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村

彝族村

彝族村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建有斗牛场和茶山园,还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彝族约420万人口,是省内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金沙江、元江流域和哀牢山、无量山腹地。

民居建筑: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干打垒”)。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可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礼仪习俗:

彝族实行父系小家庭制,婚后分爨别居。通常幼嗣承家,女子无财产继承权。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换裙仪式多在单岁举行,双岁换裙视为不吉利。

语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25种土语。彝族有本民族文字,在明、清文献中称之为“爨文”、“爨字”或“韪书”,近代也称“倮文”、“夷书”、“毕摩文”等,是一种超方言的音节文字。

婚俗:

彝家婚俗有姑舅表优先婚、抢婚等多种形式,姑舅表优先婚表现为,姑舅表兄弟姐妹,无论哪一方的子女,都鼓励他们彼此通婚,并享有缔婚的优先权。姑家的女儿要嫁给别人,必须征得舅家的同意。“抢婚”有真抢婚和假抢婚两种类型,“真抢婚”是青年男女从认识到相爱,因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遭到女方家庭的反对,以致不得不采取非和平手段来达到结婚目的。事后男方会请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派人去女方家说情,女方碍于情面,只好答应这门亲事,重新举行结婚仪式,抢婚宣告成功效。“假抢婚”只是个形式。

服饰:

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文化:

彝族创制过10个月为1年的太阳历,并有《历算书》、十二兽历法》、《太阳历》等彝文典籍记述,已引起天文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还创有彝文药典《齐苏书》。

饮食:

彝族风味主食是荞粑,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白水煮乳猪,用乳猪水煮后蘸食。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锅巴油粉,用豌豆面制成。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歌舞:

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著名的舞蹈有“阿细跳月”、“烟盒舞”、“左脚舞” ,都是集体舞蹈,通常用笛子、月琴、大三弦等乐器伴奏。“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310号云南民族村内

类型:民俗村

游玩时间:建议0.5小时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门票已包含在云南民族村景区门票内

云南民族村怒族寨满族院苗族村拉祜族寨景颇族寨壮族村僳僳族寨哈尼族寨回族村布朗族寨佤族寨独龙族寨基诺族寨阿昌族寨蒙古族村白族村布依族寨


西山区彝族村游玩攻略 西昌周边彝族村寨

1. 西昌周边彝族村寨

西昌市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3个县。即: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1个自治县。即: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辖18个县。即: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

2. 西昌民俗村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火盆烧烤最早出现在邛海风景区。一张空心小木桌上铺了一张铁丝网,下面是一个火盆,食物就在铁丝网上烤着吃,大家也喊它铁网烧烤,由于味道巴适,物美价廉,吸引了众多吃客。到2021年,其制作技艺进西昌市非遗名录。

前十名最出名的是:凉山风情火盆烧烤,冕宁霸道火盆烧烤,冕宁醉友印象火盆烧烤,老号小渔村火盆烧烤,老厨房火盆烧烤,炭先生火盆烧烤,朱老表火盆烧烤,曹姐火盆烧烤,味知恋火盆烧烤,张记火盆烧烤。

3. 西昌彝族风俗

四川凉山吃饭习俗,彝族吃饭习俗为三大盆放在地上,一盆米饭,一盆砣砣肉,一盆煮肉的酸菜洋芋汤,主人不同客人一齐吃,客人围着蹲在地上吃。

4. 西昌的彝族寨子

一年一度的彝历新年到来,彝家寨子里热闹起来,杀年猪、祈丰收、看表演,彝族男女老少的热情如火焰般把这个节日燃烧。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史”,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这样的节日,快乐的不光是彝族群众。彝历新年祈福仪式、过年猪肉大比拼、传统体育竞技、百人捏荞巴、千人坨坨宴等具有民族意义的特色活动,也让各地游客在观看与参与中,体验了一把彝族年的独特魅力。

5. 西昌彝族图腾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有关于彝族文字的起源有着很多的传说,根据彝文典籍所记载的一种说法是“创世供奉祖先,发明了天地根源,并创造了彝族的象形文字”(贵州《西南彝志》),并且在该典籍中的另一篇文章亦有记载,说彝族文字是一个名为伊阿武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字,据说此人通晓天文地理,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除此之外,根据汉文文献的记载《新纂云南通志》当中所说彝族文字是由汉代人唐阿珂所创造。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文字——彝文。彝文起源时代久远,是独具特性且发展完善的传统文字。彝文首先表现于拥有载体形制多种多样、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文献。

