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豆汤米干

普洱叫的“米干”,即昆明叫的卷粉,广东人叫的肠粉,都是现蒸热卖。思茅地区普洱县城的豆汤米干远近闻名,是为正宗的素食者和威肥者的上乘食品,吃起来松软可口而鲜甜,享誉东南亚国家,凡到普洱出差或旅游的人,都要品尝一番。 豆汤米干的做法是,取当地圆润饱满的干豌豆磨成豆面粉,经三道筛滤后细如淀粉,放在锅中煮沸调成糊状豆汤,然后把刚蒸熟的新鲜米干切成条丝状,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面糊汤,并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汤、酱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腌萝卜或泡腌京白菜即配套成了普洱豆汤米干,吃后回味无穷。

武汉多了一条地道民俗小吃街,老通城豆皮、蔡林记热干面,藕汤和糯米包油条全都有

楚天都市报官方帐号

楚天都市报4月21日讯(记者曹磊 摄影记者李辉)老通城豆皮、华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今天上午,武汉首义园美食文化街重新开张,武汉名小吃齐聚。更有中国著名面点大师虞东海、方元法等领衔打造的“汉味小吃宴”,捏制的寿桃、金鱼、天鹅等面点活灵活现,吸引了不少食客围观拍照。

今年72岁的吴爹爹,专程从汉阳赶到了美食街上,来到了虞大师的门店前,点了一碗鱼糊汤粉,边吃边跟身边人推荐。“还是当年那个味道,大师做出来的东西,口味确实不一样。”

在现场,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类汉派小吃令人目不暇接,更有中国手指画、中国蝶艺、湖北大鼓、汉派面塑、武汉糖画等“非遗”表演热闹非凡。在“非遗”表演区域,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付群刚也携弟子来到了现场,倾情演绎的湖北大鼓《聚宝盆》、《三婿拜寿》、《丰收场上》等节目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湖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朱波用手指沾上颜料后,涂涂抹抹、勾勾画画,不一会儿一幅黑白山水画就在宫廷绢扇上展现出来。

原来,首义园美食街曾在2006年开街,汇聚了何嫂糯米包油条四季美汤包五芳斋汤圆等众多地道武汉小吃,后期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渐渐没落。“这次首义园美食街重新亮相,将以黄鹤楼红楼景区为依托,更全面的展现汉派小吃。”武汉餐饮业协会相关人士说。

首义园美食文化街负责人介绍,全新打造的首义园美食文化街主要以豆皮、汤包、热干面面窝、包坨、牛肉粉等这些经典汉味小吃为主要特色,为了将其打造成“黄鹤楼下汉味第一街”,他们不仅请来了小吃和餐饮界的大咖们亲自把关坐镇,还在美食街里融入了老武昌城山南片区的历史典故、文化遗迹名人轶事等历史文化,让人们在品味地道汉味小吃的同时,还能感受和发现身边的老武汉历史。

会昌县有什么特产?老表们,别只盯着豆干和米粉

江西赣州会昌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但随着近些年来当地经济发展,已于2019成功摘帽脱贫。

会昌

在其发展过程中,旅游业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而旅游六要素中,吃、购是重中之重,所以今天就介绍一下会昌县那些诱人的美食特产。

会昌豆干

关于会昌豆干到底是菜品还是零食,一直没有定论,但是其美味不可否认。大豆香料经过传统工艺处理后,为何就变了样?

会昌豆干

鲜美柔韧,弹性紧致,豆干紧实的肉质吃起来香味十足,而且越嚼越香,原来豆干也会让人不自觉地入了迷。

会昌米粉

虽说江西米粉都很有名,但会昌米粉可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纯大米、手工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久煮不烂。

会昌米粉

吸了汤的米粉一点都不会软烂,仍保留其柔韧口感,鲜美滋味,大米的清淡刚好结合辅料、配菜的各种滋味,让其口味多变且美味异常。

会昌酸水

这种小吃是会昌几代人的美食记忆。萝卜、芋头、菜头,冷水先煮一遍,再放到腌菜锅里煮熟,加些调味料就成了。

会昌酸水

酸水菜如其名,滋味微酸,即使炎炎夏日,也无法阻挡这种开味小吃。咸酸清淡的口感,堪称夏日限定食品。

酸枣糕

会昌酸枣虽然几乎无人喜爱,但它变成酸枣糕时,却有着众多粉丝。黄黄的酸枣经去核、加糖、浓缩、风干等工序处理后,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小吃。

枣糕

外观晶莹剔透,红润有光泽,香味清淡酸甜,闻着就让人流口水,入口酸酸甜甜,开胃解腻,男女老少通杀!

