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旧址

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旧址

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旧址

时代:1906年(清光绪32年)建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原西门里大街中营前街2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旧址坐落在天津老城厢原西门内中营前街是天津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从1906年建校至今,这所学校已有百年历史。原学校占地面积10395.56平方米,建筑面积7613.45平方米,古雅的校园长廊环绕,庭院别致、树木成荫,校舍建筑是平房,采用青砖、瓦顶,长廊上檐是木雕花纹,艺术精美,原有三套院落。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正房为教室,东西两侧为办公用房。

中营小学扩建前,原建筑面积7613.45平方米,学校共占地10395.56平方米,有3套院,院内正房都是教室,东西箭道配房均为教师办公用房,砖木结构体系。古雅的校园,长廊环绕、庭院别致、树木成荫,有藤萝、松柏、杨树,建筑古朴,砖雕纹饰、墙体青砖对缝,做工精细。走廊檐为木雕纹饰,精美雅致、工艺杰出,屋顶都是青瓦,屋脊有砖雕工艺。1942年秋建竹生亭,取学校创始人刘宝慈先生号命名,亭内立有刘宝慈先生全身大理石雕像。

中营小学开天津乃至全国义务教育的先河,为天津最早的西式学堂之一。学校建立百年来,曾为不同时期列为重点小学校,培养出了刘子久、任仲夷、卞慧新、朱宪彝、焦菊院、龚望等一批社会各界知名人才,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现学校仍为南开区重点小学,天津市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穿越盛京秘境: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发源地 ——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

众所周知,古称盛京、奉天的沈阳不仅是中国新一线城市,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同寻常的地点,这里有一处百年建筑,而跨越时空的治学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发源于此。

在20世纪初的奉天(今沈阳市),沿着吴俊升公馆西侧的头道沟胡同(今大什字街)向北行,很快便能在路西看到一所小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简称东关模范小学。此处在清初为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东关模范小学校始建于1910年。周恩来曾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读书,度过了其少年时代的生活。该学校前楼二楼西侧第一间教室就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的读书处。

东关模范小学占地2.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校园四周为呈长方形的青砖砌筑的围墙,前后形成两进院落,形成大门、前院、前讲堂、中院、后讲堂的传统书院布局方式。传统书院为“礼制”建筑特点,讲究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在轴线上分布主体建筑,次要建筑则列于两侧,反映着尊卑等级的差异。东关模范小学的门房、前楼、后楼、礼堂四个主要建筑即位于学校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列。与传统书院不同的是,东关模范小学用教学楼取代了传统的讲堂,用走廊串起各个教室,而且没有设置以祭堂为中心的具有礼仪功能的祭祀空间。

东关模范小学的几座建筑与围墙组成的两进院落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位于校园南侧的门房为呈对称形式的青砖瓦房,共有11间,砖木结构。该建筑作为学校的入口,正中设有过道门,兼作学校的食堂、厨房、教职工宿舍等功能用房。穿过门房有一影壁墙,影壁中心正面采用青红砖砌花法,背面抹水泥砂浆,麻刀白灰罩面。影壁顶卧青瓦起脊,影壁前台阶为花岗岩铺砌。绕过影壁墙便进入学校的第一进院落,学校的前教学楼即出现在眼前。走过前教学楼,紧接着进入学校的第二进院落,二进院落的正中为方正的学校礼堂,该建筑亦是青砖瓦房,呈长方形,一层砖木结构,屋内有立柱16根,屋顶中间凸起,上面装有天窗。后面是学校的第二个教学楼,作为主要教学建筑,前楼和后楼基本相同,为二层前廊式,砖木结构,瓦屋顶,券拱式木门窗。走廊由木廊柱和木栏杆构成,占地面积93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66平方米。该建筑以长外廊连通各个教室,各教室南向开门,学生凭栏远眺可调节视力,消除疲劳。教学楼墙面灰、红颜色相同,墙体由青砖承重,红砖用于拱券、柱头、列柱、檐口及屋顶装饰等几部分的外装饰,砖木材料并用,时代特色分明。

当年红砖作为新兴的建筑材料在老城区只用于外装饰,原因有二。一是产量小导致造价昂贵;二是由于传统工匠对其性能掌握情况远小于青砖导致对其缺乏信任。

1910年秋,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来了一位身穿长袍马褂、操江浙口音、浓眉大眼的学生,他便是少年周恩来。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远离故乡江苏淮安,跟随伯父来到东北,在铁岭银冈书院学习半年后,随伯父周贻庚的工作调动,转至奉天读书。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三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变时期。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周恩来在学生中首先剪去了辫子。

