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东四!拆着拆着,露出一所大宅子!大有来头!

部分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作者见图片水印,感谢图片作者的辛苦付出。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近日,东城区东四街道“百街千巷”环境整治处于施工进行中,对东四五条支线胡同铁营胡同里一处位于二层的违建进行拆除,而拆着拆着,便将一位晚清、民国时代风云人物的宅院露了出来......

东四五条

民国大总统宅院今露峥嵘

水晶狐狸”于此谢幕政坛

如今您行走于铁营胡同,抬头仰望,便可看到一处高耸沧桑的古建屋顶,施工的绿色围网还在,但工艺精美、重重斗拱和椽子支撑探出来的屋檐已经露了出来,可谓壮观异常......这里,曾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的家宅。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于丽爽摄

在1909年到1922年期间,这处院落是徐世昌在京的主要居所,而在最后四年,徐世昌已经贵为民国大总统。据说这个院子起初是老部下唐绍仪所赠,后被命为“弢园”。

弢园本是一所花园式住宅,前后三层院落,被大门分为东西两院。弢园大院东边还有另立大门的一处跨院,两院由过街楼连通。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于丽爽摄

下面来简单介绍下徐世昌其人,1955年生于河南卫辉府,自幼家境贫寒,号菊人,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初入官场时郁郁不得志。

徐世昌 (1955—1939)

人生有时需要有人扶一把,对于徐世昌来说,这个人便是他的河南老乡——袁世凯。袁后来被清廷委以重任,在天津小站训练北洋新军,徐世昌以翰林身份,成为了袁的幕僚。

《走向共和》中的袁世凯

清末民初宦海沉浮,官场有句名言:“不怕袁项城,就怕徐东海”。相比袁世凯相对外放张扬且按捺不住的雄心和野心,城府深厚的徐世昌则擅长隐介藏形。他为官时把控的“中庸之道”,使其博得“水晶狐狸”的称号。

徐世昌

在天津小站为袁世凯训练新军在幕后运筹帷幄两年之后,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徐世昌与袁世凯一道离开小站,回翰林院供职。在随后短短的五六年间,徐从一个穷翰林扶摇直上,一路升到军机大臣、尚书、总督、钦差大臣,升迁之快,在清代历史上堪称异数。

大清亡了后,袁世凯一心倒行逆施,复辟帝制,一直在仕途上与袁互相帮扶的徐世昌却认为帝制不得民心,二人逐渐产生裂痕。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称帝后,称徐世昌等四人为“嵩山四友”,机敏的徐世昌马上领会到老朋友不想让自己继续为官之意,遂先去山东,又到河南,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完称帝闹剧仓惶收场。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一时群龙无首,昔日小站练兵中的各系各派领军人物们已经羽翼渐丰,段祺瑞和冯国璋便为争总统之位相持不下,徐世昌手无一兵一卒,却因各方妥协而被拱出,成为“理想人选”。

徐世昌

在面见前清废帝溥仪,请示能否当总统而得到肯定答复后,徐世昌才欣然接受了总统之位。

时值南北军阀混战,徐世昌提出“偃武修文”,希望谋求南北和解,结束内战,副总统之位留给南方。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爱国学生走上街头游行,徐为防事态扩大,答应了学生“惩处卖国贼”的请求,而彼时徐世昌的居所便是前文所述的铁营胡同弢园,当然他更多时候应该是住在总统府里。

1922年,直奉大战爆发。直系得胜后,曹锟逼走徐世昌,迎回黎元洪当总统,自己在幕后控制。徐世昌被迫离开北京,迁居天津英租界,既结束了他五年的总统生涯,也从此结束了他从政40余年的历程。

纵观徐世昌的一生,相比袁世凯,他的知名度要小的多,但却同样荣登过大总统的宝座,袁背负了窃国大盗的骂名至今,可大众对徐世昌的评论则温和多了。

徐世昌和袁世凯

同样是历经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袁氏复辟、二次革命……这些大事件的风云人物,徐世昌被世人称为“水晶狐狸”,其老谋深算与审时度势的功夫,可见一斑。

当然,在枭雄并起、能人辈出的晚清、民国时代,能够几十年屹立政坛顶端,且最终坐上大总统席位,只凭着会做人的机巧劲儿显然不够,徐世昌办大事的能力,同样是顶级的。

1905年,东北地区刚刚结束日俄战争,加上之前爆发的甲午战争、庚子国难,这块满清八旗昔日的龙兴之地满目疮痍,清廷派载振、徐世昌等军机大臣赴东北全面考察,徐世昌向清廷提出了《通筹东三省全局折》,对东北的官制改革提出了全面的治理建议。