珍珠

会昌白鹅乡制作珍珠粉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选用优质晚稻大米,纯手工制作,最终干燥成型,煮熟即食。

珍珠粉

其形如珍珠圆润洁白,故而得名,煮熟后滑溜弹嫩,口感独特,一颗颗鲜美多汁,好吃又可爱。

会昌茶叶

会昌绿茶清乾隆前曾列为贡品。生长于庄溪茶园的绿茶,也曾在上海茶博会荣获金奖,品质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

会昌茶山

这种 茶味香耐泡,清香不苦,回味微甘,几次冲泡之后仍有余味,可做礼品用以馈赠亲友。

会昌旅游六要素吃说完了,那就顺便介绍其他内容吧。汉仙岩、汉仙温泉、会昌月季园盘古山等都是游玩、娱乐的好去处。

会昌

夏天马上到了,这份会昌避暑旅游攻略不知道各位觉得怎样?也欢迎各位留言补充更多美食特产。

普米村寨干竹河村经过几年发展,你可能认不出来了!

最近几年

在州国土资源局以及三峡集团的帮扶下

普米村寨干竹河村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收入提高了

小康的路越走越宽阔

如今,走进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干竹河村,干净的水泥路面,错落有致的太阳能路灯,一栋栋碧瓦白墙的普米族特色安居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独具普米族特色的墙体画……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

干竹河村位于兰坪县金顶镇北边,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有401户1775人,普米族占总人口的70%,是以普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适合种植荞麦、芸豆、燕麦马铃薯等农作物。

群众住上了好房子

多年来,干竹河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滞后,增收渠道单一,群众的生活较为艰苦,居住条件简陋。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村民的美好梦想。

“以前,下雨村里到处是稀泥巴,走路不好走。现在修好了水泥路,还有了太阳能路灯,路好走了,晚上出门也不需要点火把、照电筒了。”下干竹河小组村民和明元说。

和明元告诉记者,原来他家住在干竹河边,雨水季节河水大,有时河水冲到房子和牲口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光靠自己的家庭条件无法搬迁建新房。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州国土资源局帮扶了6万元的建房资金,加上三峡集团帮扶普米族的安居房建设项目,建起了普米特色的民居,修建了围墙,即安全又舒适,院子里还栽种着盆景,充满宜居环境新气象。

自挂包干竹河村以来,州国土资源局通过实地调研,召开群众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结合群众居住条件比较差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地质灾害避险项目27户,投入162万元。2016年度三峡集团帮扶人口较少民族精准脱贫项目,共投入帮扶资金资1300万元, 实施建设安居工程295户,村内道路硬化5000㎡,太阳能路灯30盏,完成普米族特色民居美化亮化工程,切实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去年以来,州国土资源局完成了干竹河村岔道河段和干竹河石头箐段泥石流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800多万元。通过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实施,减少地质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特色产业促发展

“去年,州国土资源局给我家芸豆种子50斤,芸豆种子质量好,去年栽了2亩多,卖着2000多元,计算经济价值比种包谷多收入400多元;今年我家栽了3亩多,长势比较好,按照3元1斤计算,估计能卖着4000元左右。现在房子已经盖好了,再养点猪、羊,丈夫打点临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下干竹河小组熊育珍说。

挂钩干竹河村以来,州国土资源局积极探索帮扶方式,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结合当地地理气候,土壤结构等发展适应本地的种养殖业。去年,州国土资源局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发展芸豆产业,为256户农户提供了优质芸豆籽种12800斤,种植面积为276亩,年底收入达25.6万元;发展马铃薯产业,为112户农户提供了优质脱毒马铃薯籽种56000斤,种植面积为500亩,年底收入23.5万元;安排客土改良92户600亩,年底收入达15万元;项目实施后,平均每户可增收约750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今年,全村芸豆种植面积450多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路子。

此外,干竹河村草场宽阔,海拔、地理气候适宜黑山羊养殖,村里利用三峡集团帮扶普米族项目资金,投入144万元,发放黑山羊1440只,不断发展壮大黑山羊养殖规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特色养殖促增收

在上干竹河小组,记者看到不少农户家房前屋后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蜂箱,不计其数的中华蜂 “嗡嗡嗡”地飞进飞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家不要建档立卡户,靠自己都能脱贫致富,我家种了花椒20多亩,大部分已挂果,去年卖着1万多元,今年预计能卖近2万元;养了中华蜂50多箱,去年卖着3万多元,今年预计能卖4万多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样能发展致富,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过。” 正在搭理蜂箱的上干竹河小组村民和灿平说。

养蜂是一项不占耕地、不产生污染的家庭养殖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一项适于山区脱贫致富的养殖业。干竹河村森林覆盖面积大,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目前,全村共养殖蜜蜂1000多箱,收入达80万元左右,成了增收致富的又一新路子。

通讯员 罗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