彝文指的是四 、贵州、云南等地的彝族人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韪书”。明清两代不少书里说,这种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根据民间传说,彝文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最兴盛的时期是从明代以后才开始。

流传和遗存彝族地区的彝文文献载体形制主要有岩书、布书、皮书、纸书、瓦书、木犊、竹简、骨刻、木刻、金石铭刻、印章等,其中绝大部分为纸书。根据纸质和极少部分所署的抄写年代可知,彝文文献多形成于明清时期。但不等于说彝文文献都首撰成书于明清。除续修的谱牒、部分金石铭刻以及汉文古籍译作等彝文文献之外,绝大部分彝文书籍,特别是彝族毕摩(祭师)传统用于各种祭祀的典籍,是按世代流传下来的内容与格式,从原非纸张为书写原料的典籍上转而传抄成纸书,即绝大部分彝文文献成书年代远不止于明清时期。

现存彝文文献,有云南红河州境3000多年前原始岩画组合画面中的彝文岩书、西汉时期的云南昭通彝文铜印(堂琅印)、蜀汉时期的贵州“妥阿哲纪功碑”、南宋开庆己午年(公元1259年)的“拦龙河碑纪”等。

在彝族历史上,彝文文献从它产生那时起,与其紧密伴随的即是天灾人祸的无情摧残,其中尤烈者为历来的焚烧,但它毕竟是植根于中华民族顽强的自我意识之中,终究“野火烧不尽”。幸存的彝文文献,除石刻在贵州境内尚存二百六十多块、云南境尚存七百外,纸书等类型文献,国内有关部门及英、法、美、德等国收藏的数量,据粗略统计,总计约有一万二干余册,尚有约五千多册仍存于彝族民间。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在原始时代彝族曾有过图腾崇拜,相信人类与动物、植物有着血缘关系。目前彝族社会还存在大量的图腾崇拜遗迹,主要有竹崇拜、葫芦崇拜、松树崇拜、粟树崇拜、动物崇拜等。云南、贵州、四川彝族地区许多村寨都有自己的“神树”“神林”。云南哀牢山自称为“罗罗”的一支彝族就把虎作为自己的祖先,“罗罗”即其语言中“虎虎”的意思。每家都供奉一幅祖先画像,称为“涅罗摩”,意为“母虎祖先”。

古彝文是彝族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一种原生的古老文字。彝文典籍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医药、算术、地形、地貌、生物、农牧等无所不包,其中还蕴含着大量的生产与生活的技能和智慧,是彝族人民开发利用所在地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的结晶。

6. 西昌有彝族吗

凉山彝族地区,大致是指彝语北部方言区,包括凉山州、乐山市马边县、峨边县、丽江市宁蒗县(以上为彝族自治地方)、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石棉县、汉源县(以上为比照民族地区享受政策县区)、甘孜州九龙县、攀枝花市盐边县、米易县(以上县彝族人口占全县人口25%以上)、攀枝花市仁和区、宜宾市屏边县、泸州市叙永县(以上县区有较多彝族乡)等地的彝族聚居区。

实际凉山州辖区有多个汉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县,如会东县汉族人口约占90%,会理县汉族人口约占83%,宁南县汉族人口约占77%,德昌县汉族人口约占75%,西昌市汉族人口约占75%,冕宁县汉族人口约占65%。与此相对,凉山腹心地区,多个县汉族人口低于5%。这是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区”的格局。

就凉山州全境而言,彝汉人口大约各占一半,各220万左右。攀枝花辖区内,汉族110万左右(据说本地世居汉族与三线建设迁入汉族各约55万,数据存疑),彝族大约15万左右。

7. 西昌西部村寨

西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市,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 、文化及交通中心,是全国粮食大县、全国生猪大县,中国洋葱之乡,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西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谷地区;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著名景点有邛海、螺髻山等。汉初为邛都国地;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严州;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2019年1月,西昌市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但秦时西昌为何郡何县,史籍失载。《禹贡》记载西昌属于梁州,为西南夷占据,汉初为邛都国地。

8. 西昌西部村寨彝族餐

西昌是凉山州府,整座城市围绕风景优美的湿地而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气候温和,平均海拔1700m,年均气温18℃,全年适合旅游的时间长达10个月。

