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街,才是新兴民俗小镇的灵魂!

本地资讯优质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民以食为天。过去人见面经常问一句,吃了没有?好像他要请客吃饭似的。其实你想多了,这就是一句普通的打招呼,寒暄,类似于你好。这比见面不说话,擦肩而过要好一些。

这些年,人们生活条件也提高了,不再饿肚子了,但是经常发愁吃什么,吃了上顿发愁下顿,吃了今天发愁明天,因为每天好像就那么几样,经常吃也就腻味了。

还有个现象,就是什么节日,都像是美食节。比如端午吃粽子,清明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圣诞节吃苹果,过年吃饺子,情人节吃烛光晚餐,等等。不得不说,我们对吃的理解,确实比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理解要深入的多。

这些年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各地除了原有的景点,吸引游客参观消费,这还不够,又开辟出一些新的景点,类似于水街,古镇,古村,码头影视城一类,然后搞一些特色民俗演艺,采摘园,农家乐手工艺店铺,更多的是一字排开的美食街,南来北往的美食,荟萃一条几条街,在沿街吆喝售卖。有些为了吸引眼球,现场表演,比如做棒槌酥,麦芽糖,还有烤牛羊肉串等。

虽然这些小镇,都与当地的文化背景相结合,但是大家似乎对那些兴趣不大,没人关心这里有什么祠堂,那位文臣武将的墓,一千多年前谁栽了一棵树,或者谁在这里安营扎寨,谁在这里舍舟登岸等等,大家似乎更在乎吃什么,喜欢到烟熏火烤,弥漫着油烟味的美食街上凑凑热闹。

在我看来,美食街才是一个新兴民俗小镇,新兴旅游景点的灵魂,因为没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街,这些景点会很快被大家遗忘。办好美食街,才是抓住了游客的痛点,抓住了游客的味蕾,才有了让游客重复光顾的可能。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往往人越多的地方,人越是喜欢去。就像葛优说的,哪家人多我去哪家。新兴小镇就像城市一样,就虹吸效应,越是听说哪里哪里人气旺,人越是爱去。开着车去,坐着车去,骑着车去,成群结队,三五结伴,停车场塞满,大街上满是人,厕所排队,美食街更是摩肩接踵,挤挤挨挨。

游玩了白鹿原影视城,马嵬驿民俗村,大唐小镇,还有袁家村,东黄小镇,宏兴码头,茯茶小镇,唐诗里等等新兴旅游景点,发展永远是美食街上,挤满了人,而且容易让人停下脚步,等待美食的制作。其实这些美食在哪里都能卖到,比如长沙臭豆腐葫芦鸡羊肉泡馍,摆汤面伤心凉粉牛羊肉串,还有马迭尔冰棍重庆麻辣烫,或者红枣雪梨汤,灌汤包子桂花糕等等,全国各地都有,哪里都一样,早就同质化了。但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美其名曰是为了看景,去了以后,总是对美食最感兴趣。

所以很多时候旅游,只是一趟美食之旅。一部分时间耗在路上,一部分时间耗在美食街上,然后其余的时间干了什么,说不大上来了。谁都知道节假日拥堵,谁都知道景点的消费贵,人又多,谁都知道没什么看的,但大家总是按捺不住好奇心,驱车上路,然后填饱肚子,疲惫不堪地回家。

一窝蜂建小镇,民俗村,水街,但是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有些被淘汰了,从刚开始的人满为患,到没过多久的冷冷清清,生命力只有几个月,不超过一年。而有的,顽强活了下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除了小镇,还有采摘园,有酒店客栈,有特产加工,而且越来越发展壮大。

一个旅游景点能不能办好,前景好不好,与它的美食街能不能办好,息息相关。高深的东西,大都不感兴趣,但是食物,关乎国计民生,是每个人都能感知的美好事物,所以办好美食街,才能留住游客,让更多游客流连忘返,甚至重复光顾。有些景点,买吃的要办卡,最后退卡要去市里银行,这就无形增加了消费门槛。有些脑筋灵活,有钱付钱,没钱扫码,先把客人迎进来再说,这样消费量就大增了。

所以要办好旅游景点,就要办好美食街。美食街,才是一个新兴民俗小镇,新兴旅游景点的灵魂。

Hash:b67e645d6f56d26b9651bd09ad82641f39a59bd2

声明:此文由 世界旅行玩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