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村诸遗址

河东村诸遗址

河东村诸遗址

河东村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在河东村附近有河东村东北、东台、东台北、河东村西等4处文化遗存。河东村东北遗址面积约250×100米;东台遗址在村东约1公里东台台地北部,与河东村西遗址的面积约100×100 米;东台北遗址在东台北近于台地北部边缘,面积约250×100米。上述遗址地面皆散布有杂骨、陶片及河卵石块。 所见陶片都为加砂陶,有素面及施划纹,附加堆纹的双耳罐、缸、盆、瓮、碗等,从陶片观察属诺木洪文化。诸遗址中的文化层堆积只有东台北遗址清楚,厚约150×200厘米,其余皆未见文化层暴露痕迹。东台北遗址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中医药文化景点台西村商代遗址、满城汉墓遗址

作者:周计春 赵润生

台西商代遗址位于藁城西10千米处,在台西村东北,居台西、庄合、故城、内族四村之间。以3个高大的“台疙瘩”(南台、西台、北台)为中心。“南台”在台西村东约200米处,现已铲平无存。

1965~1972年间,台西村村民在西台南侧取土时,发现过成组的青铜礼器和一件长达39厘米的玉戈,以及铜鼎、琉、晕、觎、匕、矛、蹲、石磨等。经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鉴定为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4世纪)的文化遗存。

1973年,河北省文管处组成考古队,对台西商代遗址进行发掘。先后共揭露面积1889.75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14座,水井两眼,灰坑134个,墓葬112座(其中有奴隶殉葬墓10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等3000多件。发现植物种子30余枚,均属于蔷薇科梅属种子,以桃仁为主,还有郁李仁、杏仁等,药食两用。

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有世界上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酿酒作坊,以及最早的酒曲;世界上最早的铁器;世界上最早的铁矿渣;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刀;世界上最早的脱胶麻织品;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等,创下了七个世界之最。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城汉墓遗址位于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山东坡,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1982年7月23日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夏季,曾出土“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街环杯”等国宝级文物,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之一。在刘胜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有4枚金针、5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盆为铜质,口径27.6cm,盆沿和盆身均刻有“医工”字样,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刻铭医用器皿;针体细长,长度为6.5~6.9cm不等,上端为方柱形长柄,宽0.2cm,柄上有一小孔。针尖或尖锐,或稍钝,或呈圆卵块、三棱形不一。据专家考证,认为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九针相仿,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金属医针。

版权申明:燕赵中医网原创内容,禁止公众号转载,欢迎个人转发。

想要获取燕赵中医圈最新消息,可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yiyuan-fuwu”。

“医缘”为中医朋友服务,一个有用的服务号。

磨盘村山城遗址为东夏国南京故址!

4月13日,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入选!

确认该城晚期为金末东夏国南京城故址

早期或与大祚荣的渤海立国之城有关

磨盘村山城,原名城子山山城。坐落于吉林省延边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七组一处相对独立的山体之上,北东南三面被布尔哈通河环绕,西侧距离延吉市区不足5公里,该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扼守延吉盆地的最东缘,是连通黑吉两省、东出大海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磨盘村山城遗迹平面示意图

2013年至202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进行了连续8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发掘面积6405平方米,共清理城门3座,角楼1座,解剖墙体6段,发掘院落、大型建筑基址、小型房址、排水沟渠、灰坑等遗迹近80个,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确认遗址内主要包含早晚两期文化遗存,其中晚期遗存以青灰色建筑构件为代表,属金末东夏国遗存,早期遗存以红褐色建筑构件为代表,年代在公元7—8世纪之间。

▲早期遗存(7~8世纪)

▲晚期遗存(东夏国)

磨盘村山城南高北低,三面环河的地貌特征正合文献记载元军佯攻东北,突袭西门,居高临下攻陷南京的战斗场景,遗址内“天泰四年五月造”铜印出土以及大量高等级建筑的发现,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东夏国南京城的空间位置、遗存特征和空间布局,填补了东夏国考古工作的空白。

▲东夏国铜印出土场景及照片

北门出土遗物(东夏)

城内红褐色瓦件分布范围广,东区建筑群多边形建筑基址规格等级高,早期石构墙体砌筑工整。种种迹象表明,该城早期遗存很可能与大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的渤海立国之地密切相关。

▲城门与城墙

磨盘村山城考古发掘,是我国边疆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为边疆史地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有利筑好东北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历史根基,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号院落(东夏)

▲成组分布的小型房址(东夏)

素材来源:国家文物局、文博中国

每日一村 ┃ 娄烦古城遗址位于此地——东沟村

我的老家就在这个村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东沟村

娄烦古城遗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为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娄烦国南下后建都,被赵武灵王攻破后的都城遗存。时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6年。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周长约3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残存城墙西端长53米,宽3-5米,高6米;东端长约1000米,宽3-5米,高约4-11米,裸露部分长约87米。城墙版筑而成,东墙残存马面2个,为梯形。出土器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盆、罐等,刀戟、铜箭头,战马骨骼和插有箭头的人头盖骨。

图说东沟村

我爱我村

爱情的见证

好想回家吃妈妈做的焖面和拌汤,想想都美味

零点

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每日一村》征稿启事:

征稿目的:展示乡村魅力 鼓励各村供稿

征稿主题:传播乡村文化,展示最美山西,凝聚天下老乡。

征稿内容:历史渊源、村名来历、所属乡镇、人口数 量、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姓氏分布、村办产业、人均收入、民俗习惯、节庆传统、传说故事、农业种植、名人成长、历史事件等。

征稿图片:标志性建筑、历史遗存、村民生活、田野趣味、街道布局等图片。

投稿方式:1.直接回复到本公众平台

2.投稿邮箱:1246374438@qq.com

投稿 | 商务合作请联系QQ:100380351

太原老乡点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