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不久前,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912年10月,东关模范小学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集会。国文老师赵希文以此命题,要同学们抒发“感言”。周恩来略加思索,便挥笔成书,一气呵成。文中点明办好新学的关键在“校长、教员诸公”以及各位同学的努力,阐述了读书的目的和应有的学习态度。他希望同学们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主张学习时勤学好问,“深究而悉讨”,说“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学习时一定要“慎思而明辨”,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全文只有913个字,气势磅礴,见地精辟,感人肺腑。

周恩来在文中横扫千百年的陈腐观念,明确表达了要以“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为己任的宏图大志,文章气势恢宏,论述精辟,生动感人,博得老师的交口称赞。老师阅卷时拍案称奇,在批语中写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

第二年,这篇文章在全省教育展览会上作为“甲等”文章展出,还收编在全国九省中小学优秀作文选《学校国文成绩》中。

要变革这个社会,就要深刻地了解这个社会。1912年暑假,周恩来随同学何履祯到奉天城南郊魏家楼子村,住在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家里。在那里了解到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使他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何殿甲是位有爱国思想的学者,他很看重少年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学,便出了上联“勿当列强之奴仆”,要周恩来对下联。周恩来稍加思索,应道:“誓做中华之主人。”老人听了十分高兴,连声称道:“对得好,对得好。后生可钦,后生可敬!”

1913年7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离开了奉天。中学毕业后,为了探索救国真理,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在离国前夕,他到奉天看望母校师友。1917年8月30日,周恩来应同学郭思宁的请求奋笔疾书,写下了气壮山河的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临别赠言及之前为郭思宁题写赠言的“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共三幅题词被认为是存世最早的周恩来手记。原稿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翻拍件存于东关模范小学旧址。现今,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顺城街育才巷10号,现为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而原东关模范小学则先后更迭为“沈阳市第六中学”“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直至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原校名“沈阳市东关模范小学”,现在也坐落在旧址院内。

在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院内还有一尊周恩来石雕像。该雕像于1979年9月28日在此落成。这尊大型石雕像,是我国第一尊周恩来石雕像。

周恩来石雕像,是根据1962年周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时身着风衣的形象塑造的。雕像用材是一整块高4米、宽1.3米见方的花岗岩,原产于山崂山。石料重20吨,雕制后重8吨。像基高1.2米,基座周围镶嵌着八块四川大渡河特产的花岗岩——四川红。石料是毛主席纪念堂转赠的。基座下面是八块山东泰山地区产的花岗岩——泰山青。石雕像的设计者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家曲乃述。从1979年8月3日开始制作,经过五十个日日夜夜的苦战才雕刻成功,比原计划提前了40天。

现在,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这里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参观、学习和瞻仰的地方,更是人们衷心景仰的革命纪念地。

特别链接:

PS:本文涉及《穿越盛京秘境》部分内容,作者系罗云天。

自面世以来,《穿越盛京秘境》先后被沈阳档案局、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文化宫图书馆、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皇姑区图书馆收为馆藏图书,被沈阳市出租车行业工会列为模范司机读物,被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沈阳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列为会议用书,被沈阳市委宣传部及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列为需特别提供的历史文献书籍。

《穿越盛京秘境》第二季正在编写中,敬请关注《穿越盛京秘境》系列,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的,唯一的,传奇的沈阳,精彩继续进行中~

右上角朋友圈

传奇盛京 | 古城遗珍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版权所有:沈阳旅游委员会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使用

古城遗珍1-13

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1年的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为什么要上学读书。有的同学说:“为改变门楣而读书。”有的同学说:“现在读书将来能过好日子。”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位同学便是周恩来,那一年他只有13岁,在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的某一间教室里,发出来他救世救国的第一声。

位于大东区大东路育才巷10号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是少年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地方。1910年秋,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周贻庚来到沈阳,从铁岭银冈书院转入沈阳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他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时光,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

