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尼屋途中的原始古村落,一路艰难坎坷惊险刺激,但不枉此行
从易贡到八盖,最后到尼屋乡,沿途10多天的行程,一路艰险,连绵不断的群山,野生动植物的丰富,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一座座拉康的宁静,一个个古村落的详和,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块尚待开发的探险旅游宝地。
“悬崖上搭梯子”的村庄
早晨,我在易贡乡贡仲村附近闲逛,附近都是雪山森林,云盘在山腰,呈带状缠绕。我来到一家康巴姑娘开的茶馆里,一边喝甜茶,一边询问到八盖的出行方式。她给我提供了三种:第一租车,一辆越野车每天最少要1500元;第二租马,每天每匹马最少100元,沿线公路不是很好,很容易摔下来;第三步行,沿线物资补给方便,能细细品味八盖沟的原始丛林、村庄、神山、河流,只是花的时间比较长。权衡之下,我们选择了租越野车。
首先经过的是易贡藏布江上的一座大桥。这座大桥以前是溜索。当我谈起易贡藏布江上的藤溜索时,现年32岁的驾驶员巴登说,他从小生活在易贡湖尾的贡仲村,易贡藏布江上原来架有无数根钢溜索,爬溜索是常事。不过,他所见到的溜索已不是藤子,而是更加结实的钢溜索,人坐在木框里,由牵引绳拉到对岸。
我们来到易贡湖尾,很快便进入狭窄的河谷地带。通往八盖的公路是在北岸高处修建的,景色绝佳,碧蓝的河水,河滩上的冰川石,奇异的原始森林,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冰川雪峰,不断呈现在眼前。路边的树木高大,上面挂满松萝、寄生蕨、苔藓等,足见这片原始丛林空气质量之好。河对岸的森林景色非常原始,没有任何人类干扰破坏的痕迹,虽然森林让人看着有些阴森恐怖,但有种引人走进去的魔力。
接着来到岗堆,这里曾是八盖乡的物资转运站。从岗堆前行不到两百米处,便见到一处新鲜的泥石流滑坡,路边有块标示牌“路基下沉限载10吨”。我们去时是春天,避开了雨季,若再晚一个月过来,遇上泥石流,堵上几天也是常事。尽管这样,巴登在下车观看了上面的山体没有危险后,才快速驾车通过。
接着转过一道急弯,易贡藏布江一改易贡湖的温柔,发出震天的咆哮声,不可一世地向前奔腾。两岸的山被劈成悬崖峭壁,高约数百米,仰首望去,只见在悬崖顶端盘旋的苍鹰,小得如同麻雀。
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从车窗向下看到的是几十米高的陡崖,路基算不上结实,骤然紧张起来。巴登安慰说,这些路跑得多了,不会有事的。好在奇异的景色让我分心不少,车辆的安全就交给巴登了,我对他还是很有信心。春天的河水碧蓝,水花激荡,头顶不远处白云飘飘,雪山丛林近在咫尺,沿途老树盘根错结,犹如来到一个“失落的世界”。
再往前走,便能见到一处从上百米岩石陡壁上跌落下来的瀑布,传说莲花生大师曾在这里洗浴,称此为“莲花生浴水”,这里也成为波密县旅游局规划的一处景点。巴登小时候,曾跟随父亲到八盖沟打猎,山上野生动物繁多,有狗熊、獐子、山羊、四不象、猴子等。如今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止打猎,现在已见不到猎人上山打猎了。
上苍在创造这悬崖陡壁的同时,也有意无意间在易贡藏布边上留下一处处或大或小的平地。千百年来,人们充分利用这些平地放牧、农耕、筑屋、打猎,生儿育女,形成一个个小村落。这些村落如同一颗颗珍珠,洒落在易贡藏布峡谷的两边。
在汽车的轰鸣声中,国家投入巨资修建的八盖公路在眼前不断延伸,八盖第一村——塔鲁村终于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八盖公路虽崎岖险峻,颠簸难行,但给八盖人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发生巨大改变。
来到塔鲁村时,看到村里多处插有经幡,有些将松树枝插在屋前,上面扎满经幡,属典型的传统小村落。村里干活的多是女人,皮肤既白又光滑,真是山好、水好、肤色好,八盖出美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八盖在藏语里意为“悬崖上搭梯子”,正是对这里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塔鲁作为进入八盖的第一村,羊肠小道是它的标签,被称为“马蹄下的孤岛”。塔鲁民间谚语“出门靠走路,照明靠油松”,是八盖人未通公路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八盖公路的修建,打破了这里千百年的沉寂,让当地群众挥手告别了偏远、封闭、贫穷和落后等字眼。崭新亮丽的新居,二层水泥结构的村文化室,硬化路面,随处可见的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身着牛仔裤玩着手机的年轻男女,给塔鲁村注入了强烈的现代气息。
