象表演:11:00—11:30 14:00—14:30 16:00—16:30

6. 白族文化村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一

  【五谷神王】

  传说,天地形成后,人们没有吃的,只好以树皮、野菜充饥。跋达走了一百天,向观音陈述苦情,恳求给柴五谷种子。观音给了他五个小葫芦、一个大葫芦、,告诉他: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是荞种,要撒在高山上;第二个两节葫里是大麦种,要撒在半山腰;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是灿米种,要撒大大河小溪边;第五个一节葫芦里是糯米种,要撒在水田里。大葫芦里装的是树川,要等撒完了五个小葫种子后才能撒。跋达按照观音的嘱咐,依次从山顶、山腰、河边、水田撒了五谷种子。因忙于撒种,把大葫芦的盖子丢了,等他撒完种回头看时,山山岭岭长满了树林,没有路回家了。

  人们见地上长出了五谷,高兴得连夜打着火把去地里看庄稼,然后呼喊着跋达的功劳,把他尊为五谷神王,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尝新米,吃鲜犁,火上火把迎跋达。晚上,姑娘和小伙子们要举着火把,在田野山上绕,表示寻找跋达。人们则围坐在村中的大火把周围,齐唱献给跋达的颂辞。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二

  【观音伏罗刹】

  观音制伏罗刹,这是老一辈白族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古老的传说。有道是“袈裟披一披,黄狗跳三跳”几乎成了白族老人们的口头禅。至今在白族地区较为古老的观音庙里,只要塑的是观音老爹(即男身观音)的形象,那么除了身披袈裟之外,旁边还必定带着一只小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这样说,这是白族人心目中最早的观音形象。等讲完这个故事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委。

  在张氏白子国建立之初,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叫罗刹的恶魔盘踞着,号称“罗刹古国”。罗刹是个妖女,专以人眼为食,尤其爱吃青壮年男子的眼睛。她经常幻化成一个纯情的美女,到民间去勾引成年男子。谁要是上了她的当,双眼即被挖去吃了。这罗刹吃人眼无数而得以千秋不老,始终如同一个娇艳绝伦的少妇。而国中的男人便十个有九个成了瞎子,农耕畜牧之事只得全由女人承担。

  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来到叶榆得知罗刹作孽,决心为百姓除此一害,首先找到罗刹宫里的长老张敬帮忙。这张敬乃白子国始祖张仁果的后裔,巴不得借观音之力除掉罗刹。这一天在张敬老人的带领下,观音大士身披袈裟,带着一支黄狗,手提一筐剥了壳的螺蛳进宫见了罗刹女王。大士谎称这是最好的人眼,请罗刹品尝。罗刹只尝了一只便拍案叫绝道“真天下罕见之美味也!”便提出要与大士交换整筐“人眼”,问大士想要什么?大士说“老僧不过是个出家人,从天竺(印度)来到这里,只求给点地盘,有个安身之处罢了。”

  罗刹说“要多大地盘,您自己选吧!”大士说“所需不大,只需我这小黄狗跳三跳,袈裟披一披之地足矣。”罗刹笑道“不过如此,任你 去!”大士说“谢女王大度,但口说无凭,得立个字据,以免反悔。”于是在张敬的撮合下,双方便在上鸣邑的合会寺立下契约:“吾愿以僧之黄犬三跳、袈裟披覆之地换取老僧一篓人眼为食,永不反悔!”签字画押之后,罗刹一口气吃了整筐螺蛳,与大士一起上到苍山顶上画地盘。谁知那袈裟一披,迎风而大,覆盖苍洱之地;黄狗三跳便从龙首关到龙尾关,从西边的苍山顶到东边的玉案山,整个百二河山占尽无遗。这时罗刹才着急起来,叫道“我的地盘都归了您,倒叫我无安身之处了!”大士笑道“莫急莫急!老僧已为你把宫殿建好了。”于是带着罗刹来到芒涌溪边的莲花峰下,只见崖洞口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摆满用螺蛳变成的人眼、用水变成的美酒,美味珍肴样样俱全。罗刹喜不自禁,进去就舍不得出来。此时,大士在罗刹背上拍了一掌说声“出!”只见罗刹张嘴“哇!”地一声,所吃的螺蛳便一起吐了出来,瞬间变成铁链将其从头到脚紧紧捆住。接着,大士又用岩石封住洞口,彻底制伏了这个祸害人间的魔头。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还有各种不同说法的“版本”,《白国因由》一书中也有文字记载。后人在罗刹洞顶建的罗刹阁至今犹存,香火旺盛。上鸡邑本主庙旁过去曾有过一潭池水因经常呈现黑色,后人便附会说那就是当年写契约时磨墨的砚池。凡此种种说明它在白族民间有较深的影响。其实,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中确实透露了诸多民族学研究的信息。

