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记忆——南平僚

万盛新闻网 http://cqwsnews.gov.cn

今万盛经开区境及附近地域,古为化外之地,山高谷深,林木茂密。与巴、僰有渊源关系的南平僚人,很早就在这里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僚,或写为“獠”、“”,与“蛮”、“夷”等称谓一样,均系历代汉族剥削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贬称。它是我国古代南方中、西部一些少数民族的统称。秦汉三国时期,被称为“南蛮”或“西南夷”。两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獠”(僚),或仍在史书上写为“蛮”、“夷”。唐代,僚人按其不同的居住地区和种族,分别称为“南平僚”、“昌州僚”、“巫州僚”、“眉州僚”、“乌武僚”、“山僚”、“飞头僚”等等。

南平僚的主要成员,系巴人的一支板楯蛮的后裔,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流域,后又逐渐南迁。据《重庆市志·大事记》记述:“秦昭襄王之世(公元前306年——前250年),白虎蛮起义,转战于巴、蜀、汉中等地,秦募另一支少数民族“賨”(读音为“丛“,cóng)人射杀其首领,镇压了这次起义”。《康熙字典》解释“賨”字亦提到:“巴有賨人,剽勇,(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巴賨”,即东汉时期的“板楯蛮”,因其其作战时使用坚木制作的板楯(同“盾”)防身,而各族的“渠帅”主要为罗、朴、督(《华阳国志》记述为“昝”)、鄂、度(或述“庹”)、夕、龚七姓,故又称为“板楯七姓蛮”。他们“天性劲勇,……俗喜歌舞”、“其人勇猛,善于兵战”(《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东汉时期,羌人南侵,武陵蛮叛,益州郡乱,郡守均率板楯蛮前往征伐,赖以摧破平定。桓、灵之世,板楯蛮不堪郡县长吏乡亭头目的压迫剥削,多次起兵反抗,连年不息。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巴郡黄巾军起义,板楯蛮再次起兵响应,东汉政府派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板楯蛮的多次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大部被迫逃奔长江以南,进入今巴南綦江南川江津和万盛等区境,后来居住在今万盛和綦江的人数较多,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设溱州羁縻之。

因唐初在今巴南区境,设置南平州、县,居住在江南地区以板楯蛮人为主的居民则被称为“南平僚”。“南平僚”人的组成包括四部分:一是板楯七姓蛮,系最主要的部分,部族、人数最多,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长期与汉人的接触和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逐渐汉化,习汉字,讲汉语,改汉姓,被汉族统治者称为“熟夷”或“熟獠”。二是来自黔北的夜郎人。三是来居住在当地的原始居民,他们大都还保持原俗,处于封闭状况,汉化程度较低,被称为“生獠”。另有少量汉人。

唐末至五代,战乱频仍,僚蛮各自割据称雄,自封刺史,时降时叛,反复无常。中央政权鞭长莫及,使自镇抚。北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南平僚酋进铜鼓内附。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在今綦江县境,设置南川县,隶属渝州。故在宋代,南平僚又被称为“南川僚”、“渝州蛮”。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熟夷“李光吉、梁承秀、王兖3族,控制原溱州之地,“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拒纳赋税,包庇藏匿犯罪亡命之徒,并且多次指使他们伪装“生獠”,侵扰溱州附近地区的居民,劫掠财物,甚至纠集“生獠”袭击巡察的官军,杀死主管南州南川县(今綦江县)社会治安的巡检李宗闵(注1)等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注2)宋政府派夔州路转运使孙构、判官张诜率兵讨伐,渝州豪绅杜安行募兵千人进袭溱州,孙、张自督官军及黔中兵击其后,斩梁承秀,僚兵退守黑岩岭,黔中兵从间道夜噪而进,李光吉坠岩死,王兖自缚投降。李、梁、王3族被平荡之后,宋政府先后改荣懿、扶欢两县为寨(荣懿寨治所在今万盛)。