在沈阳读书期间,周恩来学习成绩优异,各门功课都好,尤以作文、书法和英文最为突出。1912年10月写了一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被选为甲等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后来上海进步书局在搜集全国模范作文时,又将此文选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中,这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周恩来最早的一篇文章。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的争夺焦点。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外国人不仅掠夺着中国的土地和资源,更肆无忌惮地欺压中国百姓,这些都在少年周恩来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热爱祖国,痛恨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在沈阳的三年中,周恩来多次利用暑假徒步到沈阳城南魏家楼子,请何殿甲老先生领他们登烟龙山,讲述当年日俄战争时百姓惨遭浩劫的情景。1913年秋,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给同学的临别赠言中写道:“同心协心,万里前程指日登”,表达了他为改造中国而奋发向上的意志。

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于1910年由省立第六与等七两所小学堂合并而成,校舍于1910年11月竣工。当时有学生9个班,教员20余名。旧址是由门房、前教学楼、礼堂、后教学楼等四栋建筑组成,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前后两进院落,四周有砖砌围墙。其中门房11间,青砖瓦房,当中一间为门洞,过门洞有一影壁。两栋教学楼均为前廊式、两层、砖木结构,券拱式门窗,上部装饰阳光放射形窗棂,走廊外部是木廊柱和木栏杆构成。礼堂是砖木结构,呈长方形,跨度较大,屋内有立柱16根。屋顶中间凸起,上面装有天窗、人字梁、木望板。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中国现代教育中西结合一脉相承。

新中国成立后为沈阳市第六中学,1978年1月,中共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决定在该址建立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并于当年3月4日开馆。该馆前教学楼二楼为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展览室。展览室内陈列着周恩来同志当时的照片、手稿及其用过的桌椅等。1979年9月28日,周恩来同志全身石雕像在前教学楼前落成。石雕像高四米,用整块白花岗石雕成,展现了周恩来同志的光辉形象,他身穿风衣,巍然耸立,目光炯炯,凝视着前方。雕像基座高1.2米,四周镶着四川红花岗石,基座下铺着泰山青花岗石,石像四周植有苍松翠柏。2006年,沈阳市投资700余万元对纪念馆进行了重新修缮和布展,加入了许多重新收集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增设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阅览室,突出了周恩来在此的学习生活,这也是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

昆山百年老校掠影:元江两等小学堂——周庄小学

昆山于唐代始建庙学,自宋至清,先后有书院、社学、义塾、书塾等求学组织。自古以来,昆山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名公硕学不乏其人,书香门第比比皆是。明嘉靖昆山人方鹏语:“抑吾昆名生物产与他邑等耳,唯人才之盛则寔倍之。”在昆山,逐渐形成了“家家礼乐,人人读书”的教育氛围和人文传统。

然而,自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民生凋敝,为拯救国家、富国强民,昆山学界方还、胡石予、吴粹伦和王颂文等有识之士受“洋务运动”及“维新”改良思想影响,开始兴办“新学”,探求培育人才,改良社会,挽救国家危亡之策,因此创办了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出了恩泽后代、益于桑梓的贡献。

这些屡经沧桑的老校,大都百年有余。在新时期内得到了飞速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本文择选五所百年老校的创建之史实作一回顾,以供参阅。

▲今日周庄小学

元江两等小学堂——周庄小学

周庄小学位于千年古镇周庄的南湖之滨。百年来,周庄先贤以浓重的水乡文化底蕴,教书育人,硕果累累,书写出一页页光辉灿烂的育人篇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由乡董陶惟坻捐资,购买周庄南栅徐姓民宅一幢,及相邻的周庄巡检司署为校舍,开办了“元江两等小学堂”(因镇时属元和、吴江两县,故取其名),即今周庄小学前身。当时由乡贤陶惟坻、陶顺甫、沈伸眉、沈咏韶、张秩候、柳已仲组成校董会,由先生堂兄陶顺甫主持校务。

▲陶惟坻

陶惟坻(1856—1930)字小沚,周庄镇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有大志,勤奋好学,未满二十岁就著述《说文集释》,博得众学者推颂。清光绪十三年(1887),陶先生在县试中获一等四名。次年,赴河南任知县,因辖区矿产丰盛,上奏朝庭拟劝募开采,但当局昏庸,所提奏章被束之高阁。先生不得志,遂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辞职返乡,设馆授教,潜心教育,四乡学子纷纷慕名而至。创办元江两等小学堂后,先生遍觅名士执教,讲授经文、史地,鼓励学生为民族兴盛而发愤读书,先生还亲上讲台授课,深受学生敬佩。民国元老叶楚伧、沈君崇(后任青浦县县长)、沈君陶和朱翊新(曾任苏州市教育局长)等名六都出自先生门下。

