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发现魏国公共墓地超过200座,一女性随葬铜鼎5件

部分挖掘区域航拍图

东汉砖室墓

近日,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当地基本建设中,发现一处大型战国时期墓葬群。据悉,该墓葬群或为魏国早期公共墓地,预计超200座,出土较多精美随葬品。其中出土的一件青铜编钟,为三门峡建市后首次发现的战国时期铜编钟。

出土的战国青铜鼎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室主任燕飞介绍,该处施工区域已钻探墓葬600余座,现已发掘170余座,出土墓葬包括了战国、西汉、东汉、唐、明清等多个时期。其中最具价值的为距离现在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墓葬群,预计达200余座。

鼎耳蟠螭纹

该战国时期墓葬排列较为有序规整,相互之间没有打破现象。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北向和东向为主,几乎都有葬具,单人仰身直肢葬,出土较多精美随葬品,包括了铜鼎、铜鬲、铜舟等礼器;铜车軎、车辖、车衔等车马器;铜戈、铜戟、铜斧等兵器;铜编钟、石编磬等乐器,以及玉柱、石圭、骨钉等,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鼎足兽面纹

其中,目前为止发现最大规格墓葬为一椁重棺,墓主仰身直肢,女性,随葬器物中有5件铜鼎,推断身份较为尊贵,但具体身份信息还未确定。除此外,还出土了铜盘、玉珠、煤精、玛瑙串饰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挖掘出土中有一件青铜编钟礼乐器,为三门峡市建市后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铜编钟。

战国时期编钟

燕飞介绍,据史料记载,三门峡地区在战国时期被魏、秦、韩交互占领。该处墓地或为魏国早期公共墓地。该墓地的发现对研究豫西地区先秦时期历史文化面貌,探究当时人们物质生活资料,战国早期墓地布局,魏、秦、韩三国势力变化等提供重要考古资料,也凸显该地区重要的地理及军事地位。

战国时期马坑

战国时期夫妻并穴合葬墓

正在清理中的战国墓葬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房琳 闾斌

来源:大河报

扩展:

杨官寨遗址距今6000年大型公共墓地

2016-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遗址——杨官寨遗址旁边,首次发现一处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余人的规模堪称史无前例。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属关中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超大型聚落,其环壕围筑的聚落状态颇有“以沟围城”的感觉,可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聚落建筑相媲美。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炜林表示,杨官寨考古队2015年对遗址环壕外围进行考古时,意外发现了大量史前墓葬,遂开展持续考古工作。根据出土随葬品及碳十四测年等相关资料,推断该批墓葬是与杨官寨遗址同时的大型墓地,可谓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仰韶文化时期中期庙底沟文化的大型公共墓地。

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利平说,2016年考古队着重对7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发现墓葬均为东西向,单人一次葬,葬式均为仰身平躺,头部朝西。墓葬形制绝大部分为偏洞式,人骨保存完整。个别墓葬的西端或东端发现有柱洞,疑似现代仍存的“幡”类遗存,堪称6000年前“最早中国”的活化石

截至目前,专家探明这处墓地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在已发掘1900多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墓葬182座。虽然随葬品较少,仅少数墓葬出土有夹砂罐、彩陶壶、陶杯、石壁、骨珠等,但是一小部分人佩戴骨簪、陶环、石环,该类时尚现象可谓罕见。

大冶铜绿山古代矿冶生产者公共墓地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 在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东部岗地发现发掘了一处墓葬区。根据墓葬区位置、 墓葬布局和年代、 随葬品等因素分析发现, 该墓葬区墓葬(近代墓除外) 可能是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密切相关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墓葬。这是铜绿山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的与矿冶遗址直接相关的墓地, 其意义重大。

四方塘遗址位于铜绿山Ⅶ号矿体的北麓,南边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北围墙连接,遗址面积15000多平方米。墓葬区坐落在遗址东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当地称对面梁),其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20~50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

考古队分两次连续对墓葬区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2275平方米,发现墓葬135座,除因高压电线杆占压的3座墓葬未发掘外,实际清理墓葬132座。其中,西周晚期墓葬3座、春秋时期墓葬118座、近代墓葬11座,共出土两周时期铜、陶、玉、铜铁矿石、石等质地文物170余件(套)。由于近现代对墓葬区进行削山改田,部分墓葬局部遭到损毁,大多数仍保存较好。121座两周墓葬皆为长方形岩(土)坑竖穴墓,大小基本相近,均排列有序,极少打破关系,多数呈西北至东南或东西向,仅数座墓西南至东北向。其中91座墓葬有葬具,但皆已腐朽。人骨腐朽无存,仅有3座墓葬在棺室西部发现人牙,也由此推定墓主人头向可能与墓葬方向一致。121座墓葬中M34规模最大但为空墓,其余根据葬具分为两类,一类为一椁一棺墓,规模稍大,共5座;一类为无椁单棺或无椁无棺的小型墓,共116座。全部墓葬中有37座带边龛,3座带头龛。63座墓葬出土随葬品,随葬品多放入壁龛或棺内,少数放置棺上北侧,或置于填土中,个别墓葬的棺内发现朱砂。随葬品多为日常用器,有36座墓葬随葬陶器,陶器以鬲、盂、豆为组合的5座,其他如鬲、豆、罐,或鬲、豆、缽,或鼎、鬲、豆,或铜鼎、陶盂、陶豆等组合的墓均只一座,多数墓随葬其中的2件或1件。有20座墓随葬青铜武器、工具或佩饰(器类有鼎、戈、铍、镞、斧、凿、削刀、刮刀、带钩等),多寡不一,多者达14件,少者1件。另外,有1座墓仅随葬玉器,有4座墓壁龛中随葬铁矿石,2座墓葬壁龛放置石砧或砺石。