1907年,清廷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唐绍仪为奉天巡抚,朱家宝为吉林巡抚,段芝贵为黑龙江巡抚。从1907年4月到1909年8月,徐世昌在东北的两年,落实官制改革的同时,以兴办实业为中心,设立银行、开立商埠、引进外资,在东北推广马路、电灯、巡警制度等,东三省面貌随之焕然一新。

东三省的新政又被称为“徐世昌新政”,可见徐世昌在其中的重要性。当然彼时的东北,徐世昌还要面对野心勃勃的日本和俄国,在国土尊严上,徐同样积极应对。

而在徐世昌调任东三省总督期间,北洋新军中的一部分被抽调到东北各省,其中驻扎在奉天的为新军第二混成协,以这个混成协为基础,发展出了北洋三个派系中的——奉系,其核心人物张作霖,正是徐世昌的手下。

青年张作霖

可以说正是在徐世昌的庇护下,北洋奉系才在关外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随后几十年内左右时局和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

这便是徐世昌,仅在东北就任两年,便于内政外交军事经济上建树颇多,如果用如今的KPI量化考核,这都是不菲的业绩呐!总之甭管怎么说,徐世昌也算是个能耐人吧?

徐世昌

春风得意时的徐世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风光无限;而下野后远离官场的徐世昌,面对着各方势力的利诱甚至威逼,他恪守住了传统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的底线,气节不倒!

辞掉总统职务后,徐世昌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甚至将登门拜访他的日寇头子土肥原贤二真正儿的痛骂成了“土肥圆”,让对方“热脸贴了冷屁股”,可算是铮铮铁骨了!

徐世昌

说回到东四五条铁营胡同的这处老宅,在徐世昌离开政坛隐居天津后,留下部分家人继续在此居住,顺便看守老宅。日本侵华时期,弢园被日本人霸占,徐家人被赶到了跨院里,居住至今。弢园现状西侧为一所中学,东侧是民居。

后来到了上世纪70年代唐山地震,地震棚盖起来后,就渐渐变成了大杂院。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于丽爽摄

经年累月,不断扩大的违建不但遮挡了建筑外观,还破坏了原始墙面,譬如二层居民安装的铁丝网,就破坏了冰盘檐,而这个二层建筑,本是当年徐世昌府邸的听松楼。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于丽爽摄

如今,随着东四三到八条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其环境整治逐次开展,像铁营胡同徐世昌老宅这样的文化古迹,环境会越来越优美,东四的这些名人古迹,也会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

东四头条

现在东四头条已不复当年原貌,茅盾先生曾住过的5号院,在解放前是协和华语学校中国研究院,专为外国传教士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开设。

茅盾

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里,钱钟书、杨绛、戈宝权、卞之琳、余冠英、罗念生等人都曾在此居住。

钱钟书和杨绛

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文革后,曾买下这里的19号院居住。

东四二条

乾隆时的福康安就住在这里,他的姑母是乾隆的孝贤皇后,父亲是大学士傅恒,因军功受封忠勇公。

福康安

福康安是一员“福将”,深受乾隆宠信。他征战多年,屡建奇功,受封为嘉勇公后来,东四二条老宅被扩建为公爵府

东四三条

这里是东四这14条胡同里最“尊贵”的一条,整个胡同只有四户,皆为大清宗室与贵戚;

从东往西,分别是:努尔哈赤第三子镇国公阿拜家、外蒙古王车林巴布家、主管皇家粮仓的韩姓家族(俗称仓韩家)以及索额图的本家赫舍里氏家。

曾经的67号院,住着清代最美的格格,完颜立童记(王敏彤)。

王敏彤与京剧名角孟小冬是好友,当年孟小冬住在东四三条26号,而孚王府的后墙便是东四三条的南墙,孚王为道光帝幼子,因其排行第九,故孚王府又称“九爷府”。

东四四条

1号、3号与5号历史上曾是一家,是道光帝本家绵宜(号达斋)的宅院,传说大太监李莲英也曾在这儿住过。

解放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曾住在这儿,而其隔壁就是张学良的住宅。

胡同的中段,传说有座纪晓岚的外宅,住的是他的四姨太,至于四姨太,会是杜小月么?