光绪三十三年(1907),乡贤沈根黄在周庄双桥畔开办沈氏义庄小学,后并入周庄元江两等小学堂。著名教育家沈体兰曾读于该校。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为开化社会风气,适应女子上学需求,陶先生又开办贞丰女子两等小学堂,后与元江两等小学堂合并为公立贞丰两等小学堂,陶顺甫主事。

辛亥革命后,学校更名为“周庄乡立两等小学堂”,聘乡董张秩侯任主事(至1916年),并扩建校舍,将南湖滩围以木栏作操场,并亲自制作校歌“南湖水色,倒影门墙,校旗映射湖光。校宇轩朗,操场宏敞,休息室、读书堂 ,学校兴趣洋洋。春则菜畦云掩,秋则稻陇飘香。抬头看门外垂杨,位置正当阳。地脉蜿蜒,人才充盈。吁,万年源流长”,供学生演唱,从中激发精神力量。

▲费公直

▲民国初年费公直为周庄小学颁奖

民国初,乡贤费公直先生曾亲临学校为品学兼优学生颁发奖杯,并合影留念,成为学校的珍贵留念。费公直(1880—1953),周庄人,同盟会会员。早年因参加章太炎、蔡元培组织的爱国学社而遭清当局通缉,后东渡日本留学,追随中山先生,参加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活动。民国元年(1912)回乡开业行医,诊所设在双桥堍,为乡民诊治。当时周庄风气闭塞,先生当众剪辫,以开反清先风。先生热心地方公益,发起组织周庄红十字会,服务桑梓。曾募捐修建全福藏经阁,并捐赠全套大藏经。

民国五年(1916),周庄小学改为国民学校,更名为“周庄乡区立高等小学校附设国民学校”,由朱翊新任校长(至1919年),朱校长就任后积极向社会集资,新建教室一幢,还将教师教学经验汇编成《乡校》一册,得到县教育局赞赏,并分送全县各校参阅。

▲校长朱翊新

冯元堂(尚存的老校舍)

以后,学校高级部收归县立,学校曾先后易名为“吴县县立第八高等小学校”、“吴县公立第三小学”、“吴县公立周庄小学校”,先后由沈君崇(后任青浦县县长)、陶岷源任校长。

民国十八年(1929),民国元老江苏省主席叶楚伧将平时节省下来的三千元作为助学基金,存入周庄镇上一家商号,以每年利息捐给镇上清贫子弟作为学费,并发起筹款,赞助新建校舍5间,并装有天幔地板的时代设施。次年,学校被吴县教育局立为乡重点小学,时有八个班级。

抗战期间,学校被日军侵占,学生只得迁至周庄沈氏山庄、戴氏义庄及后港朱宅上课,后日军司令部移至后港朱宅,学校才迁回原址,校名仍沿用“周庄小学校”,但校舍已是破败不堪。

抗战胜利后,周庄镇改名为楚伧镇,学校也更名为“吴县楚伧镇中心国民学校”。叶楚伧闻知非常反感,责令仍然恢复原名。随后,乡邑踊跃捐款,重建学校,修理残舍,添置教具,学校规模迅速发展,达九个班之多。民国三十七年(1948),恢复周庄镇旧名,学校亦复名为“吴县周庄镇中心国民学校”。

▲叶楚伧

1949年5月8日,周庄解放。吴县人民政府委派甪直区接管学校,校长丛孝明和全体教职工留任。1952年,周庄镇划归昆山县,学校更名为“昆山县周庄中心小学校”,校名沿用到今。

百多年来,周庄小学培养了一批批合格毕业生,后来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中央广播事业局前副局长顾文华、上海译文出版社前社长孙家晋、著名教育家沈体兰、著名教授柳鎏、杨逢春、皇甫雪官、沈家模、徐杰、邱全荣、朱大绶、潘梅峰、阮水根,苏州市军分区原政委朱渊元、国家一级导演田夫、冶金专家陈知平、姚振恒……成为周庄小学引以为傲的闪亮名字。

改革开放后,学校先后于1990年,2000年两次易地新建。而今,一所教学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新校矗立于风景秀丽的太师淀南畔。周庄小学又一次跨上新台阶,大步向着更加辉煌的目标攀登!

(待续)

前文链接

文/陈柏华(选自《鹿城故事8》)

编辑/一宝、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