白云深处有人家
离开塔鲁村,我们来到夏曲河畔的卧普村,好公路结束了。后面的道路崎岖不平,碎石很多。易贡藏布江温柔地流经塔鲁村后,又恢复了先前的桀骜不驯。
越往上游,河水越蓝,蓝到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行走没多久,易贡藏布江就与滚滚而来的夏曲藏布江相汇,并温柔地拐了一个拱字型的大弯。在拱型弯的左上角,易贡藏布中的泥沙经过千万年来的沉聚,形成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小平原。我们沿着夏曲藏布江逆流而上,翻过一座小山,卧普村就静静地坐落在这块平原上,炊烟缭绕,麦浪滚滚,这里也是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走进卧普村时,许多村民到山上参加宗教活动,我们便来到该村的贡松桑登曲林拉康,见到了拉康管理者桑登益西,他穿着宁玛派僧人的红色袈裟,还有几名前来学经的僧人。这里没有一名在编的僧人,前来学经的人也不多。
村里老支书索朗益西说,这里的土地神江布拉尊,是一座很高的大雪山,当地村民称其为玉拉神山,离村里大约有两天的路程。每逢村里有重大节日,大家就前去转山祭拜。贡松桑登曲林拉康的喇嘛们首先用酥油、糌粑做成土地神的样子,然后将它的名字念出来,再焚香祭拜,念祈祷经文,祈求江布拉尊土地神显灵,让村民远离灾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从卧普村下来,折返到八盖公路上,很快便到了巴瑞村。我们见到了当地有名的八盖木锁,这是中国独有的木锁,迄今为止已经沿用了近两千年,是大户人家的大木锁。木锁是由整段硬木空雕制作而成,匙孔十分繁杂,据县文广局人员介绍,“钥匙必须完全贴近锁槽,没有任何缝隙。只有当这把独一无二的钥匙全部通过迷宫式的凹槽,才能够触动锁里面的锁稍,锁稍弹起后,锁才能被打开。”
之后我们经过了俄、东追两个牧场,也许来得不是时候,未能见到当地牧民。再往前面走,便能看到八盖乡附近的大雪山了,难得雪山顶上的云散去一会儿。当地村民介绍,在雪山上有一个小规模的季风性海洋冰川。
当车行至与八盖乡政府所在地雄金村仅有一山之隔的木玉村时,已是17时40分,村里空地停放了多辆汽车,一群孩子正在嬉笑打闹。我们的到来,引来不少孩子观望,他们眼中闪烁着夺目光彩。
在这里可以看到高耸的雪山和碧蓝的河流,附近茂密的森林植被。从高处俯瞰村子,在一畦畦青翠的田地间,分布着一座座红绿房顶相间的农舍。走进村子,乡亲们朴实的笑脸,温暖的问候,让我们倍感亲切。
雄金村的寂静拉康
从木玉村到八盖乡政府所在地雄金村,仅一山之隔。越野车沿盘山险道行驶到一处山梁时,拐过一个弯,八盖乡政府就在眼前。这时天快黑了,我们住在了乡政府大院里。
一觉醒来,已是清晨,湿润的空气略带一丝凉意,掺杂着大地原始的味道。一片片若隐若现的林木湮没在晨雾中,一间间木屋散落在翠绿中,一畦畦庄稼,一排排栅栏,都美得恰到好处。
我站到乡政府楼房高处,看到一直隐藏在云雾中当地人称为森格南宗圣地里的桑多白日神山,露出了部分真容。远处的卡曲拉康小庙,被阳光一点点照亮,这是整个雄金村最早被照亮的建筑,散发出一种神圣的气息。在雄金村附近,有四座看上去非常壮观的大雪山,东边云遮西边开,南边云盖北边透。
吃过早饭后,我们从乡政府出发,走过一座挂满经幡的钢架桥。这座看上去不长的钢架桥,横跨利曲藏布江两岸。也许是我们的走动声惊动了附近森林里的鸟,上百只小鸟飞起来,漫天黑影。这里鸟的种类极多,大都不怕人,只有人离得很近时才会飞走。
走到桥的另一边,看见大片牧场,牧场四周被栅栏围住,我们通过独木梯爬过栅栏,走过一块青稞地,经过一处小牧场后,便来到了一座叫卡曲拉康的小庙,这座拉康有两层楼高,旁边建有寺庙管理者的住房,可供信教僧众开展活动时烧茶水的小屋,四周堆满玛尼石,拉康大门上画有精美的神像,还有刻满藏文的转经筒。
一进门,便能见到莲花生大师的塑像,塑像侧面有护法神。提起护法神的作用,同行的索朗旺久开起了玩笑,护法神就像拉康里固定的值班人,24小时坚守岗位,人们得经常供祭东西,否则他会生气的。