东四五条

除了前文介绍过的徐世昌老宅,这里的三号院是裕谦故居,道光年间,裕谦力主抗英,在镇海一战中,裕谦投水殉国,是鸦片战争死难者中官阶最高的朝臣。

东四六条

63号、65号即,国家级文保单位,地位居北京明、清官邸之首,曾号称“东城之冠”的崇礼旧宅。

宅院分东西二宅,在东宅中,有清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的硬木隔扇,至今保犹存;而西宅最开始为崇礼弟兄所住,后为崇礼之侄江宁织造存恒所居;

55号院曾是作家沙千里的住宅,民国时曾与邹韬奋等人合称“七君子”;

在沙千里故居的对面,是创建于1864年的“贝满女中”,今天,则是北京市一六六中。

东四七条

灿公府第、海兰察府第等就在这里;灿公为圣祖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祸之后,为大清一等超勇公,宅院有翻修,但基本按原貌保存;

在胡同的西口,原是清朝某位王公宅院,解放后,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宿舍,很多著名老艺术家都曾在这里住过。

东四八条

71号院即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故居,这里原为清代王姓宫内官员的宅院,解放后成为叶圣陶的住宅,院内种满花草,还有两棵大海棠树,每到夏天,这里绿树成荫,花香袭人。

另外,章士钊先生来京后,也曾在此居住多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则住在离此不远的77号。

东四九条

东四九条小学原是皇室府邸,又称“谟贝子府”,在1924年时,梅兰芳在此拍摄电影《黛玉葬花》。

66号的“新红资”餐厅,是一家只接受预定的精品餐厅,老板据说曾是一位美国律师,曾担任东南亚与中国政府货币政策的顾问。

东四十条

东四十条如今是京城繁华的象征,而这条街的22号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室仓库之一——南新仓

东四十条往西沿线,则分布着民国时的“陆军部”、“海军部”、“段祺瑞执政府”、“欧阳予倩故居”、“和静公主府”等古建筑

东四十一条

42号院曾是《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少年报》的宿舍,47号房檐的匾额上镌有“广和成”字样,据说当年是一家颇具名气的老字号粮店。

东四十二条

十二条西口辛寺胡同里,曾有一座地藏禅林,禅林有山门、地藏殿、娘娘殿,如今遗迹难寻。

东四十三条

胡同内原有“当铺李”,是京城内保持最完整的当铺金库建筑,2009年底中国摄影家协会搬迁到48号院。

东四十四条

曾是清朝肃王府的所在,善耆在这里建立了北京近代警察制度,可惜王府现在只余东南角的一角残垣。

东四隆福寺

隆福寺,位于东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25年),清朝雍正九年重修,因坐落在东城,与护国寺相对,俗称“东庙”。

旧时每逢庙会,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贵族、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人、贫苦市民和近郊农民都来赶到隆福寺,《北京竹枝词》中说,当年隆福寺庙会全盛时期“一日能消百万钱”。

到了70年代末,庙会没了,隆福寺成了小商贩、个体户的集中地,为了方便管理,建起了一座大棚,名为东四人民市场,人气儿一直很旺。

可自80年代末被改造成隆福寺大厦后,生意日渐惨淡。

曾经火爆的丰年灌肠已从隆福寺迁到了前门大街

1993年8月12日晚那一场长达8个小时的大火后,隆福寺的商业气息随之灰飞烟灭。

直到今天老北京人还是对隆福寺的繁荣心存怀念,更是对大火中除了隆福寺被烧的面目全非,周遭地区却完好无损的情形疑惑不解。

东四天后宫妈祖庙)

话说,妈祖崇拜,是我国南方沿海省份,如福建台湾浙江广东等地民众的一种普遍的文化行为,妈祖庙在这些地方随处可见。不曾想,远在北方,且并不临海的北京,居然也曾有妈祖庙存在!

如今东四路口西北方向的育群胡同17号,是清代天后宫旧址,而天后宫,便是妈祖庙的一种叫法。

育群胡同的这处天后宫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正是大将军福康安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回京后不久所建,据说是为了感谢天后神力相助平叛。由此也可见妈祖文化在南方沿海的影响力。

影视作品中的福康安

这福康安小北前文提过,包括他的父亲,正是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那个圈粉无数的一等忠勇公——傅恒。

影视作品中的傅恒

解放后,育群胡同17号成为了中国社科院的一处院址,如今这里已被东城区公布为保护院落。

繁华喧嚣与胡同烟火相依相伴,名人故居与文化古迹交相辉映,就是东四这一带正确的打开方式!

最爱大北京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整理/壹月陆日

……

Hash:53ebd1b67f328e0d98b456fa6abf8304db8e4439

声明:此文由 最爱大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