宋军撤走,僚人其它部族又控制了此地,朝廷以“土人”夜郎人王才进为巡检,委以控扼。不久,才进死,各部族无所统,以木斗部落为首的南川僚又发动叛乱。熙宁七年(1074年),曾担任梓夔访察使、对獠蛮习俗较为熟悉的秦凤路都转运使熊本奉旨前往招抚,进驻铜佛坝(原綦江县赶水),分兵3路进攻,“抗其亢,焚积聚,以破其党”,木斗气索,被迫投降,“举溱州地五百里来归”。根据南平僚各部族的旗情分析,宋军两次平叛,前者主战场可能在今万盛经开区境北部中部,后者主战场可能在今万盛经开区境南部和扶欢等地。经过熙宁年间宋政府对南川僚两次大规模的征讨,使原溱州辖地的民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宋军所到之处,李、梁、王3族僚民被杀,大量房屋被烧,有极少数僚民仓惶逃往云贵高原,有的史志工作者考证,认为一部分南平僚人(含夜郎人)在战后,有的可能逃到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是这些国家部分民族的祖先,但至今尚无史志资料作依据。

根据当时云贵高原地广人稀、山高林密、处处可以安身的环境看,南平僚人没有必要长途跋涉逃往他国。劫后余生者,除了少数归顺朝廷的部族头面人物仍保留其既有利益外,大多处境低下,有的沦为汉人的“僚奴”。南川僚的两次叛乱被残酷镇压后,荣懿、扶欢部分地域内,人丁凋零,田土荒芜,汉人大批涌入,取代僚民成为当地民族的主体,进一步加速了汉僚民族的融合。南宋时期,南川僚人大部分已经汉化,与汉人融合。以后,又经过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大规模的移民以及元明时期播州的北扩,更多的汉人进入此地,南川僚人除了极少数(俗称“土僚”)在清代融合于红头苗,其他都已与汉人融合。

由于唐宋时期南平僚的经济文化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其发展水平优于其境南的夜郎人,致使夜郎人在与南平僚人的密切交往中逐渐融合于南平僚,夜郎文化与僚文化汇织一起,因此南平僚(南川僚)的习俗和文化,比较渝东、湘、黔的獠蛮,既具有共性,又有其独特的特色。其住处无城郭,散居村落,族大人众,则筑寨栅。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其人美发为髻垂于后,以竹筒如笔,长三四寸,斜贯其耳,贵者亦有珠珰。男子左衽徒跣蓬发或编发。多女少男,为婚之法:女必先货求男族,贫者无以嫁女,多卖与富人为婢,俗称“妇人执役”。以弓箭狩猎和种植五谷为生。民风好斗,发生战事,武器多为蛮刀、梭枪、弓箭,手持楯牌防身。进攻时,张旗呐喊,以壮声势,被击溃,乃遁隐山林。南平僚人“不解丝竹,惟坎铜鼓”。迷信鬼神,如有盟誓,必杀三牲祭祀,赌咒明志。人患病,不服药,惟击铜鼓、沙锣以驱鬼祛邪。人死,多凿岩为穴入葬,实行岩葬。今万盛经开区境内,从金桥经万盛、南桐至关坝一线,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俗称“蛮子洞”)有4处、崖墓群14处。

随着南平僚与夜郎人以及与汉人、苗民的先后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南平僚文化,也逐渐分别汇入汉文化、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古老的民族虽已演变消失,但在璀灿辉煌的中华文明圈里,依然透显出它在悠久的历史中独特的光彩。面对山谷间一座座幽邃的崖墓和崖墓群,我们仿佛又见到了僚酋死后隆重的祭祀场面。踯躅藻渡河畔的铜鼓滩,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僚民与宋军激战时的铜鼓声。虽然南平僚人的历史尚有若干不解之谜,有待人们继续去探索考证。但是,如果将僚文化进一步发掘,予以包装,必能与夜郎文化红头苗文化交相辉映,成为重庆和万盛旅游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的重要部分。

注:

1.《重庆市志》记述为李忠闵。

2.《重庆市志》和《中外历史年表》记述为北宋熙宁四年正月,南平僚三族反宋。

文/孙龙英 图/来源网络

总编:黄敬源 蒲从永

编辑:李银军 犹元佳

单位:万盛经开区新媒体中心

声明:文章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邮箱:2476445738@qq.com

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Hash:0f1e75c4dba49ede93cf44076ebc1da62cdcdf52

声明:此文由 万盛微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