  一是说明佛教从印度传入大理时曾经有过把土著的原始宗教取而代之的斗争。把土著宗教首领说成恶魔罗刹,这种说法沿用的也就是古印度佛教的概念:罗刹是食人血肉的恶鬼,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眼,女罗刹则如绝色美女,有魅人之力,食人血肉。白族神话中的罗刹也有男有女。《白国因由》中说的是男罗刹,而多数传说则为女罗刹。(如果还追溯“罗刹”一词的由来,原本却是印度一个土著民族的名称,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把土著人说成恶鬼,“罗刹”便成了恶鬼的总称。)其次是本故事中的观音是个男性老者,这正是把佛教带入大理地区的古印度梵僧的形象,后来汉传佛教进入大理,观音才变成了女性。其实观音本无性别,善于兼收并蓄的白族人既供奉“观音老爹”,也供奉“观音老母”,而最早的观音便是这位身披袈裟带着黄狗的男观音。一个简单的传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也是大理文化魅力之所在。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三

  【小黄龙打败大黑龙】

  “龙”,是一种虚拟的神物。而在古代白族人的原始观念中,水之所在都有龙,水利水患总是与龙有关,大理是个“水乡泽国”,故而龙的神话便多得出奇。有人“统计”大理市就有99条龙,鹤庆也有99条龙,全州加起来少说也有上千条,什么红龙、黄龙、白龙、黑龙、独角龙、秃尾巴龙、蝌蚪龙、母猪龙等等,各种“个性化”的龙无奇不有。而且在这类传说中,人与龙,蟒蛇与龙都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于是乎各种传说便更显得十分浪漫、神奇。

  “小黄龙打败大黑龙”的故事,大理人早已耳熟能详,讲的就是正义如何战胜邪恶,然而这个故事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小黄龙凄凉的身世和悲壮的结局。

  话说大理崇圣寺以北双鸳溪旁的村子里,有个给富人家打工的年轻姑娘,有天到溪边洗菜,水中飘来个绿桃子,她拾起来就吃了。殊不知这是一颗龙珠,吃了以后便怀胎有孕,被富人家赶出家门。无依无靠的姑娘只好在村子边上搭起一间小草棚赖以栖身,过着以泪洗面 日子。

  十个月后,姑娘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生孩子这一天,草棚上飞来一支很大的凤凰,张开翅膀为她们遮风挡雨。孩子未满月,年轻的妈妈就得到田里以割草卖来维持生计,每天都只好用蓑衣裹着孩子放在田埂上睡觉。而每当孩子哭起来的时候,就有条大蟒蛇爬过来给孩子喂奶。就这样,不知不觉间过了十多年,孩子也长成了一个身强体健的英俊少年。每天从早到晚帮助母亲干活,母子俩相依为命。

  就在这年头,洱海水有段时间暴涨起来,经常掀起惊涛骇浪。据说是大黑龙的老婆与小白龙相好,偷走了丈夫的龙袍。大黑龙为了找回龙袍,一面堵住海水不往外流,一面不时地到处翻腾,掀翻船只,冲毁田园。于是南诏大衙贴出皇榜招募义士制服大黑龙。少年得知此事便毅然辞别母亲到城里揭了皇榜。