一椁一棺墓一般位于墓葬区地势较高阔地带,5座墓分别为M1、M34、M73、M76、M78、M88。M1是该类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坑北半部开凿于较硬的岩石层,南半部开凿于强分化岩土层。墓口略呈长方形,墓向302°。墓口长3.82、宽2.32米,墓底长3.38、宽1.86米,墓深2.42米。墓坑南壁中部凿挖一拱形壁龛,内部正置一件陶鬲。墓室可见一椁一棺朽痕,木椁盖上的四角各有1枚青铜抓钉,墓底发现两条垫木槽痕迹。人骨完全朽蚀无存,棺内西部发现玉玦2件(1件残)、玉璜1件。时代为春秋早期晚段。M88位于墓葬区南部,墓口略呈长方形,长2.98~3.16米、宽1.82~1.92米,墓口至墓底深2.76~2.80米,墓向277°。棺底铺有一层朱砂,棺内随葬铜戈和铜凿各1件、铜刮刀2件、玉玦1件。时代为春秋晚期早段。此外,M73随葬铜斧、铜削刀和铜带勾各1件,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M76随葬铜戈(附铜鐏)1件,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M78仅随葬一块大铁铜矿石。

无椁单棺或无椁无棺墓,规模明显小于一椁一棺墓,为小型墓。按墓口大小又可细分为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和窄边长方形小型墓两种。

经统计,宽边长方形小型墓45座,其墓口长宽之比多为1:2,多数有单棺,墓内有随葬品。如,M5位于墓葬区中部偏东,墓口呈长方形,长2.40~2.70米、宽1.18~1.30米、残深0.86~1.14米,墓向263°。单棺。棺东北靠近墓壁处放置随葬品,自西向东排列有陶折盘豆1件、铜鼎1件、带盖陶盂1件。铜鼎为墓葬区唯一出土的铜容器,说明墓主生前有一定地位。M96位于墓葬区南部山岗近顶端处,由于该墓修凿于坚硬的岩石上,修凿墓坑难度大,故墓坑两头宽、中间较窄,且墓壁及墓室底部修挖得不太规整。墓口东西长2.70米、宽0.94~1.04米,墓口距墓底残深0.80米,单棺。随葬品全部为青铜器,共14件,计有戈1、凿2、带钩2、铍1、镞4、环2、饰1、笄(锥)1件。该墓是目前墓葬区所见随葬品最多的一座墓葬,且为纯铜器墓,反映墓主生前地位较高。此外,这类小型墓中的M27、M32、M58、M98、M124等5座墓随葬了铜削刀,一般认为这种铜削刀是制作竹简的工具,或许这里铜矿的开采、选矿、冶炼等生产流程都有产量等记录,从而需要竹简等书写材料。此种墓中还有11座随葬了青铜兵器。M41紧邻M1的西南边,仅随葬玉饰8件。

窄边长方形小型墓较多,达70座,主要分布于墓葬区东、西两边稍低的坡地上,墓口长宽之比为1:2.5至1:3.2之间。初步统计此种墓葬中,以有无葬具分,其中32座未见葬具,可见有无葬具各半;以随葬品有无计,其中有56座无随葬品,占该种墓葬的绝大多数,有随葬品的也以出土陶器和矿石等为主。M49为单棺墓,墓口长2.40米、宽0.80~0.90米,墓坑深0.80米。在墓坑南龛中随葬一块石砧,过去在铜绿山Ⅺ号矿体冶炼场发现的石砧往往与石锤相配,是用于矿石破碎整粒的一套石质工具,推测此石砧功用相同。此种墓葬中另有M3、M20、M57、M78等4座墓的壁龛中随葬铁铜共生矿石,少则1块、多则15小块。M54填土中随葬一块较大的孔雀石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墓葬等级不高, 规格较为接近, 排列有序,方向基本一致, 几无打破关系, 说明墓葬区有别于东周时期家族墓地。墓葬主要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与铜绿山Ⅶ号矿体 5处采矿遗址的主要年代接近。随葬品的种类有别, 功能特征明显, 出土的斧、凿类青铜工具和石砧等石质工具, 以往在铜绿山矿冶遗址中有过发现, 但一些日用陶器、 玉器,特别是鼎、 戈、 铍、 镞、 刮刀、 削刀和带钩等青铜器都为遗址区首次出土, 尤其特别的是一些墓葬随葬铜铁矿石和孔雀石, 这些都直指该墓葬区与铜绿山矿冶生产密不可分, 而其地理位置进一步表明它与Ⅶ号矿体古代采冶关系最为密切。从墓葬规模、 葬俗、 随葬品特征分析, 墓地以当地流行的扬越文化为主, 共存楚文化因素。窄边长方形小型墓的形制是典型的扬越文化特征, 而一椁一棺墓、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形制规模、 葬俗多近同于楚墓中的一般小型墓。随葬品中以日用陶器鬲、 盂、豆组合稍多, 这是春秋中晚期楚墓典型的陶器组合, 但陶器上本地文化特征明显, 如陶鬲以本地商周时期流行的刻槽足鬲为主。另外, 墓葬位置和规格、 随葬品种类和特征较明显反映了墓主生前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分工。一椁一棺墓、 随葬青铜器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都位于墓葬区较中心位置, 随葬品除陶器外还有青铜器和玉器, 说明这些墓葬规格明显高于其他墓葬, 墓主身份可能为矿区较低层次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者, 而且存在分工的不同, 比如随葬青铜兵器的可能与矿区安全保卫有关, 随葬铜削刀的可能与矿区生产记录相关等等。随葬陶器或无随葬品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和窄边长方形小型墓主的级别均较低, 铜铁矿石、 孔雀石、 加工矿石的石质工具等主要出于这些墓葬中, 推测其墓主可能是矿冶生产底层技工或工人。

