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生态景观悄然形成 全域旅游渐入佳境
“走在汾阳,‘山河故人’萦绕眼前,这是一座富有艺术自信的小城,也是一个文化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区域,街巷的这头是汾阳,街巷的那头是世界……”2018全国网媒吕梁行中,记者郝宏这样描述自己的汾阳印象。
听到这样的描述,汾阳人会心一笑。有着2600余年置县史的汾阳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即为三晋大邑,其境内省保、国保文物单位数量约占全吕梁的一半,加之近代外国传教士在此地营建的汾中、汾医、教会钟楼、崇德女校等西方古建筑群,汾阳确是具备这样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着国际范儿的文化自信的。尤其是近年来汾阳市藉此创新深营,在大力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基础上,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开发出一批批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闯出一条“旅游+文化+产业”的路子,全域旅游也渐入佳境。
品牌为基 汾阳旅游的“颜值”自信
发展全域旅游,汾阳市无疑拥有较好的基础。先不说它位于太原一小时经济圈与晋商旅游圈的交会点,覆盖消费群体近千万人的区位优势,单说它境内古朴旷阔的黄土地貌,和众多的山岳、河流、泉瀑。那清新幽雅的三十里桃花洞,荒野绿洲白虎岭林场,都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自然旅游资源。珍贵的泉水有马刨神泉、上林舍泉水、桃花泉,还有敖坡泉、水沟泉、肃静泉、峡口泉等。市境内泉水现存有14处。还有古生物化石遗址、新石器遗址和70多处文化古迹,明代南薰楼、国内砖塔第一高塔文峰塔、金代建筑太符观、贴金壁画的圣母庙等蕴涵深厚的人文古迹。还有峪道河遗址、杏花村遗址、北垣底遗址、段家庄遗址、任家堡遗址、巩村遗址等古文化遗址。
汾阳有许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唐时,宋令文与其子宋之问、宋之悌同为进士,诗、书、画各占一绝,闻名天下。大将郭子仪祖籍汾阳,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被封为汾阳郡王。宋时,百胜将军狄青以战功由士卒升至枢密使,则体现了汾阳人文武兼备、勤奋进取的本色。
汾阳又是著名的酒都,闻名遐迩的汾酒、竹叶青产地、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汾阳。汾阳市东部以杏树居多,以杏花村为中心,为杏花世界;西部则以桃树居多,有名的“三十里桃花洞”是为典型。现代生态农业景观有万亩核桃林、苹果林、梨树林、大红枣林,反季节蔬菜基地。
目前,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汾阳已初步形成了以汾酒文化景区、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以文湖文化园旅游景区、峪道河古镇民俗生态旅游区和上林舍生态旅游景区为辅佐的五大生态旅游景区格局。
产业融合 做好“旅游+”大文章
2016年,汾阳贾家庄的贾街,成为太原市民手机微信里的网红景点,这个可以满足吃货各种味道要求的民俗文化街,与汾阳籍导演贾樟柯建立的山河故人、种子影院一起,成为浸染文青、影迷各种奢迷味觉的小城味道。
这是汾阳发展旅游+农业,以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现代农业新形态,建设一批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下结出的丰硕之果。
说起农业,汾阳还拥有小米、核桃等著名的小杂粮产业。近年来,汾阳利用建设的小杂粮展销中心,举办了很多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核桃文化节、小杂粮商贸节,并正在开发完善一批具有汾州特色的农业旅游商品,以此发展会展经济,推动会展旅游。
汾阳也将旅游业与林业、水利和工业相互融合,建设了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将科学合理利用水域和水利工程,与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集合起来,增加了乡村、生态、休闲体验环节。他们打造的连接杏花-贾家庄-文湖的人工河流,绿树成荫、河流环绕,已形成一条新的景观带。
旅游与新型工业的融合也将汾阳旅游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汾酒文化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龙头,汾阳实现了旅游业与“汾酒”“竹叶青”酒业的融合,发挥汾酒集团、中汾酒业、汾阳王酒业及新晋商酒庄等大中型白酒企业的品牌效应,以观光、品尝、生产、体验、休闲及购制为一条龙的旅游服务大放异彩。
目前汾酒文化景区、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已成为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并先后于2011年和2014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于2015年被授予“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村镇”。上林舍生态旅游景区早在2008年就被批准为“山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15年又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和发展,汾阳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已从2011年的97.27万人次、9.2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53.35万人次、49.28亿元。
文化为魂 下好全域旅游一盘棋
汾阳历史悠久、民俗多元,文化底蕴深厚,挖掘屯边文化,可以通过城乡建设来充分展示汾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挖掘农耕文化,可以充分展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特征;挖掘民俗文化,可以充分展示地方曲艺、工艺制作、特色饮食的传承演绎过程;挖掘非遗文化,可以创新文化传承方式、传承载体;传播多元文化,可以推动文化传播、文化交流;释放景区文化,可以将小文化纳入旅游大平台;丰富创新文化,可进一步唱响汾阳声音,讲好汾阳故事,增强汾阳旅游的特有性、不可复制性。
围绕这些地域风情浓郁、特色鲜明的文化,汾阳先后举办了“中国·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贾家庄乡村旅游文化节”“杏花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大力提升文化影响力。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富有民俗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积极推进独具汾州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进驻景区展演展示。
对于境内众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遗产,汾阳市在加强维修保护的同时将其开发利用,积极申报国保单位,建设市文物博物馆,开通国保单位旅游专线。并积极恢复建设历史文化街、晋商古驿道、三十里桃花洞等体现历史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通过“汾酒号列车启动仪式”、汾阳旅游推介会及“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录制、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中国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汾阳市旅游接待情况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创新发展 构建多元旅游产品体系
为实现2020年将汾阳打造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市这一目标,汾阳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指导意见,对创建工作的各个主要任务都确定了牵头实施单位。
为加快推进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汾阳提出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公开透明的旅游市场准入标准、运行规则和退出机制,全民招商、全面招商、精准招商、招大引强。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滑雪、水上项目、山地、养生、房车营地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商。
“发展全域旅游的目的就是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不是迎来大投入、大建设,而是提升品质、提升内涵;不是刻意建造一个景区,而是让景区有特质性;不是否定景区景点建设,而是引导景区开发,提供增值服务或消费业态,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收入;不是忽略旅游产品建设,而是构建满足大众化、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不是只发展旅游,而是以旅游促进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如何发展全域旅游,汾阳市领导层思路清晰、措施有力。
一条小路,一片树荫;一个小村,满村绿意。漫步汾阳,记者发现,一个“有路必有树、有山必有林、有河必有荫、有村必有绿、有企必有景”的生态景观已经悄然形成,全域旅游的诗和远方,已在这里渐成现实。
Hash:745e3c4ba87315433803e21f622e78627d33d86c
声明:此文由 山西省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