  开初,衙门的卫士还不放他进宫,争执之间,清平官亲自出面过问:“你这毛头孩子,怎能治服妖龙?”“能,只要你们照我说的去办!”少年的回答非常斩钉截铁。于是按他的要求,官府为他定做了一个铜龙头,两对铁爪子,六把尖刀,300个铁馒头,300个面包子,还扎了三支大草龙。又安排数十村民划一艘船在海面助威。

  少年把各种东西的用法给乡亲们交待了一番之后,头戴铜龙头,手脚都套上铁爪子,背缚四把尖刀,手执两把利刃准备下海。临下水前,乡亲们先丢下三条草龙,吸引大黑龙来迎战。接着少年一跃入海,瞬间变成一条小黄龙,与大黑龙撕杀起来。直打得浊浪翻滚,水柱腾空。小黄龙打饿了,把嘴伸出水面,乡亲们便给他丢面包子;大黑龙打饿了,乡亲们便给它丢铁馒头。这样连打了三天三夜,大黑龙痛得张嘴乱吼,小黄龙趁势钻进它肚子里,用满是尖刀的身子拼命翻滚。大黑龙实在受不住了,连声向小黄龙求饶说只要小黄龙赶快出来,它就立马离开洱海。于是小黄龙捅开它的一只眼睛,从眼眶里钻了出来。瞎了一只眼的大黑龙没命地往西洱河逃去,一头撞开了江风寺下的大石岩逃往澜沧江去了,海水也跟着从这岩洞中泻去,顶上的岩石便成了天生桥。

  小黄龙打败了大黑龙,但无法变回人形。***妈在岸上连声呼唤,想再见儿子一面,开始儿子担心吓坏母亲不肯露面,无奈母亲边哭边喊“儿啊,儿啊!”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一露头,母亲便被吓死了。为了纪念这对母子,人们在洱海丰乐亭边建了龙王庙供奉小黄龙,又在双鸳溪边建了龙母祠,把小黄龙的母亲封为绿桃村的本主。

  神话讲起来确实神乎其神,因而学者们都说“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然而,马克思却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但是,儿童的天真能不使他感到愉快吗?”难怪这个故事一直在白族民间流传

7. 白族民俗村

1、搬家当天,不可骂小孩,不可生气。

2、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利的话。

3、搬家当天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以后容易生病。

当天晚上,睡下五分钟后,还要起来工作一下,表示睡下还要起来,身体健康之意,在民俗中小孩睡新床也是如此,躺一下再起来,否则容易 生病。

入宅注意事项

新居若要装潢改建,应於入宅前行之。入宅后尽量勿再拆卸修造。

入宅日之前,各种物品皆可先行搬入。但重要家具先勿定位。待入宅当天再固定。炉具则宜入宅后开户,煮甜茶或汤圆以讨吉利。

入宅当天,全家人不可空手进入。应持吉祥物、金钱财物等依序入宅。

大门外四周,可布置好彩头、鞭炮、门联等红色喜庆之物,以抢吉气。

在搬家过程中,非常忌 打破及遗失物品。所以事前打包工作务必详尽完善,最好列一张清单记载所有物品的归所,以免搬入新家后遗失一大堆东西。对於具象徵财富意义的物品,例如财神爷、米瓮、金库、聚宝盆、骨董等,最需要亲自小心运送,以免遗失、损坏,招来破财、家运不顺遂的凶兆。

入宅前一天将全家灯光(或至少客厅主灯)打亮,连续一昼夜不停至入宅当天为止。入宅后即可依正常作息开关灯具。

长白山朝鲜民族民俗村旅游景点 白山市朝鲜族民俗村

1. 白山市朝鲜族民俗村

答案如下:

长白山是吉林省白山市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间的。

长白山是吉林地理标志性景区。是亚欧板块挤压运动造成的火山喷发遗留火山口。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间。吉林省与2007年报国务院成立了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以便更好的对长白山进行开发保护和建设。现在整个长白山地区都划归了长白山管理委员会。

2. 白山市朝鲜族民俗村在哪

吉林省全省有1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个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15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6.9%;除4个民族自治地方外,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全省还有33个民族乡(镇),有一个乡合并后仍享受民族乡的待遇。其中蒙古族乡10个、满族乡(镇)10个、朝鲜族乡(镇)6个、满族朝鲜族乡4个、回族乡2个、朝鲜族满族乡1个。

3. 白山朝鲜自治县

白山东西相距180公里,南北相距163公里,国境线长454公里,幅员17505平方公里。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是:浑江区、江源区、靖宇县、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

白山市,是吉林省地级市,地处吉林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接壤;北与吉林毗连;南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东经126°7'至128°18',北纬41°21'至42°48'。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4. 白山市朝鲜族民俗村电话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座落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核心区,辖3县2区1市,幅员1.75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万,距省会长春257公里,与朝鲜隔江相望,长白县对面的惠山市是朝鲜第二大城市,边境线长458公里。

白山市境内山青水秀,花妍树奇,春日山花烂漫、夏天满目葱翠、秋来枫火流丹、冬季冰雪晶莹,是适于旅游居住的绝佳之地,森林覆盖率83%,为全国地级市第一。中朝界河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蜿蜒1000多公里后自丹东注入渤海,“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白山、丹东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头和江尾。

5. 白山朝鲜族自治县旅游

没有。

八里沟景区位于新乡市辉县上八里镇深山区,河南省新乡市西北50公里处,太行山南麓,河南、山西两省交界之处,海拔在300米至1700米落差地带,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南太行风光,是国家级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猕猴保护区、河南省著名风景区、2005年度河南省游客喜爱的十佳景区。

6. 白山市朝鲜族民俗村地址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的东部地区,在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属于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独立管辖长白山开发区事务。长白山脉主峰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7. 白山市民俗村的主要民族

一,东北民族体系由四大古族构成,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族、秽貘夫余高句丽百济朝鲜、肃慎挹娄靺鞨女真、商族古燕族汉族,奠定了四大民族政权行政区布局变迁对东北历史的影响。

二,就东三省而言,就拥有少数民族51个,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和朝鲜族以及少量回族。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境内共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44个民族。朝 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辽宁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43个民族。黑龙江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世居民族。

8. 长白山朝鲜族民俗村

延吉民俗村营业时间是上午8时至下午9时。民俗村位于和龙市东城镇,海兰江中游,平岗河谷平原下段,与龙井市毗邻。距延吉26km,是去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

在民俗村,游人可以参观村民的居室和过去用过的各种生产工具,还能领略朝鲜族老人过“花甲”、婴儿过“百天”、青年男女举行的传统婚礼等。

9. 长白山朝鲜民俗村

朝鲜的黄草岭是朝鲜的东北部长津湖市管的。

黄草岭又称“德洞关”,位于长白山脉南麓的长津湖地区,是朝鲜东北部的军事要冲。黄草岭、赴战岭为狼林山脉的主峰,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大小山峰纵横绵亘,到处是悬崖峭壁,丛林密布,山峦交错,公路由峡谷中蜿蜒通往黄草岭,上面是壁立千仞,下面是万丈深渊。

10. 长白山朝鲜民族村

朝鲜族和朝鲜人是有一定区别的。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族”是指“民族”,如:汉族,回族,藏族等等。而“人”是从“国籍”上划分,如:中国人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所以说,朝鲜族,是指朝鲜民族,朝鲜人,是指具有朝鲜国籍的人。