根据西安咸阳北环线公路建设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4年4月开始对位于泾阳县太平堡镇的路面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这片墓葬区呈线状分布,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至80米,在376座古墓葬中,有西周中晚期墓葬近300个,并伴有6座车马坑。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说,西周墓葬主要分在东西两个相距数十米的小范围之内,东部墓主的身份比西部明显低,车马坑及棺椁墓主要出土于西部。总体上看,墓地之中周人为主,也有明显属于西迁来陕的商遗民后裔,二者区别明显,但都服从于整个墓地的规划,几乎没有打破关系,应当属于西周时期的一处大型公共墓地。

有人的地方就有等级差别,公共墓地内自难例外。考古人员清理发现,墓地的东区之中存在近百座只有骨架而无任何随葬品的墓葬,其多数存在断手、断脚或断腿的情况,墓主应为战争中受害的士兵;墓地的西区之中,除了大量明显高于东区的墓葬存在陶器、玉器等小件随葬品的墓葬之外,发现埋藏较深的墓葬较大,5座车马坑应是某些墓葬的陪葬坑或祭祀坑,墓主身份明显比东区的高。

刘呆运说,整个墓地唯一一座出土两件青铜器的墓就位于西区,其中青铜簋盖上的铭文目前可释读出部分文字,主要是“……友作……子子孙孙永宝用”。因没有发现族徽等明确的标志物,对于墓主人的身份目前只有定位于其时的士大夫一级。

宫女公共墓地

2012年,考古学家在西安城西发现1300年前,部分唐朝宫女在都城附近拥有一处“公共墓地”,其中70岁高龄的宫女墓志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唐代皇宫内宫人的政治制度、生活及死后的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实物和文字资料,而且对于人们理解盛唐长安时期的文化风尚和精神面貌,均有重要意义。

盛唐长安宫女墓之一发掘出土的情景(2012年摄)。新华社发

图为盛唐长安宫女墓之一发掘出土的女骑马俑(2012年摄)。新华社发

图为工作人员在发掘清理盛唐长安宫女墓(2012年摄)。新华社发

图为盛唐长安宫女墓之一发掘出土的墓志(2012年摄)。新华社发

这批(十余座)盛唐宫女墓墓葬长3.5米至4.5米,深3.5米至4米。墓葬形制结构简单,平面均呈“刀把”形,短斜坡或竖穴带缓坡墓道,一般不带甬道,墓室呈南北向长方形或略呈梯形,拱顶窑洞式。墓葬均为木棺具单人葬,棺具均为纵向置于墓室西部,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北足南面向上。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说,这批墓的墓向基本一致,墓葬形制结构基本相似,时代特征明显,可以说是一处盛唐长安宫女的“公共墓地”。同时,这些宫女的随葬品内容也比较雷同,特别之处是在墓葬随葬品中均有漆器,以小型漆圆盒、漆小盝子最多,属于典型的女性用品。而7方宫女墓志的出土,发现其中有九品至六品的宫女安眠于此,表明这处长安宫女墓地应该是唐长安宫女按照礼制安置的结果。

另外,从墓志铭文内容看,唐代皇宫内的侍女有明确而严格的品阶官衔,有九品直至六品阶衔,铭文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从铭文反映的宫女生平来看可分两类人,一类宫女从选秀入宫直至死亡,一直生活在深宫,老死不得出宫;第二类宫女似乎只能侍奉一朝天子,待皇帝死后,被辞配于寺庙或尼姑庵中削发为尼,终生不得婚嫁,即墓志中称之为“亡宫尼”,死后还以宫女的身份和官阶埋葬。

Hash:406243e82e7d707d57f38f05f08a0ee07bdb9c80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