据拉康管理人员白玛智曲介绍,这里曾是一座宁玛派寺庙,大约有300年历史,出现过5位转世活佛,后因地震寺庙被毁。他的父亲曾是该寺庙的僧人,寺庙被毁后,他的父亲主持修建,之后受村民委托管理这座拉康。他的父亲去世后,由他来管理。也许是拉康人少,每月10日、25日举行两次读经活动,能识字的念诵经文,不识字的念六字真言。每家带上糌粑、酥油、肉食,在拉康旁边的伙房里,一边喝酥油茶,吃糌粑,一边念诵莲花生大量咒语,每次念经一天。
历经万难,终遇尼屋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正在加宽施工的305省道,去尼屋乡。早晨8点30分,我们准时出发,走过一座挂满哈达的钢架桥,往前不到一公里,易贡藏布江水突然收紧,两岸是笔陡的高山,汽车穿行于悬崖边,有些路段靠开挖山坡,甚至从石壁中炸出一条公路。一旦掉到江里,瞬间将会被江水卷走,拿朋友的话说,可免费到下游印度去“旅游”。
沿线沙石公路坡陡弯急,越野车时上时下。我坐在副驾驶位置,吓得直冒冷汗,下意识地系上安全带。开车的巴登师傅说,车从悬崖上掉下去,系上安全带是没用的,逃生更加困难。巴登开车技术好,跑的速度也快,有种漂移的感觉,我只好闭上眼睛。
我们拐过20多处回头急弯,坐在车里依旧能看到山下的易贡藏布江。沿途是新修的土公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很多地段内高外低,特别是下坡弯道特别多。接着遇到前方施工队封路,说是装了炸药,要炸掉山体,只能在安全距离外等待。突然间一声爆破声后,接着铲车清理了爆破后的路面。
再往前走不远处,305省道右边有个山洞,据传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上面的一行藏语,有的藏族朋友翻译成莲花生大师印章,有的翻译成莲花生大师手印。传说以前,这个沟里有个女魔鬼,与莲花生大师比高低,莲花生大师最终降伏了女魔,对她说:“从今以后,你将永不翻身。”莲花生大师便将拇指印在石头上,女魔鬼再也没有出来兴风作浪。
再往前20米处,有一个温泉。据传莲花生大师走累后,在这里泡过温泉,还对温泉开过光,对治疗风湿关节炎效果特别好。过去,易贡宗(县)群众带上吃的,在温泉里泡上一周,就可治好多种疾病。在温泉上方的石头上,还写有一行藏文,直译为盐水泉,是否因水中含盐而得名,问同行的藏族朋友,他们也不得而知。就在我享受泡温泉的快乐时,同行的一位藏族朋友指着对面山上一块石头喷出的一股水说,当莲花生大师走到这里时,用拐杖向石头使劲插了一下,那股水便流出来了。
接着行车十几分钟后,便进入嘉黎县尼屋乡扎西岗村的地盘。当易贡藏布江流到这里时,当地群众便取名为尼屋藏布江。江中心有块巨大的石头,江的左岸有一座吊桥连接巨石,也许很久没人走了,上面的木板掉了不少。从巨石也有一座连接江右岸的吊桥,过去两岸群众便通过这两座吊桥相互来往。
我们沿易贡藏布江逆流而上,拐过一道山梁,便进入了藏北草原嘉黎县最东端的尼屋乡第一村——扎西岗村。这里气候温和,河谷远处的山坡布满一片葱绿的灌木、山林。这一片河谷大约有20平方公里,平整的块状田地长满青稞苗,还有许多核桃树、桃树、苹果树。
我们从扎西岗村往上走,十多分钟后便来到尼屋乡政府所在地忠玉村。从自然风光来看,尼屋乡更像波密一带的景色,当地的风俗习惯也与波密相似。尼屋与波密只是一山之隔,森林覆盖率在97%以上,当地人过去以狩猎为生,被外人视为蛮荒之地。
嘉黎县曾经是茶马古道南线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从尼屋乡到十一世班禅家乡嘉黎县夏玛乡有180公里,如今有公路通达班禅的家乡。尼屋藏布江日夜奔流不息,雕刻出千姿百态的江河地貌。江心巨石嶙峋,夹岸两山草木茂盛,松柏苍翠,桃树零星点缀其间。如今,通往尼屋乡的305省道正在升级改造之中。未来的尼屋旅游度假小镇定会像瑞士小镇一样漂亮。等到将来高等级公路通后,外来投资进来了,这里也许会成为下一个鲁朗小镇。
Tips:
从318国道通麦出发到易贡,一路柏油路,路况很好,从易贡到嘉黎尼屋,305省道已经修好了。也许受历史、地理、交通、资金、信息、科技等因素的制约,这里是一块尚待开发的旅游圣地,如果条件允许,非常值得去。到达嘉黎县尼屋乡后,还可到达十一世班禅的家乡。
文/罗洪忠 图/罗洪忠
Hash:752e127e498eaf3e350486b6d196c4fe54577f1a
声明:此文由 旅行工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