如果朝鲜族的某人加入中国国籍,他/她就是中国人,因此,朝鲜族不一定是朝鲜人。

同样,一个汉族人加入了朝鲜国籍,他/她就是朝鲜人,所以,朝鲜人不一定是朝鲜族。

白村有什么旅游景点 白族村旅游景点

1. 白族村旅游景点

景点有,昆明圆通山公园,昆明世博园,昆明的云南白族村公园,昆明西山区公园,昆明野生动物园公园,昆明金殿公园,昆明野鸭湖公园,昆明生林公园,昆明园通寺公园,昆明翠湖公园,昆明昙华寺公园等等,办了老年证以后拿着老年证及身份证就可以免费进去公园参观了。

2. 白族文化村

不是。是白子国。

白族产生第一个国家雏形---白子国(亦称白国)。从春秋至唐初,白族先民的对外商贸交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两大文明陆续传播到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不断学习借鉴,由此具有梵/汉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昆明、东(西)洱河蛮、渠敛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诸部先后臣服于白子国。

3. 白族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诺邓古村,大理千年白寨

不止有“舌尖”上的火腿一部“舌尖”,让大家都熟知了这个火腿村—诺邓,可一个千年的白族古寨怎么可能仅此而已。一口流淌了上千年的古盐井,一棵五百多年的大青树,一些保存至今的白族民居,都诉说了这个茶马古道万商云集的通都大邑曾经的繁华盛况。

大理“新华民族村”,清潭银都里的白族寨

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十二峰的凤凰山下,鹤庆县的新华村依旧如往日一般恬静安谧。这个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在茶马古道之时就已经伫立在这里,古称石寨子。这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白族人靠着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和银制品生活,为这个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的小村寨增添了一丝艺术的气息和优雅的文化氛围。

4. 白族民俗村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5. 白族村在哪里

云南大理是让心灵在天与地之间翱翔的地方,在哪里游客看见的是风花雪月,也有看到的是苍山洱海。各路游客出没于巷间,这就是一个理想邦大理,那么大理到底都有哪些具体的旅游景点呢?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之【洱海】

洱海位于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形如一弯新月,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洱海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如今越来越多去大理旅游的人们,会直接选择一个洱海边的村子,一家看得到海子的客栈,住上十天半个月。提示:在黄昏时分游览洱海景色更美。

门票价格:10元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之【蝴蝶泉】

大理蝴蝶泉公园位于苍山云弄峰下的绿树丛中,公园以“蝴蝶泉”而闻名。蝴蝶泉是一个方形潭,泉水清澈如镜,有泉底冒出,泉边弄荫如盖,一高大古树,横卧泉上,这就是“蝴蝶树”。每年春夏天之交,特别是4月15日,蝴蝶树芬芳引蝴蝶。大批蝴蝶聚于泉边,满天飞舞。最奇的是万千彩蝴蝶,交尾相随,倒挂蝴蝶树上,形成无数串,垂及水面,蔚为壮观。

门票价格:60元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之【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 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门票免费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之【苍山】

苍山,又名点苍山,古时称为熊苍山、玷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长约50公里,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于洱海西岸。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在载雪。与此同时,苍山云景也是变幻万千,其中以“望夫云”和“玉带云”最为出名。

门票价格:30元、学生票15元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之【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门票价格:121元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推荐:

喜洲,天龙八部影视城、南诏风情岛、清华洞、洱源、魏宝山、千年白族村、三塔倒影公园、小普陀、天龙洞等景点。

6. 白族村旅游景点有哪些

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十大著名旅游景点,主要选取当地知名的景点,热门好玩的景点进行综合参考推荐,主要包括: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州城文庙和武庙,云南宾川鸡足山祝圣寺,宾川县铜瓦殿,白羊村遗址……等景点