西昌四季鲜花不败,出产的蔬菜瓜果丰盛,葡萄、哈密瓜、水蜜桃、油桃、樱桃、梨等应季水果不断,味道甜而不腻,果味浓郁。

靠湖而建的西昌时常也可以吃到新鲜湖鲜,这里盛产花鲢、鲫鱼、青皮虾等,也有菱角等天然水产,对于老年人养生是很有裨益的。

尤其是冬日暖阳高照,非常适合老年人旅居度假。

我向您推荐——邛海康旅小镇。

邛海康旅小镇位于全国最大城市湿地——西昌邛海湿地内,冬天的邛海风和日丽,温暖舒适,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住在邛海康旅小镇,步行5分钟到达后山小树林、10分钟到达邛海湖畔。向东进入湿地公园六期——梦回田园,向北进入湿地公园五期——梦寻花海,多条乡村旅游线路可以游玩。

邛海康旅小镇整体按照别墅风格修建,外观洋气,内里设置较为舒适,每栋别墅内配置独立厨房、客厅(配备麻将机),热水、空调、冰箱、洗衣机、炊具等。

价格也不贵,按时间长短有所优惠,可以长期租住。一日三餐供应食物也不错,早餐有馒头、鸡蛋、稀饭等,午餐和晚餐四荤四素一汤。

休闲娱乐项目也比较多,乒乓、棋牌、羽毛球等运动设施,有书画、阅览、文体娱乐活动、文体广场跟着太极大师免费修炼养生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还有农耕体验等。

邛海康旅小镇的地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海南乡核桃村(邛海湿地公园梦回田园核心景区)

我是爱尚新西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9. 西昌周边彝族村寨有哪些

是四川省,西昌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 ,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谷地区,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11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

西昌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西昌旅游资源丰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境内及周边有邛海-泸山、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螺髻山、泸沽湖、灵山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知青博物馆、黄联土林等旅游景区。

10. 西昌彝族村寨在哪里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11. 西昌周边彝族村寨在哪里

云南彝族风景区:路南石林风景区、路西阿龙古洞 景区、楚雄紫溪山旅游景区、楚雄州南华县咪依噜风情谷景区

四川彝族风景区介绍:邛海景区、在西昌境内,与泸山景区相连,马湖景区,在雷波县境内,泸沽湖景区,在盐源县境内,螺髻山风景区,善格县境内。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邮编是什么?

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邮编是什么?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邮编是654311

二、美团峄山门票从哪换票

景点级别:AAAA

门票价格:旺季(4月1日~10月30日):60元淡季(11月1日~3月31...

开放时间:07:30~17:30

地址:济宁市邹城市峄山镇

三、现在江油窦团山门票是多少?

门票67元,缆车单独算50元。

祥云这山头上藏着一水库,山下有一个美丽的彝族村

祥云坝子有点大,我在云南驿长大,在孩提时代,早上起床,看到太阳从祥云东部黛色眉毛般的山脉下升起来,非常好奇这那边的山到底是怎么样的,山那边又是什么呢?

今天居然有缘去到了我这二十多年来未曾去过的祥云的另一端,从熟悉的祥云中河头部颈部到了陌生的中河尾部,认识了一个小村庄,看到了不一样的祥云。也算是实现了我小时候的一番愿望。

中河起源于青海湖,流经云南驿和下庄,进入刘厂,滋润着一个又一个坝子,一直流淌到了祥云东部练渡,今日有缘到了中河尾部,发现一个彝族村,朋友介绍说这是祥云县唯一的一个坝区彝族村。

一进村口见彝族特色的路灯,专业的垃圾桶

右侧是整齐的青瓦房,村民说现在没有土掌房了,好多年前还是有的

在村口左边是一些排列整齐的洋房,村里人说这些是扶贫安置房

村里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山的方向走

爬完盘山路,到了山顶,发现水库大坝

穿过大坝,看到一个水管所和公示牌:罗家村水库

朋友介绍说,这水库底部原来是有一个小村庄的,但明显这山凹里,不适合居住,适合蓄水。于是这个山凹被修成水库。这个村搬迁到里面去了。这个村叫罗家村。于是这个水库叫罗家村水库。

朋友告诉我,在他很小的时候,这些山上光徒徒的,因为附近的村民都需要柴禾烧火做饭,于是砍伐比较严重。他们得爬很多山路,翻过眼前看到的这些山头到其他山砍柴。水库没水时候直接穿过,有水时候就比较麻烦需要爬山折腾。

朋友说现在是植被好很多了,看上去都是有树有草。

山头上低矮的灌木丛、松树趴在小山头上围着这湾水,水在山的臂弯里静静地躺着,远方的水鸟在起起落落,耳边冬风揽着柔软而苗条的枯草细腰,在日光下变得温暖和煦,想不到我幼时看到神秘的祥云另一端的黛色山头是这样:山外是水,水外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