7. 白城村旅游景点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

白城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厚重。在旧石器晚期,12000多年前境内已有人类生活。商周至秦时期为东胡游牧之地。汉、南北朝时期,为鲜卑、夫余所居。隋唐时,为契丹族游牧之地。辽时,在这里设长春州,治所在今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城四家子古城。长春州是辽朝皇帝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等四位皇帝的行宫,是辽朝春季的政治中心,是辽代东北路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金朝时期,长春州继续沿用至金天德二年。蒙元时期,先属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后属辽阳行省泰宁路、泰宁府,治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明朝时期,隶属奴尔干都司所辖泰宁卫。清朝时期,属蒙古科尔沁部。1993年撤地设市,现辖一区(洮北区)、两县(通榆县、镇赉县)、两市(洮南市、大安市),三个省级开发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五个工业集中区(白城工业园区,洮北、通榆、镇赉、洮南工业集中区)。共有汉、蒙、满、朝、回等30个民族,总人口210万人。

白城区位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是黑龙江西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是历史形 成的区域性商贸集散地和经济交流中心,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设计的第四条欧亚大陆桥的主要枢纽城市之一。“白城长安”机场已完成选址和规划,预计2014年竣工。平齐铁路、长白铁路、白阿铁路等铁路线穿过境内,可直达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齐齐哈尔、满州里、阿尔山、通化、加格达奇、天津、北京等城市。珲乌高速、嫩丹高速、长白、白齐等公路穿境而过。水路有优良的大安港,沿嫩江可直达俄罗斯伯力港。

物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是全国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示范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目前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工业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建材、食品医药和造纸印刷等行业为主。创出了棉纱、无纺布、毛纺呢绒、电缆、汽车发动机连杆、石油机械和沙棘、芦荟系列酒,吉鹤、鹤城、月亮湖牌香烟等一批名优产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辐射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湿地风貌、草原风光、民俗风情、风电景观、军事体验”代表白城五大旅游资源特色,湿地生态游、军事体验游、民俗风情游是白城吸引域外游客的主打品牌。境内有向海、莫莫格、嫩江湾三个国家级湿地,湿地面积1050万亩。向海是世界A级湿地,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景区,人称“丹顶鹤的故乡”,“鹤舞向海”被评为吉林八景前三甲;莫莫格是吉林省最大湿地类型保留地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景区,素有“鸟类天堂”、“白鹤之乡”美誉;嫩江湾是国家湿地公园,2A级景区,被誉为“中国休闲垂钓之乡”,白城兵器试验中心是国内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常规兵器试验中心,洮南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陆地靶场,。在白城,春可见嫩江潮起水生色,夏可观向海潋滟鹤飞舞,秋可揽沃野美景稻花香,冬可赏破冰围网鱼欢跃。激情四季,大美鹤乡,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近年来,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围绕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建设“六大功能区”,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交通、通讯、给排水、绿化、美化、亮化等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初具规模,城市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社会和谐进步,投资政策宽松优惠。

8. 白族村旅游景点介绍

诺邓古镇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

诺邓的三四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诺邓至今家家户户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如今村子的“古宗坪”和“回民坪”就是昔日藏族和回族的马帮、牛帮常驻之地。

如今,云南省提出要重建诺邓,再现当年“茶马古道”繁华重镇的风采。

9. 白族园文化旅游区门票

节假日期间,省内游客可凭借本省居民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游览。张家花园开放时间全年 08:00-17:30,张家花园地点: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七里桥观音塘北旁。大理张家花园是2008年3月才开辟的景点,彩云之南的梦幻茶花民居 她被山茶花、杜 花和十八溪水倾注的洱海母亲湖所环绕,背靠苍山的鲜花、龙胆、高河菜,被所有来过的人称为“云南第一园”和“梦幻白族民居”,也是“惊奇、神奇、激动”的代名词,颈上绣满花环穿着绣着山茶和杜鹃的服饰,白里透红的白族人能歌善舞,吸引了世界上向往大理彩云追月的梦幻人,当洱海清澈的水从金色点染的一刻到金梭射向点苍山的彩云时,阳光也就慵懒地撒遍了张家花园这座东方“梦幻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